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

皇帝陛下在薩摩藩的行程安排很快就要進入尾~щww~~lā

薩摩藩再是強大,號稱第二強藩,說到底也只是日本的一個藩罷了。就如同大明的一個省一樣。

朱慈不會將所有的行程時間都安排在薩摩藩。

若非這裡有琉球與鄭氏的事情,他甚至都不會跑來這裡一趟。

就是江戶那邊,隨行使團的名義也是檢查薩摩藩在琉球的撤離進度。要不然,這多少是對江戶幕府的一種不尊敬。

雖然大明有這個實力和底氣居高臨下,但作爲禮儀之邦,表面功夫無論如何還是要做到的。外邦蠻夷也許可以粗鄙無禮,但大明國顯然不會好的不當學壞的。

朱慈一路參觀了鄭氏商社、島津光久官邸、櫻島遠征公司總部以後,踏上了此行在薩摩藩的最後一個行程安排琉球。

沒錯,皇帝陛下要前往琉球了。

雖然地圖上所有人都明白琉球就在上海東面,直接過去也許就幾日的功夫。

但說起這一茬,朱慈不免就要感慨起時代的侷限性。

雖然爲皇帝陛下準備的船隻與水手都是帝國裡一等一頂尖可靠的,但航海這種事情,人力的事情做周全萬分,那也架不住老天爺不賞臉。一個暴風雨下來如果簡單只是將皇帝陛下澆成落湯雞也就罷了,可要是不幸出來個船毀人亡,這大明的天都要塌了。

故而,儘管朱慈願意嘗試這些風險,也願意試一試軍中艦隊的船運能力。但在身邊幾乎所有人的勸說之下,最終朱慈還是走了一條看起來十分繞路的方案。那就是從京師到遼東過朝鮮抵達日本,最後登錄薩摩藩以後,從薩摩藩向南航行抵達琉球國。

這一條方案可以說是饒了一大圈,但海面距離卻因此大大減少。而且,沿途島嶼衆多,船隊往來經驗豐富,水文條件最爲熟悉,可以用這年頭最穩妥的方式以島嶼作爲標的物航行抵達琉球。

琉球畢竟是要去的。

皇帝陛下辛辛苦苦跑出來一趟,自然不可能錯過這一回出國最主要的事情。

那麼,走這一條不能更穩妥的路線顯然就是所有人可以做的最大努力了。就連朱慈也寬慰臣民們說:如果這般三重保險,諸位卿家再三努力老天爺依舊不賞臉,那這也是命數了。不過,朕細數朕出宮以來數年裡發生的一切,還是有幾分信心相信……這老天爺是站在我這這一邊的。

皇帝陛下有些傲嬌的話語出人意外的效果好得驚人。

不管是鄭森還是隨行的王夫之,都非常明白朱慈這一番平淡的話語透露出來的豪情。帝國內憂外患,那是歷朝歷代十數年都未必可以振作解決的事情。但在朱慈的手中不僅解決了,還已然開始造就一番中興事業。

這年頭可不是科學昌明的後代,絕大多數人談論皇帝陛下的功績,都忍不住要感嘆一聲:天命在我。

沒錯,朱慈能出現在這個時代,可不就是大明在中華麼?

水上航行的事情終於不用臣民們憂心煩惱了,朱慈亦是走上了北洋水師第一艦隊準備好的戰艦上。

這一回,卻不是此前一直擔任皇帝陛下御用船隻的登州號。

登州號雖然是北洋水師開建之處的主力艦船,但伴隨着這幾年對水師的投入,已經開始只能作爲主力艦船之一了。

也就是說,艦隊開始入役更多的新艦船。

飛剪船雖好,但用作軍艦總的來說顯得有些不那麼妥帖。這種航速飛快的艦隊對於初期幾乎毫無存在感的大明水師而言很合適,因爲他可以有足夠高的出鏡率,讓大明水師保持着航道上的定期亮相,維護海面秩序,確立海權歸屬,彰顯帝國水上力量的肌肉。

但伴隨着而今大明從原本的內陸國家開始走向海洋國家,帝國往外擴張的步伐不斷加大,原本飛剪船爲主力的水師就不那麼夠用了。

這個時候,大明的各個船廠都收到了水師都督府的招標。

大明要設計建造新一代的軍艦,用一句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有自己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主力戰艦。

這方面的水平大明原本是遜於西方的。

大航海時代已經揚帆百年的西方有更多的底蘊與實力,將大明的造船能力遠遠拋在後面吃土。

好在,飛剪船的設計建造爲大明培養了一代人才。

飛剪船在商船上經久不退的熱潮一樣也是養活了無數船廠,培育了無數人才,讓造船業的水平越來越高。

而今,水師都督府要招標新一代艦船以後,頓時便引起了大明內外幾乎所有有研發能力的船廠追捧。

不必過去,官爺要你造船,給點本錢就是仁慈了,根本不用奢望利潤。

但皇帝陛下不愧是恆信商行的幕後東家,深切明白這天底下沒有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事,是以撥付的預算頗爲充足。

