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第410章 暗夜轟鳴!

第410章 暗夜轟鳴!

“海童,有必要這麼緊張嗎?”

當海童提出,今晚城內所有步軍精銳,全都登城值守後,一名萬夫長便提出異議。

其他幾位萬夫長,也紛紛看向海童。

大家都是萬夫長。

海童只不過是被王爺,任命爲守城主帥罷了。

海童環視袍澤,嚴肅道:“諸位,當初遼陽被明四皇子千里奔襲攻破的教訓,大家已經忘記了嗎?”

幾位萬夫長神色漸變凝重。

當然記得了!

十分慘痛的教訓!

“我們任何人小覷、輕視明四皇子,都是對我們自身不負責任,我們認爲不可能的事情,明四皇子恰恰有可能這樣做,並且做成!我想,大家都不想成爲明四皇子的俘虜吧?”

“好了,海童別說了,我現在就調兵去北門。”

“對,我會親自坐鎮!”

“他明四皇子只要敢來,這和林,定是他折戟沉沙之地!”

……

萬夫長們紛紛表態起身離開。

海童帶着回來報訊的千夫長,親自登上南城甕城城頭。

和林是蒙古人過去的政治、經濟中心。

雖然蒙古人沒有建城的傳統。

但卻在和林,修建了一座城牆高達四五丈,同時配有甕城,雙層防禦體系的堅城。

這是脫古思帖木兒,捕魚兒海都不曾有的。

海童趕到城頭時。

麾下兩萬步卒精銳已經全部登城。

站在城頭邊緣,凝視遠處黑暗,片刻後,視線收攏,落在城外,圍坐在篝火堆旁,吆喝痛飲的斥候隊將士。

微微皺眉,扭頭,吩咐斥候隊千夫長,“你下城,約束好斥候隊,率領斥候隊去城西隱藏起來,若今夜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真的攻城,就在他們攻城最爲激烈時,予以雷霆打擊!”

千夫長脣角抽抽。

雖說,現在的天氣,氣溫暖和,去城外也無妨。

可他們趕得着急。

並未帶任何紮營輜重。

而且海童萬夫長的意思很明白。

大夥兒連篝火都不能點,要秘密隱藏在城西。

至於這麼緊張嗎?

他不信。

明四皇子真的今晚攻城。

陸軍第一鎮短短几天時間,奔襲千里。

還有戰鬥力?

他們騎在馬背上,人歇馬不歇,都累得夠嗆。

何況,陸軍第一鎮都是一羣漢民組成的軍隊。

他們的耐力,還能比得上他們草原人?

……

千夫長滿腹牢騷,最後,在海童越發嚴厲的眼神注視中,再次悻悻乘坐吊籃下城,帶着麾下千餘騎,罵罵咧咧中前往城西隱藏。

海童目視斥候隊隱藏起來,才收回視線。

目光再次,投向遠處黑暗中。

他是洪武九年,從遼東逃回遼陽王麾下的。

那年正月,剛好發生了明四皇子被貶之事。

他之所以叛逃大明。

說實話,是因馮勝。

朱皇帝把他們這些蒙古歸降將領,配屬給前線明軍將領。

希望用他們在大明受到的優待,勸降更多元軍將領。

當初,他也積極爲大明朝奔走聯絡,說服很多對北元未來,感到絕望的將領歸降大明。

可馮勝卻屢屢把他的功勞,據爲己有。

又加,他看出馮勝想當遼東王的野心。

歸降大明後,他也深知,大明勳貴和朱皇帝之間的矛盾。

沒有上升希望。

又加看到大明內部鬥爭矛盾極爲激烈。

他就琢磨,若是大明類似馮勝這些擁有兵權的勳貴,紛紛和朱皇帝對着幹。

一統中原,新生的明王朝會不會分崩離析?

畢竟,朱皇帝出身太寒微了。

沒有任何底蘊。

若是麾下這些勳貴造反。

朱皇帝的大明江山,真有可能曇花一現。

若真如此。

他們蒙古人痛定思痛,或許還能捲土重來。

若是再次捲土重來。

他們蒙古人應該能吸取上一次統一中原的教訓。

想要統一中原,就必須堅定不移的把自身變爲漢人,接受中原的漢化。

這種觀點,整個草原精英層,在從大都撤退後,就都如此反思過。

多重因素促使下。

他最終逃回遼陽。

沒想到,後面事態發展,與他所判斷的完全不同。

並未出現,朱皇帝與勳貴間,尖銳不可調和的矛盾!

