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開戰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從別人嘴裡說出來,多少有些套話的嫌疑,唯獨樑嘯說,卻是那麼自然,那麼有底氣。他的成功軌跡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最好詮釋,他的冠軍侯爵就是最好的證明。

趙嬰齊怦然心動。以少勝多的名將,威震天下,這樣的字眼對他來說太有殺傷力了。更重要的是,有一個成功的樣板就在他的面前,這不是一個摸不着的幻影,而是實實在在的可能。

樑嘯能做到,我爲什麼不能做到?論身份,我比他還要強三分呢。他第一次去西域的時候,身邊不到十騎,我現在身邊卻有四五百騎。他不過是個平民,我卻是南越的太子。

我能輸給他?

趙嬰齊深吸了一口氣,胸膛跟着慢慢挺起,整個人像是打足了氣一般,多了幾分雄壯。他盯着樑嘯,一字一句的說道:“君侯,我準備好了。你說吧,該怎麼辦?”

樑嘯莞爾而笑,眼中露出幾分釋然。他伸手拍拍趙嬰齊的肩膀,湊在他耳邊嘀咕了幾句。趙嬰齊聽了,連連點頭,眉開眼笑。他挑起大拇指,連聲讚道:“君侯,高,實在是高!”說完,雙手抱拳,拱拱手,瀟灑地一撩大氅,轉過來,昂首挺胸,像一隻即將上陣的錦雉,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了。

樑嘯看着趙嬰齊的背影,悄悄的吐了一口氣。

要想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意志是關鍵。他率領二十騎悍然出擊,破陣,奪馬,固然是看到餘善、景昭輕敵,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但更重要的目的是爲了激勵被嚇壞的南越將士。

Wшw ⊙тt kΛn ⊙c○

這些將士都是養尊處優,沒有見過多少戰爭殘酷的禁軍,突然見到這麼多的敵人。難免慌亂,難免心虛,一旦交戰,被鮮血和死亡一刺激。他們很可能就會亂了陣腳,甚至發生潰逃。

視死如歸的戰士不僅僅需要嚴格的訓練,更需要戰場的歷練。這些南越將士離真正的勇士還有一段相當遠的距離。樑嘯等不及,他必須利用一切機會,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欺騙他們,也要讓他們鼓起勇氣,藐視敵人。否則,等待他的只能是兵敗身滅。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樑嘯激勵趙嬰齊的話,也是爲了激勵他自己的心靈雞湯。說完這句話,他覺得渾身輕鬆,一直以來糾纏他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餘善又如何?天子又如何?狹路相逢,無非亮劍而已。

——

幾棵高大粗壯的石榴樹下,趙嬰齊集結了什長以上的將領訓話。統一思想。

“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要像一根釘子,牢牢的紮在這石榴嶺上。誰敢來惹我們,哪怕他是一頭犀牛,我們也要扎他一身血。”趙嬰齊揮動手臂,神情兇狠。“若有貪生怕死之輩,也休怪老子心狠手辣。老子戰死之前,一定先將那些懦夫剝皮抽骨,碎屍萬段……”

將領們神色凜然,連大氣都不敢出。

“此戰成功,諸位就是我南越的棟樑。我保諸位一世榮華富貴。海枯石爛,絕不食言!”

趙嬰齊舉起兩根手指,對天發誓,神情莊重。

將領們互相看看。不約而同的吼道:“願與殿下共進退!”

樑嘯給他的建議很簡單,只有兩個字:賞罰。賞者,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罰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如果撤退只能恥辱的死去。不如英勇向前,光榮的戰死在沙場之上,還可以博個身後名,爲子孫謀些福利。趙嬰齊是太子,他活着,榮華富貴可欺。他如果死了,這些將士都不會有好下場。趙嬰齊一開口,將領們就都明白了,話已挑明,後路已斷,除了跟着趙嬰齊與餘善血戰到底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這一點,相信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可以分得清其中的輕重。唯一應該考慮的就是怎麼戰勝餘善。這時候,在趙嬰齊的示意下,樑嘯閃亮登場。

“諸位的勇氣和忠誠,令人敬佩。”樑嘯拱拱手,環顧四周。“能與諸位並肩作戰,是樑某的榮幸。”

