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信仰

當夜,王賢宿在鄭家,翌日天矇矇亮,便聽到外面有鐘聲敲響,連綿不絕。他起牀出去觀看,便見鄭家人已是紛紛起牀,鄭沿迎上來,歉意道:“吵醒大人了。’

“無妨。”王賢搖搖頭,問道:“爲何敲鐘?”

“這是我鄭氏的祖訓,每天卯時敲會善鍾二十四下,全族聞聲起牀。續敲四下,同時梳洗;再敲八下,男女列隊,到宗祠的師儉廳前聽族長訓話。”鄭沿介紹道。

王賢是體驗過宗族生活的,他王氏一族便算是很講究的了,卻也遠沒這般規矩……不禁饒有興趣道:“外人可以參加麼?”

“外人不可以參加,”鄭沿笑道:“但二老爺不算外人。”說着伸手道:“請。”

“請。”王賢稍事盥洗,便跟着鄭沿先一步到了鄭氏宗祠。宗祠是鄭宅鎮的核心建築,規模可謂浩大。內分五進,第一進便是師儉廳,正中懸掛着太祖御筆的‘孝義家’匾額,兩旁柱子楹聯‘史官不用春秋筆,天子親書孝義家’,左右牆上,還各有一個八尺高的大字‘忠’、‘義’!氣勢雄偉,正氣浩然!

王賢不禁好奇問道:“能爲天子配聯的想必也是重臣名儒吧?”

“呵呵……”鄭沿那張忠厚的臉上,閃過一絲緊張道:“年代太久,不記得了。”

“哦。”王賢心說,可能是宋濂所書,太史公尚未平反,所以不好提及。

他卻不知道,這副楹聯,乃被夷十族的方孝孺所題……鄭家敢掛着,就已經是莫大的勇氣了,又豈敢明說?

師儉堂前種着幾株蒼勁盤曲的柏樹,旁有水池,一大二小,成‘品’字狀。古柏水池,寓品行高潔,宗脈長青。

接下來,王賢便看到終生難忘的一幕……悠揚的鐘聲中,鄭氏一族的男女從晨曦中走來,每個人都衣着整潔、意態肅穆,雖有數千之衆、卻多而不雜、忙而不亂、進退有序。院裡院外,男女左右分立、各安其位,除了沙沙的腳步聲,競連咳嗽聲都聽不到。

待各就各位,堂前響起鼓聲,鄭沿悄悄告訴王賢,這是敲‘聽訓鼓’,敲響聽訓鼓,即表示族長開始訓話,不過老族長上了年紀,如非必要,都是令子弟中出類拔萃者代爲誦唸家規。

王賢點點頭,便見鼓聲中全場肅穆,老族長中坐,一名青衿弟子立於堂前,朗聲誦唸鄭氏家規:

“人家盛衰,皆系乎積善與積惡而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天理昭然……”

“凡爲子弟,必孝其親;爲妻者,必敬其夫;爲兄者,必愛其弟;爲弟者,必恭其兄……”

“卑幼不得抵抗尊長。受長上訶責,不論是非,但當俯首默受,毋得分理見兄長,坐必起,行必以序。子侄雖年至六十者,亦不許與伯叔連坐。”

“對祖宗朔望必參,四時祭祀;幼者必後於長者,言語亦必有倫……”

隨着那弟子抑楊頓挫的音韻,鄭老爺子便跟着搖頭朗誦,族中數千男女亦齊聲朗誦,聲音琅琅,穿透天際,將天空和人的心靈,洗滌的一塵不染。待到朗誦完畢,靜思己過片刻,族人便入左右兩個偌大的飯廳食飯。左爲‘同心堂’,是男人會膳處,右爲‘安貞堂’乃婦女會膳處,都齊刷刷排着一排排長條桌,桌上的飲食皆是族人們勞作所得,雖不豐富,卻吃得安心。

不是親眼所見,後世人很難想象這種幾千人會餐,熱鬧卻不喧鬧的場面。這是怎樣一種敦睦熙熙、和哉適哉的場景呵?簡直盪滌心靈,如沐春風……

王賢亦如癡如醉,陶然其中,他終於明白我華夏百姓真正的信仰,不是佛、不是道、不是儒,而是宗族。

在我華夏,宗族就是宗教,就是信仰!

