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

?ps:求票

……………

一向恨不得連石頭都要榨出四兩油的美國佬,這次居然良心發現一般,沒有提錢啊、報酬啊之類的條件。居然很慷慨的表示,報酬什麼的,等事情完了再說。

不要奇怪,揚基佬當然不是不求回報聖人,更不是助人爲樂的雷鋒。他們這次先不談錢,只能說明他們並不是只用錢就能打發了,至於他們想要的東西嘛,還在暗自竊喜的老歐洲很快就會知道了。

這次的談判速度很快,只用了半個月。雖然日本人趁火打劫的獅子大張口,但在這種情況下,協約國也只好再次出血。不過就不止是英法兩國了,比利時和葡萄牙都得出血。他們再次湊了一億英鎊的“佣金”,當然表面上這筆錢叫援助,讓日本負責非洲東海岸的殖民地制壓,並攻擊德屬東非。而暫時不談錢的,仗義的揚基佬則負責非洲西海岸各地的“維穩”。

按照協議規定,日美兩國至少要向非洲派遣30萬部隊,這個條件對於日本來說還有些勉強,但對於人口將近一億的美國來說,卻完全不是問題。威爾遜總統甚至很慷慨的表示:“如果有必要,我們可以向非洲派遣60萬部隊!”

儘管美日同意派出部隊去非洲鎮壓殖民地起義,但也的有個準備時間。所以這事情就一直拖到了10月份,美國纔派出了由三個黑人師組成的第一批非洲派遣軍。好吧,“黑人師”只是俗稱和外號,這些部隊的正式名字叫做“非洲作戰師”。

如果它的外號一樣,“非洲作戰師”的組成的確是以黑人,也就是非洲裔人或非裔血統超過一半的混血兒爲主。準確的說,除了營級以上部分連級軍官,以及憲兵隊和軍法官之外,這種“非洲作戰師”的官兵全都是黑人。

比起美國的正規師,“非洲作戰師”的重武器裝備量要少得多。美軍的一個正規師有2。8萬人,裝備了75毫米步兵炮48門,155毫米榴彈炮24門,3英寸迫擊炮24門,6英寸迫擊炮12門,1028挺機槍。還有用於運輸的1400多輛汽車和500多輛摩托車。

而“非洲作戰師”根本沒有155毫米榴彈炮,最強大的火力是105毫米榴彈炮,而且只有8門,75毫米步兵炮也只有24門,機槍只有300挺,唯一沒有減少的只有造價低廉的迫擊炮。汽車和摩托車更是不到正規師的十分之一,爲了加強“非洲作戰師”的機動力,美國人就給他們配了一批山地自行車。

因爲減少了大量重武器,所以“非洲作戰師”的編制也要小一些,一個師大約是1。9萬人。雖然這種非洲師比不上正規師,但比起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師還是要強得多,這都是託了美國強大工業實力的福。

事實上,這些黑人師原本並不是爲了非洲準備的,而是準備送到歐洲戰場去當炮灰的。本位面的一戰要比原時空更加慘烈,傷亡數字要大得多。美國也不例外,剛剛參戰的第一仗就造成了15萬人陣亡,3萬多人負傷,直接就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後來打通了北方航線之後,美**隊也大舉進入西線戰場。到了7月,美國人已經送了15個師的軍隊到歐洲。在法國和不列顛,都能見到大量的美國大兵,他們和協約國的友軍一起,在前線與同盟國部隊進行着激烈的戰鬥。儘管美**隊在戰爭中的表現相當不錯,但也付出極大的傷亡。

僅僅6月份一個月,就有5萬人陣亡,超過10萬負傷。到了7月份,陣亡人數超過7萬,負傷人數達到18萬。如此慘重的損失讓美國人也有些受不了,這才正式參戰三個月不到,就造成28萬人陣亡,30萬人負傷。

原時空的美國,在一戰時只是組建了少量的黑人部隊,最大的編制只是團級。這倒不是因爲他們熱愛黑人,怕他們死在戰場上。主要原因還是因爲原時空的美國參戰後,損失並不大,整個一戰打下來也才陣亡了不到12萬人,20萬人負傷。這點兒傷亡對於人口將近一億的美國來說,實在是無關癢痛。而且,原時空的局面不一樣,當美國參戰的時候,同盟國當時已經被打得龜縮了,所以他們對於炮灰的需求並不大,再加上當時主流社會並不支持武裝太多黑人,所以參戰的黑人並不多。

