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ps:忙得差不多了,基本上可以正常更新了。

先6ooo字大章,晚上爭取再更一章。請大家票票鼓勵。

★ttκa n★¢○

…………………

中國,北京汽車集團。

一羣英國人和法國人正在廠方人員陪同下,在試車場上看貨。一輛越野型客貨兩用汽車,也就是俗稱皮卡的車輛,在試車場上飛奔着,這個試車場根本沒路,是被廠方故意搞得坑坑窪窪的,還設置了很多碎石、砂礫以及水坑、泥潭等等不友好的地形。但是在這輛車面前,這些東西根本不成爲障礙,輕輕鬆鬆就碾過去了,無論是水坑、泥潭,還是碎石、砂礫,或者是3o度的坡度都不能阻止它。

英國人和法國人看得兩眼放光。其中一位高個子的法國將軍非常開心的說道:“真是太棒了!我們希望能大量採購這種客貨兩用汽車!至少需要三千輛!不,還可以更多!五千輛,我覺得五千輛纔夠!”

這位是法國北非朱阿夫兵團的新任司令戴高樂中將,他對眼前的汽車讚美了一番之後,又對自己的副手勒克萊爾准將很氣憤的說道:“雷諾和雪鐵龍的那幫廢物真是該死,他們爲什麼就不能生產出這樣的汽車來?”

“是的,將軍。多虧了中國的越野車,我們才能在盧瓦爾河戰役打敗德國人。”勒克萊爾感嘆的說道:“當時因爲道路堵車,我們爲了搶時間,一口氣跑了好幾百公里,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從沒有道路的野地裡開過來了。要是我們用的是法國產的那些破車,我敢肯定,這樣折騰下來,在路上至少要壞掉一大半,可是你看看人家中國貨,居然幾乎就沒有任何損失,連路上拋錨的都沒有!”

“嗯,那一款是北京汽車的舊型號,性能就已經非常好了,現在這一款叫北京39o1型的性能就更加卓越了。你看,這種車可以輕鬆的裝上一個班的士兵,以及他們的全部武器彈藥,甚至還可以在拖上一門75毫米大炮,或者是裝滿彈藥或者別的東西的掛車,還能在沙漠、礫石以及被大炮炸爛了的路面上跑。”戴高樂語氣中充滿了喜悅:“我認爲,世界上不會有比這個更好的東西了!有了這種車,我們的機動部隊纔算是真正的機動部隊了!”

“這種車非常適合北非戰場,它們具有卓越的越野性能和維護性,我建議我們帝國在北非的軍隊以及埃及軍隊也裝備這種汽車!”一個英國將軍也在對同伴說道。

法國人現在缺乏武器裝備,非常缺乏,非常缺乏。因爲很重要,所以要說兩遍。這倒不是他們沒有,而是他們武器庫很多都設置在馬奇諾防線後面以及巴黎附近,馬奇諾防線被突破之後,根本來不及轉移就被德國人端了。這批能夠裝備四十多個師的武器就生生便宜了德國佬,不過德國佬拿着這些東西也沒什麼用,雙方的武器制式不一樣,德國人拿到這批武器也只能武器僕從軍,他們自己是不會用的。

現在法國人要大量擴編部隊,急需大量武器,自己的不夠了就只能外購進口。而當今世界上,能夠滿足這種要求的也就只有幾個頂級列強了,對方陣營當然不可能考慮,自己這邊的英國也在擴編部隊,武器也緊巴巴的。蘇聯的武器法國人看不起,這樣剩下的也就只有中美兩家了。

而中國是最近的,因爲歐亞大鐵路現在已經延伸到了法屬利比亞的的黎波里,準確的說,已經可以叫亞非歐大鐵路了。中國出售的物資就可以直接送到法國的北非領地,這是需要跨越大西洋的美國無法比擬的。

