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蓋州規矩

雖然說解交太倉的京邊錢糧是解京錢糧最大宗的一筆,但是解京錢糧卻不止這麼一筆,山東各地有解內府承運庫、供用庫的各色土貢,還有解交內庫的金花銀,更有解禮部光祿寺的廚料,解太僕寺的馬價,以及解工部節慎庫的料價,甚至還有解臨清、德州的本色米豆,民衆負擔很重。

這還是載於大明會典、會計錄的合法解京錢糧,更不要說萬曆登基以後不斷派出稅監、礦監在山東境內橫徵暴斂,又在一百萬兩的金花銀之後又格外加徵了二十萬兩,地方早就苦不堪言。

因此當即有人問道:“這樣的大事,海右會真能辦得嗎?”

“我們不辦,還能有誰辦得到!”

柳鵬那真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現在我們這些海右有力人力若是不能團結起來,恐怕以後加派、召買之類的花樣源源而來,那絕對是滅頂之災啊!”

“是啊!”宇文拔都當即一拍大腿說道:“柳經歷說得太對了,這些銀錢與其送進京去交給那些達官貴人糟蹋,不如留在登萊本鄉本土多好!再怎麼折騰都是用在登萊身上。”

宇文拔都這話引來了一片贊成之聲,當即有人問及了關鍵問題:“柳經歷,這柴夫銀真能停徵?”

柴夫銀就是登萊兩府與朝廷這幾十年爭執最激烈的一個問題,從國初到嘉靖以來,只有西三府和青州府有向易縣山廠提供柴夫的義務,到了嘉靖年間改徵柴夫銀,全山東一年需要向工部提供六萬九千兩柴夫銀。

而到了隆慶年間爲了山東減負,全山東的柴夫銀從六萬九千兩增加到七萬兩出頭,徵收的區域也從四府增加到六府,登萊都各自承擔了一千九百多兩的柴夫銀,加上耗銀與徵收成本,實徵數目都遠遠超過兩千兩銀子。

而登萊民衆具體計算了一下,五十多年來朝廷就打着柴夫銀的名義至少從登萊兩府拿走二十萬兩銀子,諸如此類的不合理負擔還有很多,但大家首先還是關注在柴夫銀這個象徵性的事件,畢竟柴夫銀是隆慶年間才強加給登萊兩府的不合法加派。

而柳鵬當即給出了明確的回覆:“今年兩次加派是皇上用過御筆,內閣擬過票、司禮批過紅的亂命,不還是被我們海右會頂加去了,區區一個工部柴夫銀又算得了什麼!”

柴夫銀是屬於工部的收入,與遼東召買海運米豆的性質完全不同,大家聽柳鵬這麼一說,那邊諸城丁耀鬥當即就站出來了:“柳少,那青州府的柴夫銀怎麼辦?”

青州府從國初就有向易州山廠提供柴夫的義務,而現在提供柴夫銀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只是柳鵬卻是笑了起來:“只要海右人士團結一心,有什麼辦不到的事情!再說了我記得嘉靖青州府的柴夫銀沒有現在這麼多?”

“是沒有那麼多!”莊調之同意柳鵬的看法,他說起了隆慶舊事:“隆慶年間改易銀額,只有兗州府從八千兩減到兩千兩,濟南都從兩萬八千兩增加到三萬兩千兩!”

說起來柴夫銀這件事,山東境內哪一個州縣沒有一肚子的委屈,特別是濟南更是一年承擔着三萬二千兩的鉅額柴夫銀,青州府在隆慶這次改易柴夫銀額也是吃了大虧,一年的柴夫銀從兩萬四千四百兩增加到了兩萬五千九百兩,增加了整整一千五百兩。

從數字來說,青州府負擔的柴夫銀是登萊兩府十倍還多,哪怕是隆慶加徵的數字就讓青州府五十多年損失了十多萬兩,而這個一年兩萬五千九百的柴夫銀也讓青州府不堪重負。

而柳鵬身邊的谷夢雨則是大大方方地說道:“青州府這邊不能憑白受欺負,就是給省裡京裡交銀子也得按蓋州的規矩來!”

