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

劉國縉往前不遠是一條東西大街,汗王宮殿和張瀚的府邸都在這條大道的東端。

這裡的防衛已經較爲嚴格,很多士兵在這裡巡邏,都是些火銃手。

劉國縉注意到火銃手拿的火銃製作都很精良,銃管黑沉厚實,一看就是用足了精鐵,比工部那些糊弄人的玩意不知道強到哪去了。另外就是銃口處裝着雪亮鋒銳的刺刀,看起來很有威脅感,有一些商家遠來,不怎麼知道威儀的,到這裡才感覺到和記不是普通的商家,張瀚也不是普通的東主,人們的氣息漸漸沉靜下來,也安靜許多。

路口處有一些道士在擺攤算卦,生意也是很不錯的樣子,不少人圍着攤子花錢買卦。

青城這裡原本是黃教的大本營之一,城中貴族多信黃教,和記也不禁人信教,只是把過多的佛寺改建了大部份,遷出了一些喇嘛出去。黃教對此意見頗大,但後來張瀚在庫倫與黃教首腦達成了協議,雙方和解。

黃教在漠北等處大修佛寺,也就不在介意在青城的一點損失了。

除了黃教外,張瀚進駐青城之後晉北的一些佛寺也開始進駐,他們只找了個小院當寺廟,供奉的人還是很多的,晉北佛寺很多,寺廟實力也很強,黃教走掉不少之後張瀚也不好公開扶持他們,但漢人之中還是沒有幾個信藏傳佛教的,還是供奉這些內地過來的大和尚們。

除此之外就是城中有了城隍廟和關聖廟,還有了兩座道觀。

這是明顯不同的待遇,張瀚的藉口是妻子常寧信道,所以要修道觀供奉,其實常寧並不信道。相反是常母信佛,可是張瀚在這事上有自己的考慮,本土教宗在這些外來的宗教面前一直是守勢,只有唐時道教是真正的輝煌期。

張瀚不希望把道教恢復成唐時那樣的狀態,明朝列帝也有不少信道的,成祖皇帝還修了武當山宮觀,不過有的皇帝修宮觀是爲了統治的基石考慮,有的則只是爲了迷信,比如明朝帝王短壽,有的是身體原因,有的是因爲服用了金丹一類的東西,比如宣宗皇帝,也比如世宗皇帝。張瀚希望本土道教有一定的地位,對民間有相應的影響,外來宗教可以存在,但不能佔統治地位,蒙古人就毀在了黃教上,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張瀚對道教的扶持還是有些用的,城中道士漸多,對此城中居民也很能接受,早晨和尚起來打木魚報時,佛寺受四時供奉,不過軍司不會拔地給寺廟,他們都得自己想辦法化緣解決吃食生計問題,早起報時算和尚最大的貢獻。

另外就是做法事之類,道士也做法事,還算卦,看風水,替人合生辰八字,算起來用處比和尚大,中國人信仰上比較講究實用,所以道士比和尚還受歡迎。

眼前卦攤上就是道觀裡出來的道士,也有剛過來不久的遊方道士,劉國縉幾人看了一眼,並不在意,但看到有幾個軍司吏員走過來站在卦攤前,不覺就停住了腳步。

“道長們,十日一稅。”爲首的一個圓臉吏員很和氣的笑道:“諸位請交稅錢。”

幾個道士似乎司空見慣了,各人從容不迫的從口袋裡或是荷包裡取出銅錢來,每人都交了五十個銅錢。

一箇中年道人沒有交錢,反是質疑道:“和記不是向來對百姓和善麼,對百姓也不苛刻,怎麼我們道人還要交稅?咱們大明境內擺攤,也未曾要交過稅錢啊。”

旁邊幾個道人有人要說話,圓臉吏員擺了擺手,笑着道:“道長,你在大明那裡沒交過稅錢,可是有沒有花錢領過授籙?”

“這個,領過的。”

“花了多少?”

“十兩銀。”

“那不就是稅?僧人領碟,道人授籙,都是國家的一種稅收。”圓臉吏員態度還是很溫和,語氣卻很鄭重,他道:“僧道不事生產,碟籙都是一種預收的稅收,因爲道士僧人會消耗社會的財富,所以先花一筆巨資,算是對朝廷財務和民間生計的回饋。不然的話,朝廷不管不顧,人人都自去當和尚道士去了。”

衆人鬨笑起來,那道士臉色微紅,說道:“我輩不管是做法事還是起卦算命,總是要憑本事吃飯的,並非招搖撞騙。”

“在下豈敢這麼說道長。”圓臉吏員搖頭道:“道長誤會了。只是說,大明對僧道也是收稅的,而且發放這些東西漸漸成了給勳貴太監的賞賜,分發賜下來,再叫僧道們花錢去買,價格還漲了不少,還得花錢求人。咱們這裡是不管這些的,不管是三教九流,任由自便,但任何人也不能不納稅。道長此前說不交稅,但有沒有被人盤剝敲詐過,又有擔憂過匪道之流嗎?我們這裡要負責保障治安,修補道路,這些叫公共事務,如果不徵稅的話,又哪有錢來做這些事呢?就象道長從外地而來,此前病餓交加,我們這裡的厚生司先接納道長,不收分文住了十幾日,還請醫生看病吃藥,不收稅,道長性命堪憂啊。”

