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

明軍在寬河千戶所的局部戰場裡形成了優勢,他們發起了圍攻,被包圍的便是上次與飛熊團作戰時原來三順王的軍陣,也就是上一回尚可喜耿仲明以及孔有德的戰場。唯一不同的是,馬紡嶺由原來的尚可喜變成麼蒙古科爾沁部親王子巴達禮。

當子巴達禮炸膛跌落馬下的時候,李定國轉瞬想起了獲鹿鎮一戰發生的景象。

那一戰,也是激烈戰況之中,李巖所部的大順御林軍發生了密集的炸膛擊潰了士兵們最後作戰的意志。事後調查發現,這些火銃果然被設計的槍管過薄,而裝藥量卻比明軍規定的還要多。因爲這樣的改動十分細需要一段時間的頻繁使用後才能顯現,以至於清軍裡發現了這一點也不明白後果。

當炸膛頻發成了定時炸彈以後,鳥銃便不被信任,士兵們迅速拒絕使用。他們可不想還沒殺敵,自己就先自殺了。如此一來,士兵便迅速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不能開槍的鳥銃與燒火棍有什麼區別?至少中興一式步槍還有刺刀,而清軍趕製的鳥銃根本沒有。

“這一批槍都有問題,他們的射擊壽命被人爲的壓得很低!這……”李定國忽然間又想起了當年京師裡發生的一起間諜案,那個案子裡不就是說魯密銃的工匠帶着圖紙跑到了建奴那兒?

如今看來,這一批火銃從設計上就有問題!而這一點,是大明處心積慮從一開始就有埋伏的。

李定國一念於此,頓時下達了全軍衝鋒的命令。

他們的對面,科爾沁部雖然戰鬥意志崩潰,一旁的八旗漢軍還沒有退縮。

對於子巴達禮的炸膛,孔有德與耿仲明都不以爲意。他們的漢軍訓練起來可比起這些人頻繁多了,怎麼可能會放過量的火藥?

轟轟轟……

嘭……

孔有德愕然地看着軍陣之中忽然間傳來的爆炸聲。

幾個僥倖沒有傷到的士兵高呼道:“我沒有放過量,沒有!這火銃有問題!”

“天兵都說山海關都被大明打下來了,我們輸了。就連上蒼都讓我們的火銃壞了!”

“火銃都中了邪!”

“不能再用了。跑啊,這是上蒼對我們做漢奸的懲罰。再不跑,就跑不掉了啊!”

……

孔有德的軍中,譁然之聲不斷響起。一陣吵鬧間,第一個臨陣脫逃的士兵出現了。緊接着再次出現的逃兵就從數量變成了兩個,四個,八個……一直到轟然一聲譁變之下,上百的逃兵出現了。

當明軍的進攻發起之後,孔有德絕望了。

還敢勇於反抗的士兵又想起了炸膛的聲音,旋即,一戰之下,上千八旗漢軍潰退。這一回,潰退之勢如堤壩崩潰一樣轟然爆發。

孔有德被亂軍裹挾在軍中,竟是忽然發現幾個親軍盯着自己,齊齊爆發一聲怒喝:“抓住孔有德反正,我們就能贖罪!”

“孔有德,救我啊!”這時,隔壁耿仲明忽然爆發出了一聲絕望的大叫。

孔有德看過去,赫然發現耿仲明竟是已經被團團圍護,絕望地朝着孔有德這邊且戰且退而來。

孔有德茫然地看着這一切,苦笑道:“罷了罷了,幾位,我便送你們一場富貴吧。”

說完,孔有德丟下手中刀槍。身周,迅疾撲來幾條大漢。

遠處,吳三桂看着這一切,忽然間感嘆道:“若是我此刻沒有如現在一般臨陣倒戈反正大明,豈不是眼下子巴達禮耿仲明與孔有德的下場就是我的榜樣?好在……好在啊……”

好在吳三桂反正了。

而現在,他們正與正白旗的大軍戰作一處。

要知道,正白旗可是清軍手中的王牌,但現在卻被關寧軍殺得難分難解。尤其藉着後方火炮之勢,關寧軍甚至可以在多處戰場上取得一些優勢。這讓十數年來身受建奴野戰欺辱的吳三桂忍不住心中大爲解氣。

他看着陣中的多鐸,大笑道:“多鐸,漢軍已然崩潰。爾等滿洲八旗軍也不過如此,待我大明近衛軍團一刀,爾等便是粉身碎骨。眼下,還是早些投降。我再爲聖上求情饒你一命不死!”

