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復興報

讓私人給官辦事業貼錢虧本幹活的機率是很低的。甚至,張採還打聽回來一個消息。王氏印刷工坊一樣不滿足金陵報社的印刷訂單,開始四處蒐羅南京各處學校,比如南京示範學校,比如府學、國子監、縣學以及各處民辦書院,甚至都打注意到了東林書院的身上。

這幾個地方的消息對於張溥等人而言,就如同一個篩子一樣,隨便找個人過去打聽一句就明白了王氏印刷工坊的價格。

明萬曆福建書林拱唐金氏刻本《新調萬曲長春》一卷,每部紋銀一錢二分。

明萬曆蘇州舒仲甫刻《封神演義,每部定價紋銀貳兩。

再參考當時物價呢?當年楊文貞士奇,少孤貧,十六歲出爲村落童子師,欲買《史略》兩冊,百錢不能得,其母夫人畜一牝雞數歲,命以易主。嘉靖年間,浙江淳安雞一隻三斤,銀六分,每斤十四文。

假設這隻養了數年的母雞重5斤,則價值70文,則《史略》兩冊價約170文,平均每冊85文。約合1.2兩紋銀。又《史略》爲宋高似孫撰,計六卷,則每卷約28文,合0.4錢銀。

傅增湘跋《李商隱詩集》雲:“書爲項子京舊藏,子京有手識一條,雲得此書值四兩。

只是,王氏印刷工坊報價給南京示範學校的《史略》卻僅僅只是五錢銀子。要知道,而今距離嘉靖年間已經過去有數十年了,物價沸騰,再買一本《李商隱詩集》已然需要至少十兩了。當然,這樣有這是舊書有些收藏價值的緣故。

無論如何,王氏印刷工坊沒有真的虧本貼錢給金陵報社這是真的。

這個消息對於復興報上下而言,不禁是有些晴天霹靂之感。

也順帶的,報館上下無一人不知道王氏印刷工坊之主王易的名諱。

很快,張採便大步而出,看向王易。道:“太倉張受先,敢問來人便是燕子磯王氏印刷工坊工坊主王員外?”

“這是在下。”王易露出了一點笑容。

張採面色驚疑不定,心道這貨來這裡不是砸場子的吧。只是一想到這裡畢竟是自己的地盤,他便是要來砸場子。自己還能怕了不曾?

想到這裡,張採側身一讓,道:“請。”

王易大步踏入,環顧衆人,倒是一點都沒有深入敵人腹地的感覺。

很快。幾人便進入花廳各自落座。

剛一坐定,冒襄急切穩問道:“敢問王員外此來所謂何事?”

“所爲何事,這個恐怕要問貴報館的歸德侯方域,侯朝宗吧。”王易幽幽地道。

冒襄面色一緊:“朝宗做了什麼?竟是惹得員外親自前來?”

張採凝眉,心想這不是上門興師問罪了吧,想到這裡,他不忍不住了,大聲道:“來人,朝宗在哪裡?快去喊來!”

這時,張採與冒襄對視一眼。紛紛面色凝重起來。

王易卻是一派悠然之色,道:“不必這麼緊張罷?”

張採輕咳一聲,心道真是侯方域惹了麻煩,自己還真不能丟下不管,想到這裡張採便暗暗告誡自己,今日先忍一忍,他日再都還回去!

想到這裡,張採重重呼出一口氣,便要說一句軟話。

但王易卻見侯方域來得快,也不搭理張採的表情。開口道:“敢問來人可是歸德侯朝宗?你的朋友到我工坊之中談妥了你復興報報館的印刷單子,因是數量未定,特來問問,敢問確有其事呀?”

冒險微微張着嘴巴。一臉愕然。張採更是被這一口氣逼得上下不接,嗆了起來。只不過張採卻反應更加迅速,也不待自己恢復正常,高聲道:“多……多少錢?”