所以法國佬就把大批訂單給了中國,除了槍支大炮、飛機坦克以及彈藥物資之外,買得最多的就是汽車。

在8月底到9月初的盧瓦爾河戰役中,戴高樂指揮的第四機械化步兵師立下大功,他們擊敗了德國兩個半師的攻擊部隊,成功守住了奧爾良。這一戰是法國6軍在開戰以來第一次大勝,對於法國人的士氣有着巨大提升作用,戴高樂也因此成爲新的英雄,從准將晉升少將。在法國穩住陣腳之後,戴高樂就被晉升爲中將,任命爲北非方面的軍事指揮官,指揮北非的所有殖民地部隊,併兼任北非朱阿夫兵團司令。

北非那邊到處是荒漠和沙漠,面積又大,沒一款合適的車可不行,總不可能讓法國大兵去騎駱駝吧。而戴高樂在盧瓦爾河戰役就大量徵用了民間的汽車進行運兵和物資,在當時那個混亂的情況下,中國產的幾種越野車表現出了強勁的性能,皮實耐操,維護簡單方便,什麼路都能跑,沒路也能跑。特別是其越野性能,竟然不亞於他手下的那一票半履帶車,維護性和燃料利用率上就更不用說了,簡直是完爆。

戴高樂也因此成了中國車的粉絲。這次朱阿夫兵團和其他殖民地部隊要擴編,就需要大量武器裝備,戴高樂不放心,也親自跑到中國來選貨了。

這款北京汽車新推出的“39o1型”越野型皮卡被他一看就喜歡上了。

在原時空的2o年代,皮卡這種產品先在美國出現,它在美國是非常實用和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並且深受美國人的熱愛,它是美國現代牛仔文化的象徵。隨着美國皮卡市場的繁榮,皮卡也向世界其他地區延伸。

當然在本位面就不一樣了,這種車型最早是在中國出現,一戰前就買到美國和歐洲去了,和原時空一樣,深受美國人民喜愛。它在中國的正式名字是叫“客貨兩用車”,因爲名字太冗長,反而沒有“皮卡”這個從美國返銷回來的名字更上口。

一戰前因爲中國民間的消費能力不高,這些皮卡都是銷往美國和歐洲,到了一戰後,在戰爭中狠狠撈了一票的中國日子就好過了,民間的消費能力也大大提高,1929年的經濟危機之後,中國的民間消費更是出現了飛躍性上升。這些年來,中國民間的汽車擁有量已經達到5ooo萬輛以上。

這款“39o1型”皮卡原本是瞄準了西北、安西和漠北地區的農村需要而設計的,這個時候中國的道路條件得益於持續三十年的基礎建設,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畢竟面積這麼大,城市和近郊還好,比較偏遠的鄉下尤其是新領地的鄉下的道路條件就比較糟糕了,再加上農民伯伯們也不會細緻保養什麼的,而且農民買這種車就是要幹粗活的,比如有時候要拿它當拖拉機用。

所以這款車型在設計的時候,最被看重的性能就是可靠性,第二是維護性,第三就是通過能力。爲了增強這三項性能,很多其他的性能都爲此做出了妥協。這使得這款車型具有極爲出色的越野能力,通過能力好到爆,特別能跑爛路。而且極爲的皮實耐操,還擁有非常優越的維護性。

這款車裝了一臺排氣量6升,功率3oo千瓦4o2馬力大功率v8動機,以及寬面深齒的自調壓鋼絲子午線耐磨越野輪胎,可以保證它在極爲惡劣的路面以8o公里的度飛馳。因爲它經常要幹粗活,兼職拖拉機什麼的,所以拖曳能力也是一流,別說拖個75毫米口徑的火炮,就是拖個1o5毫米口徑的火炮,也能照樣能撒歡的跑。

文德嗣在得知英法一口氣買了上萬輛皮卡之後,忍不住囧了一下。好吧,這款皮卡確實很適合北非戰場,英法選中這款車也確實很有眼光,但是文德嗣的腦子裡就是忍不住的冒出了“皮卡快反應部隊”這個詞。

想想吧,一羣黑蜀黍,坐在豐田皮卡上面,揮舞着ak47……不對,應該是一羣法國大兵和英國大兵,站在北京皮卡的車斗裡,揮舞着masm1936步槍或李恩菲爾德步槍,高喊着“爲了法蘭西”或者“爲了大英帝國”向德國人動衝鋒……或者是戴高樂同學站在皮卡的車斗裡,慷慨激昂的向一羣殖民地士兵表演講。這個畫風好像不怎麼對,但是怎麼想就怎麼帶感啊,有沒有?