軍隊訂單量多穩定,且不提敢不敢拒絕,就說不管怎樣這也是一筆與官家攀得上關係的生意。做造船業這一行的,誰家沒有幾個跑船的親友甚至自己就有經商。且不提本來就賺錢,就是趁機結實水師也是個好事情。

一時間,各家都是熱情高漲。

經歷了數年的等待,這種改良自原本舊式福船的新戰艦應運而生。

比起舊式的福船,新式福船改良了機動性,尤其而今帝國新式材料層出不窮。原本限於時代,許多不能改良的地方都有了增加。比如原本的福船行動不便,十分依賴順風順水,可現在改良了船帆,可以進行更多複雜細緻的操作,靈活性大大增加。

新式福船入役之後,朝中經過審議報上朱慈案頭的時候,最終確定以朝代名爲命名規則。新一代的艦船就叫夏級戰艦。

這年頭還沒有戰列艦巡洋艦等稱呼,不過朱慈畢竟不是專門幹這行的,並未對此有所幹涉。

登州號停駐新華港,似乎是爲了應對薩摩藩可能有的危險。

朱慈前往琉球乘坐的就是第一批夏級戰艦膠州號。

母港在山東,擁軍工作也就數山東做得好。最近入役的不少艦船裡,大多以山東城市命名。

膠州號的艦長是一名飽經風霜的中年男子,雖然表情十分激動,但還是竭力剋制住了情緒,一板一眼地敬禮請指示,軍容着裝無可挑剔。

朱慈笑着回禮,示意不必多禮,隨後自己到了房間裡靜靜坐下。

他在思考接下來的琉球之行。

琉球之行的時間不多,因爲多了一個自由貿易區的事情,原本的時間已經拖延了。這會兒再去琉球,顯然也不是遊山玩水。

隨行的團隊已經做了極大的功夫壓縮時間,不過星辰安排下來還是讓朱慈感覺太趕,只好砍了幾個不甚重要的項目,或者委託給臣下出席,纔算不用感覺密集得可怕。

膠州號身邊跟着的船不多,主要的是三艘船。一艘是護衛艦,一艘是薩摩藩的隨員,還有一艘是鄭氏、遠征公司以及隨行海商們的船隊。

琉球國畢竟已經開放貿易許久,商機或許還有,卻不會充沛,除非皇帝陛下再搞一個自由貿易區,不然變數不會很大。

故而,跟隨而來的只是一些沒有抓住這一回自由貿易區機會的人。

就在這時,王夫之卻擰着眉頭,看到陳漸鴻急急忙忙走了過來:“那邊有些不對勁!”

……

山內忠豐十天前的心情是非常非常開懷的。

因爲終於可以擺脫那個叫做竹內重根傢伙的逼迫了。雖然只是一個町人,但日本的町人已經不能小覷。他們不僅在幕府在京都有着這樣那樣的關係,甚至自己手底下的武士許多也很忌憚他們。

總而言之,這個叫做竹內重根的傢伙帶給了山內忠豐很多麻煩。而緣由,卻也很簡單。山內忠豐借錢了,價值三萬石,約莫五萬兩銀子的債務。

原本債務當然是沒有這麼多的,可山內忠豐的確是財政困難,拖拖拉拉也就還了一點利息,以至於五年下來債務都達到了五萬兩銀子的可怕地步。

如果傾家蕩產當然是可以還清,可要知道山內忠豐是怎樣的身份!

那是堂堂大日本國的大名呀,土佐藩的大名,兩萬石的修理大夫,從五位下呢。但是……爲了能夠在商人手中還有機會能借到錢,哪怕是大名,山內忠豐也不得不保持謙卑和善的態度溝通。

還好這些商人們表面功夫做得很好,只是再三懇求,只有話語最末隱隱透露了自己如何心狠手辣對付了幾個敢欠錢不還的武士。

想起那種可怕的結果,山內忠豐發自內心地後悔自己當初怎麼瞎了眼,竟然要管竹內重根借錢。

可惜,有些事情不是山內忠豐想要不做就可以避免的。

以土佐藩這些年來糟糕的財政狀況,只有,也必須借錢才能維持了。

好在,天上掉了個餡餅讓山內忠豐看到了解決一切的希望。

這個希望,就在薩摩藩的身上。

“吞併鄭氏,預計在中國城的鄭家豪宅之中,有存放着至少五十萬兩驚人的鉅款。我島津光久,以對天皇陛下的虔誠向你發誓,一旦行動順利,這裡有一半可以歸您所有……島津光久……”看着落款上的自己與印章,山內忠豐感覺驚喜難掩,幾乎得要跳出來了。

