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籌備書院(上)

冷靜下來的何秋,這纔有時間好好看這份詔書,原來這份旨意不單單是封他爲良鄉候,還賜田千畝,賞銀千兩,侯府一座,土地、銀子、房子都有了,一下子就走上了人生巔峰。

陷在這種迷之情緒裡兩天,回過神來的何秋就開始準備自己搞一個書院的事了。

這也是爲了避免朱元璋給他找事幹,現在的大明可沒有勳貴不能當文官的潛規則,萬一被拉去抓壯丁了呢?

所以不能讓自己閒下來啊,他卻沒想到朱元璋最近已經沒空找他的麻煩了,正在和大臣們商量如何推行何秋所提的部分政策呢。

何秋提前讓馬和幫着打聽,找一個不怎麼出名的書院,收購下來,再去講課。

今天馬和就向他彙報說找到了,他就跟着馬和一起,帶着拖油瓶朱棣,準備去看看他未來的書院。

三人騎着馬,後面跟着十幾個親衛,一路往城外走去。

馬和找的這個書院離京城不遠,一路上聽馬和介紹,書院本來是皇莊邊上的,地理位置優越,只是現在教書的老秀才經營不動了,無奈之下準備把書院出手。

這個老秀才的書院有朝廷的補助,附近的百來畝田地都被低價賣給他們當做學田,田賦上也有一定優惠,不過還是搞不下去了。

何秋琢磨這位老秀才是不是能力不行啊,有這麼好的條件,還能辦不下去?

一行人很快就走到這座書院附近,這書院離南京城也不過十幾裡地,邊上有條小河經過,書院在一個小土包邊上,也算得上是依山傍水了。

放眼望去,綠意盎然,環境優美啊,何秋在心裡默默爲這個書院加了一分。

等馬和帶着何秋和朱棣走到書院大門,就看到一個衣着破舊的小孩立在書院外邊的牆沿下,認認真真的豎起耳朵聽裡面的講學。

何秋走近一看,這孩子還在牆沿鋪了一層河沙,手裡拿着根短木棍在地上邊聽邊寫。

何秋一看便知,眼前這小孩是在蹭課,小孩聽的入神,直到裡面的講學告一段落才察覺到何秋三人的到來。

小孩被嚇了一跳,但很快就又鎮定了下來,向何秋三人行了一禮,有模有樣的道:“小生拜見三位先生。”

何秋心裡讚歎了下,這孩子還真有氣度,看了看小孩在牆沿寫的字,好奇地問,“你字寫這麼好,又頗懂禮儀,家裡怎麼不供你上學?”

朱棣則是好奇這小孩怎麼會覺得他們三個是先生的,就直接問道,“你爲何稱呼我們先生?”

小孩看了看何秋他倆,決定按提問的先後順序回答,先向何秋唱了一諾,回到:“家裡窮,供不起我讀書,底下還有弟弟妹妹要照顧,也沒那麼多時間。”

又看了看朱棣,認真的說,“先生三人衣着華貴,平日裡書院也沒有這般氣質的,我想你們大概是進京趕考的士子,我聽說對有學問的人都要稱先生,所以稱呼你們三位先生。”

朱棣看了眼小孩腳邊堆着的豬草,又聽他說還有弟弟妹妹要照顧,就知道他是趁幹活間隙跑來蹭課的,心中更爲感動,不由對小孩說:“你先別走,在這等我一會。”

就讓馬和在這照看着這孩子,只和何秋兩人往書院裡面走。

小孩的心抑制不住的砰砰直跳,手下意識的攥緊手中的樹枝,目送何秋二人走進書院裡,心裡想着,這大概就是夫子所講的那種貴人吧?

