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婚事

老趙最先拆的,就是何秋寫給老趙馬甲的點評,書都是老趙送給何能的,裡面自然也有老趙的作品。

老趙作爲一名yan qing小說的作家,最擅長的就是披馬甲,這是畢竟說出去不好聽,多備幾個馬甲,以防萬一。

何況他也想跳到正規出版市場,搞地下出版,掙錢是掙錢,但上不了檯面啊。所以他有四五個馬甲,一個是正規出版的,另外幾個都是用在地下出版的。

老趙看的這封信,就是何秋點評他正規出版的那個筆名下的作品的。老趙認真讀完,整個人都崩壞了,兩眼放空的坐在那兒,陷入了沉思。

我寫的有那麼差嗎?

應該不至於吧?

可是對方是給出金瓶梅詳細大綱的蘭陵笑笑生,單從那些淫詩看,這位蘭陵笑笑生的文學素養就不低,只是不願自己動手寫罷了。

他的點評自然不會有錯,那就只能是自己真的寫的很垃圾了!

老趙開始懷疑人生,感覺自己受到了暴擊。

直到他棲身的寺廟開飯了,別人來喊他吃飯,老趙纔回過神來,不管那麼多了,先吃飯,吃飽了,纔有力氣搞創作。

等他吃飽後,還要託人把這些有些刻薄的點評統統送到對應的作者那去,絕對不能只有他一個人受到傷害!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地下書坊裡開始流傳起關於蘭陵笑笑生的傳說,相傳這蘭陵笑笑生不單單是一個yan qing小說的暢銷作者,還是個十分辛辣的小說評論家。

這幾個月裡,他說批評的小說無一例外,全部撲街了,嗯,撲街也是從蘭陵笑笑生的點評裡學來的,據說是廣東一帶罵人的話。

也因此,有不少人猜測這位蘭陵笑笑生先生,是廣東人士。

只有少數幾本,被他認爲“寫的太慢的”小說,成功的成爲北平地下出版市場上的暢銷作品。

一時之間,無數作者都想把自己的作品送到蘭陵笑笑生那,求他點評,甚至有人出百兩白銀,可惜始終沒能成功。

等到快到中秋之時,北平這邊的學院也已經建好了。馬和過來彙報的時候,何秋十分激動,自己教書育人的熱情已經快壓抑不住了。

他先跑去找朱棣,悄悄的問朱玉穎的生辰,他打算把這座書院當成朱玉穎生辰的禮物。

朱棣聽了他的話,氣的臉都快白了,恨不得出手把他拍死。

何秋心裡沒這個概念,不太懂這裡面的忌諱,要知道這年頭女子的閨名和生辰都是不能輕易告訴別人的,更沒有讓外人幫她們慶生的道理。

但朱棣想到何秋本來就不太懂這些東西,而且自己的女兒和何秋也算兩情相悅,雙方都認定對方了,畢竟連名字都相互通告了,也不差一個生辰八字了。

就甕聲甕氣的說,九月初五。

何秋興高采烈的出去,準備讓何能幫着發一發請柬,他自己屁顛屁顛的跑去找馬和,又讓他多多在書院的內飾上費費心思。

朱棣看着他出去的背影,也在心裡琢磨,他這麼多年有沒有好好地給自己女兒慶生。

夜裡和王妃徐氏行人敦大禮之後,朱棣忍不住問起了徐氏,自己女兒以前的生日都是怎麼過的。

徐氏臉帶潮紅,滿是風情的白了他一眼,“你們這些男子,從來都不把女兒放在心上。之前每次我都把這是辦得妥妥當當的,這次怎麼突然想起來這事了?”

