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

風塵僕僕的張瀚直接抵汗王宮,到了大殿外的廣場上,一羣人已經在那裡等着了。

留在城中的官吏,將領,駐軍,普通的漢商,居民,密密麻麻的站了過千人在廣場上。

張瀚回頭看了李慎明一眼,李慎明道:“來的是東林黨的新科進士,這一類人脾氣最傲,不弄點大場面,我怕他給瀾你難堪啊。”

“這倒也是。”張瀚頗有同感。

東林黨人,又是新科進士,剛授京官,年齡聽說也不大,朝中大佬派這個人來估計也是心懷不善,要是當場有什麼爭執,甚至吵起來,張瀚一怒之下再把使臣給宰了……

“他孃的。”張瀚道:“這是曹操把彌衡送到荊州,不懷好意啊。”

“也不至如此。”李慎明沉吟道:“不過要真是雙方有所爭執,甚至不和,使臣回去之後總會有話可說,對大人在皇上心中的觀感,大爲不妙。”

張瀚奇道:“難道現在他們還認爲皇上對我的觀感很好?”

這時俄木布洪在一羣蒙古人的簇擁下走了過來,見面便是躬身道:“叔父巡行辛苦了,請進汗宮飲一杯水酒去去風塵。”

張瀚把這小胖子扶起來,笑道:“好,多謝大汗。”

俄木布洪正式繼承汗位還要等候,漠北土謝圖汗已經輸誠,底下就是車臣汗和扎薩克圖汗,然後三汗齊至,再有土默特部本身的臺吉貴族,在青城開個大會,這個新汗的汗位就很名正言順了。

俄木布洪有些緊張,他嘴張了幾下又閉上,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畢竟習令色說起來也是這小胖子的親戚,也是至尊的濟農,被殺的臺吉們也是血脈高貴,俄木布洪心裡未必好受。

另外就是對安全的考慮,稍有不慎和裕升就會殺掉大批貴族和他們的部下,殺幾百人毫無滯礙,這也會叫俄木布洪有不安感。

一念及此,張瀚正色道:“前日發生的事情實在遺憾,如果我不想保全習令色的性命,當初就不會接納他的投降,降而復叛,我也沒有辦法再寬恕他!”

俄木布洪還是唯唯諾諾的樣子,吶吶而不能言。

張瀚又道:“再有逆賊出現可能也很難避免,爲了大汗的安全計,我打算重新成立怯薛軍,招募三千甲兵護衛青城和汗宮,保護大汗你的安全。”

俄木布洪瞪大了眼,一臉的不可思議和不敢相信。

張瀚語重心長的道:“大汗確實是我一手擁立,但大汗不要把自己當成傀儡,若你自己都是這般想,人家便更會這樣想,這樣的大汗當着有何味道?我們和裕升會在草原存在,將來大家可能是一家人,但蒙古人始終會保持相當的自治的權力,漢人種地,蒙古人牧馬放羊,不可能叫蒙古人和漢人完全一樣,所以蒙古人始終要有一個大汗。我希望大汗有威望,也能有實力,不必凡事都靠和裕升來處理。重立怯薛軍,錢糧用度都由我們來負擔,我們也會派出教官來訓練這些騎兵,不過軍官和領兵的人都是大汗自己挑選,任命蒙古人來擔任,條件就是他們也要受訓,而且與和裕升友善。”

俄木布洪已經回過神來,並且聽懂了張瀚的意思。

就算和裕升將來在草原立國,大家都在張瀚手下混日子,但叫蒙古人歸化成漢人一樣也是不可能的……最少短期內不可能,所以蒙古人還會分部落,還會有各部大汗和臺吉們,張瀚會牢牢控制各部,但吃相不會太難看,俄木布洪不僅有相當的自主權力,張瀚還會主動扶持他,叫他掌握一部份的權力。

可能在若干年後,張瀚又會逐漸削弱各部,並且用化,經濟,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手段更有效的控制住草原,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畢其功的話絕不會是三年五年,最少也是十幾二十年,甚至更久。

同化首要是明,明的內核很難說,包括化,教育,生活習慣等等,這種東西硬塞是肯定事倍功半,最好的辦法就是潛移默化,然而這需要時間。

和裕升肯定會對各地進行實際的控制,用一個個兵站,軍臺墩堡把蒙古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既然已經有了強悍的軍力,也殺了不少人,下一步就是懷柔。

正如後世某個異族政治家說的那樣:手握大棒,但說話要輕柔。

俄木布洪猛然跪下,胖臉漲的通紅……或許原本就很紅,他用漢語道:“侄兒拜謝叔父,此後叔父的事就是侄兒的事,侄兒的兵馬就是叔父的兵馬,但有逆賊,叔父戰旗所至之處,必有侄兒和麾下兵馬一同效力。”

“甚好。”張瀚微微一笑,將這小胖子拉了起來。

……

大殿前的一幕並沒有瞞過大明欽使的眼睛,護衛的武將就在大殿兩側站着,所有人都用敬畏的眼光打量着張瀚……這個人已經成爲大明的傳奇,從小商人到大商人,小武官到高武官,然後從大明的武官商人再到草原之主……衆人都不是傻子,剛剛跪下行禮的可是俺答汗的嫡重孫,土默特部的大汗,土默特現在雖然很慘,但好歹還是草原上的一大部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還是大明的順義王,這樣的身份還是跪在張瀚腳下,這幾日在城中他們又聽說了土謝圖汗殺馬盟誓,眼前這人在草原上的地位還用多說?

