第139章 劍指鳳翔

“周大人,還是你先說一下原因吧!”高懷遠對周從安說道。、nbE、“是!樞相大人!趙大人,高樞相之所以暫時不和薩班談及吐蕃入宋的事情,卑職斗膽猜測一下,以下官看來,薩班雖然這次隨卑職等一起前來利州,但是並不代表着他們便已經決意歸服於我朝,畢竟我朝積弱多年,吐蕃人還不太相信我們能短時間強大起來,還有就是畢竟蒙古韃這些年來,南征北戰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連滅數十國已經是天下盡知,吐蕃人生怕一旦冒然歸附我朝之後,我朝不是蒙古韃的對手,以至於使他們無法抵禦蒙古韃的入侵,招致蒙古人的**報復!

高樞相,下官是這麼看待這件事的,不知道下官可是說的對嗎?還請樞相大人指教。。。”周從安倒也鎮定,沒有因爲高懷遠這樣的高官在,而表現出緊張的意思。

高懷遠立即笑了起來,輕輕的鼓掌道:“不錯!周大人說的十分正確!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倒也先不着急讓薩班大人作出決定,想要別人歸服我朝,我朝總是要先拿出可以令人信服的本錢才行!

吐蕃人一點不傻,他們也會觀望天下時局,假如我們不足以和蒙古韃爲敵的話,即便我們給他們再多的封賞,再寬宏的條件,恐怕也不足以讓他們歸心與我朝,但是假如我朝表現的出色的話,打得蒙古韃滿地找牙,本官想,即便我們不給他們多少封賞,不給他們寬厚的條件的話,他們也照樣會對我朝趨之若鶩,這天下還是要靠實力說話,沒有實力就什麼也不要說了!”

趙葵這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稱是,倒是嶽琨和黃嚴似乎立即便嗅出了什麼味道,眼睛馬上便亮了起來,趕緊看着高懷遠。“高樞相所說極是!但是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呢?”趙葵立即對高懷遠問道。

大堂的所有人都立即把目光集在了高懷遠的身上,高懷遠賣了個關道:“本官先不說,想先讓嶽戍帥說說看,不知嶽戍帥認爲該如何做呢?”

嶽琨趕緊起身,略微想了一下之後,便開口說道:“樞相大人一定是認爲這一次單憑李將軍和周大人出使吐蕃,所炫耀的武力尚不足以令吐蕃人皆信服我朝!樞相大人是否想要薩班大人在這裡,看一看我朝大軍再一次向他們展示一下我朝的實力呢?”

“哈哈哈……不錯!嶽戍帥所猜測的確實不錯!這也是本官這次前來本地的另外一個原因……”高懷遠立即哈哈笑了起來。。。

能遇上餘玠這樣的良將,高懷遠自然是不肯再讓餘玠繼續在趙葵手下屈才當一個小小的主薄了,當即高懷遠便把餘玠從趙葵手下要了過來,放在了自己身邊做事,而趙葵也沒有表示反對,立即便答應了高懷遠的要求,把餘玠讓給了高懷遠。高懷遠考慮了一下之後,暫時讓餘玠在他麾下當了一個參將,當然在餘玠尚未展示他的才能之前,還不會給他任一個實職,這樣的話也難以服衆,但是餘玠也知道,高懷遠這是特意在提拔於他,跟着高懷遠之後,他以後定會仕途通暢,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心對高懷遠也自然是感激不盡。

當高懷遠把參謀總部制定的計劃對趙葵、嶽琨等人和盤托出之後,利州路再一次忙碌了起來,薩班被安置在了幻化寺,周從安和趙葵負責接待薩班的起居生活,而且對於薩班的隨衆,高懷遠也特令不必太過限制他們的自由,讓他們在利州可以自由行動,想看什麼就帶着他們看什麼,給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多看看南宋的實力。。。