朱棣心裡有些愧疚,自己確實很少把目光放在女兒們身上,就連兒子們的生辰是怎麼過的,他也很少關心。

把今天何秋的想法告訴徐氏後,徐氏滿意的說,“這樣看,玉穎交給何秋我也就放心了。”

旋即又有些吃味的說,“這麼多年了,你都沒有好好陪我過上一個生日。”

徐氏語氣裡的酸味,讓朱棣暗覺不妙,緊了緊懷中的徐氏,許下了不知多少諾言,才把這事給圓過去,心裡暗罵何秋多事。

第二天,朱棣就又找上何秋,督促他抓緊建造自己的侯府,都已經被封良鄉候了,還湊在他的燕王府算怎麼一回事。

另外就是商議她女兒和何秋的親事,朱棣下了決定,就放到明年年初,他倆年紀也不小了,也不能繼續耽誤下去了。

而且也能更好的把何秋幫到他朱棣的戰車上,免得往後被他老爹朱元璋拐跑了。

何秋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開心的不行,他也懶得天天見朱棣這張臭臉了,到了自己的府邸,那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立馬找上朱玉穎,想看看自己放她那的生意,現在都掙了多少錢,好買處好點的宅子,作爲未來兩人的愛巢。

朱玉穎也被徐氏提點過了,眼下滿臉的羞意,和何秋咬耳朵,之前何秋交到朱玉穎手裡的啤酒、炸雞、香水生意,現在月入將近十萬兩白銀,也就是說何秋是個實打實的大富豪。

兩人在一起暢想未來的家,何秋希望是江南園林形制的,朱玉穎考慮考慮覺得這樣確實不錯。

就商量着請哪個建築大家,不過說着說着,兩人就歪樓到以後生幾個孩子了。

朱玉穎輕啐了何秋一下,任由何秋握着她的手不放,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我娘和我說,以前她還打算交給我一間鋪子打理下,但現在看來是不用了,她已經把王府的十幾間鋪子都直接讓我代管了,不過她還是囑託我多學些女子家該學的,像是刺繡什麼的。”

王妃說的也對,現在朱玉穎哪還用學着打理家中產業,單單是何秋交給她的,都快趕上王府的了,只是王府的土地多些,而何秋給朱玉穎的大多是商業上的。

而直接交到朱玉穎手上的鋪子,這不就是相當於給朱玉穎準備的嫁妝嗎?

雖然何秋現在已經不在乎這點小錢了,但是朱玉穎有這樣的心思也是好事。

但是對於她說的學針線活就算了,何秋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學什麼針線活,以後這些東西都交給侍女來做就行了。”

朱玉穎點了點頭,笑道:“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不過我也沒放棄這塊,我打算只出圖樣,具體的都交給下人辦。”

邊說邊拿起她身邊幾張新畫好的圖樣,“這是首飾的,衣服上的朝廷一直是有規制的,也容不得我多下心思。”

何秋接過圖樣,認真的看了看,他從來都沒有想到古代的一套首飾能有這麼多搭配。

就連最簡單的男子頭飾,朱玉穎也廢了不少心思,在紙上畫上好幾套不同的常服。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何秋看的都暈圈了,他壓根不懂這個,面對這種情況只能對着朱玉穎猛誇,一定要相信自己媳婦的眼光。

何秋頭如搗蒜,裝模作樣的說:“好看,好看,都非常好看,想不到玉穎還有做設計師的天賦。”

朱玉穎幽幽的看了他一眼。

何秋只能實話實說了,“這些東西我也就只知道看起來挺漂亮的,具體是用來幹嘛的我都不清楚,更不用說上身的效果什麼的了。”

何秋眼看事情有些不妙,只有強行轉移話題,“玉穎,你現在每日忙這麼多事,是不是很累,我看你人都有些清減了。”

朱玉穎只是盯着他,輕哼了一聲,也不和他多計較,“我倒不覺得有多累,現在經商的事都是我最喜歡做的,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機會,我怎麼會覺得累?”