將領們哈哈大笑,能得冠軍侯一句贊,也是不容易啊。樑嘯訓練他們騎射的時候,沒少罵他們廢物。原本不少人還有腹誹之心,現在看到了樑嘯的驚人技藝,他們也只能認慫。這時候樑嘯贊他們勇氣可嘉,對他們也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他們大多是秦軍後裔,沒什麼文化,卻繼承了秦人的悍勇和血性,也沿襲了秦人對軍法的服從,對樑嘯這個兼有教官和將軍的年輕人,他們心服口服,五體投地。

“餘善見識過了騎兵的威力,短期內恐怕不敢再與我們在山谷間決戰。只要他的腦子不壞,他肯定會選擇強攻山嶺。強攻山嶺固然會增加傷亡,但與騎兵的衝擊力相比,還是更合算。畢竟他們有近六十倍的兵力,再大的傷亡也承受得起。”

樑嘯停了下來,看着將領們的臉色。果然,一想到六十倍的兵力差距,他們剛剛被趙嬰齊激起的雄心頓時打了折扣,每個人都露出了畏懼之色。趙嬰齊有些急了,連連衝着樑嘯使眼色,示意他氣可鼓,不可泄。

樑嘯視而不見,他淡淡的笑着,讓這壓抑的氣氛慢慢發酵。戰鬥畢竟是很現實的事,勇氣要有,但只有正視現實的勇氣纔是真正的勇氣,否則,一旦戰鬥開始,幻象被打破,反而會崩潰得更快。

就在這種壓抑快要到極限,壓迫得每個人都難以呼吸的時候,樑嘯輕笑了一聲。這一聲笑並不響亮,卻透着說不出的輕蔑。南越將領不由得紅了臉,尷尬地看着樑嘯。

樑嘯揹着手,在帳內來回轉了兩圈,又慢慢站住,轉身四顧。“諸位聽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嗎?”

衆人不解,面面相覷。

“諸位知道太子殿下爲什麼要冒險將大營移到石榴嶺嗎?”

趙嬰齊心領神會,笑道:“沒錯,這石榴嶺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有利地形。有了這麼好的地形。別說餘善有六十倍的兵力,就算有一百倍,又能如何?”他忽然想起了樑嘯西行時與渾邪王戰鬥的經歷,笑得更加開心。“當年冠軍侯以十人擊敗渾邪王四千精銳。還臨陣斬殺了渾邪王,就是利用地勢之利。”

衆人恍然大悟,齊齊地鬆了一口氣。既然樑嘯曾經利用地形,以一當百,那六十倍的兵力差距也不足爲奇了。餘善再厲害。還能比草原上的渾邪王厲害嗎?

其實,包括趙嬰齊在內,對那一戰的真實情況都不怎麼了解,他們也不知道渾邪王究竟有多厲害。但是在他們看來,樑嘯能以二十騎輕鬆擊潰餘善四五百人,有四千騎的渾邪王自然更加厲害,至少要比餘善厲害得多,四百倍的兵力差距也比六十倍更誇張。與那一戰相比,餘善何足道哉。

一張一馳,讓南越將領經歷了一次從希望到絕望。又從絕望到希望的過程,看似又回到了原點,實際上區別甚大。他們此刻就像疊打過的鋼刀,去掉了一些雜質之後,變得更有韌性。

樑嘯隨即給他們安排戰術。這些人都曾是接受陣法訓練的第一批學員,對陣法的理解比普通將士更深,樑嘯一說,他們就基本理解了,頻頻點頭。

樑嘯要求他們加強小陣的訓練,務必要讓小陣中的士卒配合默契。同時再加強小陣之間的互相照應,利用好身邊的地形。只有如此,才能儘可能的減少傷亡。要想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不僅要有必勝的意志,還要有行之有效的戰術。

將領們聽得非常認真,一一銘記在心。回到各自的營之後,他們紛紛召集自己的部衆,傳達精神,鼓舞鬥志。既讓這些普通士卒意識到戰鬥的艱苦。又爲他們樹立必勝的信心,做好戰鬥的準備。

接下來的兩天,不用樑嘯催促,每一個南越將士都投入了緊張的訓練。他們根據劃好的防區分配任務,熟悉自己防區內的一草一木,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來去自如,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迅速到達。