而大批糧草輜重在趙葵的調度下,開始被轉運到了西合州,同時利州都統司、沔州都統司、興元府都統司、金州都統司四大四川駐屯大軍同時也被調動了起來,每個都統司都受命抽調出已經操練兩年多時間的最精銳兵將,開始移師北上,出三關進入到了關外五州駐訓。

李若虎雖然剛剛率軍返回利州,但是還是請纓出戰,高懷遠索性把原來從各軍抽調的這批人馬,皆歸於李若虎手下的忠武軍之,率軍返回階州進行短時間的休整,而周昊這一次總算是可以和黃嚴並肩作戰了,他隨高懷遠入川之後,便負責率領高懷遠從京師之帶來的這五千兵馬,謝全這個殿前司炮兵總長則歸於他的手下,成爲高懷遠的親隨大軍。嶽琨和何進的利州、興元府駐屯大軍則合兵一處,共三萬精兵,開始進駐西合州駐防,此軍以嶽琨爲主;黃嚴和魯有糧的沔州軍、金州軍則合兵一處,也同樣共三萬人,進駐鳳州駐防,而高懷遠自己則集本部殿前司五千兵馬,加上忠武軍李若虎一萬兵馬進駐成州坐鎮央,這一次調動可以說是集結了南宋長江上游的所有可以調動的精銳兵馬,除此之外,趙葵還調動了超過四萬的民夫,爲大軍轉運各種糧秣器甲,以資軍用,甚至比起寶慶三年時候所調動的兵馬人員數量還要多出許多,用傾巢而出絲毫也不過分。。。

在作出這樣的調度之前,高懷遠還親自又去見了薩班一次,並且邀請薩班一衆一同前往利州都統司大營參觀了一番,同時還讓薩班等吐蕃僧衆也觀看了利州都統司兵馬誓師出兵的場景。

當看着大校場上這些排列整齊、錦旗招展、盔明甲亮的宋軍的時候,薩班和他所攜僧衆都不由得暗自吃驚,他們本以爲李若虎所率的那支出使吐蕃的宋軍已經是宋人之最精銳的兵馬了,但是今天看到利州都統司這近兩萬大軍的時候,還是讓他們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爲這支兵馬的裝備水平比起李若虎所率的那支宋軍的裝備水平還要高,雖然他們是以步軍爲主,但是大多數兵將身上所穿的甲冑都是一種新式的甲冑,粗看一眼,便能感覺到這種甲冑的強悍防禦力,所以穿戴在人身上之後,官兵顯得異常威武精神。。。

只見校場上長槍如林,刀光耀眼,一個個官兵都年輕力壯,絲毫沒有半點的頹廢之風,隱隱還散發這一種逼人的殺氣,使之觀禮之人無不爲之驚歎。

就在高臺上的那員虎將下達完了命令之後,隨着鼓聲響起,校場的官兵立即同時發出了一聲大吼,這種吼聲連成一片,如同驚雷一般直衝霄漢,膽小一點的人當即便微微身體後仰了一下,被驚得瞪大了眼睛。。。

緊接着這些兵馬,便隨着令旗的調動,開始在各自軍官的率領下魚貫大踏步的走出了校場,沿着寬闊的官道朝着利州城北方向開拔而去,一個個方陣絲毫不亂,除了甲摩擦的聲音和腳步的聲音之外,只剩下了軍官們下達命令的吼聲,再便沒有其它任何雜音了。

“薩班大人!請恕本官無法在此相陪了!本官還有要事需去辦理,還望薩班大人多多包涵纔是!待到本官辦完這件事之後,自然會立即回來謁見薩班大人的!薩班大人假如在這裡有所需要的話,儘管找趙大人和周大人他們提便是!本官就失陪了!”高懷遠大步走到了觀禮的薩班面前,雙手合什對薩班說道。。。

薩班也趕緊雙手合什低頭用藏語說道:“恭祝高大人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佛祖會保佑大人以及這些將士的!”