現在看來。

明四皇子發揮了很大作用。

據說,明四皇子縱橫草原凱旋後,明朝驕縱的武將就老實了。

帶回傳國玉璽,朱皇帝天命所歸更是被中原百姓認同。

再後來,就傳出,明王朝全面推行明四皇子提出的鄉土村社。

民心進一步凝聚。

朱皇帝的皇權更加穩固。

若無明四皇子的巨大貢獻,他可以十分肯定,以他降明後,對大明局勢觀察。

朱皇帝和武勳之間的關係。

斷然不可能如此穩固!

“明四皇子,你們大明的君臣,可曾全盤梳理過,你對大明局勢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海童失笑搖頭。

恐怕沒有吧?

若有,大明內部,就不該有那麼多人,容不下明四皇子。

他可聽說,大明很多人都特別恨明四皇子。

……

臨近子時。

一輛輛馬車,靠近距城五里左右。

每一個將士深陷的眼眶內,一對明亮堅毅的眼睛,盯着遠處,燈火通明的城頭。

餘光,則全都崇拜、激動,暗暗看着前方,佇立馬背的背影。

朱棣擰眉盯着燈火通明的城頭。

守軍有些多啊!

而且城牆也十分高大。

哪怕在五里之外。

都能借着城頭火光,感受到這座塞上第一城的雄偉。

元世祖忽必烈沒有定都大都前。

這裡就是整個天下的政治、經濟中心。

每逢皇權更迭的忽裡臺大會,就在這裡召開。

元朝無與倫比龐大疆域內,無數的部落首領,在忽裡臺大會召開時,都會齊聚這裡。

各種膚色的貴族人種,都以能參加忽裡臺大會爲榮。

蒙古人統治下的所有教派,這一天,都要派出重要人物,前來恭賀新的草原共主登基。

他想要父皇支持兄弟們走出去。

就是希望。

有一天。

大哥在大明召開,屬於他們大明的‘忽裡臺大會’時,重現這般境況。

蒙古人不善經營和統治。

他們的統治,即便是元朝統治整個中原時期。

其實本質上,還是草原那一套。

除了收稅。

對地方的管理根本沒有一套嚴謹有序的邏輯。

所以,蒙古人的忽裡臺大會,還不夠隆重,還不夠讓天地日月,黯然失色。

若是大明擁有蒙古人那般龐大的疆域。

大明召開的‘忽裡臺大會’,那一定時亙古未有的空前盛況!

大明的君主。

大哥!

將會是天下間,最爲耀眼的。

大明!

中原!

也將是整個天下,真正的中心!

如今已經洪武十七年了。

大明內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繼續推進鄉土村社、父皇還要更改相制。

也不知,會廢相,還是聽取他的建議,增相,擴充爲內閣。

……

總之,父皇還有很多未辦完的事情。

也不知,父皇能不能等到,支持兄弟們走出去。

大哥登基後,會不會改削藩爲支持兄弟們走出去。

這一切,他都無法去掌控,充其量只能建議罷了。

往後,就是建議,有多少人聽,能執行到位多少,恐怕也是個未知數。

……

朱棣搖了搖頭,收起心中遺憾。

開始認真打量遠處城防。

距離太遠,看不清晰。

但火光映照中,還是能看到,城頭人影綽綽。

納哈出的步軍提前撤入和林城內,並不奇怪。

……

衆人一邊觀察城頭,一邊餘光緊盯朱棣。

等着朱棣下達指示。

“不好打啊!”

某刻,朱棣沉凝聲響起,衆人紛紛轉頭看去。

朱棣收回視線,看向譚淵,“讓兄弟們全都下馬車休息,在等等……”

眼下,整個城頭燈火通明。

他們只要再靠近,就會被元軍第一時間發覺。

不如等到四更天時。

人最是疲倦時,再行動。

很快,兄弟們細微的呼嚕聲響起。

朱棣翻身下馬,揉了揉臉,讓腦子清醒些。

“王爺,伱也休息會兒吧?”譚淵提醒道。

王爺比他們任何人都累。

奔襲的九天內。

王爺不但休息的最少。

而且大腦時時刻刻都要高速運轉,思考行軍、戰鬥等一系列問題。

身體、精神的雙重疲憊,這是十分熬人的!朱棣含笑搖搖頭,擡手拍了拍譚淵肩膀,“我沒事……”

