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

洪承疇又道:“其也真是狗急跳牆,這般臨時授兵組成的軍隊,如何能與我大軍相抗衡?其白白唆使人前來送命,仁者不取,智者不爲也。”

衆人無不在臉上做出贊同的表示,洪承疇最後道:“我軍分步騎兩陣,以步爲右,騎爲左,步兵左中右三哨,以耿參將爲中哨,李遊擊,陸游擊爲左右哨,各部要奮勇接敵,戮力奮戰,上不負皇恩,下不負本官和宣大百姓的期望。”

衆將無不畢恭畢敬的答應着,這時盧象升又道:“推衝車和馬車於左側陣前,置各部火炮於後,騎兵再置於車陣左側防備,似較爲妥當。”

洪承疇看了一眼,左翼前方里許是兩個較爲殘破的村落,其餘均是田野荒原,還有兩條蜿蜒如蛇的道路,看起來已經相當的殘敗破落,荒草長的很高。

左翼連接的是陽和,天成衛城等處,相對右翼多山的地形,左翼更易於騎兵展開。

洪承疇知道盧象升的意思,一旦左翼被敵人兜過來迂迴穿插,包抄到官兵主陣,將士會們擔心被敵人擠壓至不利地形而被全殲,士氣會面臨驟然崩潰的危險。

瞭然之後,洪承疇點頭道:“敵軍雖以百姓授兵成伍,畢竟兵器精良,人多勢衆。左翼要緊,本官擬請盧大人率部至左翼守備,相機而動,如何?”

盧象升抱拳道:“下官在,則必不至有失,若有失,下官必不苟活。”

洪承疇心中隱隱不安,不過轉念一想,這場戰事真的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不提個人安危榮辱,這仗打敗了朝廷定不會輕饒。就以國家氣運來說,這一仗真的是相當的關鍵,若勝,則朝廷針對和記之事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開頭,他洪某人和盧象升都居功甚偉,將來與和記的爭鬥,各人位到總督都不是難事。

若負,不僅他們項上首級難保,就算國運來說也是受到重挫。

張瀚一旦回到草原,如游龍入海,大勢已成,無可再製。

經過諸多事情,還有時間的發酵,加上在新平堡的養望,連洪承疇等大明的高級文官心裡也是隱隱承認張瀚誠爲英主,也是潛龍,如果大明國運不佳,這人確實有望問鼎九五。而現在陝西流賊大起,幾十股流賊攻破了好幾個縣城,如果壓不住這股勢頭,流賊會如洪水氾濫,不僅陝北,陝西關中和甘肅晉南到河南都很危險。

眼下的這一戰,看似不起眼,但往大了說就是關係到大明的生死存亡,豈可等閒視之?

明軍將領全部歸隊,率領自己或多或少的部下開始擺開陣列,準備迎敵。

衆多的盞口炮,虎蹲炮,大小樣佛郎機被從城堡下方撤下來,原本今天明軍打算把這些質量粗劣的火器用來壓制城頭,現在就擺放在左翼車陣之後,以策應和掩護騎兵。

在礦兵主力進入到裡許距離時,最後又停下來整了一次隊。

一萬人形成中陣,左右翼各放了五千人,三股部隊形成了完整的品字形陣列,只是在行軍之時,中間的陣列和右翼越來越突前,而左翼被慢慢拖了下去。

從地形上來看,左翼更利於騎兵衝擊,所以在對面的明軍將帥看來,礦兵的反應相當正常,左翼應該是小心謹慎前行,以防備明軍的騎兵突擊。

在最後一次整隊完畢後,明軍發覺對面的敵軍並沒有把縱隊展開變成橫隊。

在確定和記爲強敵之後,很多將帥都或多或少了解過和記的戰法。

以陣列之法,堂堂正正對敵,講究陣列和後勤保障,用火炮和火銃破敵,這是和記給很多人的印象。

和記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毫無疑問是行軍變陣的能力,縱隊行軍,在抵近敵前時轉而變爲橫隊,在旗手,鼓手,中隊長,軍士長等軍官和軍士的指揮下,如山巒一般壓向敵人,這纔是和記克敵致勝的法寶。

至於騎兵配合,應該也是和記的強項,否則無法解釋和記以純粹的步兵能在草原上降服了那麼多蒙古部落。

不過人們最爲看重的還是和記的方陣,一長列百餘人爲正面,幾百人爲縱深,營團連到中隊級的方陣擺開,一次擊發就是幾百上千支火銃,其步兵銃的威力不在強弓之上,明軍的弓力射程肯定不及火銃,這也成了很多將領最爲憂心之事。

而眼前突過來的敵人,卻不似傳說中的和記商團軍那樣擺開橫陣,這令得很多明軍將領都鬆了口氣,感覺更有信心了一些。

當然如果這一仗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以萬餘兵力對兩倍與已的敵人,特別是距離越近,就越能看到對面來敵武器精良,行動快速,雖不似傳說中的和記戰兵那樣給人如山一般的壓迫感,但也能感覺得到這並非是洪承疇等人論斷的田莊農戶臨時組成的軍隊。

