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2月2日,白馬工業區,第三印刷廠。

今天是大年初一,整個星科集團除了值班人員,其他所有職員都已經在歡度春節。但是文德嗣等高層卻沒有這個功夫,昨天和顧曉綠等親信人員過了除夕之後,他今天一早就來到了第三印刷廠。

星科集團有兩個印刷廠,第一印刷廠的主要是印刷各種書籍、報刊、雜誌、畫報、掛曆、貼畫、廣告圖冊等,比較精美高檔的印刷品。第二印刷廠主要是印刷各種消耗性印刷品,機關、學校用的各種筆記本、作業本、信箋、賬本、報表,以及傳單等等比較日常的東西。

這兩個印刷廠的業務都要對外,主要是賺錢用的。但是第三印刷廠不一樣,它甚至連廠區都不和另外兩家印刷廠在一起,它從不對外,甚至星科公司內部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它的存在,它不以賺錢爲目的,但賺的錢卻是另兩家望塵莫及的。

因爲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印鈔票,它是文德嗣的印鈔廠!

第三印刷廠並不在總部的生產區,而是在西邊一處很偏僻的丘陵地帶,距離總部民團大約5公里。這裡被星科買下後一直閒置着,除了民團在這裡建了個訓練營地,並沒有什麼工廠。在地表上是看不到第三印刷廠的,它是在山腹裡。

爲了建這座廠,文德嗣叫人把一座小山硬生生的挖空了。這裡的戒備相當嚴格,它西邊就是民團訓練營地,長期駐紮着2個連,東邊還有個軍犬訓練基地,在路口和附近的制高點,都裝有隱蔽的先進監控儀器。

唯一的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上還有多處檢查站和路卡,即使是文總的車隊也不例外,他一路經過4處檢查站和3個暗哨,纔到達印刷廠的大門,在大門口又經過身份識別後,才進入了印刷廠的生產區。

這裡有着此時地球上最先進的印刷設備,華夏銀行的銀元劵、星科公司的代金劵、餐飲劵等有價票據都是從生產出來的,當然它並不僅僅是印這些類鈔票產品,其他的有價證劵、公司職員的身份證、科社黨員的黨證、革命軍的軍人證等,凡是帶有防僞技術的印刷品同樣也是在這裡生產。

不過,今天文德嗣來這裡看的卻不是這些東西。

“文總,現在我們已經試製成功了英、美、法、德、日等十六國的166種鈔票,只要特種紙張的供應沒有問題,隨時可以進入量產階段。”第三印刷廠的廠長秦九斌介紹道。

第三造紙廠的廠長沈小雷連忙說道:“這些鈔票的紙張供應沒有問題,我們第三造紙廠完全掌握了這些紙張的生產技術和工藝。一些特殊的原料比如日元所需的三椏樹、雁皮樹,美元所需的紅藍纖維等,我們也有了穩定的材料來源和進貨渠道。只要公司下命令,隨時可以大量生產……”他今天是跟着文德嗣一起過來的,這件事可少不了他。

在小會議室裡,秦九斌拿出一堆鈔票樣品和真鈔票,還有幾臺專門驗鈔的設備,給文德嗣等人觀看。

文德嗣拿出一張100英鎊的紙幣,對着水銀燈看了看,只見英鎊特有的複雜水印非常清晰,與做對比的真鈔票沒有任何區別,至少他沒看出區別。隨後他又摩挲了一會兒,手感上也沒有分別。他就問道:“生產情況怎麼樣?”

秦九斌非常自信的說道:“比如這些英鎊,無論是它們的紙張、印刷工藝還是油墨配方都與倫敦皇家印鈔廠的完全一樣。而且,我們的印刷雕版是用高強度合金粉末3D打印而成,更比他們的鋼製雕版要好得多。我們的印刷設備也比他們先進得多,所以我們的成品率達到了99。99%以上,而此時倫敦皇家印鈔廠的成品率只有80%左右。”

“它們的仿真度呢?”

“如果以此時的技術來看,這些完全就是真鈔……不要說現在的英國人根本沒有這種分辨技術,甚至就連我們自己的專家,如果不使用一些先進分析設備,只用這個時代的設備也分辨不出來。”

秦九斌笑了笑,打開一臺紫外光燈,說道:“……所以,爲了便於我們自己區別,我們在我們的產品的四個角上,用隱形熒光油墨多印了一個點,這個點平時看不到,只有在紫外光下才會顯示,而現在的列強還做不出紫外光燈……”

說着,他把兩張100英鎊鈔票放在紫外光燈下,頓時,左邊那張鈔票的四個角上各自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熒光點。

對於星科來說,印刷技術完全不是問題,雖然以目前的條件還無法複製出23世紀的印刷技術,但搞出21世紀初的印刷技術還是沒問題的。這個時代的鈔票防僞技術還是很原始的,以100年後的技術水平,要搞定它們太容易了。鈔票序列號更不是問題,基地的主控光腦“小扉扉”是大型量子計算機,推算這個時代的鈔票序列號這種事情,對它來說不要太簡單了。

唯一的難點僅僅是印製這些鈔票的特種紙的量產,在這一年多時間裡,第三造紙廠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定各個列強的鈔票特種紙的量產工藝,所以才拖到現在。

“太好了,以後我們就可以幫世界各大列強印製鈔票了,哈哈哈……”文德嗣開心的笑了。麻痹的,叫你們來中國搶劫,老子這下要讓你們連本帶利都吐出來!

