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六章 虎膽龍威

楊廷和無奈的說道“既然皇上都替王大人說話那麼肯定是正確的了臣等自然只有遵命了王大人行得正坐得直謠言自然不攻自破那也無須爭辯了。”

朱玉剛聽得出他話中的意思分明是口服心不服正想找個辦法幫王陽明出口氣許泰突然說道“聽說王大人統率數萬大軍在江西戰場縱橫馳騁把寧王打得落花流水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他們一聽說王大人的軍隊來了都望風而逃所以江西的老百姓都把王大人的軍隊稱作王家軍了此等壯舉真令我們這些留在京城中的人汗顏啊真後悔當時要是也向皇上請求出徵那樣的話就可以見識一下王大人的風采了!”

王陽明一聽許泰的話不知道他葫蘆裡賣得什麼藥但是一想到他剛纔的話就明白他不懷好意不由得立刻提高了警惕問道“許大人此話是何意呀?難道朝廷的軍隊厲害你不想看到嗎?”

許泰急忙諂媚的笑道“王大人您不要生氣嘛您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您是什麼意思?”王陽明冷冷的盯了他一眼。

“我聽說王大人不僅有着傑出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有一身好武藝這一點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的大家都以爲王大人是一個研問的人所以都想開開眼界不知道王大人肯否露一手?如果王大人答應的話。我們可以請皇上隨我們一起到校場去欣賞地……,。”

王陽明漸漸明白了許泰的意圖不過他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絲疑惑自己會武藝的事是很少人知道的許泰怎麼可能知道呢?自己和他並無來往啊。王陽明忽然想起了回京的途中遇刺地事情難道這事和許泰有關嗎?他不敢想象下去最後他決定先和他們周旋一下摸清他們的真實想法。

於是。王陽明說道“承蒙各位大人錯愛其實王某隻懂一些雕蟲小技哪像許大人武藝精良難逢敵手啊不過既然諸位大人想看我也就不客氣了不知皇上怎麼想法?”

朱玉剛在一旁聽他們你來我往的說個不停突然之間又聽他們說到王陽明展露武藝了他感到很驚奇。王陽明怎麼可能會武藝呢?他一個半百老頭整天研問還是一個思想家呢可是看王陽明那樣鎮定朱玉剛想到莫非他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因此他就迫切地也想看一下王陽明究竟是否有武藝於是說道“反正無事那就看看吧!”

“可是光看我一個人表演那也太沒意思了。皇上您說是吧?”王陽明突然問道。

朱玉剛明白王陽明繼而又笑道“伯安不是在開玩笑吧?你剛纔所說的話句句在理怎矛聽說王大人的箭藝百步穿楊我們兩個就來比試一下吧。”

“正合我意。”王陽明含笑說道。

“好全體馬上去校場!”朱玉剛興奮的說道……

不多時所有的人都來到了校場校場上風很大吹在臉上隱隱生痛許泰望了望天空故意嘆道“唉。天公不作美啊這樣的天氣比試箭藝可真難爲了王大人啊!”

王陽明不以爲意笑道“許大人說的是隻有這樣的天氣才能看出一個人否有真本事呢!許大人是京軍統帥武藝自然非同小可那就讓我等先開開眼界吧?”

朱玉剛也道“有什麼真本事就都使出來吧。朕不是來看你們口舌之戰的!”

許泰忙躬身道“皇上說的是。那臣就獻醜了。”

許泰說完穩穩走下臺。站在離箭靶約有三十丈遠地地方他一招手立刻就有兩個士兵擡了一張弓過來了看二人的樣子這張弓似乎分量不輕許泰卻輕輕的接過來回頭朝着王陽明微微一笑。

王陽明知道他在炫耀因而冷冷的不發一言眼睛卻望着別處許泰自討沒趣只好回過頭去將弓舉了起來。江彬讚道“好臂力許大人號稱京軍中的第一高手果然名不虛傳啊!”朱玉剛一聽有點疑惑這怎麼聽着像是武林高手啊於是仔細觀看起來只見許泰擺好姿勢穩穩的舉起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眼睛緊緊的盯着前面的箭靶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止了忽然許泰緊繃地臉龐突然露出一絲笑意他的手猛的一鬆那箭就如閃電般的飛了出去正如衆人所料那箭不偏不倚的射在了靶心上!

“好好箭法!”江彬帶頭喊了起來衆人也紛紛稱讚.

