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網(上)

朱玉剛效仿古代明君禮賢下士而且又開出了極其豐厚的條件那些身有一技之長的士子本來就打是沽名待售此刻正中下懷所以就紛紛投到了朱玉剛麾下。朱玉剛得意不已不僅替他們安排了府邸而且還派置了僕人伺候而他們的任務就是協助戎帥搞好科研局的事務。不過戎帥奉了朱玉剛的旨意正在追查楊廷和的死因所以暫時就由唐伯虎主管。

過了幾天果然傳來了好消息唐伯虎前來報告有人發明了一種灌溉農田用的工具可以節省很多人力和物力因爲還沒有起名所以他們集體請唐伯虎作爲代表來懇請朱玉剛親筆題名。

朱玉剛欣喜異常他沒有料到這麼快就有成果出來了於是立刻命令陳其武召集幾個重要的大臣一起去現場觀看。唐伯虎把衆人帶到了京城郊外的一塊農田那兒朱玉剛擡眼望去只見幾個壯漢正赤腳站在一架輕巧的水車上輕鬆自如的往下踩着而他們的身後那清澈的水源正汩汩流出現在正是旱災時期河北大旱就連京城也有波及所以當朱玉剛一看到如此輕巧的灌溉工具不禁大爲驚訝他不由得拍手讚道“好好好!”

“這是誰發明的?”朱玉剛興奮的問唐伯虎。

唐伯虎指着那幾個漢子說道“這不是一個人所能發明的而是他們幾個人共同想出來地。”

朱玉剛腦中忽然一亮.電腦站他想起在魏晉時期有個家馬鈞發明了一種提水工具結構巧妙輕便靈活而眼前的這件工具模樣和龍骨水車非常相似但是卻更加省力了看來他們是在龍骨水車的基礎上加以了改進。不過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成績了這樣一來就可以儘快把河流中的水送達到受旱地農田裡緩解一下災情。爭取一定的時間來抗旱了。朱玉剛連連點頭他滿意的對着那幾個漢子大聲說道“你們辛苦了朕一定會重重獎勵你們的!希望你們能夠再接再厲發明更多經濟實用地東西。”

“多謝皇上恩典小的們一定會盡心盡力的!”那幾個漢子齊聲說道。

朱玉剛含笑說道“伯虎照這樣下去我大明一定會再次強盛起來的!朕可以預計不出十年形勢將大爲改觀了。”

衆人紛紛附和朱玉剛的話朱玉剛正待離開。那幾個漢子突然大聲說道“請皇上爲水車題名。”

“哦容朕想想。”朱玉剛心中又喜又愁喜的是今天取了名說不定會在青史上留名那些史家肯定會大書特書他也可以藉此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愁的是取名對他來說簡直是難於登天他最不擅長的就是取名這事。於是不由自主的向唐伯虎望過去唐伯虎卻笑吟吟的不說話。朱玉剛看看眼前逐漸煥發出綠色地農田忽然心中一動脫口而出道“不如就叫做龍翔機吧!”他看到此水車的形狀和龍相似又高離地面所以纔想了這個名字.電腦站

正不知道這名字是否恰當在臣下面前會不會出丑時唐伯虎帶頭叫道“皇上起的這個名字真不錯啊臣就算絞盡腦汁恐怕也想不出這麼貼切的名字了!”

衆大臣聽到大才子唐伯虎也說好誰都不去深究這名字是否真的那麼恰當。也紛紛叫好起來。朱玉剛聽着不斷的稱頌聲不禁有點飄飄然起來他想當然的認爲這些人的腦子實在太發達了才幾天就搞出了這麼一個非常實用的東西來看來過幾天還得再來看看。

過了幾日朱玉剛又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王陽明地屬下在山西發現了幾座非常大的鐵礦、銅礦。他大喜急忙命令王陽明派重兵將那幾座礦藏嚴密保護起來。這可是將來製造武器的最佳來源啊。朱玉剛接着又下了道聖旨將那礦藏定爲官礦平常人如無允許絕不準靠近然後他又從京中調派了幾個冶礦局的人趕到山西希望能有所幫助。爲了能讓礦藏順利開發朱玉剛命令王陽明提高了那些軍士的待遇因爲怕出意外所有開礦的人都是從軍中抽調的精壯士兵當然條件要豐厚一些。然後王陽明又想出了一個免除軍士後顧之憂的方法他將那些軍士的家眷都遷移到了離礦藏不遠地小鎮而原先居住的居民卻被下令搬到了別的地方朝廷負擔那些家眷的所有開銷沒過多長時間那些人的生活漸漸穩定了下來他們也逐漸適應了新的環境那座小鎮竟然慢慢繁榮起來這倒是朱玉剛等人沒有想到地。(電腦閱讀www)