話中,招了招手。

徐輝祖、張武等人紛紛湊過來。

朱棣指着遠處城頭說道:“城上的守軍太多了,我們一鎮兵力,想要撼動這座堅城,除非咱們是天兵天將,所以,這一戰,不能硬打。”

……

衆人紛紛認真傾聽朱棣的分析。

“把軍中的火藥集中起來,製作十幾個炸藥包,等四更天攻城前,派出一隊機靈的兄弟,帶着炸藥包,沿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蒙古包,潛伏到南門,用炸藥把城門炸開……”

夜戰就要發揮夜戰的優勢。

和林堅城,沒有護城河。

外面還有密密麻麻的蒙古包。

兄弟們完全能摸近後,沿着那些蒙古包,潛伏到城門。

“一旦城門炸開後,全軍的四十五門火炮,分爲三段,每段十五門,全都給我瞄準城門附近的城牆射擊,兄弟們跟着我,踩着彈點往前衝,往甕城內衝,一旦我們的兵力衝入甕城,城頭守軍必然驚慌,忙於對付我們,輝祖、譚淵、張武,你們乘機給我登城陷陣,奪取城頭!”

譚淵皺眉道:“王爺,我領兵往甕城衝吧!”

衝擊甕城,尤其衝入甕城內,太危險了。

要同時面臨內外城的攻擊!

朱棣笑着,堅定搖頭:“這件事,必須由我來!”

他爲了大明前途命運。

把兄弟們帶到這裡,發起一場,極爲兇險的攻城戰。

已經很卑鄙了。

這一戰,他必須衝在最危險的地方。

他知道,今天恐怕會有很多兄弟喪生。

可即便如此。

他也一定要這樣做。

慈不掌兵!

若是此戰,大哥出點問題,主力數十萬精銳折損。

大明過去十七年,奮鬥積累的家底,等於全都摺進去了。

數十萬精銳重新補充武裝。

戰死者的撫卹。

說實話,朝廷如今財政比較寬裕,也支撐不了。

必然要加緊對下面百姓的盤剝。

民間動盪。

朝堂動盪。

正在推進的鄉土村社,也極有可能會驟然終止。

朝廷盤剝,民間動盪。

這也是士紳爲首精英層發家致富的機會。

大量土地會在動盪期落入士紳之手。

等朝廷重新穩定。

再次武裝出數十萬精銳時。

再想推行鄉土村社。

隨着喪失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多,恐怕就十分困難了。

現在,大明境內有百萬貧無立錐之地的純佃農。

朝廷可以直接忽略這些人,將這部分百姓,當做沉默的少數。

可如果,這個人數,擴大到七八百萬時。

朝廷還能把這部分沉默的少數,忽略掉嗎?

到時候,這七八百萬百姓,看着其他鄉鄰藉助鄉土村社過上好日子。

心裡不平衡。

指不定會做出什麼事呢!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百萬患不均,不可怕。

數百萬人患不均。

就很可怕了!

所以,哪怕他最終要離開大明,也絕不容許這種情況發生。

哪怕把整個陸軍第一鎮。

以及自己的命搭進去。

他都要拿下和林。

只有拿下和林。

他才能不受阻礙,趕往捕魚兒海。

無論如何,中原好不容易積攢起的這點底蘊,絕不能賠進去!

歷史上,‘他’不成器的重孫,把幾代人積累起的底蘊賠進去,自此大明國運開始急轉直下。

他不可能,讓歷史重演。

“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下了,大家都去休息吧!”

朱棣罕見在軍中,首次如此武斷。

譚淵等人頓時無奈。

啪!

紛紛立正領命後離開。

只剩朱棣一人時。

再次看向遠處的和林城。

仔細分析,還有什麼沒有考慮進去。

其實,他心中的不寧,越發強烈了。

軍人與生俱來的第六感,不會欺騙他,這種感覺,兩世爲人,幾乎從未出過錯。

可這一戰,他有非打不可的理由。

數千年來。

華夏大地,那些爲民族、爲家國無畏赴死的先烈們。

大喊着衝鋒前。

他們肯定也能預感到危險。

他們肯定也會有強烈的不安。

可他們發起衝鋒時,卻毫無畏懼!