但在本位面這種情況下,就完全不一樣了。當美國人的復仇怒火消退了些之後,回頭一看,卻發現低賤的黑鬼們居然好好的呆在國內享受和平。美國白人就不幹了,我們高貴的白人死傷那麼多,這些黑鬼倒好,居然在國內更沒事一樣,這真真正正是臥槽泥馬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種心理全世界都一樣。憑什麼只是我們白人去戰場拼死拼活,你們這些黑鬼卻在後方享受?這簡直是豈有此理!再加上英法都在拿殖民地土著當炮灰,美國佬又不傻,照貓畫虎總是會的。是的,現在美國殖民地很少,只有東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區和圭亞那,這些地方的人不多。但美國國內的黑人卻不少呢。

於是社會主流輿論立即鼓譟起來,要求黑人也要去參戰,當然爲了表示一視同仁,他們表示其他有色人種也應該參戰。很快就有人議員在國會上義正詞嚴的指出:“白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都是美國的公民,義務和權利當然也該是一樣的。不能只是白人在前線流血,而黑人和有色人種卻在後方享受和平,他們也應該爲合衆國的利益而戰!”

國會的議員老爺們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了驚人的一致,他們以驚人的效率通過了《愛國者法案》。這部法案的主要內容就是服役,特別強調了只要是美國公民,不分人種都有服役的義務。

美國政府自然從善如流,很快就開始徵召國內的有色人種,特別是黑人服役。爲了防止種族衝突,這些部隊都是按照族裔組建,而且編制主要是按照師級來組建。美國佬在這方面表現出了驚人的效率,很快就組建了16個黑人師,3個拉丁師,1個亞裔師以及十幾個旅團級單位。

這些部隊裡面除了中高級軍官和部分低級軍官由白皮擔任,絕大多數基層軍官、士官和士兵都是該族裔的。

反正所有族裔都人人有份,誰也跑不掉。這裡需要提一下,原本美國的華裔有接近八十萬人口,新中國成立後,就開始在世界上收攏移民,尤其是在歐美的移民,科社黨政府鼓勵這些華僑回國發展。此時的歐美主流社會都有強烈的種族歧視,而大多數中國人也保留了很多傳統觀點,他們也願意回鄉發展。

所以這些年來,美國的華裔大多數都回到了國內,還有些則是在政府有意無意的引導下,轉移到了南美,在美國國內的華裔人數只剩下不到五萬了。現在的美國亞裔,大多數都是日本人、東南亞人和印度人。

出於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美國政府把黑人的徵兵比例定在了十分之一上,現在美國的黑人(含黑人混血)大約有1200萬,也就是可以徵召120萬人。當然一開始這120萬不可能全部徵召,第一批30多萬已經是極限了,再多的話,就沒法搞了。美國工業就是再牛叉,也不可能變出裝備來啊,再說,訓練的教官也不夠。

至於黑蜀黍們會不會願意參軍,這根本不用擔心,《愛國者法案》可不是用來看的擺設。凡是敢不愛國的黑蜀黍,保證他會好好品嚐資產階級專政鐵拳的。

不過,當黑人師還在訓練的時候,非洲那邊就鬧騰起來了,老歐洲現在無力鎮壓,只好拜託美日兩國出手。美國佬開始沒表態,回來後大夥關門一商量,頓時就被總結想出了一條一舉數得的妙計。

因爲當時國務卿藍格說了:“哎呀臥槽,這簡直就是咱們插手非洲的天賜良機啊啊啊啊!咱們可以把那些黑蜀黍部隊送到非洲去鎮壓當地暴動,然後那地方就是咱們的了!”

他這一開頭,美國政府和財團的大佬們就開始腦洞大開了。

很快就有人說:“既然這樣,何不乾脆讓那些黑鬼在那裡建國。既然咱們可以搞出一個利比里亞,就可以搞出第二個,第三個啊……”

“對啊,乾脆把國內的黑鬼都送回非洲好了!讓他們在非洲去建國,總比讓他們呆在國內好多了。”

“我們還可以給他們許諾,只要在當地搶到的地盤,戰後就可以分給他們。數量可以多點兒,比如每人一百英畝,兩百英畝都可以。並且承諾支持他們戰後在當地**建國。這樣一來,這些黑鬼的士氣和積極性就會相當高……”

“而且,他們會在戰爭中和當地的土著就結下不可化解的仇恨,而歐洲國家肯定是不會支持他們建國的,這樣他們就必須和我們站在一起。最終這些國家將會成爲完全被我們控制的衛星國。”

“太好了,這樣我們還可以趁這個機會,把老歐洲的勢力排擠出去!我們可以先對葡萄牙和比利時的殖民地下手,然後再考慮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