王賢被請到後院的小食堂吃飯,這裡是給孕婦和產後婦女準備的,偶爾也用來招待貴客。

飯菜自然豐盛,但王賢滿心都是朝聖般的激動,對鄭老爺子道:“我知道鄭家家規是‘食不言、寢不語’,但有幾個問題憋在胸裡,不問出來,實在食不甘味。”

鄭老爺子捻鬚笑道:“大人只管問。”

“這幾千口人,如何能做到井井有條?”王賢問道,這是六百年後也很難不到的,除非富士康……

“說難也不難,有序則不亂,不亂則安。”鄭老爺子緩緩道:“我鄭氏數百年同居共食,沒有序肯定是要亂的。爲此我鄭氏專設了有序堂,制定了一百六十八條家規,日日耳提面命,世代相傳下來,自然也就井然有序了。”

然後老爺子如數家珍的爲王賢舉例,除了長幼有序、尊卑有序、男女有序這樣的倫常之序外,鄭家甚至規定了起牀時間、三餐時間、至於衣服、鞋帽按季節準時發放,什麼時候穿什麼質料的衣服,女子幾歲戴什麼樣的首飾,都有規定……又如弟子教養上,年滿五歲就要學習禮儀,八歲讀書至二十歲,學習上進者繼續讀書,無希望在家學習理財。不準賭博,成年之前不準飲酒,三十里路之內必須步行,不得看不正當的書……

聽得王賢目瞪口呆,這種風格爲何如此熟悉?待老爺子自豪的介紹說,當初太祖皇帝制定大明規章時,便是以鄭氏家規爲藍本,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太祖皇帝那種連拉屎放屁都要管的龜毛大法的源頭在這裡啊!

如此細緻入微的規矩,在一個宗族內部還有推行的可能,但放在一個國家,就純屬一廂情願了。所以鄭家的輝煌令人崇敬,所以太祖的規定大都成了擺設……

吃過早飯,王賢謝絕了鄭家父子的挽留,要回縣裡去了

鄭老爺子將他送到鎮口,見王賢對那些牌坊很感興趣,便自豪的爲他講解起,一道道牌坊背後的故事。聽得王賢一臉感佩莫名,帶着滿心的崇敬,暈乎乎回縣裡去了。

望着一行人離去的背影,鄭家老爺子立在‘江南第一家’的牌坊下,他依然拄着龍頭拐,卻腰桿挺直,再無老態龍鍾之相。

鄭沿垂手立在一旁,一臉輕鬆釋然道:“太嫩了。”

“可是省裡來信說,這個王賢原是要任錢塘典史的。”鄭老爺子卻滿含憂慮道:“卻被蹇義親自改成了浦江典史,蹇某人任吏部尚書十年,向以持重無私自詡,怎麼會爲了他破例呢?”

“不過是自詡而已。姓蹇的要是真忠義,就不會附逆燕賊了。”鄭沿冷聲道:“指不定有人行賄,想當錢塘典史,才把王賢擠到浦江來。”

“歪理……”鄭老爺子微微搖頭,問道:“他一行人昨晚如何?”

“都老老實實睡覺,沒有任何動靜。”鄭沿不禁笑道:“父親是多慮了,還以爲他會夜探鄭宅鎮呢。”

“小心無大錯。”鄭老爺子心下稍安,卻正色道:“事關大師的安危,事關我鄭家上萬老小的性命,容不得一絲疏忽。”

“是。”鄭沿忙恭聲應下。

“唉……”鄭老爺子輕撫着朱漆斑駁的牌坊柱,半晌方低聲問道:“大師最近起居如何?”

“寢膳還好,只是有些煩悶。”提起那位大師,鄭沿肅容道:“孩兒上次去請安,說想出去走走。”

“請大師再等幾天。”鄭老爺子緩緩道:

“過去這陣子,確定是虛驚一場後,定安排大師出去散心。”

“是,孩兒回頭就向大師稟明。”鄭沿點點頭,鬱悶的小聲道:“不知道七哥他們有何進展,如今這般真是憋氣,連個小小的典史上門,都能讓我們風聲鶴唳。”

“談何容易。”鄭老爺子面現憂慮道:“我大明的忠義之臣,已被燕賊幾乎斬盡殺絕,縱有心懷先君、願意生死相隨者,亦不成氣候。時機不成熟,強行起事不過讓忠臣白白流血……”

“聽說明教最近勢頭很猛,”鄭沿輕聲道:“其實和他們聯手,也是個辦法。”

“愚蠢!”鄭老爺斷然道:“大師乃是天下正統,豈能與那些邪教妖人攪在一起?”

“當年太祖皇帝,還不是靠明教發家?”鄭沿小聲道、

“那不一樣,太祖出身布衣,無拘無束,一切以壯大實力爲要。”鄭老爺低聲道:“但大師是我大明的正統皇帝,天下百姓臣民心中之共主,一旦逢到機遇,振臂一呼,便可天下歸心,萬民響應,山河變色!所以保全聖體、等待機會纔是最重要的!”頓一下,嘆道:“若是跟明教妖人攪在一起,還有何正統可言?”

“父親說是的。”鄭沿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哥哥險些誤了大事。

“怎麼?”知子莫若父,鄭老爺目光如劍的盯着向兒子道:“你有什麼瞞着我的?”