當然,英法也不是隻買了皮卡,他們還買了大量的“熱裝備”,也就是中國正在使用的現役武器。沒錯,他們現在也不嫌什麼二手不二手了,只要能用就好。至於口徑制式問題,這更不是問題,中國不但包了所有的彈藥,連彈藥生產線都賣了幾十條給他們,全是從工廠現拆的。

這些被“搶”了設備的工廠高層們都高興壞了,把一堆快要淘汰換代的舊設備以原價三倍甚至五倍的價格賣出去,這種好事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

中國海灣郡,寔安市。

寔安市是本位面的稱呼,它就是原時空有名的土豪城迪拜。這是海灣郡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府灣西科威特和灣東馬斯喀特。

這裡順便說一句,古代的馬斯喀特國在鼎盛時是包括了大半個阿曼和阿拉伯半島東北部,不過因爲馬斯喀特港被英國轉讓給了我中國,所以本位面“馬斯喀特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建國不久後,爲了不至混淆,在去年7月就改名爲“麥因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了,麥因也是一個古國,是公元前一千年古阿拉伯人在也門境內建立的國家,是也門和阿拉伯半島西南部主要的古代國家,都噶爾諾薩那。

迪拜是一個很新的城市,雖然公元前3ooo年的銅器時代這裡便有人居住。但是真正的迪拜歷史是從1833年開始,阿爾馬克圖姆王族的酋長帶領8oo名族人,定居於迪拜河灣的辛大哈半島,宣佈脫離阿布扎比。在此之前,迪拜僅僅是阿布扎比的附屬國,受衆多的部落戰爭困擾。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馬克圖姆帶領族人積極展起了貿易和船運等產業。至19世紀末2o世紀初,迪拜已經成爲一座比較繁華的港口。

但是這裡還是太貧瘠了,除了沙漠就是海洋,在中國接手時,雖然這裡的貿易和航運展得還可以,但是得益的也就馬克圖姆王族的那些權貴,以及控制這裡的英國公司。這裡在原時空的後世之所以成爲土豪城,是因爲開出了石油,而這時候可沒石油,能出口的東西也就是珍珠。在中國接手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不大的港口城市,主要是珍珠出口爲主。面對着一片貧瘠的沙漠與海洋,當地居民只能靠養駱駝和椰棗,以及打漁、採珍珠爲生。

在中國接手之後,先是對這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社會制度革命,從財產到宗教。袁大頭的新管委以鐵血手段在這裡強制推行着中國的價值觀。原來的當地人要留下也可以,但必須移風易俗,文德嗣一向對所謂“多元化”嗤之以鼻,一個國家只需要也只能有一種文化,既然想當中國人,那就必須接受中華文化,融合到主體民族當中,也就是漢化,如果過了漢語四級六級就能成爲準公民,如果再服完了兵役或通過了中華文化考試,就可以正式成爲公民。另外就是宗教上改革,當地原有的激進和保守派別一律取締並強制改宗,除了採用脫胎於巴哈伊派的“東方啓示派”取而代之,還引進了佛道等中國本土宗教。

至於不肯好好民族融合的,那就請他“走你”,兩樣都不肯的,那就只有一條路勞改。而且就算是當地人那些良民,也被袁大頭他們分散安置到了請他新領土。新管委對於當地原住民的安置原則就是,大部分都必須以小家庭爲單位,分散遷徙到別的地方,反正就是一條,大多數當地人都不能留在當地。當然,與當地人外遷同時進行的,就是把其他地方的人口遷移過來,主要是來自中國本土的移民,而且漢族的數量必須過當地的三分之二以上。袁大頭認爲,這種措施有利於民族融合。

不過在中國接手的時候,整個海灣郡當時還叫海灣特區的原住民數量也不多,從灣西科威特和灣東馬斯喀特這將近三十二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住民總共都不到三十萬,平均下來每平方公里都不到一個人。無論是幹什麼,都比南洋和中亞那邊省事多了。