將領們言聽計從。

——

數日之後,餘善經過仔細權衡,終於做出了決定,對石榴嶺發動了強攻。

朝陽初升,一隊隊閩越軍走出大營,來到石榴嶺下佈陣。大概是因爲幾天前被騎兵突襲的陰影過於濃重,閩越軍非常謹慎,離石榴嶺還有千步之遙就停止了前進的腳步,擺下數個千人陣,所有的士卒都手持長矛、盾牌,張弓引弦,嚴陣以待。

立下警戒陣型之後,其他的將士依次進入陣地。他們沿着大河南岸西行,來到石榴嶺的正面,立下中軍陣地。前後左右四個方陣護住中軍就位,立起一個三四丈高的點將臺。餘善在一羣僚佐的簇擁下登上點將臺,威風凜凜的四顧示意,安然入座,僚佐侍立在左右,兩個歌伎抱着樂器坐在一旁,軍吏侍立臺下待命。二十面牛皮大鼓一字排開,鼓吏裸着上身,露出黝黑虯結的肌肉,神情彪悍。

戰鼓聲中,擔負攻擊任務的戰士進入陣地,十二個閩越步卒千人隊分作四面,每面三千人,以千人爲單位,成品字形列陣。

總共兩萬多人,將河谷填得滿滿當當,中軍後陣甚至將陣地延伸到了河南的山坡上。戰鼓節奏舒緩,戰旗迎風飄揚,殺氣騰騰,威武雄壯,似乎僅憑氣勢就已經勝利了一半。

如果樑嘯沒有事先提醒南越將士,餘善說不定真會得逞。嶺上只有五百人,被四五十倍的敵人圍住,任何一面至少都有五六倍的敵人,這種震懾力絕非常人可以抵抗。四面被圍,無路可退,更是一個很容易讓人產生絕望情緒的場景。

正因爲事先有所預料,提前做好了準備,南越將士才能保持相對的平靜,靜靜地打量着嶺下列陣的敵人,樑嘯也才能和趙嬰齊談笑風生。兩人舉着千里眼,一邊觀察着嶺下的閩越軍,一邊閒聊。

“只看到餘善,沒看到景昭的戰旗,看來景昭不是死了,就是傷勢過重,無法親臨戰場指揮。”

趙嬰齊點了點頭。“餘善應該比景昭好對付吧?”

“有些差距。不過,對我們來說都一樣。不管是誰來,都要打得他頭破血流,鼻青眼腫。”樑嘯放下千里眼,在希婭端來的椅子上坐下,翹起二郎腿,輕輕的晃着。“殿下,對你來說,餘善就相當於渾邪王,你一戰成名的機會來了。”

趙嬰齊故作輕鬆的哈哈一笑,卻掩飾不住心裡的快意。如果真如樑嘯所說,這一仗打贏了,他就真的一戰成名了。對手是閩越的國相,五百對三萬,不管餘善是不是廢物,這一戰都將是一場重大勝利。

“能和君侯並肩,我三生有幸。”

樑嘯笑笑,擺擺手。“我就不掠美了。這一戰,由殿下親自指揮,我爲殿下掠陣。若有需要,我隨時可以提刀上陣,爲殿下效勞。”

“有君侯在側,我就放心了。”趙嬰齊站起身來,拍拍胸口,大步流星的走向設置在高地上的指揮台,十名親衛緊緊跟上。趙嬰齊登上臺,鼓吏掄起鼓桴,緩緩擊響了戰鼓。

雄渾的戰鼓聲響起,和嶺下閩越軍的戰鼓聲交相呼應。

堅守在各自陣地上的南越將士轉過來,看向臺上的趙嬰齊,山呼萬歲。趙嬰齊擡起手,輕輕一按,滿面笑容的向四面欠身致意,神情輕鬆,氣度從容,頗有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將風度。

“衆將士!”趙嬰齊舉起右拳,運足了一口丹田氣,大聲喝道:“你們是南越最強的勇士,又經過冠軍侯的精心教導,幾個月來,你們辛苦訓練,流血流汗,爲的是什麼?”