……

哇……

朱府。

寢殿內。

三個女人亂作一團。

徐妙音看着在烏雲琪格懷中,哇哇大哭的金豆子,擔憂道:“咱們家金豆子不是最喜歡烏雲姑姑嘛,怎麼烏雲姑姑抱都不管用……”

烏雲琪格哄着金豆子,聽到徐妙音的話。

忙示意徐妙音。

徐妙音立刻意識到什麼。

上次姐夫深陷草原時,雍鳴和祈嫿就鬧騰的不行。

隨即,扭頭看向徐妙雲,“阿姐,咱們家金豆子本來就不省心,沒事的,沒事的……”

徐妙雲勉強笑笑,掩飾眼底濃濃憂慮。

有時候,這種玄之又玄的事情,還真不能不相信。

徐妙雲胡思亂想着,狠狠搖頭。

她的四郎,頂天立地,那麼厲害,絕不可能有事!

四郎那麼在乎她們母子。

絕不可能丟下他們不管!

何況,四郎只是偏師負責吸引北元兵力。

憑藉四郎的指揮能力。

十數萬兵力,足夠與納哈出周旋了。

根本沒必要涉險。

只要等大哥打下捕魚兒海。

和林能否打下,其實並不重要。

四郎不會爲了功勞、名利,非得打和林,只要拖着納哈出周旋即可!

一點點分析着。

徐妙雲漸漸安定。

消息不通暢。

徐妙雲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恰恰是最不可能出事的太子主力一路,正在步步逼近危險。

……

臨近四更天。

朱棣看着三十個選出來的兄弟,其中,大部分都是跟隨他縱橫草原的兄弟。

目前,擔任棚、隊,副官。

“記住,一旦引燃炸藥包後,你們就混在城外的草原人中撤離城門附近……”

三十個兄弟靜靜聽着。

等朱棣話落後,壓着聲音,齊聲道:“是!”

隨即,在朱棣等人目視中。

三十個兄弟,帶着炸藥包,向城頭方向摸去。

直到消失在夜色中,朱棣才收回視線,揮手吩咐:“出發!”

“出發!”

“出發!”

……

各級將領,壓着聲音,把命令傳達到棚一級。

隨即,一萬多步軍將士率先行動。

炮兵營將士,牽着戰馬,牽引炮車,緩緩跟在後面。

三更天,軍中技術性工匠,就把攜帶的所有豬油,全都塗抹在炮車車軸上。

靠近三裡左右後。

朱棣率先趴下,一手拿着火銃,一手臂肘支撐地面,開始匍匐前進。

後方,將士們紛紛跟隨。

這個距離,站着前進,目標太大了。

已經極有可能被發現。

炮兵營則開始緊張而有序的卸馬、固定炮車。

楊東旭拿着三角形標尺,認真仔細調整每一門火炮。

這一次,若是出點問題,極有可能傷到己方將士。

甚至是師傅。

他必須親自把關每一門火炮。

當朱棣和譚淵等人,匍匐在最前面,抵近距城一千步,距城外綿延帳篷,大約五百步左右時。

轟隆!

一聲劇烈轟鳴突然在南門城門處響起。

“怎麼了!怎麼了!”

海童正在城樓內休息,突然的轟鳴聲中,整個城樓都在晃動。

塵土瀰漫中,海童一下蹦起來。

砰!

門被撞開。

一名千夫長衝進來,臉色蒼白,惶恐道:“萬夫長,萬夫長,敵襲,敵襲,城門被火藥炸開……”

“殺!”

潮海般喊殺聲突然從城外傳來。

海童顧不得聽千夫長彙報,臉色驟變,大踏步衝出城樓。

目視所及,城下已經一片混亂。

視線延伸……

遠處黑暗中,密集的人潮,洶涌拍打而來!

 

