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左相

趙昀看着高懷遠胸有成竹的架勢,心知這次不答應他也不行了,在這麼下去,自己的兄長就要和自己的老師掐起來了,何況高懷遠這是在替他去打天下,而且他在兵諫之前也曾經對高懷遠保證過,只要他當權,便會極力支持高懷遠做事,這次高懷遠才提出來第一件事,他便不答應,豈不等於是言而無信了嗎??

一個明君起碼說話要一言九鼎纔是,他趙昀跟着高懷遠這麼多年來,倒是也歷練的頗有點義氣,於是擡手止住了還想反駁的鄭清之說話,先點頭道:?高愛卿乃是爲國爲朕的將來着想,鄭愛卿就不必再勸了!李全此人所作所爲也確實該死,假如朕在放縱不管他的話,豈不讓他更是無法無天了嗎??

高愛卿要征討於他,也正合朕的心意,要讓這些人知道一下,我大宋並非只知姑息遷就,既然歸服我朝,便要爲我所用,如此逆賊不除,不足以平民憤,朕便準高愛卿所奏便是,從今天起,高愛卿便爲京東招討使,代朕領兵北征李全軍,年後發兵,半年之內定要將李全剿滅!?

鄭清之張了張嘴,還想說話,但是看趙昀已經準了高懷遠所奏,於是只得退入了朝班之中,不再多說什麼了,畢竟高懷遠提出的事情,也乃是正當的事情,李全這傢伙遲早是要解決的,晚一點倒也不如早一點,就由高懷遠去吧!?

不過讓鄭清之心裡面有點不太舒服的是,像這等大事,按理說高懷遠即便是當了樞密使,也總該先請示一下他這個左相,問問他的意見之後再拿到朝堂上去吧!可是高懷遠居然沒這麼做,直接就奏給了聖上,這讓鄭清之心中頗有點不滿,不由得有點生氣故此纔會在朝上當面勸阻這件事情。?

而且他對高懷遠的不滿還不止這些,在這次兵諫成功之後,按理說封賞大臣他這個右相的意見應該在趙昀面前更有一些分量吧!但是沒成想高懷遠居然先他一步,爲趙昀舉薦了不少大臣,紀先成就不說了,居然還舉薦真德秀爲左相,這不明擺着給他找了個對手嗎??

天底下誰不知道他鄭清之和真德秀以前算是對頭,現如今趙昀掌權了,高懷遠卻將真德秀舉薦入朝當左相,這是何等居心?幾十年沒左相一職了,現如今好不容易扳倒了史彌遠,卻弄出一個左相,這不明擺着和他爲難嗎?偏偏還是真德秀,這件事讓鄭清之頗爲悶悶不樂,覺得高懷遠這次擺他了一道。?

故此這次高懷遠提議出兵征討李全,鄭清之才故意站出來爲難一下他。?

高懷遠這一次倒是開始的時候真沒有多想,在他幹掉了史彌遠一黨之後,也徹底放鬆下來了,總算不用再夾着尾巴過日子了,所以他很想利用有限的時間,多做一些事情,而沒有多考慮像鄭清之他們的想法。?

舉薦真德秀爲相,他也是出於公心,並沒有夾帶私人的意願,而是覺得真德秀確實乃是一個堪大用的大臣,放在相位上,對於南宋以後的發展會頗有益處,故此纔會力推真德秀出任左相之職。?

而趙昀也想着以前史彌遠獨相的缺點,覺得不能再讓一個人獨相下去,故此便答應了高懷遠的舉薦,讓真德秀出任當朝左相一職,倒也都沒想着讓真德秀牽制鄭清之,但是這件事放在鄭清之眼中,就變了味道了,讓鄭清之有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這一次也是高懷遠第一次在朝堂上和鄭清之意見相左,但是趙昀最終還是支持了高懷遠的請奏,高懷遠算是小勝一局。?

而趙昀準了他的請奏之後,高懷遠便立即投入到了戰爭準備之中,在殿前司點出了護聖軍、左翼軍、催鋒軍爲這次他出徵的主力人馬,又從方書達手中選出了曾經用過的弩雄武營、左右虎翼營一同出戰,共湊足了兩萬人的精銳,在城外集結,親自統兵操演,同時派人到京西棗陽,調黃嚴親率一萬忠順軍精銳沿江而下,到鎮江府集結,並且派人到鎮江府傳令鎮江駐屯軍做好隨他一起出徵的準備。?