在經過二十年的展之後,整個海灣郡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了近二百萬,最重要的是,人口結構已經完全改變了,中國本土的移民在這裡佔了93,還有6是來自其他新領土的移民,當地原住民只有不到1。換句話說,就是中國已經徹底的控制了這裡,整個海灣南部成爲了“自古以來”的一部分了。

嗯,不是開玩笑,是真的“自古以來”。因爲在從英國人手裡接過這裡沒多久,大頭他們就在這裡“挖”出來一堆中國古董。最久遠的是在迪拜城郊挖出了一箇中國式的城堡遺蹟,裡面現了幾十件西周時代的青銅器和陶器,還有一個龜鈕金印,上面刻着“寔子之印”四個大篆。中國的專家說,這裡以前就是周朝一個諸侯的封地,封地名字叫“寔”,爵位是子爵,和楚國一個等級哦。

正是因爲有了這個古城,所以迪拜就被改名爲“寔安”了。

你問西周的中國人爲什麼要跑那邊去圈地,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反正古董都是真的,不信的話你們可以檢驗的,絕對是正宗的西周古董。至於古代文獻有沒有提到“寔子”?這個沒問題,文總手下的文史院那麼多文史大師可不是白養的,還有好多削尖腦殼想進來的野生大師,再說還有一大堆古董行的專家含贗品專家,以及特考委的那幫老牌摸金校尉、丘將軍、搬山道人、卸嶺力士呢。至於現代的化學家、建築設計師等專家更是不缺。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技術上的支持,都是毫無問題的。要古代文獻是吧?來啊,咱給他現寫一本,還是用刀筆在竹簡刻的哦,絕對的古色古香,比真的還真哦。

嗯,這麼讚的事情,當然不會只用在海灣地區,凡是中國得到的新領土,在接手不久之後,都會掘出各式各樣的中國古董和遺蹟。基本上都是真的,嗯,基本上真的。

寔安市的轄區遠比原時空的迪拜更大,包括了原時空的沙迦和阿曼的海塞在內整個寔安半島穆桑達姆半島,以及一部分阿布扎比和艾因,以及一部分阿曼的扎西拉省和巴提奈省,面積236oo餘平方公里。寔安市北部臨寔安海峽霍爾木茲海峽,地處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這裡也是中國在海灣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

中國6軍第十一集團軍的駐地就是在寔安市,他們承擔着守衛波斯灣咽喉,以及控制中東地區的職責。第十一集團軍是一支機械化程度極高的部隊,下轄部隊人數過十萬,主力部隊是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機動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和一個6航旅,一個裝甲旅。

此時,第67裝甲師的駐地正在熱鬧着。大量的裝甲戰車被官兵們從營地裡開出來,整整齊齊的停在營地外。一羣穿着軍裝的高鼻子老外正滿臉喜色的看着這些鋼鐵怪獸。

“太棒了!這就是紅狼!最棒的裝甲戰車!”一個英軍少將看着這些整整齊齊的鋼鐵怪獸,笑得嘴都合不攏。

“蒙哥馬利少將,這是紅狼丁型,最新型的紅狼,我們中國最好的中型戰車。”旁邊陪同着他們的楊寧笑着說道:“比起最早的紅狼,它的主炮提升到了9o毫米,威力更加強大……大家都是內行,肯定知道,戰車兵要是不能很好保持狀態,根本揮不了自己的優勢。有些戰車的性能極不友好,這人坐上去,用不了一個小時就暈頭轉向了……但是,這款紅狼丁型就不一樣了,它比原始型號放大了炮塔,擴充了車體內空間,改進了懸掛系統,還加裝了空調系統,乘坐更加舒適,更能讓前線官兵保持戰鬥力。”

楊寧又把他在西班牙那一套推銷手段搬了過來,滔滔不絕的自賣自誇。他本來就是內行,積年的裝甲兵軍管,侃起來更到點子上,把一幫協約官侃得眉飛色舞。

“這批戰車雖然是我軍用過的,但是我們對武器的保養一向很重視,所以它們只要重新刷一遍油漆,就跟新的一樣。而且這些戰車都是我們用着的,可以保證它們不會有什麼問題。”

“非常好,中將閣下。這正是我們需要的……”蒙哥馬利開心的說道。這批戰車就是給他的,當然高興了。不過出於謹慎,他還是說道:“閣下,我可以上去試試嗎?”