“那麼文總,我們先印刷哪一種?數量多少?”秦九斌摩拳擦掌的問道。

文德嗣想都沒想,就說道:“英鎊!當然是英鎊!英國現在最有錢,也最有勢力,英鎊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貨幣。數量嘛,現在全世界的英鎊流通量大約是220億英鎊,先來個2。2億吧……然後就是美元,現在美國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美元流通量大約是500億美元,就5億吧……”

雖然現在鈔票的量產問題已經解決,但也不能敞開了猛印。這個時代的列強政府還有些節操,至少在印鈔票這方面如此,他們的貨幣發行量都是根據自己的金銀儲備來決定的。一般來說,貨幣發行量與金銀儲備的比例是5:1到20:1,最沒節操的也不會超過是50:1。因爲這個時代的列強鈔票是真的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白銀的,這可不像以後的政府,想怎麼印就怎麼印。

牛牛現在是最牛的,他們佔有了地球陸地面積四分之一,金銀儲備也是全球最高,但英鎊的流通量也不過220億英鎊左右。其次是法國,公雞的地盤雖然不如牛牛,但這個國家卻是獨一無二的高利貸帝國主義,特別喜歡玩貸款什麼的,因此法郎的流通量也很高,大約有3500億法郎(約合140億英鎊)。

然後就是美國和德國兩個新興工業國,美元流通量約500億美元(約合100億英鎊)。德國馬克的流通量約1800億馬克(約合90億英鎊)。

俄國的地盤雖然大,但經濟卻不算好,大約有500億盧布(約合55。5億英鎊)在市場流通。意大利里拉流通量約有1000億(約合40億英鎊),奧匈帝國克朗流通量約有720億(約合30億英鎊)。日本這種屌-絲列強就更排不上號,日元流通量約有60億(約合6億英鎊)。

(PS:這個貨幣流通量沒查到,這個數據是我根據當時的一些經濟數據推測的,錯了勿怪。)

按照星科集團首席金融專家柳楊同學的說法,適當數量的“星科版貨幣”可以刺激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是有正面意義的大好事。嗯,對於這種觀點的節操問題,大家就無視了吧。

但是,柳楊同志也同時提出:“星科版貨幣”的發行量也要有節制,最好不要超過原版流通量的百分之一,否則就會起反效果。如果超過百分之三的話,就太容易暴露了。雖然以列強的技術還無法辨認,但如果他們按照記錄的序號一張張的查,還是能發現不對的。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這些列強是星科集團產品的主要市場,要是發得太多,把市場搞亂了,那就是坑人又坑己了。

因此,文德嗣給這些“星科版貨幣”的發行量暫時定爲原版流通量的百分之一,如果等和他們打仗了,那就不必客氣,敞開了印就是。

……………

星科生物研究所。

離開第三印刷廠後,文德嗣又來到了生物研究所。

此時生物研究所的所有建築已經全部修好了,這裡最大的建築就是調製中心。這是一棟地面八層,地下四層的綠色環形建築。從俯視圖看來,這是一個由兩個同心圓組成的建築,內外兩環之間有空中走廊相連,看起來就像個馬車車輪。

“……文總,這裡一樓是動力車間,配有備用發電站。營養液製造車間還有中央空調也在這裡。二樓到六樓是普通生物調製中心,分別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高等脊椎動物,以及生化人調製車間。七樓和八樓是研究中心和試驗室。至於地下部分,負一樓是物資倉庫和車庫,負二樓是特殊動物調製車間,負三樓是特殊植物調製車間,負四樓是危險生物調製車間……”研究所的負責人姬輝夜介紹道。

“危險生物是指?”文德嗣心裡一動。

“病菌和病毒,包括對人和對其他生物的……”姬輝夜很淡定的說道:“所以它們在最下層,最下層全部都被耐高溫合金包裹,並與其他層全部隔絕。如果出了問題,可以馬上封閉,並釋放高溫燃燒劑,徹底摧毀。您可以放心……”

“好的……”文德嗣擦了把冷汗。他非常清楚,對於一個大國來說,這種東西用不用是一回事,但必須得有。

“那麼,特殊動物和特殊植物又是指什麼東西?”