許泰得意洋洋的拿着那把弓走到王陽明跟前望了他兩眼說道“王大人我射完了接下來該看看你的高超箭藝了。”

王陽明吃力的從許泰手中接過那把大弓朱玉剛不由得擔心起來許泰等人分明是想在他的面前出王陽明地醜可是到了這個地步自己又不能終止這場比試只好希望王陽明能應付得了。

“王大人您覺得怎麼樣要不要我來幫你一下啊?”許泰皮笑肉不笑的說道並且走到王陽明身邊伸手作勢幫他去拿那弓。

王陽明冷冷的哼了一聲抱起那弓艱難的下了臺走到了剛纔許泰站的位置上。許泰等人都面露嘲諷之意。朱玉剛也爲王陽明捏了一把汗如果他出了醜那不僅丟了他個人的面子連他臉上也無光啊畢竟王陽明現在是他最值得信任地大臣了。

王陽明站在校場上紋絲不動任那風吹起了他地衣衫忽然他微微一笑穩穩的拿起了弓箭衆人定睛一看竟然是三枝頓時都傻了眼!這個王陽明想幹什麼?難道他明知道自己要出醜了所以孤注一擲想挽回一點顏面嗎?再細看時只見王陽明將三枝箭都搭上了弓弦眯起一隻眼睛瞄準前面地靶子手往後猛的一拉再一鬆那三枝箭同時射了出去!

許泰等人滿以爲三枝箭定然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不料全場竟然暴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喝彩聲比他剛纔射中後的喝彩聲還要響!他急忙細看原來王陽明的三枝箭竟然都射在了靶心上而且還將那靶心射穿了一個洞但是箭卻沒有掉下去毫無疑問王陽明的箭藝比他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啊!本以爲王陽明是書生出身不懂得射箭但是他原來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啊現在不僅自己出醜而且還被他賺取了不少的人氣那些校場四周的京軍歡呼雷動看來對王陽明的箭藝是由衷的欽佩啊!

“真沒想到王大人的箭藝如此高超啊我自愧不如今天真是開了眼界以後還請王大人多多指教!”許泰不得以還得上前恭維一番。

王陽明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將弓交給士兵這才說道“好說好說只要許大人有這個興趣伯安自然樂意奉陪!”

朱玉剛這時纔回過神來這個王陽明實在太讓他感到意外了竟然有這樣一身好本事卻從沒聽他提起過歷史書上說他是一個大思想家彷彿是個只知道埋頭鑽問的酸儒整天只會談論心啊物啊的現在看來真是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啊!今天王陽明不僅替自己出了一口氣讓眼前這些攻擊他的人無話可說而且讓朱玉剛的臉上也有了光彩自己畢竟沒有信錯人。他大聲說道“從今天起如果誰再散佈關於王陽明的謠言不管他是什麼樣的人朕必定不會輕饒!”

“是謹遵聖命!”江彬帶頭說道其他的大臣也隨即附和。

朱玉剛得意的回了皇宮不一會兒王陽明就在陳其武的引領下進來了這是朱玉剛特意吩咐陳其武將王陽明叫來的他總覺得還有些事情不是十分明白。

王陽明行過禮後就站立在一旁低頭默默不語朱玉剛覺得有些奇怪這個時候他應該有話要說的呀正要開口詢問王陽明忽然跪了下去口稱“請皇上恕罪!”

朱玉剛大吃一驚實在想不通王陽明爲何有如此舉動?急忙上前一步將王陽明扶起來說道“伯安你這是爲何呀?剛纔的事你已經將實情都說了出來相信以後他們也不會再無中生有了再說朕一直都是相信你的你不必如此的!”

王陽明卻仍舊不肯起身說道“皇上對微臣厚愛臣感激不盡但是臣今天的確對皇上說了謊所以前來請罪還望皇上秉公處理!”

朱玉剛一愣繼而又笑道“伯安不是在開玩笑吧?你剛纔所說的話句句在理狡浯會是假的呢?難道你以爲朕連這點辨別能力都沒有嗎?”

王陽明見朱玉剛不相信他的話着急的說的道“皇上臣的確騙了您其實那寧王的財寶臣根本就沒有運到京城來而他用來行賄京官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他的大部分的財產都被臣挪作他用了!”

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五章 三千佳麗海瑞傳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
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六章 醋海風雲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四章 立杆見影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四章 大鬧何府(上)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三章 陰謀(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七章 開學典禮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五章 滄州之行(上)第五章 三千佳麗海瑞傳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二章 嶄露頭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四章 宮廷秘藥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六章 大軍出征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十九章 回京之策第五章 賑災風波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九章 航海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