除了兵力上的調配之外,高懷遠還要在物資方面做足準備,一邊着令兩浙路爲其準備錢糧備用,提前運至鎮江府供他調用,一邊令軍器監爲這次出征趕製各種兵器以及大批箭支,這樣的事情一直忙到了將近過年,纔算是基本安置妥當,只待年後便點卯出兵了。?

而這個時候有人告訴高懷遠,真德秀回來了。?

原來兵諫之後,趙昀聽從高懷遠的舉薦,破格將真德秀召回京師,並且委以重任,讓他擔任朝中左相之職,可謂是對真德秀十分禮遇,已經算是讓他一步登天了,詔書下發到真德秀所在的福建路建州之後,真德秀聞之又驚又喜。?

驚的是原本他很不看好的這個皇帝,居然在上任一年多之後,便暗中發動兵諫,一舉將史彌遠一黨逐出朝廷,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所料,而且以他當年曾經當過趙竑的授業老師,趙竑發動霅川之變的時候,他便已經做好了隨時被捕入獄要麼掉腦袋要麼流放千里的思想準備,但是沒成想朝廷討平了趙竑的湖州兵變之後,卻並未來找他的麻煩,還放着他在建州爲官,現如今史彌遠一黨剛剛倒臺,趙昀便將他啓用爲朝廷的左相,如何不讓他大爲震驚呢?但是喜的是,眼下朝廷終於將史彌遠一黨給誅除了,如此一來便不用再受這幫奸臣的禍害了,故此真德秀又十分高興。?

雖然他也想立即趕到臨安赴任,但是因爲建州發生了一些事情,需要他在臨行前處理妥當,故此才拖到了臨近過年,纔在建州卸任,趕至了臨安府赴任。?

一路上真德秀一直在想這個事情,對於當今聖上對他的重用,他不相信是鄭清之所請,幕後肯定會另有其人才是!這倒不是他覺得鄭清之人品太壞,而是因爲當年鄭清之爲趙昀的老師,他是趙竑的老師,兩個人之間還是有一些矛盾的,而且鄭清之當初乃是史彌遠一黨,真德秀曾經在人前恥笑過鄭清之,笑他失了讀書人的風骨。?

故此雖然鄭清之不見得會落井下石,但是讓鄭清之出面舉薦他爲左相,這件事一定不可能,鄭清之是不會在京中弄來一個和他不對路的人,當右相牽制於他的。?

他這個事情其實很有點微妙,鄭清之現在是朝廷的右相,也是官家面前的權勢極大的重臣和紅人,而左相多年未設,現如今卻讓他真德秀來出任這個左相,暗中仔細想想,要麼是趙昀不想讓鄭清之一人獨大,要麼就是另有其人在背後做這個推手,不想要鄭清之一人在京城裡面獨大下去。?

是當今聖上趙昀嗎?真德秀不怎麼相信,這會是年紀輕輕剛剛掌權的官家所爲!那麼如果不是官家,又會是誰在做這個幕後推手呢?真德秀想想他在臨安城早年爲官之時結交的那些人,雖然他官風清廉,在朝中多受人敬佩,但是要讓一個人站在背後推他當這個左相,真德秀想不出來會是什麼人。?

想了許久真德秀也沒有想出來個所以然,還是在聽聞到有人說起紀先成的事情之後,真德秀才忽然間靈光一閃,想起了一件事。?

當年他因爲輔佐趙竑,得罪了史彌遠一黨之後,被史彌遠一黨貶竄出京,最讓他意外的便是在臨安城外,遇上的紀先成那件事了。?

紀先成那個時候曾經告訴過他,在爲一個人做幕僚,現如今史彌遠一倒,紀先成便立即被朝廷擢升爲左諫議大夫,主領諫院諫官,那麼這件事便說明紀先成所輔佐的那個人,極有可能是個和當今聖上關係極其密切之人,要不然的話,紀先成也不可能一經平冤昭雪,便立即坐上諫議大夫這樣重要的位子。?

