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淮南立國

吳楚兩國使者回國之後,都互相述說了熊勝要求位列諸侯之事,吳王夫差自然是很氣憤,最後在伯噽的勸說下,吳王夫差只好上表周天子,要求封熊勝爲淮南候。小x說s屋5$5整?5理

而文種歸國之後,也對楚昭王言熊勝,要求位列諸侯之名,同時還勸說,熊勝本是楚國太子建的長子公子勝,封諸侯之名,也屬因該,楚昭王也覺的有理,於是按文種所言,上表奏請周天子,封熊勝爲淮南候,立國淮南。

兩封同樣的奏本,送到洛邑時,周天子不得不重視,急忙召集大臣商議,該如何取捨,朝中大臣早畏懼吳楚勢力,這會紛紛表示沒有意見,願意遵從此事。

很快這事就成爲周天子,最急着要辦的事情,結果只用了一天時間,滿朝文武全體通過,詔令第二天就從洛邑送出,十天之後,周天子的使者已經抵達壽春。

熊勝率領軍馬迎使者入城後,周天子使者在入府前,誦讀了詔令,熊勝獲封爲淮南侯之事,證實落實下來。×?s!尐5說5箼5首發

當晚熊勝在大宴周天子的使者時,范蠡與徐凇率領一萬士兵,悄然的乘船,沿淮水而上,迤儷往義陽而去。

雖然義陽是項陵鎮守,但要拿下義陽,仍然需要真戰一場,總不能讓項陵直接撤退,這不戰而逃的罪名,可不能落在項陵身上,否則就要斷送掉他在楚國,目前好不容易得到的前程。

熊勝留守壽春,除日夜操練兵馬之外,還廣外檄文,招賢納士,不論出身,只要是有才能技藝之士,皆可前來應徵。

這到招賢榜一出,壽春郡內幾十縣的有才之士,聞風而動。這天有孟攸來投,此人原是陳國大夫,孟昶之子,因陳緡公不納忠言,其父棄官而去,專心在家教導孟攸,今孟攸早已是陳蔡之間的大儒,名聲遠播。尐?χ說?箼5?手5?5打ち

熊勝早聞其名,今日見這孟攸談吐不凡,自是大喜,封其爲侍郎,隨伴左右。孟攸見熊勝和藹近人,並沒有王侯架子,又禮賢下士,見識淵博,暗忖道:吾得明主矣!

“主公,某聞蔡國舊都上蔡,有唐國舊將後裔唐靖,子伯寧,乃是文武全才之士,何不招訪至此?”孟攸舉薦之人,熊勝雖未聞其名,但料不會差到那裡去,當即就派人,前往上蔡尋訪。

數日之後,前往上蔡尋訪的人,果在山中尋訪到唐靖,熊勝隨即派人拜請唐靖來見,唐靖到壽春之時,熊勝與其談論兵法政務之事,見其對答如流,顯得胸有成足,隨封其爲將軍。

唐靖拜謝道:“公欲成就大事,不拘一格起用人才,何不招此二人爲用?”

“伯寧,所說二人,莫非是大別山‘義寇’趙武許昭不成?”孟攸驚呼道。

“不錯,某素聞趙武善騎射,武藝超羣,許昭善謀略,此二人在大別山經營數年,從不爲禍鄉里,專門對付貪官,故百姓多稱其爲‘義寇’,如此人才,主公何不力聘到帳下。尐?χ說?箼5?手5?5打ち”唐靖神情肅穆的說道。

“既然如此,我這就派人前往招納。”熊勝大喜過往,隨即派人前往大別山,招納此二人。

幾日之後,前往聘請之人,回來報說:“除非熊勝親往,否則難以招其二人。”熊勝聽聞之後,就要親自前去,唐靖隨即阻攔道:“此二人雖有才能,然身份有別,主公寬大,招納二人,已是格外放恩,可容臣前去招降二人,主公到時可率軍到城外迎接,顯示我主聲威,既可施恩德與二人矣。”

熊勝自是聽唐靖之言,讓他攜帶重禮,前往招納,唐靖去往大別山後,不日便帶二人而回,許昭趙武也引部下千餘人,一起前來歸順。熊勝遵唐靖之言,親率甲士三千,出城三十里迎接,並攜二人之手,同車而歸,許昭與趙武感熊勝厚恩,自是從此歸心追隨左右。

熊勝在淮南招賢納士,得各種人才衆多,熊勝一一錄用,或爲縣令,或爲從事不等,至於淮南人才濟濟,起用之人,也多來自草莽落魄之人,這對熊勝的改革和統治,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

自范蠡與徐凇領軍伐楚,接連攻克楚軍十數縣,不料在進攻宛城之時,因徐凇身先士卒,在攻城之時,中了敵人之箭,一時重傷不醒,前線頓失大將,雖有范蠡坐鎮,但士氣也降低不少。

無奈之餘,范蠡只好撤軍至三十里,派信使前往壽春,向熊勝求援。

熊勝獲悉進攻受阻,徐凇受傷,急忙召集孟攸,唐靖、許昭、趙武等人,商議應對之策,時黑翼正駐守在商丘,不在壽春治所。

唐靖起身道:“主公,某榮主公厚恩,到此多日,未立寸功,此行願爲前部,爲主公效勞。”

