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不敢彈壓的軍紀

【感謝讀者:songqunn、30個99//211打賞~】

陳永福所部的河南兵面對鄉里鄉親好歹還收斂一點,縱然手腳不乾淨,總不至於做出燒殺擄掠之事。

但丁啓睿帶的兵,要麼就是秦人子弟爲核心的督標營,要麼就是左良玉的湖廣兵。不管是哪一個都意味着連最後一層薄弱的鄉里鄉親的顧忌都沒了。

由此自然可以想象,這些外敵官軍在河南會是如何一副軍紀敗壞的模樣。

尤其是眼下外邊闖賊攻城,城內人心惶惶,更是加劇了城內的治安軍紀雙重敗壞。

聽着高名衡綿裡藏針的話,丁啓睿笑容僵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道:“督標營上下,可一向以此爲宗旨。”

“那湖廣兵呢?這些軍紀就不管了嗎?”高名衡心剛想說出口,就見朱恭枵一個眼色丟過去。

高名衡頓時冷靜了下來,心中一嘆,知道丁啓睿已經是讓步了。再糾纏此事已經沒了意義。畢竟,丁啓睿也會擔心彈壓軍紀太過嚴厲反而會引發兵亂。

彷彿是感受到了兩位大員的失望,丁啓睿也知道自己幹得不地道,於是稍稍沉吟便開口,試圖挽回一點形象:“保定總督楊文嶽駐紮汝寧,不如我等一邊移文汝寧商議聯軍之事,一邊上書朝堂,協調數省圍攻之事。尤其陝西三邊總督孫督師亦是剿匪名帥,應當聯合。”

高名衡心在下沉。

這幾乎可以說是廢話。

要讓楊文嶽出力,丁啓睿就不能窩着捏不動左良玉。至於孫傳庭,接收剛剛敗師的陝西兵還不知要多久才能挽回局勢呢。讓他過來,怕剛出潼關那些接連慘敗的陝西兵就要散架。

高名衡與朱恭枵都不說話。

丁啓睿乾笑一聲道:“我再移文,調湖廣四川各路兵馬吧。唔,比如左良玉此等名將,本官書信也得想想要如何懇切行文了。”

聽到丁啓睿這並不算很委婉的趕人,高名衡、朱恭枵以及被當作背景的陳永福都是站了起來:“那就不打擾督師靜思了。”

“都是爲了國事,談何打擾……呵呵,今日有些腿腳不便,我就不遠送了。”

……

出了督師府,高名衡便重重嘆息了一下:“河南之事,以我等綿薄之力恐難迴天了。”

朱恭枵皺着眉:“不當輕言放棄。再上書朝堂,督促下……那位督師吧。”

高名衡聽周王這麼說,也是不由地搖頭。攤上這麼一個上司和隊友,他們心中再是萬般吐槽也只能接受,拼盡全力一點點挽回此等大難於前的開封了。

“楊文嶽忠於王事,麾下主將虎大威亦是滿門忠良,不知多少死在了叛軍手中,戰鬥意志想來是堅定的。眼下……只好盼着左良玉能用心打一仗了。”高名衡這樣想着,心中卻是七上八下,怎麼都覺得有些不太靠譜。

襄陽。

與此同時,被開封城上下唸叨的左良玉卻在襄陽,破口大罵者:“他孃的,用到我的時候甜言蜜語,指着老子給你們賣命。用不到老子的時候,就整個一夜壺遠遠踢開!”

“打闖賊!好啊,糧餉在哪裡,兵械在哪裡,兵源在哪裡?”

“就等着老子死戰疆場,然後跟着曹文詔那傻貨一樣,全家玩完!”

宣泄完了,左良玉猛地將丁啓睿發來的公文丟到地上,坐到了虎皮帥椅上,喃喃着:“五十萬闖賊,怎麼打啊!”

左良玉躺在帥椅上,靜靜地坐着,牛油蠟燭照耀之下,竟是讓左良玉原本頗爲俊俏的臉龐多了幾分深沉的氣質。

只是,左良玉的心思卻怎麼也定不下來。

搖曳的燈火似乎也讓左良玉的心跟着搖曳了起來。

左良玉從基層小兵混起來,小時候是個孤兒,被姑父撫養長大連母親姓什麼都不知道。許州兵變的時候,更是讓左良玉全家被殺,只有一個兒子左夢庚跟着活了下來。這讓左良玉性格之中天然有了幾分薄涼。

再加上或許是出身關寧軍的緣故,左良玉對於麾下這些兵士本錢可謂是看得極緊,要去打號稱兵馬五十萬,幾次擊敗自己的李自成、羅汝才聯軍,左良玉心中可謂是格外慎重而疑慮。

良久,當牛油拉住已經燃燒得越發微弱的時候,左夢庚進來了。

“父親,丁督師又移文過來了。”左夢庚輕聲道。

左良玉閉着眼睛,用鼻子輕輕哼出一個音節:“嗯。”

如果是別的將官幕僚,此刻只怕早就畏懼得不敢出聲了。但左夢庚卻是左良玉兒子,久在軍中,很是得到寵信,此刻又問道:“父親,可要準備出兵北上之事?畢竟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如此思慮是正道。前些時日要打聽的京師之事,消息如何了?”左良玉沒有回答兒子,而是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聽此,左夢庚微微會議了一下就道:“京中傳來消息,羣臣商議營救侯侍郎,聽聞陛下已經意動。”

左良玉微微呼出一口氣,說不出是嘆息還是在鼓氣,道:“終究咱們是大明朝堂的兵將。罷了,準備北上吧。”

“那糧草?”左夢庚面色作難。

左良玉不甚在意地道:“盡力籌措便是,若是不行,就糧於道。”

“是……父親。”左良玉默然應下。

就糧於道……那便是就地打草谷的意思。若是州縣接應自然最好,若是不然……那就要用另外一種,刀劍的形式去解決後勤糧草問題了。

嗯,在官府控制的大明國土上。

大明崇禎十五年五月初二日。

這一天,農民軍第三次進攻開封城。

李自成將自己的親軍老營設立在閻李寨,羅汝纔則將自己的兵馬放到了橫地鋪。

閻李寨上,李自成站在壘起來的高臺上,看着部將賀錦領着約莫三千農民軍開始攻城。

這三千餘農民軍雖然都扛着長毛或者腰胯短刀,卻陣列歪歪扭扭,時不時發出嘈雜之聲。只有賀錦領着身邊百來人縱馬在邊上幾番呼嘯怒吼,又有五六百看起來更加規整肅然一些的老兵一頓抽打,這纔將陣列壓住。

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七十三章:女軍醫與她的女護士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十七章:揭曉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33章:第1軍第八章:兵圍漢城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八十四章:豐收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二章:登基大典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三十章:駐華使節們的信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一百四十四章:損敵利己第十三章:稅警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八十四章:開倉賣糧釀反擊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十九章:皇權下鄉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六十五章:復興報第二十二章:沙裡院大捷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十一章: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二十二章:捷報面前再分兵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九章:微服出巡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四十四章:露布告捷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
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七十七章:撞上鐵板的清軍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七十三章:女軍醫與她的女護士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十七章:揭曉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33章:第1軍第八章:兵圍漢城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八十四章:豐收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二章:登基大典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三十章:駐華使節們的信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一百四十四章:損敵利己第十三章:稅警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八十四章:開倉賣糧釀反擊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十九章:皇權下鄉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六十五章:復興報第二十二章:沙裡院大捷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十一章: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二十二章:捷報面前再分兵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九章:微服出巡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四十四章:露布告捷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