石榴嶺雖小,畢竟方圓數裡,南越將士很難聽清趙嬰齊的聲音。不過,各什的什長事先都進行過彩排,知道趙嬰齊在說什麼,也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趙嬰齊話音一落,他們就率先舉起了手中的武器,大聲喝道:“破軍殺敵,斬首立功!”

普通將士也不多想,立刻跟着自己的什長大吼:“破軍殺敵,斬首立功!”

四五百人齊聲怒吼,氣勢也甚是驚人,一時竟將嶺下閩越軍的戰鼓聲壓過。樑嘯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是聽了這些依稀帶着幾分秦人遺風的怒吼,心裡也難得的涌起幾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

第608章 驚弓之鳥第268章 形勢逆轉第503章 蠱惑第22章 搶戲第166章 運氣第566章 賢王第54章 誰連累誰第435章 王霸之間第647章 背叛第575章 爭榜第279章 冤家路窄第120章 後悔第621章 奇襲第176章 時不再來第557章 師友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326章 機不可失第605章 縱橫第396章 來得太快第352章 換人第77章 技驚四座第483章 出使第506章 轉機第7章 藏龍臥虎第468章 辯日第365章 暗流涌動第577章 人心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267章 國難財第141章 狩獵(中)第66章 因果第291章 受挫第494章 慶幸第249章 利與害第242章 烏茲刀、大宛馬第57章 忠孝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175章 箭不虛發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155章 機會第362章 門前冷落第8章 出醜第443章 小人第427章 風雲再起第331章 轉戰天山第625章 變陣第12章 當頭棒喝第520章 大勝第353章 炫富第304章 對手第315章 小月氏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375章 董仲舒第159章 免起鶻落第621章 奇襲第50章 有一種坑叫糞坑第549章 招生第387章 困難重重第133章 見識第408章 信任第451章 羽毛第23章 激將第275章 賺錢買賣不做第554章 死士第246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23章 他鄉遇故知第392章 大捷第252章 中看不中用第465章 隨風潛入夜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380章 別來無恙第433章 迂迴第513章 練陣第276章 霍去病第353章 炫富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41章 驚喜不斷第194章 原來如此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571章 進諫第578章 拒絕第17章 挖坑第286章 危險和機遇第301章 難兄難弟第441章 哪兒也不去第313章 娃娃親第434章 翻雲覆雨第551章 退路第139章 攻心第16章 拜師第70章 風已逝,波未平第26章 吳王祠第70章 風已逝,波未平第376章 大一統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250章 指點江山第596章 分紅
第608章 驚弓之鳥第268章 形勢逆轉第503章 蠱惑第22章 搶戲第166章 運氣第566章 賢王第54章 誰連累誰第435章 王霸之間第647章 背叛第575章 爭榜第279章 冤家路窄第120章 後悔第621章 奇襲第176章 時不再來第557章 師友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326章 機不可失第605章 縱橫第396章 來得太快第352章 換人第77章 技驚四座第483章 出使第506章 轉機第7章 藏龍臥虎第468章 辯日第365章 暗流涌動第577章 人心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267章 國難財第141章 狩獵(中)第66章 因果第291章 受挫第494章 慶幸第249章 利與害第242章 烏茲刀、大宛馬第57章 忠孝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175章 箭不虛發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155章 機會第362章 門前冷落第8章 出醜第443章 小人第427章 風雲再起第331章 轉戰天山第625章 變陣第12章 當頭棒喝第520章 大勝第353章 炫富第304章 對手第315章 小月氏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375章 董仲舒第159章 免起鶻落第621章 奇襲第50章 有一種坑叫糞坑第549章 招生第387章 困難重重第133章 見識第408章 信任第451章 羽毛第23章 激將第275章 賺錢買賣不做第554章 死士第246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23章 他鄉遇故知第392章 大捷第252章 中看不中用第465章 隨風潛入夜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380章 別來無恙第433章 迂迴第513章 練陣第276章 霍去病第353章 炫富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41章 驚喜不斷第194章 原來如此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571章 進諫第578章 拒絕第17章 挖坑第286章 危險和機遇第301章 難兄難弟第441章 哪兒也不去第313章 娃娃親第434章 翻雲覆雨第551章 退路第139章 攻心第16章 拜師第70章 風已逝,波未平第26章 吳王祠第70章 風已逝,波未平第376章 大一統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250章 指點江山第596章 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