就是這座宏偉的汗宮,張瀚其實就是真正的主人,各人看到張瀚慢慢走過來,情緒居然都有一些緊張!

徐石麒也一樣緊張,他手中的聖旨是絲布的,聖旨的形式有多種,有的是真正佈置政務的,只是普通的紙張書寫,有的是封贈誥命,用的就是講究的綢布,他手中的就是這種。

現在徐石麒不擔心別的,他已經在擔心是否能順利完成傳旨的任務了。

“臣拜見欽使。”

張瀚大步走到徐石麒身前,距離數步距離後停步,拜舞下去。

不知爲何,徐石麒先是鬆了口氣,接着居然有一點感動!

人的這種心理很奇怪,如果是普通的傳旨對象,徐石麒不會有什麼感覺,張瀚做的就是臣子應該做的,這是很普通的禮節,然而眼前跪下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者,自漢唐以降,有哪個漢人敢拍着胸脯說能佔據草原,使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臣服,這事兒就算是當年的大明成祖皇帝也沒有辦到,五次征伐不過是在草原上武裝遊行,毫無效果。按大明當時的國力來說當然也能在草原上築堡,不過從成祖年其後數十年,大明的精力是在沿農耕區域和草原區域的分界線修補新築長城,建了幾千個敵臺墩堡,並沒有想起來要把這些東西延伸到草原。

軍制,施政的效率,決心,財力,這些東西並不是王朝越大就能做的越好,有時候卻是恰恰相反。

徐石麒現在一點不敢輕視拜伏在前面的人,他甚至有意側開了一下身子。

張瀚拜伏的是眼前這一份聖旨,徐石麒不敢怠慢,迅速宣讀。

旨意很正統,出自內閣潤飾,駢四儷六,十分講究法,不過朝廷的旨意里根本聽不出欣喜和驕傲一類的情緒,擊敗蒙古,攻克青城,在朝廷那邊似乎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一樣。

事實上誰都知道拿下青城的意義,就象當年蒙古人在俺答汗的率領下圍住京城,但他們拿不下來,對大明這種龐大的帝國來說還是不小的恥辱,就算是開馬市也是迫不得已,而今事隔數十年,結果是大明的臣子拿下了青城,如果不是張瀚自行其事,而是在體系內做這樣的事,比如張瀚是一個副將或參將,奉巡撫之命反擊,一戰下青城,朝廷的反應肯定不是現在這樣!

遮遮掩掩的背後,其實反而是掩飾心虛,朝廷的軟弱無能昭然若揭。

在聽旨意的時候,張瀚只是心中感慨,內閣中人的見識其實不如二十不到的天啓皇帝,要按皇帝的意思,贊張瀚之功,賞張瀚爵位,大大方方的把功勞攬下來,這樣的效果要比這份旨意要來的好的多。

張瀚如果領旨謝恩,日後再舉反旗,事上的人會怎麼看他?

就算張瀚自己,如果朝廷給足了封賞,就算私下做一些限制的小動作,張瀚也不能怎樣,甚至在考慮很多事情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一份恩義。

並不是說張瀚拘泥,食古不化,而是現實的考量。

朝廷和天子這麼看重,天子親自施恩,如果張瀚還是一意謀反,底下的人會怎麼看他?有些事情,不光是考慮實力,也得考慮人心。

一尺深的水,一躍可過,但不小心就能摔進水溝裡淹死,古往至今,不知道多少英雄豪傑死在了“不小心”上頭。

張瀚起身後,李慎明小聲道:“這樣看來,將來大義名份都夠了。”

“還不夠。”張瀚小聲道:“天子畢竟還是施以恩賞,大面上過的去,仍然算是對我有恩。”

“恭喜左都督。”徐石麒宣讀完畢後,一個錦衣衛指過綢布聖旨,交給了張瀚。

張瀚抱拳微笑:“徐主事辛苦。”

一般的進士官員都有些傲氣,何況是浙人東林黨加新科進士,又是六主事,進士最好就是入翰林院,其次是都察院行取御史,再次便是任部職,再次是其餘職位的京官,這人能任部職,就算沒有辦法入翰林,將來不能入閣,前程也不可限量,估計傲氣是肯定有的。

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一千二十章 羣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八十章 常寧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
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六十八章 算帳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五百四十五章 殖民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三十一 關卡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二百八十五章 抽薪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聯想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義師第一千二十章 羣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內外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看法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轉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八十章 常寧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祝禱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六百六十章 圍山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一千七十章 驚馬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四百四十六章 拖累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