他不顧家臣們的擔憂,興高采烈地找出來之前與島津光久的書信。

經過至少五個人的比對,一直得出結果。

這的確是島津光久的書信,就是前來送信的使者,也被與山田有榮打過交道的家臣認了出來,的確就是山田有榮的兒子,山田清光。

一切都確信無誤,眼前這的確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二十五萬兩銀子,區區欠債自然是輕而易舉可以解決。

至於餘下二十萬兩銀子,那更是一筆橫財。要知道,就是山內忠豐自己,也只不過兩萬石罷了。這點俸祿換作銀子,也未必有兩萬兩銀子呢。

十年的收入一朝可以獲得,這樣的機會哪裡能錯過?

當即,山內忠豐點起兵馬,更是再度舉債籠絡了自己屬實的一個倭寇頭目。

最終,手頭兵馬五千,船隻三十餘的土佐藩大軍從土佐藩出發了。

他們距離薩摩藩不遠,尤其是坐船,更是很快。

但只是去了的第一天……他們就驚愕地發現……

島津光久變卦了。

也許是內疚,也許的確是忙得不可開交。手持着島津光久的書信,山內忠豐一連來了三次,卻紛紛都吃了閉門羹,似乎連門子都感覺到了愧疚,一個勁地鞠躬作揖,請求寬恕。

“如果鞠躬作揖有用的話,那還需要武士刀來做什麼?”安宅船上,山內忠豐憤慨不已,卻不得不強行壓抑着情緒。

他的弟弟山內忠直無奈地說了一聲,作爲後來的家督,他是土佐藩的中堅力量。這一回爲了兄長的計劃忙前忙後,卻沒想到是這樣一個結果:“無論如何,薩摩藩已經將我們耍了……五千名武士的俸祿、三十艘倭寇艦船的消耗。如果只換回來一個灰溜溜的歸途,我無法想象所有人該有多麼失望。”

不僅是失望,更是絕望。

шшш◆ тt kan◆ ℃o

這一回,山內忠豐幾乎是堵上了自己的命。一旦賺不回那二十五萬兩銀子,那些債主就能讓他顏面全無,更是再也別想能借到錢,還得被逼債。

天知道那些沒有天良的奸商會做出怎樣可怕的事情!

這畢竟不是戰國,是已經平靖的江戶時代。大名的日子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好過。

“事到如今,只剩下唯一的一個辦法了。我已經探聽到消息,那個傳說中的明國皇帝已經到了薩摩藩。也許就是這事,那島津光久一直躲着不來見我。哼,無論如何,必須讓島津光久拿出銀子解決我們的麻煩。他既然不想見……那就趁着那明國皇帝的機會……”山內忠豐目光灼灼。

山內忠直明白了過來:“從朝鮮抵達的艦隊駐紮在了薩摩藩沒有離開,他們只是去琉球,輕車簡從……是最好的機會!”

“紀田正一對那條航道最爲熟悉……我相信,他的士兵不會讓我失望。我的武士,更不會讓我失望!”山內忠豐毅然決絕。

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八章:新制度第十五章:一人對千軍 四千字大章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十四章:密謀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一百一十二張:前軍已復廣寧城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一百六十章:戰戰戰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十六章:戰西風臺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五章:明軍虛實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二章:蒙古援軍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一百三十九章:天堂有路不走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四十七章:再擴軍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七章:明定國是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三十章:接戰第六十八章:來了很多人第四十二章:早朝第三十七章:全軍抵達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零六章:怎麼這麼能打第一百零一章:全部家底第五十三章:趟渾水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三十五章:攻守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九十九章:巷戰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五章:皇子取名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六十四章:一個巴掌一個棗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三十一章:一網打盡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五十一章:強兵利炮第六十章:海上來兵
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八章:新制度第十五章:一人對千軍 四千字大章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十四章:密謀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一百一十二張:前軍已復廣寧城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一百六十章:戰戰戰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十六章:戰西風臺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五章:明軍虛實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二章:蒙古援軍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一百三十九章:天堂有路不走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四十七章:再擴軍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七章:明定國是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三十章:接戰第六十八章:來了很多人第四十二章:早朝第三十七章:全軍抵達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零六章:怎麼這麼能打第一百零一章:全部家底第五十三章:趟渾水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三十五章:攻守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九十九章:巷戰第四十九章:捷報與煩惱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五章:皇子取名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六十四章:一個巴掌一個棗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三十一章:一網打盡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五十一章:強兵利炮第六十章:海上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