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

卻說寧王等人正在緊急謀劃時朱玉剛的大軍也正在日夜兼程的向南京進發這一日終於到達了揚州朱玉剛看看三軍已經顯得非常疲憊了於是下令三軍原地休息自己在幾個當地官員的陪同下前去視察揚州的城防工事.戰火瀰漫說不定就會打到揚州的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因爲古孝天曾經做過揚州通判所以朱玉剛離京時從他的神機營中抽調了一部分兵力由古孝天統領充當他的警衛部隊自己的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朱玉剛登上揚州的城牆遙望遠處不由得感慨萬千說道“這如畫的江山竟然要遭受寧王那反賊的荼毒朕真是於心不忍。也不知道前線的戰事如何了?”

“皇上不必太擔心了寧王已經中了王大人的計策了。”

朱玉剛驚喜的轉身一看卻原來是楊一清在說話連忙問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快說給朕聽!”

楊一清說道“寧王那老賊中了王大人的穩兵之計以爲朝廷大軍會去進攻他的老巢南昌因而在攻下南康後止步不前準備隨時回去增援南康卻沒有立刻揮師去進攻兵力空虛的南京城錯過了大好機會。”

“現在王大人已經在南京城佈置好了重兵寧王就算再去進攻的話也必定會碰得焦頭爛額的但他仍舊硬着頭皮在進攻安慶妄想一洗前恥!”

“哦哦那真是太好了朕要親率大軍將寧王消滅在安慶城下!快快傳旨下去三軍立刻停止休息馬上向安慶出發!”朱玉剛激動的差點跳起來夢中時常出現的場面終於就要在眼前展現了!

楊一清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是最後還是忍住了恭身道“是臣遵命馬上下去傳旨。”

朱玉剛迫不及待的命令三軍向安慶城進發而在路上卻接到了探子的密報說王陽明組織的勤王軍並沒有開往安慶而是在往南退卻。一時間衆說紛紜人人都在猜測王陽明的用意因爲知道皇上器重王陽明所以那些惡意的話纔沒有傳到朱玉剛的耳朵裡。朱玉剛生怕影響軍心連忙招開軍事會議他自己本人也有點摸不着頭腦這個王陽明究竟在打什麼主意啊?不過他還是非常信任王陽明的。

“諸位愛卿最近軍心似有不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朱玉剛明知故問。

“皇上您有所不知現在安慶吃緊但是王陽明的勤王軍卻見死不救反而向南去了他分明是居心不良投奔寧王那反賊了請皇上降旨命令沿途各軍對他進行堵截以面讓他的陰謀得逞。”古孝天氣呼呼的說道他還想請命去追擊王陽明卻被朱玉剛揮手阻止了。

楊一清了解王陽明的軍事才能他爲人比較謹慎沒有輕易下定論小心翼翼的說道“皇上微臣覺得王大人不會是那種賣主求榮的人也許他這麼做另有深意呢?請皇上明察。”

“楊大人我知道你非常看得起王大人但是你也不應該因公徇私啊王陽明在這種關鍵時刻不去安慶他往南邊去幹什麼?難道是去寧王的老巢南昌嗎?”另一個官員非常不服氣楊一清的說法站起來反駁道。

衆人聽到南昌兩個字都愣了一下朱玉剛心裡一動腦中一個念頭電光石火般閃過他頓時明白了王陽明這樣做的深意嘴角間不由露出了一絲笑意。

楊一清注意到了朱玉剛的面部表情於是問道“皇上是不是知道了王陽明這樣做的道理?”

朱玉剛卻沒有直接回答楊一清的問題而是轉過頭含笑望着戎帥道“你和伯安相識甚久一定知道他這樣做的用意吧?說給大家聽聽。”

戎帥微微一笑對衆人略一欠身道“諸位我家和王大人是世交對他的爲人是非常清楚的他對皇上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這次安慶被圍寧王拿出了他全部的實力在安慶城下囤積了重兵如果王大人硬是帶兵去救九江、南康、南昌的叛兵一定會斷絕我軍的退路我軍就會腹背受敵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王大人的軍隊往南直搗南昌南昌只有區區一萬老弱殘兵肯定不堪一擊而且我軍的士氣正旺一定能夠攻克南昌的。安慶城下的叛兵聽到南昌被佔領一定會退兵來救因爲這是寧王的根基所在如果丟了的話他連退路都沒有了。這時候臣想王大人必定會在鄱陽湖附近埋下伏兵以逸待勞給叛軍以迎頭痛擊大獲全勝!”