“沒有,七哥只是在信裡一提,”鄭沿輕聲道:“我回信告訴他父親的意思就是了。”

“嗯。”鄭老爺子點點頭,長嘆一聲道:“其實,我何嘗不是有私心?大師安好,我鄭氏一門便可安好。爲父常常想,若能一直這樣下去,其實也是個不錯……”

“只怕樹欲靜而風不止……”鄭沿看着西風捲動鎮口大柏樹的樹冠,低聲道。()

第727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324章 勇追窮寇第1156章 玉有五德第709章 理由第916章 栽贓第796章 搜捕第1281章 耳光第1130章 那個男人第834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106章 歸順第281章 入夥第376章 攤牌第907章 剛愎第733章 把柄第132章 先發者制人第506章 驚詫莫名第369章 平步青雲第85章 提學的賞識第1238章 追上了第1022章 交鋒第271章 遇襲第663章 聖斷第590章 銀杏樹第1261章 勢如破竹第794章 對峙第577章 選擇第888章 假仁假義第96章 盤庫第81章 酒令第756章 各走各的路第623章 敕勒川第152章 失蹤的人口第1218章 父子重逢第274章 憤怒的韋公子第59章 文淵真君子第1136章 登基第669章 故人相見第925章 赴湯蹈火第1073章 河東河西第523章 大敵第124章 王四爺第187章 你的命歸我了第873章 決戰前夜第1010章 空歡喜第212 錦衣衛的算盤第1217章 又大捷第1116章 真真假假第88章 搬家第450章 開審第133章 後發者制於人第1237章 追擊第1058章 報仇報仇!第959章 求援第1061章 何去何從?第64章 哎呦我的娘第952章 別無選擇第1017章 出兵第1110章 矯詔第116章 低頭第382章 大舅子第744章 指鹿爲馬第1205章 轉機第348章 長夜難眠第406章 欽差第847章 紀綱之死第989章 不入虎穴第255章 民心第375章 科考第412章 刀削麪第1134章 親征第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577章 選擇第263章 大面子第五零二章第944章 嘗新第492章 歸順第597章 迎來送往第1224章 狂歡第206章 萬白叢中一點綠第721章 一樣人兩樣命第368章 陰謀連環第252章 非死不可第20章 虎尾第541章 莊夫子的野望第438章 張冠李戴第862章 東廠第48章 小冤家第450章 開審第753章 措手不及第589章 三個高手第217章 大幕徐徐展開第158章 繡春刀第993章 分手第893章 賓主盡歡第145章 浦陽驛第484章 雪中行第971章 逃出生天第1104章 美夢破碎第1256章 義絕第930章 敲山震虎
第727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324章 勇追窮寇第1156章 玉有五德第709章 理由第916章 栽贓第796章 搜捕第1281章 耳光第1130章 那個男人第834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1106章 歸順第281章 入夥第376章 攤牌第907章 剛愎第733章 把柄第132章 先發者制人第506章 驚詫莫名第369章 平步青雲第85章 提學的賞識第1238章 追上了第1022章 交鋒第271章 遇襲第663章 聖斷第590章 銀杏樹第1261章 勢如破竹第794章 對峙第577章 選擇第888章 假仁假義第96章 盤庫第81章 酒令第756章 各走各的路第623章 敕勒川第152章 失蹤的人口第1218章 父子重逢第274章 憤怒的韋公子第59章 文淵真君子第1136章 登基第669章 故人相見第925章 赴湯蹈火第1073章 河東河西第523章 大敵第124章 王四爺第187章 你的命歸我了第873章 決戰前夜第1010章 空歡喜第212 錦衣衛的算盤第1217章 又大捷第1116章 真真假假第88章 搬家第450章 開審第133章 後發者制於人第1237章 追擊第1058章 報仇報仇!第959章 求援第1061章 何去何從?第64章 哎呦我的娘第952章 別無選擇第1017章 出兵第1110章 矯詔第116章 低頭第382章 大舅子第744章 指鹿爲馬第1205章 轉機第348章 長夜難眠第406章 欽差第847章 紀綱之死第989章 不入虎穴第255章 民心第375章 科考第412章 刀削麪第1134章 親征第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577章 選擇第263章 大面子第五零二章第944章 嘗新第492章 歸順第597章 迎來送往第1224章 狂歡第206章 萬白叢中一點綠第721章 一樣人兩樣命第368章 陰謀連環第252章 非死不可第20章 虎尾第541章 莊夫子的野望第438章 張冠李戴第862章 東廠第48章 小冤家第450章 開審第753章 措手不及第589章 三個高手第217章 大幕徐徐展開第158章 繡春刀第993章 分手第893章 賓主盡歡第145章 浦陽驛第484章 雪中行第971章 逃出生天第1104章 美夢破碎第1256章 義絕第930章 敲山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