另一邊的何秋卻是大爲感嘆,以往總在書上看到鑿壁偷光,還有前輩以沙爲紙,以棍作筆,他當初總是把這些當做故事看。

真的有這種情形發生在他何秋面前的時候,他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憫。

之前何秋已經讓馬和遞過拜帖,在拜帖上有談到自己想收購一家書院,所以剛進書院裡面,就有人把他和朱棣引着去見山長。

這位田山長已經四十多歲了,不過還是秀才功名,頭髮倒是已經全白了,看起來十分愁苦,也不知道是爲了功名還是爲了這家書院愁的。

田山長看到被引來的這兩位貴氣逼人的青年,也不由愣了愣神,看起來也不像是讀書人啊,不會是皇莊背後的哪位大佬使的手段,迂迴出擊,想要吞掉書院吧?

不過細想一下,對他這麼個老窮酸,應該用不着這麼做,但不管怎麼想,這一見面田山長心裡就存了幾分謹慎。

先是客客氣氣的請何秋和朱棣坐下,又給兩人泡了點山野苦茶,詢問何秋具體的合作意向。

何秋也不去繞彎子,開門見山的給田山長說明來意:他打算直接買下這座書院,保證書院的正常教學工作不變,人事上他還可以當他的山長。

但是何秋想自己講些數算等方面的課,培養些他想要的人才,這一塊書院不得插手。

田山長聽的眉頭微皺,有些不太信任眼前的這個小年輕。

開口問道,“不止這位兄臺是何功名?”

何秋尬住了,“沒有功名。”

田山長的眉頭皺的更緊了,面上的不滿之意任誰都能看的出來,生怕何秋會誤人子弟。

何秋使出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可勁的忽悠田山長,“你看這些貧家子弟也不是人人都能靠科舉出頭的,他們這些人也總要生活吧?”

“總不好一輩子都當個老童生,一事無成。不如由我開點數算課和機械課,好叫這部分讀書沒什麼天賦的孩子學了之後能去商行當個賬房,或者當個工匠,這樣也總是能養活自己一家子。”

田山長聽了何秋這話,倒是有些猶豫了起來:“可是你說的這些,大部分都是去給人當學徒,就算跟着你在書院裡學了,且不說能學多少,你這樣出來的對他們商行這些來說就算是野路子,人家願不願意用呢?”

何秋一看有戲,至少這位田山長不是很迂腐,也能溝通。

“沒事,別的商行不用,我用!”何秋說的斬釘截鐵,他倒也沒說假話,單單是他在北京的那一攤子就能用幾十個賬房。

至於工匠學徒,教小孩總比教成年人簡單。

第144章 賞菊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43章 批命第68章 重視商賈第350章 引導第269章 查案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22章 酷刑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172章 有喜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53章 真香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75章 舉鼎第37章 一香五兩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309章 德政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138章 書局第291章 教書育人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354章 刺殺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80章 明教中人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02章 變故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37章 蠟印機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167章 大軍北伐第21章 轟然開槍第312章 大寧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136章 到北平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93章 不服來辯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233章 削王號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65章 士農工商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312章 大寧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96 章議遷都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90章 玫瑰香水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319章 陝西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137章 蠟印機第37章 一香五兩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8章 背水一戰第338章 新文章第291章 教書育人
第144章 賞菊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43章 批命第68章 重視商賈第350章 引導第269章 查案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22章 酷刑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172章 有喜第188章 讓方孝孺長長見識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53章 真香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第75章 舉鼎第37章 一香五兩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309章 德政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138章 書局第291章 教書育人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354章 刺殺第240章 老實的孟家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26章 畝產五千斤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80章 明教中人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02章 變故第204章 推不掉的職責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37章 蠟印機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167章 大軍北伐第21章 轟然開槍第312章 大寧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155章 演練之後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329章 百官熱議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42章 放火燒廟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136章 到北平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93章 不服來辯第234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233章 削王號第108章 藍慶之死第65章 士農工商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312章 大寧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322章 朱棣繼位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195章 遷都之心第300章 危若累卵的祖陵第196 章議遷都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90章 玫瑰香水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65章 士農工商第177章 倒黴的藍玉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41章 西苑舊景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319章 陝西第232章 孔家的問題第137章 蠟印機第37章 一香五兩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13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8章 背水一戰第338章 新文章第291章 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