戎帥將王陽明的計謀分析得一清二楚彷彿他是王陽明肚子裡的一條蛔蟲衆人聽了都覺得非常在理紛紛點頭稱是。朱玉剛也感到很滿意他畢竟沒有看錯王陽明含笑說道“你們不會再懷疑王陽明瞭吧?朕其實早就猜到了他的用意如果他不這樣做的話朕也會命令他去攻打南昌的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解安慶之圍。你們要安撫一下手下的將士不要胡亂猜疑這些都是朝廷的計劃如果誰再散佈謠言定以擾亂軍心之罪論處!”

“是謹遵皇上旨意。”衆人誠惶誠恐的答道。

軍心一穩定下來士氣又高漲起來三軍又快速向安慶開進。一路上遇見了許多退下來的殘兵敗將他們都說安慶城下的戰鬥非常慘烈雙方死傷慘重不過寧王卻絲毫沒有退兵的跡象而且還在從後方派援兵過來似乎不把安慶攻下來就不退兵似的。

朱玉剛感到非常焦急忙問楊一清鎮守安慶的是什麼人。楊一清回答道“皇上請放心鎮守安慶的將領臣知曉是安慶知府錦和都指揮楊銳二人皆是忠義之人對皇上的忠心日月可見而且二人皆是能征善戰之人特別是那個錦守城是非常有名的所以臣認爲皇上無須多慮他們一定能夠堅持到援軍的到來的。而且從時間上來計算王大人進攻南昌的消息應該很快就會傳到寧王的耳朵裡了他的退兵不會太遲了。”

“你說得不錯只要王陽明的軍隊給寧王造成壓力再加上朕的援軍趕到安慶寧王哪有不退兵之理?到時候如何在他的退路上殲滅寧王就要看王陽明的了哈哈!”朱玉剛得意的大笑道。

大軍又行了一日到達了離安慶最近的一個城鎮樅陽朱玉剛將大軍分爲三路一路由楊一清率領從右面發起進攻一路由古孝天統帥從左面發起進攻而他自己統帥中路大軍和兩路人馬遙相呼應穩穩前進。

一路上並沒有遇到寧王叛軍的阻擊看樣子寧王將他所有的部隊都擺到了安慶城下大有破釜沉舟的氣勢。朱玉剛騎在馬背上擡眼望出去隱隱約約見到前面似乎有一座城池不由心中大喜急忙把戎帥叫過來指着前方問道“那座城池是不是就是安慶城?”

戎帥把身子挺直了往前看了一下欣喜的說道“回皇上的話那的確就是安慶城估計還有幾個時辰的路就能到了!”

“好全軍加快行軍速度務必要在天黑前趕到安慶城下!”朱玉剛面向士兵們大聲喊道。

三個時辰後戎帥突然驚喜的大聲喊道“皇上快看那是那是寧王的叛軍!”

朱玉剛一驚連忙擡眼向戎帥所指的方向望過去果然旌旗相望兵營連座隱約可見旗幟上的大字“朱”字朱玉剛剛想問戎帥左右兩路大軍趕到了沒有還未張口忽聽前面傳來殺聲震天戰鼓鋪天蓋地的響了起來睜大眼睛一看原來寧王的叛軍又開始攻城了!朱玉剛大聲喊道“全軍加速前進!”

三軍頓時快步向前衝去剛翻過一座山坡就見前面有無數的兵馬正整整齊齊的列隊在等候着他們看士兵的服飾卻是寧王的叛軍寧王爲了讓自己的士兵和明軍區別開來特地在他們的衣服的手臂上繡了三道白色的條紋。朱玉剛急忙叫全軍停了下來正待細細觀察只聽一聲鼓響從對方陣營裡衝出幾十員戰將簇擁着一個年約半百的老者穩穩向朱玉剛的軍隊駛來。

這位老者身穿紫色戰袍頭戴紫金冠腰配一把寶劍留着一縷鬍鬚似乎精心梳理過他看上去氣度雍容且露出一副春風得意的表情望着朱玉剛微微的笑着。

朱玉剛暗想難道這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寧王嗎?他並沒有長得像傳言的那樣是一副兇狠殘暴的模樣反而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看來人不可貌相啊!越是這樣的人就越是老奸巨滑朱玉剛不由得提高了警惕心悄悄的吩咐戎帥命令全軍加強戒備。

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落魄江湖載酒行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
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十四章 古寺驚魂(二)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六章 豹房傳說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四章 天下賦稅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五章 大戰鄱陽湖(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三章 明朝奇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一章 決戰九江(下)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二章 朱寧伏誅(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一章 妓院春色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網(中)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一章 回京風波落魄江湖載酒行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