對於這次高懷遠大規模調兵,其實沒人告訴薩班這些吐蕃僧俗們他們是要去做什麼,但是薩班作爲一個睿智之人,也立即猜出了高懷遠這麼做的原由,他也不讓人繼續打聽,以免引起什麼誤會,畢竟這件事乃是人家宋人的軍事秘密,多問也沒什麼好處,但是薩班相信,很快便會有人告訴他這個答案的,所以他打算靜觀其變,等到高懷遠這次回來之後再談吐蕃歸宋的事情。

高懷遠並未和嶽琨一起前往西合州,他率領殿前司的這支五千精兵先行前往仙人關視察那裡的戍守情況,當他到達仙人關之後,仙人關守將馬翼馬上便出關相迎,把高懷遠一行人迎入到了仙人關之。

再次回到這裡,高懷遠站在關上朝着四周望去,雖然守將還是馬翼,但是經過三年的整頓之後,這裡的守軍早已不似以前那樣,一個個也早都換上了新的器甲,精神面貌早非當年可比。

而且守關兵力也擴充到了兩千五百人,使得仙人關的防禦能力得以大大的加強,而仙人關顯然也已經得到了再次的擴建和修繕,關牆加厚了不少,而且加高了許多,使得仙人關已經成爲一座絕對的險關,每隔百步,都建起了一座碉樓,上面放置了旋風砲和牀弩,在最險要的地方,甚至還放置上了一具嶄新的猛火油櫃,有馬翼這些人戍守此地,高懷遠便再無什麼可擔心的了,爲此高懷遠大大的褒獎了馬翼和他麾下的兵將一番,令這些人振奮不已,拍着胸脯保證只要他們在,仙人關即便是神仙也絕難逾越一步。

第20章 噩耗第20章 名儒(上)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43章 人各有志(上)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04章 決勝3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13章 民報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91章 請罪第96章 湖匪屠村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62章 那是何物第92章 守制第85章 崩潰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25章 啓動第250章 雞鳴蕩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75章 脫身第343章 突擊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5章 臨潁會戰1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64章 無心插柳第76章 疑兵第29章 單挑第89章 兩邊忙活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36章 游擊戰術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310章 徐州有變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3章 把柄第83章 點卯第24章 各懷心思第344章 地雷第20章 軍器監第31章 賊巢(下)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127章 閉門羹第367章 療傷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92章 守制第94章 監視第329章 孛魯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4章 掃墓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123章 勤王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69章 銅礦第254章 損招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20章 名儒(上)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1章 郾城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84章 再返鄂州第6章 佈局第61章 賊窩第23章 牀子弩第44章 無恥第15章 切磋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335章 依計行事第54章 小勝一場第361章 內訌第17章 三山散人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73章 兄弟之誼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368章 吸毒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162章 還師第304章 亂第13章 擒賊擒王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201章 發動第14章 砲第123章 勤王第106章 決勝5
第20章 噩耗第20章 名儒(上)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43章 人各有志(上)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04章 決勝3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13章 民報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91章 請罪第96章 湖匪屠村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62章 那是何物第92章 守制第85章 崩潰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25章 啓動第250章 雞鳴蕩第149章 斥候建功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75章 脫身第343章 突擊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5章 臨潁會戰1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64章 無心插柳第76章 疑兵第29章 單挑第89章 兩邊忙活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36章 游擊戰術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310章 徐州有變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3章 把柄第83章 點卯第24章 各懷心思第344章 地雷第20章 軍器監第31章 賊巢(下)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127章 閉門羹第367章 療傷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238章 聞風而動第92章 守制第94章 監視第329章 孛魯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4章 掃墓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123章 勤王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69章 銅礦第254章 損招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20章 名儒(上)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1章 郾城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84章 再返鄂州第6章 佈局第61章 賊窩第23章 牀子弩第44章 無恥第15章 切磋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335章 依計行事第54章 小勝一場第361章 內訌第17章 三山散人第16章 好勇鬥狠(上)第73章 兄弟之誼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368章 吸毒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162章 還師第304章 亂第13章 擒賊擒王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201章 發動第14章 砲第123章 勤王第106章 決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