283.第282章 天塌了,有師傅給你們撐着!213.第213章 朱元璋被集體聲討第482章 這中原,是該流血了!第28章 雄鷹折翼,朱標低調出城!301.第299章 女人三哭!心機男!朱雄英去土224.第224章 逼瘋朱四郎的後果第48章 讀書,成長的孩子們!驚喜!第14章 胡惟庸熱場子,搬起石頭砸了腳280.第279章 土橋村孩子,協助朱棣督查!211.第211章 朱元璋暗戳戳想去土橋村478.第475章 從此世間再無倭國!145.第145章 朱四郎教徒,徐妙雲‘聞紙’第557章 朱標的另一張底牌!239.第239章 震驚天下的暴風,起風了!第74章 朱四郎,配給本官當幕僚師爺第43章 徐先生,放學了?夫妻檔教學!294.第292章 母子揪劉伯溫出山!高麗翁主瞧309.第307章 沐英:老四肯定會藏拙!第493章 輾轉反側,添堵!第68章 朱元璋:咱要看老四如何應對!472.第469章 朱棣教‘子’第89章 蔣胖子土橋村下鄉記219.第219章 朱棣夫婦入皇宮433.第431章 燕王千歲千歲千千歲!384.第382章 朱雄英攤牌!(謝來而不往非理214.第214章 朱元璋 朱棣,活寶父子單獨聊!第2章 朱元璋:貶爲庶人,趕出皇宮!427.第425章 草原匍匐在明四皇子腳下,奪兵第510章 炮轟土橋村!徐妙雲出事!443.第440章 朱棣的態度:親兄弟明算賬!235.第235章 呂本狂笑,驚魂夜!276.第276章 蔣進忠爭寵,胡惟庸徹底攤牌!301.第299章 女人三哭!心機男!朱雄英去土317.第315章 太子妃勸說朱標,合二爲一!第82章 姚廣孝星夜兼程見朱棣247.第247章 殺了兒子來了老子,李成桂!第61章 朱棣:我還有其他用意!370.第368章 震驚天下的捷報飛赴金陵190.第190章 炫夫!炫娃!第513章 大明水師主力出動!166.第166章 初見成效,震驚朱元璋第49章 朱棣:我也有件好事要分享!第3章 燕王朱棣結束,庶民朱棣的人生開始252.第252章 深遠影響!烏雲琪格和姚廣孝第523章 格局!勸說!296.第294章 朱元璋偷學朱棣,有點小聰明的第518章 燕華海軍打響第一槍!第500章 戰爭!勿謂言之不預!143.第143章 抵達錦州,這不是顯擺!153.第153章 我闖禍,你背鍋!462.第459章 朱棣準備的賀禮!無限可能!252.第252章 深遠影響!烏雲琪格和姚廣孝第96章 全村請願,帶頭人!385.第383章 燕王之威!‘炮擊’金陵!170.第170章 烏鴉嘴!馬秀英出神164.第164章 徐妙雲社死第82章 姚廣孝星夜兼程見朱棣164.第164章 徐妙雲社死222.第222章 朱元璋不過癮!御賜金牌,如朕第503章 看你能狂多久!第70章 朱四郎在大明,‘第一次’領兵‘打仗306.第304章 朱棣變了!朱元璋高興極了432.第430章 一人震天下,朱棣不肯回朝334.第332章 朱棣的屠殺令!戰爭齒輪轉動!219.第219章 朱棣夫婦入皇宮第27章 朱四郎這麼牛?!滿朝震驚!228.第228章 朱四郎,你終於犯錯了!381.第379章 且聽龍吟!452.第449章 發展!300.第298章 天下議朱標!王美人深藏功與名136.第136章 爲將者,劍在肩,忠君體國!劍455.第452章 燕藩建國!第498章 驚動朱元璋!414.第412章 生死三天!443.第440章 朱棣的態度:親兄弟明算賬!第61章 朱棣:我還有其他用意!第482章 這中原,是該流血了!172.第172章 掉腦袋的風險又少了一點!146.第146章 最靚的仔!回家嘍!338.第336章 學習燕王!255.第255章 姚廣孝滿腹小心機,朱四郎辣手181.第181章 誰都爭不過朱四郎 徐大丫!447.第444章 被大明視爲異端!戰起!第92章 蔣大人,孩子們能有什麼壞心思?434.第432章 朱元璋哭了!未來!474.第471章 朱標不信燕藩軍人都如此404.第402章 朱標與步炮協同!第507章 海戰結果,傳回大明!175.第175章 因朱棣,成爲了香餑餑!第487章 朱元璋後悔了!97.第97章 大明,四十七戶!412.第410章 暗夜轟鳴!142.第142章 風風光光見同僚第494章 四海燕華,歷史的岔路!291.第289章 朱元璋的底氣!八百里加急!251.第251章 李成桂,爺爺在此!第83章 一顆佛心,一生佛業差點毀於一旦!第508章 諜影重重第15章 四郎家的,太陽都曬屁股了!286.第285章 宮門前,抓捕當朝大員!