“狗賊,你這三姓家奴,也配來和我說話?”多鐸怒氣蓬勃,卻不得不承認眼下的現實。局面已經不利於清軍了。

方纔,在多鐸親自主持之下,正白旗終於穩住了陣腳,沒有被吳三桂擊潰。因爲沒有李定國的幫助,吳三桂也明白自己再想要孤軍擊潰正白旗是不可能了。但他相信,只要耿仲明孔有德以及子巴達禮這些已經深陷佔據的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軍潰退。失卻這些炮灰的滿洲人便將極大失去戰鬥意志。

要知道,滿洲本部兵馬人數稀少,用起來各個都是精貴,折損多了勝仗也是個吃虧的敗仗。

果不其然,多鐸看了戰局以後,喟然長嘆。失去了三順王五萬餘人,又沒了蒙古軍。不算那些維持沿途輜重的非戰鬥部隊,多鐸就只有總計五萬餘人的滿洲本部兵馬了。

這一步兵馬對於明軍而言已經夠不成兵力優勢。甚至,在這個數量級上,多鐸也沒有了必勝的信心。光是近衛軍團眼下就有三萬人左右的兵馬呢。

“這裡不能打了,去十八里莊!走小道,與圖賴匯合!”多鐸咬了咬牙,下了決斷。

一聲令下,數萬滿洲大軍撇開深陷重圍的八旗漢軍與八旗蒙古軍,接應着進入戰鬥的鑲白旗後,撤離戰場,朝着西面奔去。

看着這一幕,吳三桂頓時懊惱起來了:“多鐸竟然是這麼一個膽小鬼!我只不過諷刺幾句,竟然跑了!”

萬一走了這條大魚,這一戰的功勞就要大打水分了啊!

“快去,纏住多鐸!”吳三桂急的大喊。

戰場上,飛熊團的夏晨與陳永福都是迅速下令,緊隨追殺上去。

但當明軍從堂堂之戰變成追擊之後,手中的火銃一下子也不好使了。沒有沿途攔在半道的明軍,從後方追殺過去可沒有時間手持火銃列隊追殺。

尤其清軍幾乎都是全都配備戰馬,四條腿跑起來,頓時就撤離了戰場。只餘下數千陷入纏鬥之中的正藍旗部清軍。

看到這一幕,陳永福與夏晨都急了眼。

“建奴哪裡逃?我**騎兵營可不是好欺負的!”這時,劉振忽然大發神威。三千餘人京師追着鑲白旗萬餘人尾隨追殺而去,一路上殺得人頭滾滾,頓時便讓清軍陷入一片人仰馬翻之中。

見此,吳三桂頓時稍稍鬆了一口氣。

只是,他忽然間發現清軍裡又斜刺裡殺出來千餘精銳,迎頭撞上去,打斷了劉振的追擊。

“兵力太少了!這是多鐸的殺手鐗,都是從極北之地抓來的野女真,最是兇悍不過。這一番斷後,恐怕就追不上了!”吳三桂熟知內情,望着這一番追擊之勢,頓時重重嘆了一口氣。

“聖上,多鐸西撤與此戰情況已經急報虎大威了。第一團已經傳令開始警戒。要讓第一團攔下來嗎?”倪元璐看着朱慈烺,目光炯炯。

朱慈烺看着幾個將官紛紛嘆息的模樣,笑道:“看來大家對於走脫了多鐸都是耿耿於懷啊。”

“多鐸不死,這一番建奴入寇京師便算不得收穫全功。此人爲建奴朝中不多的帥才,此番先是趁着聖上平定順賊入寇,後又藉着詐降陷我大軍。此戰若不能殺此獠,則我大明禍患依舊難以斷絕!”陳永福感慨至深,他駐守薊鎮,實際上已經領了薊鎮總兵,對京畿防務被多鐸破壞得多嚴重最爲了解。

“可是……”夏晨欲言又止。

第三團朗將傅如圭道:“方纔聖上既然下令先解決漢奸,再回過頭來收拾建奴,那定然是有所考慮的。”

傅如圭明白朱慈烺的一些計劃,戰術上朱慈烺或許很依賴樞密院進行具體的計劃,但戰略上的判斷朱慈烺是一向精準的。

陳永福凝眉,想要反駁,卻收住了聲。他聽着傅如圭的語調顯然不是在阿諛。聯想到朱慈烺佈局的本事,他心道:難道,經歷了山海關恢復刺殺阿山以及吳三桂反正後,陛下的後手底牌,到現在還沒有出完嗎?