什麼是蓋州套的規矩,幾個月之前大家或許不知道是什麼一個章程,現在卻是一目瞭然,那就是運到八十石米,蓋州方面卻必須按一百米來接收,而登萊多出來的這二十石米額,就可以作爲回扣、利潤、提成等諸多名目來使用,反正這二十石得由龍口說了算。

而按照過去的慣例,柴夫銀是存在嚴重加徵的現象,工部說是徵三十萬兩的柴夫銀,但是柴薪司的內官卻覺得三十萬兩的柴夫銀數目根本不夠他們撈,至少要徵收加倍的耗銀,有些時候甚至要徵收兩倍、三倍的耗銀,以至於整個山東都因爲柴夫銀而不堪重負。

就算是內官與工部主事特別寬宏大量,但柴夫銀也得至少加徵五成耗銀才能應付過去,可是按照蓋州的規矩實收頂多只有定額的八成而已。

因此一聽到“蓋州的規矩”,在場的大人物個個都是興奮起來,個個交頭接耳,那邊有人站出來問道:“是咱們整個東三府都按蓋州套的規矩來嗎?”

谷夢雨卻是冷笑一聲:“現在有些人高明得很,嫌棄咱們海右會格調不高,不願意進咱們海右會,那我們理會他們幹什麼?”

大家已經明白過來了,只有加入了海右會才能享受海右會的福利,至於海右會之外的州縣與地方是死是活根本與海右會無關,只是大家一方面慶幸自己加入了海右會,另一方面卻是在幸災樂禍。

只是很快就有人提出另一個問題:“谷夫人,可是朝廷若是認真查辦起來怎麼辦,我們可頂不住壓力啊……”

在場的大人物之中可有不少是州縣主官,而大明的政績考覈首先看重起運錢糧,起運錢糧若是不達標,其它方面辦得太差考覈也是一個不合格的結果。

“今日海右有遼餉加派,有六十萬石之召買海運,負擔奇重,所以連京邊錢糧都不得進用,這些土貢、絲棉、柴夫之貢,難道還重於京邊錢糧,重於遼東二十萬邊軍的生死存亡?誰願意誤國誤遼,請他站出來便是!”

谷夢雨直接就把“誤國誤遼”這四個戶部對付登萊兩府的神器祭出來,遼東海運是現在山東第一樁要務,所以東三府暫時不挪用一部分無關緊要錢糧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柳鵬也說了一句:“何況我們又不是解納錢糧,我們只是先行壓徵而已,壓徵個兩三年或是三五年而已,等遼事一定,我們必然逐年解進,不至於影響宮中進用。”

柳鵬這話說得太漂亮了,所以在場的海右大人物個個都是連連點頭。

正如柳鵬說的那樣,壓徵在山東是一種慣例,萬曆四十七年的錢糧要等到萬曆四十八年才正式開徵。

雖然不知道這種壓徵慣例始於什麼年代,而且從理論上壓徵完全不合法,但是壓徵就是一種現實,如果不壓徵那等於是一年要連收兩年賦稅,這是山東地方絕不能接受,也是海右會得以建立一致對抗戶部與餉臣的原因。

只是大家既然嚐到海右結盟的甜頭,現在柳鵬再加以發揮,大家就覺得甜頭越大越好,正如柳鵬所說山東這些年多災多難,得多恢復些元氣才行,有些無關緊要的錢糧或是專供宮中享用的錢糧,暫行壓徵個兩三年或是三五年再說。

當然壓徵日久,新皇上任的時候肯定會一筆抹消,而且海右會拿出“誤國誤遼”這面大旗,自然就可理直氣壯,只是這個時候丁耀鬥卻問了一件事:“可是上官與倉官也有考成,既然按蓋州規矩來辦,又要壓徵兩三年甚至三五年,恐怕上官與倉官不同意。”

大明朝每一個官員都有具體績效考覈的指標,大家加入海右會固然是自己一時爽快,卻恐怕是苦了上級與倉官,特別是省裡更應當首當其衝,他們肯定要向海右會的成員施加壓力。

柳鵬卻是笑了起來:“這件事就不必由海右會出面去辦了,百劍盟是幹什麼的?”