“唐將軍可有良策?”熊勝見他請戰,於是詢問道。

“臣本爲唐國公卿,家母願爲唐國公主,家父爲唐國大將,自從唐國被楚滅亡之後,唐國公卿,多流落他鄉,宛城本爲我唐國所有,百姓多向往之,臣可先行到唐國舊都唐河邑,豎起唐過大旗,召集舊部,必可使宛城百姓,引起騷動,如此臣可派人混進宛城,與主公理應外合,必然能夠攻克宛城。”唐靖恭聲說道。

“主公,唐將軍之言有理,可從其事。”許昭點頭表示同意。

熊勝見衆人都同意,隨即下令道:“唐靖聽令,汝速帶精兵一千,前往唐河。”

“諾!”唐靖作揖一拜,起身而去。

“趙武聽令,你如點兵二千,隨我奔赴宛城,許昭與孟攸留守壽春。”熊勝長身而起,神情肅穆的下達了命令。

“諾!”衆人齊聲喊道。

第97章 聯吳擊楚第14章 楚使文種第44章 七星神槍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60章 少年老成第32章 表達心境第70章 密謀合作第53章 過河拆橋第50章 謀劃政變第66章 攜美私逃第66章 攜美私逃第58章 西施之心第20 挑燈夜戰第41章 後宮春色第72章 范蠡論戰第73章 檇李之戰第65章 青樓密謀第65章 青樓密謀第45章 授劍之恩第21章 太子勾踐第51章 前往兵營第67章 倩女多情第6章 小隱於野第102章 兩敗俱傷第50章 謀劃政變第72章 范蠡論戰第25章 路遇刺客第90章 硝煙再起第22章 密訪扶同第5章 拜師學藝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54章 離別情濃第63章 隨性風流第6章 小隱於野第77章 王宮之論第62章 奴隸商行第86章 道家傳人第100章 俘敵千人第13章 奔赴越國第11章 許下諾言第58章 西施之心第34章 當廷挑戰第70章 密謀合作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9章 論述騎兵第4章 新的開始第18章 謀定而動第87章 挑逗公主第21章 太子勾踐第86章 道家傳人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88章 女子心思第44章 七星神槍第2章 緣起春秋第92章 上計謀國第57章 兄弟糾紛第80章 王姑晨月第80章 王姑晨月第49章 越王歸天第75章 吳越之恨第78章 百里封地第84章 生財之法第106章 十六衛軍第2章 緣起春秋0027章 解密刺客第74章 傳位夫差第9章 論述騎兵第87章 挑逗公主第80章 王姑晨月第93章 藍藍公主第55章 越水河畔第73章 檇李之戰第98章 淮南立國第60章 少年老成第59章 吳城姑蘇第74章 傳位夫差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52章 計謀兵變第97章 聯吳擊楚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83章 晨月公主第92章 上計謀國第60章 少年老成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8章 謀定而動第26章 寧雅夫人第90章 硝煙再起第45章 授劍之恩第10章 旖旎清晨0027章 解密刺客第60章 少年老成第81章 故人來信0027章 解密刺客第98章 淮南立國第86章 道家傳人第5章 拜師學藝第67章 倩女多情第88章 女子心思第30章 商討盟約
第97章 聯吳擊楚第14章 楚使文種第44章 七星神槍第16章 坦誠相待(二)第60章 少年老成第32章 表達心境第70章 密謀合作第53章 過河拆橋第50章 謀劃政變第66章 攜美私逃第66章 攜美私逃第58章 西施之心第20 挑燈夜戰第41章 後宮春色第72章 范蠡論戰第73章 檇李之戰第65章 青樓密謀第65章 青樓密謀第45章 授劍之恩第21章 太子勾踐第51章 前往兵營第67章 倩女多情第6章 小隱於野第102章 兩敗俱傷第50章 謀劃政變第72章 范蠡論戰第25章 路遇刺客第90章 硝煙再起第22章 密訪扶同第5章 拜師學藝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105章 葉公歸順第54章 離別情濃第63章 隨性風流第6章 小隱於野第77章 王宮之論第62章 奴隸商行第86章 道家傳人第100章 俘敵千人第13章 奔赴越國第11章 許下諾言第58章 西施之心第34章 當廷挑戰第70章 密謀合作第19章 謀定而動(二)第9章 論述騎兵第4章 新的開始第18章 謀定而動第87章 挑逗公主第21章 太子勾踐第86章 道家傳人第107章 一戰定業第88章 女子心思第44章 七星神槍第2章 緣起春秋第92章 上計謀國第57章 兄弟糾紛第80章 王姑晨月第80章 王姑晨月第49章 越王歸天第75章 吳越之恨第78章 百里封地第84章 生財之法第106章 十六衛軍第2章 緣起春秋0027章 解密刺客第74章 傳位夫差第9章 論述騎兵第87章 挑逗公主第80章 王姑晨月第93章 藍藍公主第55章 越水河畔第73章 檇李之戰第98章 淮南立國第60章 少年老成第59章 吳城姑蘇第74章 傳位夫差第101章 攻克宛城第52章 計謀兵變第97章 聯吳擊楚第23章 密訪扶同(二)第83章 晨月公主第92章 上計謀國第60章 少年老成第22章 密訪扶同第18章 謀定而動第26章 寧雅夫人第90章 硝煙再起第45章 授劍之恩第10章 旖旎清晨0027章 解密刺客第60章 少年老成第81章 故人來信0027章 解密刺客第98章 淮南立國第86章 道家傳人第5章 拜師學藝第67章 倩女多情第88章 女子心思第30章 商討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