王易眯着眼睛,道:“倒是不貴……若是每日能得上萬份的,那便只需要十一文一份。若是每日只有五千份。那便是十文一份。若是每日只有三千份,那邊要十三文……”

“好!”侯方域這時哪裡還不明白這是李香君的功夫到家了,當即拍板道:“就這麼辦了!”

說完,侯方域忍不住得意,暢然大笑起來。

見此,王易緩緩頷首,招來一個文書,拿出一封紙契道:“好!這上面有價格、數量交款等一切細務,若無疑問,還請貴報館蓋章,簽約了罷!”

此刻,看着局勢至此,張採腦袋一片發懵。

這當然是好事了。

只比金領報社多那麼一兩文錢的區別,誰在乎了?

但王氏印刷工坊這是朱慈烺用來打擊復興報的工具,是統一南京印刷業的龍頭武器,眼下,卻將送上門來的好事答應給了復興報,這豈不是讓復興報也能跟着辦起來?

到時候,報館上下是決計不會念朱慈烺舊情而多說一句好話的。

難道……

是要控制了印刷單子,讓復興報聽命?

應該是了罷……

只是張採又看着紙契上王易的大名,心思動搖了起來。這念頭普通人可以耍詐,但凡有點身份的還是很講究信譽的。尤其是經商大部分時候都是口頭承諾,有人若是不守信,往後就誰都不會跟他再做生意,也實在是沒法做生意了。

王易給出的紙契當然是個更加先進的東西,同樣也意味着人家很難反悔。

那……

朱慈烺到底圖什麼?

張採在發呆,侯方域卻屁顛屁顛地拿了印章,已然和王易稱兄道弟起來。

只不過王易顯然顯得十分矜持,客套了幾句便告辭,只留下得意洋洋,要去給張溥喜訊的侯方域,以及都還有些反應不過來的張採與冒襄。

見此,張採還能說什麼:“好歹啊,報館是扮起來了……別說了,去吧。去見天如吧……”

張溥聽完,亦是久久無言,不明白朱慈烺所圖在哪裡。

只是,身爲一黨領袖,張溥就是難道還能睜着眼睛報喪不成,自然是大笑道:“這是天命在我,上蒼都要我大明覆興,要我復社辦好復興報啊!”

張採、冒襄、吳偉業以及一干復社士子見張溥這麼開心,頓時也是紛紛喝彩。

侯方域也跟着振奮起來,得到了衆人的讚譽。

只是,當人羣散去,侯方域回到自己屋內的時候,卻是所有笑容都消散無蹤。

【正版是起點中文網。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剛剛發了飛剪船的圖片,愛心讀者給太子的畫像,玄武湖的配圖,柳如是、錢謙益張溥的人物圖像,以及還有很多作品相關的有趣番外之類的東西喲~趕快關注吧!】(未完待續。)

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七章:主動露底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四章:親征閱兵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六章:深海戰略第99章:3年復遼第二章:漢城之內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五十八章:便無回頭之路第七十四章:一個單挑全部的獲勝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一百三十一章:向前進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二十四章:大明內外第十七章:伏擊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二章:漢城之內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18章:兵變 上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九十一章:百態紛呈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四十七章:參贊機務史可法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一百一十一章:朕有一個夢想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一百零三章:擊退哈巴羅夫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章:世家子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八十九章:日不落帝國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四十章:一口毒奶第十五章:塞外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八章:新儒者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
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七章:主動露底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四章:親征閱兵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六章:深海戰略第99章:3年復遼第二章:漢城之內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五十八章:便無回頭之路第七十四章:一個單挑全部的獲勝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一百三十一章:向前進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六十二章:韻致撩太子第二十四章:大明內外第十七章:伏擊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二章:漢城之內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18章:兵變 上第一百章:聖彼得堡增兵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九十一章:百態紛呈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四十七章:參贊機務史可法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一百一十一章:朕有一個夢想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一百零三章:擊退哈巴羅夫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章:世家子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八十九章:日不落帝國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四十章:一口毒奶第十五章:塞外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八章:新儒者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