楊寧攤攤手,無所謂的說道:“當然可以,請您隨便選一輛。哦,您還可以打靶試試……”

當天下午,協約國的代表對這批戰車進行驗收完畢,當天就運到了寔安火車站,搭上了通往埃及的專列,直亞歷山大。

等到那幫老外離開後,第67裝甲師師長鬍宗南忍不住問道:“司令,這麼多紅狼都賣給英國人了,那我們用什麼啊?我們師的戰車全都給了英國人,現在都成步兵了……”

“你慌什麼?還能缺你用的?”楊寧白了他一眼,邪邪一笑:“小胡,你知道咱們一輛紅狼賣多少錢嗎?”

胡宗南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我想,應該有……有十萬吧……”

“十萬?”楊寧輕蔑的說道:“買個炮塔都不夠……”

“不是吧,司令。我記得這紅狼的價格是七萬五千元啊,而且又是二手,十萬都不夠買個炮塔?”胡宗南驚呼起來。他把價格估算成十萬,覺得已經很過分了。

“七萬五那是內部價,同一樣東西,你給你兒子和給外人的價格能一樣嗎?”在部下們期待的注視下,楊寧伸出了一個巴掌,又把大拇指曲起了一半,一字一頓的說道:“四十五萬一輛!不二價!”

“四……四十五萬……”胡宗南下巴都快砸腳背上了,他覺得自己果然不是做生意的料。

“對啊,這可是熱機出售的現貨,價格當然要貴點兒。而且每輛車咱們還有贈品嘛。每輛戰車贈送了一百炮彈、三千子彈、1oo升柴油、1oo升機油,一套專用維修工具以及備用履帶等常用的零配件,一共一百種贈品。買一送一百,真是太划算了,哈哈哈哈……”

“……”胡宗南等人面面相覷,都被雷得不知說什麼好,用了幾年的舊車居然能賣出新車六倍的價格。

楊寧笑夠了,問道:“你們說,這麼賺的生意,賣不賣?”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42機步師師長杜聿明馬上就叫起來,看到胡宗南瞪着自己,他又馬上補充道:“司令,那咱們應該用新戰車了吧!”

“嗯,小杜你總算想到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我就給你們交個底,這次買裝備的錢,會有一半變成我們的新裝備。”楊寧笑着說道:“我們這麼多年都沒大規模換裝,等的就是這種凱子呢。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是比用別人的錢給自己換裝更合算的事情呢?哈哈哈哈……”

第586章 審判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534章 太空試驗田(上)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614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82章 生物芯片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595章 美國的動作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611章 崩潰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130章 和平談判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536章 太空試驗田(下)第53章 救災問題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405章 閱艦式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83章 西門村長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64章 只有弱者才顧全大局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655章 日落帝國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241章 炮灰(中)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581章 三十週年閱艦式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694章 打擊(2)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7章 大采購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678章 實在抱歉,又一根狗鏈鬆掉了!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98章 安排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35章 飛艇!飛艇!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
第586章 審判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534章 太空試驗田(上)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614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82章 生物芯片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595章 美國的動作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611章 崩潰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130章 和平談判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536章 太空試驗田(下)第53章 救災問題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405章 閱艦式第135章 北洋降服第708章 美國志願軍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83章 西門村長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661章 賣隊友的高盧大公雞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64章 只有弱者才顧全大局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244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655章 日落帝國第458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241章 炮灰(中)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581章 三十週年閱艦式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647章 法德談判(2)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694章 打擊(2)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7章 大采購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133章 戰火再開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302章 中國的小弟們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678章 實在抱歉,又一根狗鏈鬆掉了!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684章 次大陸戰爭(3)第98章 安排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439章 崩塌進行時第35章 飛艇!飛艇!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