大夥七嘴八舌的出主意,很快這個被稱爲“非裔迴歸行動”的初步計劃就出籠了。總的原則就是:第第一,藉着鎮壓土著起義的機會,利用黑人部隊搶佔非洲的地盤,然後讓他們在那裡建國,使其成爲美國的小弟。第二,趁機把國內的黑鬼和有色人種都送到非洲去,以緩解國內的社會矛盾。

威爾遜總統聽了之後頓時大喜。在會上當即拍板,命令馬上開始執行。

……………

毫無疑問,這個計劃真的稱得上是一舉數得。首先,這個計劃需要組建大量的部隊,需要海量的軍火物資,國內的軍工集團和大資本家們就開心了。其次,把那些討厭的黑鬼都趕到非洲去,這就能騰出多少工作崗位,這樣國內的下層白人和紅脖子們也就開心了。再次,那些黑鬼老是嫌我大美國不把他們當人看,不給他們政治權利,這下就讓他們**建國,啥權利都有了,這樣黑鬼們也開心了。

最後就是,這樣一來就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淡化甚至完全消除種族衝突,更能搶佔非洲的海里資源,同時還能創造很多市場。對於美國政府和財團來說,這也是無比開心的事情。

不過世界上沒有皆大歡喜的事情,既然有人開心,那麼肯定就有人不開心。對於美國各個階層、各個種族來說,這都是開心的事情。但是對於老歐洲的殖民地國家和殖民地當地土著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開心的事情。

但是,他們不開心和美國佬有什麼關係?俺大阿妹又不是開善堂的。

於是美國佬讓黑鬼去歐洲當炮灰的想法就出現了一些變化,他們不會再把全部黑蜀黍送到歐洲了,準備把至少三分之的黑人部隊送到非洲去搶地盤,執行這個“非裔迴歸行動”。

當然,美國佬也比較謹慎,他們也不會剛開始就去和英法搶食,而是把目標放在葡萄牙和比利時身上。在美國佬看來,反正這兩個都是弱逼小屁國,老子造成了既成事實之後,難道丫還有能力,或者說還敢把咱趕走不成?

什麼?你說葡萄牙和比利時現在也是協約國成員,這樣坑隊員不好?噢嗬嗬嗬嗬,騷年啊,你太甜了!這個世界上有不坑隊友的列強嗎?再說,丫們現在還敢轉投同盟國不成?

沒錯,大流氓……哦,俺大阿妹就是這麼自信!

不過,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也不是隻有美國,就在美國人打着如意算盤的時候。同樣接到邀請去非洲鎮壓土著起義的日本人,也同樣想到了這個問題。

牛老大和雞老二的場子不敢動就算了,但葡萄牙和比利時算個什麼東西?憑什麼這種逗比小國都能佔着大好的地皮,這不公平!哦,還有意呆利這種廢柴!沒錯,他們這次是給錢了,但我大日本帝國勇士的生命豈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那些土地都應該是我大日本天皇的,八紘一宇嘛!

11月份,日本和美國的非洲派遣軍幾乎在同一時間抵達了非洲的東西海岸,而且他們還不約而同的選中了葡萄牙作爲第一個開刀的對象。區別只是日本登陸的地方是葡屬東非(莫桑比克),美國登陸的地方是葡屬西非(安哥拉)。

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12章 公路規劃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218章 履新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222章 不一樣的一戰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47章 連鎖反應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693章 打擊(1)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247章 電視機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14章 軍訓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99章 下馬威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56章 進口妹子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498章 新領土第147章 落網的黑島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524章 西班牙內戰收宮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499章 萬靈丹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694章 打擊(2)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96章 投名狀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284章 神奇的意大利(上)第18章 人生贏家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148章 營養餐和俱樂部第8章 憤青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314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
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12章 公路規劃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218章 履新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713章 我們也要種蘑菇第151章 國慶之前第222章 不一樣的一戰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47章 連鎖反應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26章 請叫我威廉三世第693章 打擊(1)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247章 電視機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472章 超級工程第14章 軍訓第167章 武裝干涉(下)第99章 下馬威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56章 進口妹子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498章 新領土第147章 落網的黑島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524章 西班牙內戰收宮第448章 一?二八刺殺事件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249章 西亞風雲(上)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499章 萬靈丹第59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125章 蘇皖魯戰役(七)第694章 打擊(2)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96章 投名狀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691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5)第574章 兒子是皇帝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583章 海軍間諜案(上)第447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下)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284章 神奇的意大利(上)第18章 人生贏家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625章 狼羣盛宴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148章 營養餐和俱樂部第8章 憤青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314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