答案是肯定的。

朱慈烺望向那邊,笑着道:“讓虎大威不用着急着攔住多鐸。困獸猶鬥,第一團與飛熊團這幾日折損夠多了。咱們先一路追殺暢快一陣子,眼下還不是最終撒網的好時機。這會兒,先讓多鐸開心一會兒。畢竟,樂極生悲的事情,更加讓人喜聞樂見呢。”

陳永福眉頭徐徐展開了,他更加篤定朱慈烺還有後手了。

倪元璐笑着去佈置去了。

……

看着數萬清軍大軍從東面戰場裡一路撤退而來,虎大威頓時明白東面打了一個大勝仗。

果不其然,來自樞密院的傳令兵很快就來了。來的還不是一波,是兩波。前頭一波印證了虎大威料想明軍主力在東面擊潰八旗漢軍與八旗蒙古軍的事情。

“沒了漢軍與蒙古人,建奴也消了拼命的心思。看來,他們是想先聯合圖賴將我們解決了。若是如此,還真有可能將這戰局扭轉!”劉勝很快明白了多鐸的打算。

圖賴這個方向眼下佔着從遵化通往黃崖口邊牆的山道,到時候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勢態還是能夠佔據主動權。

“多鐸的確是老辣。原本在遵化,兩面夾擊我等。眼下這乾脆利落地捨棄遵化逃到邊牆口上,還是能拿到不敗之地。不愧是建奴麾下大將……”第一團喃喃着,忽然見第二個傳令兵來了。

傳令兵乾脆利落,十分客氣,講完了軍令就走,卻讓虎大威失神良久。

“聖上有令,第一團以保全己身守住東勝右衛城爲要,有限狙擊,不得浪戰!”猛如虎複述着傳令兵的話,一臉不解:“這意思,是不讓咱們出去攔住多鐸?這可就放走了一條大魚了啊!”

“聖上……是不想我們被左右夾擊罷。十八里莊上圖賴攻得很猛,第一團的預備隊也只剩下半個營的兵力了。想要攔住多鐸,第一團折損會很大。”劉勝試着解釋了一下。

但轉瞬,猛如虎就梗着脖子道:“我大明軍人,何時怕過犧牲,畏懼流血?”

“但那不是無畏的犧牲!聖上的命令是保全己身,爲的是留有餘力!”劉勝說着,忽然道:“聖上還有後手?”

“預備隊準備作戰!猛如虎,你領你部執行軍令,有限狙擊,不要浪戰。但記住……保持隨時投入戰場的力量!”虎大威當機立斷。

……

多鐸凝望着東勝右衛城,良久才收回目光:“曾經想着如何打破此城,便可以將這大明屈服在我大清的軍威之下。沒想到,眼下卻要盼着他不傾巢而出……”

要知道,當今日多鐸知曉東勝右衛裡的明軍出戰的時候,他可是歡欣鼓舞,以爲能夠全殲明軍呢。

沒想到,半日的功夫下來,距離夕陽西下還有兩個時辰的時候,吳三桂叛逃,山海關寧遠錦州等地紛紛丟失。最終,阿山這樣一個堂堂滿清大將也被刺殺。

如此逆轉,讓多鐸所有心血紛紛空擲。。

“豫親王!出來的只是一個猛如虎,領着兩千人,遠遠追殺,不敢掠陣。明人氣餒了!”這時,一員小將近身來報,赫然便是多鐸的親軍將領巴爾楚渾,只見他大大鬆了一口氣,很是放心下來。

多鐸聞言,也是心中一鬆:“如此一來,我滿洲還能保全四萬餘兵馬。還好都是人人有馬,要不然行動之間,還真不能如此之快。”

感慨完了,多鐸也快馬一鞭,道:“先去與圖賴匯合!”

滴答……

一聲大汗滴落,巴爾哈拉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景象,道:“他們來了……”

圖賴反應迅速:“快報給豫親王,千萬不能來這裡!”

齊賢騎着馬,身後三千餘第三步兵營的將士們一樣都是全副武裝,全然都是騎馬從西往東來。他們在一天前抵達薊州城,連夜行軍,朝東接連越過井兒峪抵達石門鎮後稍事休息便朝着遵化出發。

井兒峪的西北方便是黃崖口!

“聖上的後招,纔剛剛發力!”齊賢望着前面殺得正歡的圖賴所部滿蒙清軍,大笑。

【讀者羣號碼:15146926。想要催更討論劇情聊天就來這裡吧!我的讀者都歡迎來加喲~】

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八十八章:北上偶遇第18章:兵變 上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五十九章:回禮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六十七章:篡位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一百七十四章:曹門大營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八十四章:豐收第五章:皇子取名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八十四章:神興寺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九十章:上代國王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四十七章:同盟破裂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九章:新東林黨第四章:督師出京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八十章:大權漸握第二十四章:大明內外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
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八十八章:北上偶遇第18章:兵變 上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二十七章:運河堵住了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五十三章:自有謀劃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一百三十四章:纏鬥難休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五十九章:回禮第一百四十章:地獄無門送虜去第七十二章:西班牙公主的嫁妝第一百零二章:一往無前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六十七章:篡位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一百七十四章:曹門大營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八十四章:豐收第五章:皇子取名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八十四章:神興寺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九十章:上代國王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四十七章:同盟破裂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九章:新東林黨第四章:督師出京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八十章:大權漸握第二十四章:大明內外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