這也叫所有明軍高層感覺困惑,如果來的不是農兵,和記是怎麼藏起來的這支強兵?如果是和記戰兵,似乎又與傳說的大不相同,這真是令人迷惑不解。

不管怎樣,雙方的鼓手都開始擊鼓了。

明軍正處於士氣的巔峰,除了少量步騎看守新平堡城門,以防堡中的人衝出來內應外合外,大半的明軍被從堡牆下徵調回來,這反而叫他們鬆了口氣,攻城戰和守城戰一樣的殘酷,眼看着夥伴從半空摔下來,自己還得戰戰兢兢的從雲梯往上爬,這種感覺也實在是相當的可怕。能從攻城序列裡退下來,哪怕是和強敵野戰,這也是叫明軍將士鬆了口氣。

這些從宣府大同榆林甘肅陝西太原各鎮徵調來的軍人,原本就是各鎮的精華。

洪承疇等人初上任時得到了天啓皇帝的大力支持,在皇帝的壓力下,閹黨也是相當的配合,要人給人,要錢糧給錢糧,在充足的糧餉和皇權的大力支持下,一年多時間也足夠洪承疇等人從各鎮中調集來相當精銳的部下並將其捏合起來了。

可以說,眼前這一萬多人就是宣大各鎮的精銳,朝廷多次往遼鎮調兵,各鎮出兵都很難出動這樣的精兵,再加上被洪承疇等人調教訓練過,也堪稱足兵足餉,這支一萬餘人的軍隊,相比大明極盛時的九邊將士,恐怕也不遑多讓了。

一萬多人的明軍也明顯分成了三部,分爲左中右三翼。

冷兵器時期的交戰,不存在真正的遠程火力,也不存在壕溝戰或決定戰場勝負的重武器,更不存在空襲等後世戰爭的手段。

以陣列交戰,不管是拋射的弓箭還是火銃,一般的攻擊範圍都在百步之內,火炮的出現使軍隊的陣列更加縱深,也發展出了胸甲騎兵戰術,但本質上還是一樣的,陣列,對自己部下的調度,對火力舒出的利用和理解,在明末一直到清末都是差不多的戰術和打法。

拿破崙就是善長利用地形和火炮輸出,擅長在適當的時候出動他的老近衛師團,同時擅長使用騎兵突襲敵人的側翼,突擊敵方的火炮陣地,因此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在眼前的這一場戰事中,戰場是隨機選擇,雙方都只能在這裡展開會戰。

地形是平原爲主,右側大片山地和一條官道,北方是橫亙的邊牆,有少量的林地和大片的田地,幾條蜿蜒曲折的小道,一條主幹道,還有一些村落爲主。

在大地上,北方是一大片的紅色,象是一羣集結在一起的紅螞蟻,這是明軍一方,他們的陣列更加的緊密一些,中間的營盤和左側的車陣給明軍不小的屏障,他們顯然是決定先採用守勢的一方。

攻過來的礦兵隊伍拉的很開,一個個縱隊象是一個個突擊向前的箭頭,在最後調整過陣列之後,象是一根根筆直的箭頭,震顫着射向遠方,無比堅決,又無比快捷。

原本激烈震盪的鼓聲逐漸變的輕捷快速,明軍不知道,但礦兵們知道這是要調整腳步,將原本的小幅度的步速調整爲大步前進。

到了二百步左右的範圍時,鼓聲又轉爲凝重,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臨陣前叫大夥再注意自己的左右手,跟緊自己的前隊,並且準備進入交戰。

礦兵當然是要進攻,不僅是人數上的倍於明軍,在戰意上,訓練上,兵器上,還有指揮上,孫耀都有相當強烈的自信。

正午的陽光還是有些熾熱,現在處於秋和冬的轉換季節,有時候中午的陽光象是夏末時一樣炙熱,這種熱度很快就會退去,到下午兩點過後就算在太陽底下人們也不會覺得炎熱,只要一起風,就會叫人感覺有些寒意逼人。

地面上滿是枯敗的沒有收穫也沒有燒掉的作物,和記撤離了相當多的人手,留下來的人沒有辦法照顧這麼大的農田,不可避免的把一些田畝給荒蕪掉了。

落葉和農作物匍匐在地上,被人們的靴子踩踏進鬆軟的泥地裡頭,路過的靴子主人沒有半步停留,仍然大步向前。

地面上完全成了黑灰色的海洋,大片大片的田間地頭和幾條道路都被穿着灰黑色短袍的人羣給填滿了。

正如洪承疇判斷的一樣,礦兵們沒有整齊劃一的軍服,他們畢竟是礦工,他們穿着的衣袍以灰色黑色藍色爲主,因爲長久的在礦區工作,身上不停的落着煤灰,哪怕經常洗衣服,時間久了 ,頭髮,耳後,臉部,包括衣袍和手都成了黑灰色。

這羣人象是形成了灰黑色的洪流,不停的奔涌向前,他們眼光熱切而堅定,充滿着信念,在對面的明軍已經亮出刀槍和弓箭,象是紅蟻羣前的無盡的枝椏,冷芒森森,令人感覺到死亡的恐怖和威脅。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八百章 爭位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二百章 各司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十一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四十三章 叔侄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八百章 爭位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九百二十三章 示威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突進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六百七十章 短兵第二百章 各司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離京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銀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十一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五章 好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直言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三百一十四章 櫻桃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四十三章 叔侄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亮相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車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請教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塘馬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