283.第282章 天塌了,有師傅給你們撐着!213.第213章 朱元璋被集體聲討第482章 這中原,是該流血了!第28章 雄鷹折翼,朱標低調出城!301.第299章 女人三哭!心機男!朱雄英去土224.第224章 逼瘋朱四郎的後果第48章 讀書,成長的孩子們!驚喜!第14章 胡惟庸熱場子,搬起石頭砸了腳280.第279章 土橋村孩子,協助朱棣督查!211.第211章 朱元璋暗戳戳想去土橋村478.第475章 從此世間再無倭國!145.第145章 朱四郎教徒,徐妙雲‘聞紙’第557章 朱標的另一張底牌!239.第239章 震驚天下的暴風,起風了!第74章 朱四郎,配給本官當幕僚師爺第43章 徐先生,放學了?夫妻檔教學!294.第292章 母子揪劉伯溫出山!高麗翁主瞧309.第307章 沐英:老四肯定會藏拙!第493章 輾轉反側,添堵!第68章 朱元璋:咱要看老四如何應對!472.第469章 朱棣教‘子’第89章 蔣胖子土橋村下鄉記219.第219章 朱棣夫婦入皇宮433.第431章 燕王千歲千歲千千歲!384.第382章 朱雄英攤牌!(謝來而不往非理214.第214章 朱元璋 朱棣,活寶父子單獨聊!第2章 朱元璋:貶爲庶人,趕出皇宮!427.第425章 草原匍匐在明四皇子腳下,奪兵第510章 炮轟土橋村!徐妙雲出事!443.第440章 朱棣的態度:親兄弟明算賬!235.第235章 呂本狂笑,驚魂夜!276.第276章 蔣進忠爭寵,胡惟庸徹底攤牌!301.第299章 女人三哭!心機男!朱雄英去土317.第315章 太子妃勸說朱標,合二爲一!第82章 姚廣孝星夜兼程見朱棣247.第247章 殺了兒子來了老子,李成桂!第61章 朱棣:我還有其他用意!370.第368章 震驚天下的捷報飛赴金陵190.第190章 炫夫!炫娃!第513章 大明水師主力出動!166.第166章 初見成效,震驚朱元璋第49章 朱棣:我也有件好事要分享!第3章 燕王朱棣結束,庶民朱棣的人生開始252.第252章 深遠影響!烏雲琪格和姚廣孝第523章 格局!勸說!296.第294章 朱元璋偷學朱棣,有點小聰明的第518章 燕華海軍打響第一槍!第500章 戰爭!勿謂言之不預!143.第143章 抵達錦州,這不是顯擺!153.第153章 我闖禍,你背鍋!462.第459章 朱棣準備的賀禮!無限可能!252.第252章 深遠影響!烏雲琪格和姚廣孝第96章 全村請願,帶頭人!385.第383章 燕王之威!‘炮擊’金陵!170.第170章 烏鴉嘴!馬秀英出神164.第164章 徐妙雲社死第82章 姚廣孝星夜兼程見朱棣164.第164章 徐妙雲社死222.第222章 朱元璋不過癮!御賜金牌,如朕第503章 看你能狂多久!第70章 朱四郎在大明,‘第一次’領兵‘打仗306.第304章 朱棣變了!朱元璋高興極了432.第430章 一人震天下,朱棣不肯回朝334.第332章 朱棣的屠殺令!戰爭齒輪轉動!219.第219章 朱棣夫婦入皇宮第27章 朱四郎這麼牛?!滿朝震驚!228.第228章 朱四郎,你終於犯錯了!381.第379章 且聽龍吟!452.第449章 發展!300.第298章 天下議朱標!王美人深藏功與名136.第136章 爲將者,劍在肩,忠君體國!劍455.第452章 燕藩建國!第498章 驚動朱元璋!414.第412章 生死三天!443.第440章 朱棣的態度:親兄弟明算賬!第61章 朱棣:我還有其他用意!第482章 這中原,是該流血了!172.第172章 掉腦袋的風險又少了一點!146.第146章 最靚的仔!回家嘍!338.第336章 學習燕王!255.第255章 姚廣孝滿腹小心機,朱四郎辣手181.第181章 誰都爭不過朱四郎 徐大丫!447.第444章 被大明視爲異端!戰起!第92章 蔣大人,孩子們能有什麼壞心思?434.第432章 朱元璋哭了!未來!474.第471章 朱標不信燕藩軍人都如此404.第402章 朱標與步炮協同!第507章 海戰結果,傳回大明!175.第175章 因朱棣,成爲了香餑餑!第487章 朱元璋後悔了!97.第97章 大明,四十七戶!412.第410章 暗夜轟鳴!142.第142章 風風光光見同僚第494章 四海燕華,歷史的岔路!291.第289章 朱元璋的底氣!八百里加急!251.第251章 李成桂,爺爺在此!第83章 一顆佛心,一生佛業差點毀於一旦!第508章 諜影重重第15章 四郎家的,太陽都曬屁股了!286.第285章 宮門前,抓捕當朝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