說來也奇怪喜事一件接着一件不久又傳來一個好消息這個消息讓朱玉剛興奮得三天三夜沒有睡着覺原來從廣州那邊傳來快報先前回葡萄牙地比利竟然已經到達了中國正在廣州待命。這次比利不是一個人來到中國的他還帶了許多有一技之長地人那些人在造船、火器、航海方面非常精通正是朱玉剛急需的人才。比利不僅帶了人還滿載着各種各樣當時中國並不出產的物品當然以朱玉剛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並不覺得有多驚奇不過對於那些大明的子民來說不亞於見到了天外來物人人爭先恐後的前去觀看。

朱玉剛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立刻派了一個大臣前去迎接比利同時命令比利儘快入京因爲他知道比利此番前來必定受了他們國王的囑託也許另有任務也說不定。接着他又接受了王陽明的建議重新增設市舶司招納了一批能工巧匠充實到了裡面將他們派往廣州、泉州等地主官當然還由王陽明兼任但副手的位置卻空着實際上他是給比利留的王陽明雖武雙全極富才能但是畢竟年紀大了而且對造船方面也不是在行而比利卻有比他更大的優勢由他來主持的話一定事半功倍!

形勢的發展越來越有利了各項變革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京城的治安也做得非常好簡直到了路不遺、夜不閉戶的程度市場上也一片繁榮、興隆各種物品應有盡有京城附近的人都在漸漸的涌入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這是在乾旱後很少見到的景象。朱玉剛彷彿看到了大明繁榮昌盛的樣子他暗暗思忖着下一步的打算。

而這時戎帥的任務也快完成了他從那兩個看守的隻言片語中得到了案子的蛛絲馬跡漸漸的將疑點集中到了成的身上並且將他軟禁了起來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不過成卻擺出了一副冤枉的樣子說戎帥假公濟私他還要告到御前。戎帥並不理睬他只要再加把勁一切就要水落石出了。

這時已是正德十五年的秋天了雖然白天的太陽仍然很強烈照得人頭暈目眩不過到了晚上一股涼意卻讓人感到了秋天真正的來臨。朱玉剛每天都很忙碌不僅要處理各種軍機要務還要聽取手下王陽明等人關於改革的進展情況讓他欣慰的是一切都很順利都在按照他原定的計劃發展着。但越是這樣他就越是有一絲擔心漸漸的這種擔心像夢魘一樣籠罩了他的全身到後來他常常從夢中驚醒渾身冒出一陣冷汗朱玉剛對這種反常的現象百思不得其解難道這是將有大事發生的預兆嗎?他猛然想起現在是正德十五年在歷史上正德皇帝恰恰是在這一年而死的他的死因是掉到了水裡受驚嚇致死朱玉剛大驚自己會不會也發生這樣的事?按說不會自己是從未來來的到了現在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原來的發展軌跡自己早就不是那個短命的正德皇帝了只是借用了一下他的名字而已應該不會發生同樣的事的這樣一想朱玉剛心中寬慰了不少爲了以防萬一他暗暗告誡自己今年一定不能到有水的地方去以免陰差陽錯丟了性命他還有一番宏圖大願還沒實現呢!

但是最近朝中上下議論的卻是和水有關的事情原來在京城內新修了一條內河以後京城的居民用水將大部分靠它提供極大的緩解了原來的供水壓力這本來是一件朝野共慶的好事朱玉剛卻感到一陣陣的恐懼。他似乎意料到了這條內河對於他生命中的意義非常重大後來王陽明的一席話開導了他讓他所有的陰霾一掃而空。王陽明早就看出了朱玉剛的情緒不穩定但作爲一個臣子有些話又不好明說於是他試探性的說道這河流是死的不管它們多兇險它們能否存在都掌握在人的手中況且那兒風景不錯不應該是個讓人煩惱的地方。朱玉剛恍然大悟是啊自己還是皇帝呢難道還怕一條小小的河流嗎?他聽王陽明說那兒不錯竟然心血來潮想去那河上游覽一番呢這樣不就可以顯示一下他的勇氣和決心嗎?

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章 神秘樂工海瑞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八章 陰差陽錯
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十章 夜半偷窺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章 知縣千金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章 盛日尋芳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一章 南巡之初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十九章 智取軍權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三章 情報戰(下)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章 神秘樂工海瑞傳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一章 海國圖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九章 狐狸尾巴(中)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七章 滄州遇險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二章 二虎相鬥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八章 中計(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九章 太原之戰(上)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八章 陽明之計第二十三章 陽明遇險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八章 朝堂之爭(一)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二十章 途中遇險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二十二章 伯虎歸順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七章 改革兵制第十三章 古寺驚魂(一)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八章 陰差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