姬輝夜答道:“微生物以外的,非自然進化的全人工合成生物,以及一些外星生物……”

“等等,人工合成生物我知道,但外星生物我們也有嗎?我怎麼不知道?我們星科只是個礦冶公司吧……”文德嗣一下子囧了。

“您忘了?就在你的基地辦公樓生態區的花園和動物園裡就有,比如九色花和皮卡丘……”姬輝夜很奇怪的盯着他。

“啊,那些東西居然是外星生物?我一直以爲它們合成出來的觀賞植物和寵物……”文德嗣還真不知道,他畢竟不是學這行的。

“當然是外星生物,它們的原產地是其他的類地行星,只是引進的時間比較長。比如那幾只皮卡丘,它們的學名是叫【畢宿九雷電似鼠】,原產於畢宿九星系88號行星,只是因爲外形和21世紀的一部著名卡通片的主角非常類似,所以才叫這個名……”

姬輝夜接着說道:“當然,因爲我們只是礦冶公司,外星生物的資料並不完整,只有一些常見種類,也就是比較大衆的經濟類和玩賞類生物,功能類生物的很少,而且由於技術所限,我們現在只能複製部分碳基生物。”

其他層面文德嗣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他們來到第六層的生化人調製車間,這裡纔是今天的重點。

這層樓最顯眼的東西,就是那環繞樓層佈置的玻璃調製槽,每個調製槽直徑1。8米,高3。8米,外觀寶藍色,隱隱能看到裡面正在蠕動的胚胎。每個調製槽上面連接了幾十根線纜和管道,旁邊還有一臺控制終端。

“這裡一共有255個調製槽。威遠玻璃廠經過一年多的試驗,總算能製造出勉強能用的調製槽,但也只是達到了甲三級,調製成功率只能勉強達到98%……而且他們的成功率相當低,現在這255個調製槽,是從8000多個產品裡挑選出來的,其他的只能用於非人生物的調製……”姬輝夜介紹道。

“也就是說,這裡每次可以調製255個生化人?”文德嗣大喜。

姬輝夜糾正道:“不,它只有98%的成功率。準確說,每次大約只有250個成品……”

“那也不錯了,那麼如果要繼續加大產量,能不能增加調製槽呢?”文德嗣問道。他有些得寸進尺,要是搞一隻生化人大軍出來,用不了幾年就可以碾壓全球無壓力了。

不過,姬輝夜馬上打破了他的夢想。“文總,生化人調製不同於其他生物,這不僅僅是調製槽的問題。還受到高級高純營養液產量的限制,目前我們的設備生產的高級高純營養液數量是有限的,每月的產量最多能提供6000人份。最主要的還是胚胎產量,我們的胚胎生成系統,每月只能製造5250個左右的人類胚胎。這兩種設備是23世紀的產品,我們現在完全沒有製造的可能,最樂觀的估計都要50年後。”

文德嗣只好說道:“哎,那就算了。不過能增加6倍多,也相當不錯了。辦公樓基地那40個原版調製槽就全部用來調製高級生化人,這裡的就用來調製普通生化人好了……嗯,我回去再讓威玻加把力,再弄幾十個合格品出來,先把350個名額用滿吧,到處都缺人啊……”

《大逆轉1906》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443章 “海軍假日”的海軍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11章 安全教育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22章 大水災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699章 打擊(7)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115章 啊,海軍!(下)第663章 應得的報酬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277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586章 審判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56章 進口妹子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164章 兩棲登陸艦和潛艇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704章 次大陸的未來格局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314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89章 席捲天南(上)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489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上)第700章 打擊(8)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23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241章 炮灰(中)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722章 對轟第50章 建黨第6章 出售鑽石第443章 “海軍假日”的海軍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05章 勇氣之源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28章 理論準備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700章 打擊(8)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64章 只有弱者才顧全大局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13章 忽悠錫良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259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405章 閱艦式第578章 國慶前夜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582章 買槍第617章 天罰(中)第544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下)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652章 治安戰(2)第370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上)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55章 王啓年的春天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
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443章 “海軍假日”的海軍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11章 安全教育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22章 大水災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699章 打擊(7)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115章 啊,海軍!(下)第663章 應得的報酬第194章 舟山海戰(一)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277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586章 審判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385章 地中海風雲(七)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56章 進口妹子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60章 革命雷管陳夔龍第164章 兩棲登陸艦和潛艇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704章 次大陸的未來格局第515章 蘇聯的總旗艦(下)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314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89章 席捲天南(上)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489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上)第700章 打擊(8)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23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241章 炮灰(中)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553章 全面換裝(下)第722章 對轟第50章 建黨第6章 出售鑽石第443章 “海軍假日”的海軍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05章 勇氣之源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28章 理論準備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700章 打擊(8)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64章 只有弱者才顧全大局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13章 忽悠錫良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259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第405章 閱艦式第578章 國慶前夜第123章 蘇皖魯戰役(五)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582章 買槍第617章 天罰(中)第544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下)第162章 臉,就不要了第652章 治安戰(2)第370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上)第58章 爲國捐軀有巴公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55章 王啓年的春天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