“至於畫這些圖樣,我也就把它當做消遣,興致來了,添上幾筆就好了,一點也不累。”

“更何況,這都是爲我們以後做準備的,一想到這兒,我就充滿了動力。”

朱玉穎說起這些,眼神發亮,語氣中滿是興奮。

這對未婚小夫妻,就這這些首飾圖樣,談天說地,講到朱玉穎小時候,講到她以前自己動手刺繡,把手上扎出了不少針眼……

王府裡,燕王妃徐氏聽到下人彙報,何秋和朱玉穎在一起一個多時辰了,心中不由打了個突。

又聽下人說起,這兩個一直在聊朱玉穎小時候的事,心裡才稍鬆了口氣。

兩個都是成年人了,又有未婚夫妻的名義,何秋一向又是個不怎麼在乎禮教的,這要是萬一……

想到這徐氏又覺得不能這麼放任着,立馬讓親自去朱玉穎的閨閣,婉言提醒何秋,差不多了,再待下去,我就要趕人了。

何秋能說什麼呢,只能老老實實的聽着,然後找個由頭溜走了。

丈母孃,惹不起啊。

何秋一走,徐氏便嚴肅的教育起女兒了,“你們雖然定了親,但行事也不可能這般輕浮,不然外面傳起來什麼風言風語怎麼辦?若是再被人看輕了去,你到時候怎麼辦?”

朱玉穎羞的耳朵都紅了,辯解道:“我只是和他說說我小時候的趣事。”

徐氏嘆了口氣,摸了摸女兒的小腦袋:“你們都是聰明孩子,何秋更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我對你倆還是比較放心的。”

“只是,這男人啊,一旦是個能做大事的人,想做大事的人,心裡就能裝下整個天地,給我們女子留的地方就少了。你若是滿心只有他一人,最後容易讓自己受傷啊。”

朱玉穎低下頭不說話了。

她作爲郡主,旁的不說天家故事還是比較瞭解的,別的不說,就說她爺爺和馬皇后也算是極爲恩愛的一對了,他爺爺不還是妃嬪無數。

而朱玉穎也算是個飽讀詩書的人了,皇室弟子起點還是比較高的,只要自己想讀,總是能讀的到的。

歷史上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她也是一直記在心裡的。

相傳當初卓文君爲了司馬相如當壚賣酒,後來司馬相如發達後,卻有了二心,卓文君傷心之下寫下了《白頭吟》。

這首託名卓文君的辭賦,裡面有一句寫得極好,朱玉穎一直在心裡記着,期盼自己能真的遇到這麼一個人。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現在朱玉穎覺得,自己已經遇到這樣的人兒了,不認爲她娘徐氏所說的事情會發生在她身上。

朱玉穎抱住徐氏,腦袋抵在徐氏胸口,認真的說道:“知道的,娘。”

徐氏看她的反應就知道朱玉穎沒聽進去,也對,這孩子剛定親,何秋現在又待她極好,她自然不願意相信兩人的感情會發生什麼變故。

只能牢牢的抱着女兒,滿是憐惜,在心裡暗自嘆息,只希望未來何秋不要負了朱玉穎纔是。

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135章 平亂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151章 修路第202章 變故第47章 成了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352章 告狀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352章 告狀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340章 大航海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123章 交心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98章 背水一戰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67章 大軍北伐第308章 交談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59章 藍玉來訪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145章 席宴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340章 大航海第283章 鼓動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196 章議遷都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55章 情報網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64章 圖窮匕見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279章 至昆明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272章 瘋了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278章 郢國公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318章 宋朝遺毒第363章 交換第94章 限量售賣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83章 瞭解農事第329章 百官熱議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47章 成了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333章 審覈
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135章 平亂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2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348章 怒斥衆將第332章 書市火爆第151章 修路第202章 變故第47章 成了第124章 入京奏對(上)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藍玉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352章 告狀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352章 告狀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340章 大航海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123章 交心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28章 一株千金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119章 人間至味第98章 背水一戰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67章 大軍北伐第308章 交談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59章 藍玉來訪第10章:殺朱棣賞千金封千戶第145章 席宴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340章 大航海第283章 鼓動第159章 地震餘波第196 章議遷都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55章 情報網第220章 血腥的朝堂第64章 圖窮匕見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279章 至昆明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272章 瘋了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01章 治淮難題第278章 郢國公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11章:連夜趕往順天府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318章 宋朝遺毒第363章 交換第94章 限量售賣第237章 佃戶相阻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83章 瞭解農事第329章 百官熱議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214章 狀告晉王(上)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47章 成了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102章 上架銷售第333章 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