這一下衆人都是大爲點頭,連這個道士都老大不好意思的樣子,當下從懷中掏出銅錢來交納了上去。

“點算清楚了。”圓臉稅吏交給一張回執,笑道:“道長就算離開青城遊方,有這個回執在截止日期之前都不需要再納稅。如果一直沒有收入,說明一下也可免稅。並且可以去領救濟,當然道長有才學,應該不至於再需要救濟了。”

稅吏轉向四方,拱手道:“咱們徵稅都有用處,各項開銷都有明細,財稅司都會張貼出來,有疑惑的可以去看看,當然咱們和記徵稅最要緊的還是咱們自己的發展,這沒法兒,在咱的地頭上總得有所付出,諸位說是不是?”

“有理有節。”劉國縉讚了一聲,心頭反是更是隱隱的不安。和記地方一個普通的小吏都這樣能耐,並且對大政方針說的這般清楚,而其施政光明正大,內部欣欣向榮,只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安家落戶。

從一路過來看到的情形來看,和記對其統治區域的各種措施遠比大明要得力的多,內部也更團結和有向心力,怪不得其地盤越來越大,軍隊的實力也越來越強。

這時又有一隊騎兵經過,所有人都自發的讓開道路,包括一些騎馬的官吏也是主動避讓。

不少人向軍隊的軍人們拱手致意,種種尊敬完全發自內心,並無做作之處。

“走吧。”劉國縉對兩個兒子道:“前去說話都要謹慎小心,切莫行差踏錯。”

“父親又擺出這謹慎小心的樣子來了。”劉家老大不以爲然的道:“和記一切行事都有法度宗旨,不欺人,放心罷。”

“就是看了適才的情形爲父才略有心得。”劉國縉捋着灰白的鬍鬚,緩緩說道:“就是因爲和記凡事都講法度,所以犯了事也沒有人情,更要小心謹慎,有戒懼的心思,越守法,就越不畏法。如果如在京師那樣,仗着爲父有些薄面,有一些不法情事小小不言的也沒有人同你們過不去,在這裡,你們會吃虧的。”

“父親所言甚是。”劉大拜道:“兒子明白了。”

劉二也甚是贊同模樣,說道:“其實這樣也好,在京師時我們仗着父親在官場的權勢能欺負別人,可也時刻擔心會有別人來欺負我們,遇到太監勳貴和高門大戶,我們的身份便又不夠了。京師之中藏龍臥虎,不知吃了多少次啞巴虧。和記這樣挺好,凡事都講法度最好。”

“也會有一些權貴。”劉國縉含笑道:“不過大差不離就是這樣,你們能體悟就好。”

劉、氏、父子等人離開,衆人都知道是往東邊張府去,這幾日張府有點烈火烹油的模樣,十分熱鬧。

以前張瀚愛靜,也爲了和記內部保持簡樸厚實的作風,不欲大張旗鼓的擺宴請客,自己的私宅也不鼓勵官員將領前來拜訪,不管是常母還是張瀚自己,從來不做壽設宴,時間久了,人們都明白張瀚本性如此,也就沒有什麼人再來行逢迎拍馬的那一套。

這一次的主意也不是收禮,整個和記都是張瀚所有,他還要受什麼禮?規定了送禮額度不得超五十兩,局級以下只得送二十兩以下,劉國縉是外來客人,打個擦邊球,多送了些料想也不會被拒,普通的將領官吏就只能按規定來送,張府還會有回禮,算來出不了幾個錢。

所有人都明白,這一次是爲了立下少主君,以定名份,從此之後,除了張瀚之外和記就有了另外一個主君,雖然是少君,但也是君上。

夠格往張府送禮和參加宴會的都趕着過去,不夠格的也很多跟着一起過去,不爲別的,就是爲了去瞧場熱鬧。

張府在汗王宮左近,原本是一個大寺廟,地方很是寬廣,足可容納諸多百姓往返觀看熱鬧。

大門之外護衛很多,隔成多道人牆,叫人流不停進出,防止踩踏。

也有一些禮數,只要過來的百姓說幾句給小兒讚頌添福的話,就有一份小禮物回贈,至於給小兒送小鞋新衣的,不管是用的什麼布料,都有厚禮回贈。

這一次也算是張瀚用自己私人的銀子給城中百姓發一些福利,過來的人都喜笑顏開。就算青城的人多半家境都不差,但白得的財物總是會叫人感覺很好。

-------------

各位有紅票的莫忘了支持啊,也不要錢,動一動手就是對俺莫大的支持了。

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七十章 直言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一百五十章 挑細作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七百四十七章 此令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三十章 招徠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三十六 多謝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駕崩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
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一千零三章 押送第七十章 直言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落空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三百九十九 退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四百四十 章 京營(昨天是三十九)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三百二十二章 狂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山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一百五十章 挑細作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緊張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四十八章 加徵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忽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七百四十七章 此令第七百七十八章 斫首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月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順河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急就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三十章 招徠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三百七十 守護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蕭牆第七百三十章 說服第五百零一章 論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三十六 多謝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底氣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虎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愉悅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三百四十二章 恩旨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駕崩第五百三十八章 信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落水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耐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六百七十四 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