想遍了朝中所有可能的人之後,真德秀最終纔將高懷遠給鎖定,因爲當朝文武百官之中,沒有人比高懷遠和當今官家關係更密,從高懷遠這次被破格擢升爲樞密使一職,便能看出當今聖上對高懷遠的器重和寵信程度,但是要讓真德秀從心裡承認他出任左相一職,乃是高懷遠在幕後做的推手,他還是不太相信這個事實。?

雖然真德秀也知道高懷遠纔是這次兵諫的首腦人物,這一點上天下沒人表示異議,但是要是說紀先成這樣的人,居然輔佐一個年紀輕輕的武夫,真德秀還真是繞不過這個彎,覺得這件事實在說不通,於是他便將這件事放在心裡,打算在到了臨安城之後,找紀先成聊聊,解開他心中的這個疑惑。?

而真德秀終於在歲末快過春節之前,趕到了臨安城中,當即聞訊的文武百官紛紛結伴出迎,一起在十里長亭之處駐足等候真德秀的到來,而高懷遠倒是也未能免俗,當然聞訊之後,放下了手頭的事情,專程出城迎接真德秀的到來。

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5章 臨潁會戰1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68章 巡視京東1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204章 城破第22章 覬覦第21章 暗鬥(上)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77章 中計第76章 刀匠第190章 順利第4章 祭奠名將第98章 叛軍軍師第9章 大江東去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183章 豪賭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55章 調整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50章 階州失守第134章 意在秦鳳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304章 亂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8章 抗敵第24章 鉅鹿之戰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30章 屠戮第19章 掌摑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338章 殿後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下)第46章 舊賬第84章 如此軍容第157章 出使第138章 勳章第56章 *第45章 落荒第231章 水師第212章 狡兔三窟第145章 佯攻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53章 亂戰3第8章 離任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85章 正面衝突第45章 落荒第26章 收僕第5章 餘孽第125章 廷杖第43章 震撼第192章 強助第166章 再世奸商第9章 平章第30章 兄弟相會第20章 噩耗第46章 斥責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59章 養犬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320章 軍紀第89章 懲罰行動第35章 兄弟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41章 偷襲敵營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104章 決勝3第39章 自投羅網第72章 回家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72章 屠村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2章 趙貴誠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65章 神仙醉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113章 生死籤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78章 論辯第39章 整頓第99章 漁翁之利第2章 交易第61章 戰爭之神第28章 入川平叛第53章 哪根蔥第43章 代理商第62章 問計(上)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72章 意外收穫
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5章 臨潁會戰1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68章 巡視京東1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204章 城破第22章 覬覦第21章 暗鬥(上)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77章 中計第76章 刀匠第190章 順利第4章 祭奠名將第98章 叛軍軍師第9章 大江東去第42章 清官難做(下)第183章 豪賭第357章 兩強交鋒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下)第55章 調整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50章 階州失守第134章 意在秦鳳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304章 亂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8章 抗敵第24章 鉅鹿之戰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330章 屠戮第19章 掌摑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338章 殿後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下)第46章 舊賬第84章 如此軍容第157章 出使第138章 勳章第56章 *第45章 落荒第231章 水師第212章 狡兔三窟第145章 佯攻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53章 亂戰3第8章 離任第373章 成吉思汗的抉擇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85章 正面衝突第45章 落荒第26章 收僕第5章 餘孽第125章 廷杖第43章 震撼第192章 強助第166章 再世奸商第9章 平章第30章 兄弟相會第20章 噩耗第46章 斥責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59章 養犬第224章 星宿下凡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320章 軍紀第89章 懲罰行動第35章 兄弟第193章 再戰甘泉第41章 偷襲敵營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104章 決勝3第39章 自投羅網第72章 回家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72章 屠村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2章 趙貴誠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65章 神仙醉第37章 胸無大志(下)第113章 生死籤第135章 再遇舊識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78章 論辯第39章 整頓第99章 漁翁之利第2章 交易第61章 戰爭之神第28章 入川平叛第53章 哪根蔥第43章 代理商第62章 問計(上)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72章 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