聽到“百劍盟”這三個字,大家才恍然大悟,柳鵬建立百劍盟這個外圍組織的真正用意大家一直沒搞明白,直到現在大家才明白過來,有些見不得光的髒活累活不必由海右會的大人物來辦,而是由百劍盟的豪強大戶去辦。

百劍盟從某種意義來說只是龍口與柳鵬的外圍組織,裡面有的是亡命之徒與地方大豪,而且妙就妙在這個“外圍”上,有些時候柳鵬與海右會不方便乾的事情,百劍盟可以毫無顧忌地去作。

畢竟大多數官員是異地爲官,在本地沒有根基,到時候百劍盟既可以玩綁架家人、當街殺人、下毒滅口之類的恐嚇手段,也可以用軟玉溫香金銀細軟加以勸解,只要是聰明人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至於那些不聰明的人百劍盟自然會及時送他們全家上路,即使不送他們全家上路,也會請他們明白現實及時棄官潛逃,以免毀了大好前程。

而這個時候谷夢雨繼續說道:“再說了,只要上面的朋友們夠朋友,我們臨時籌措三五個月的份額捧個場也沒問題!

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965章 告喪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124章天怨人怒第550章又怕又敬又愛第54章高深莫測第479章損人不利己第560章模範隊第76章谷夢雨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453章莫欺少年第651章不作不死梅大鵬第103章糧鋪老谷第519章識時務第447章東良第143章人財兩得第251章福王藩田第865章 武之望第1061章 李越光第423章朱橋驛第811章 劉愛塔第270章要退錢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579章:海運第734章 一百個牛錄的攻勢第469章提薦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484章韃軍第772章 大捷突至第682章 過年再說第645章釜底抽薪第905章 姚曉方第1091章 美麗新世界第305章吏部經承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170章左擁右抱第71章抱頭鼠竄第331章終日打雁反被雁啄第279章一些小小的要求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95章分巡海右道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305章吏部經承第580章百劍盟第325章臨時哨所第499章馬道臺來了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944章 學習院第350章德蒙斯的領主第755章 太陰狠太無恥第99章包在我身上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822章: 大買賣第1102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第456章遼東米豆第577章事關重大第419章飛蝗剋星第541章誹謗第977章 措手不及第900章 一網打盡第91章英姿勃發第355章對調第705章 金州內情第551章便宜你第896章 柳河之敗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858章 風暴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66章北山谷氏第729章 招兵買馬第165章朝廷心腹第282章章程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1101章 最後的援軍第251章福王藩田第907章 富貴之路第762章 答應他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189章王道一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615章不得不爭第761章 聞香教的機遇第507章:蠻幹第193章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第183章窮親戚上門第566章做差了第154章龍口墩第719章 緩和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838章 先養起來第680章 誠意十足第693章 激戰漸起第311章不靠譜的金百萬第685章 美人如玉第600章不歡而散第43章殺威棒第80章兼祧第628章蓋州規矩第607章得隴望蜀
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965章 告喪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124章天怨人怒第550章又怕又敬又愛第54章高深莫測第479章損人不利己第560章模範隊第76章谷夢雨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453章莫欺少年第651章不作不死梅大鵬第103章糧鋪老谷第519章識時務第447章東良第143章人財兩得第251章福王藩田第865章 武之望第1061章 李越光第423章朱橋驛第811章 劉愛塔第270章要退錢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579章:海運第734章 一百個牛錄的攻勢第469章提薦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484章韃軍第772章 大捷突至第682章 過年再說第645章釜底抽薪第905章 姚曉方第1091章 美麗新世界第305章吏部經承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170章左擁右抱第71章抱頭鼠竄第331章終日打雁反被雁啄第279章一些小小的要求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95章分巡海右道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305章吏部經承第580章百劍盟第325章臨時哨所第499章馬道臺來了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944章 學習院第350章德蒙斯的領主第755章 太陰狠太無恥第99章包在我身上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822章: 大買賣第1102章 最後的救命稻草第456章遼東米豆第577章事關重大第419章飛蝗剋星第541章誹謗第977章 措手不及第900章 一網打盡第91章英姿勃發第355章對調第705章 金州內情第551章便宜你第896章 柳河之敗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858章 風暴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66章北山谷氏第729章 招兵買馬第165章朝廷心腹第282章章程第634章爲中國去一大敵第1101章 最後的援軍第251章福王藩田第907章 富貴之路第762章 答應他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189章王道一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615章不得不爭第761章 聞香教的機遇第507章:蠻幹第193章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第183章窮親戚上門第566章做差了第154章龍口墩第719章 緩和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838章 先養起來第680章 誠意十足第693章 激戰漸起第311章不靠譜的金百萬第685章 美人如玉第600章不歡而散第43章殺威棒第80章兼祧第628章蓋州規矩第607章得隴望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