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西風吹散綺羅香

寒露時節,最恨秋雨惱人。

然而,那秋雨卻管自下着,淅淅瀝瀝,點點滴滴,一夜清商總不息。到天明,便見殘葉滿地、苔痕溼重,石階上滑膩膩地,更比往日難行。

慧能高舉着手中油傘,將那簇新的緇衣下襬撈至腰間扎牢,拱背縮肩,躡了足尖兒,專揀那有廊檐的地方走,生恐弄髒了今日才上身的新衣新鞋。

只西風甚勁,那雨星兒時不時便要飄進廊下,泥地上又髒,慧能再是小心,鞋面上、褲角處,總不免要濺上三兩點雨漬,心疼得她直皺眉。

皇覺寺有規制,秋冬兩季的衣裳隔年發,春夏兩季則一年一發。昨日寒露,正趕上宮裡送了新秋衣過來,厚實的粗棉布面料兒,裡襯爲松江白棉布,又軟又暖,委實很合她的意,若一上身就弄髒了,不只她自己心疼,管事更會罵。

這一路雨橫風疾,好容易上至半山腰,前頭現出一帶青牆,幾枝海棠探去牆外,風一吹,那花瓣兒便到處飄,青石階上紅淚斑斑,倒像點了胭脂也似。

到得此處,慧能不自覺便放輕腳步,行至那光可鑑人的玄漆門前,拉起門上獸頭銅環,“篤、篤、篤”扣了三下。

須臾,門內揚起一管脆亮聲線:“是慧能麼?”

“是,陸姑姑。”慧能隔門露出討好的笑,收起傘,放下衣襬,擡手抹了把臉上殘留的雨水,竭盡所能將自己捯飭齊整些。

“這就來。”那被她喚作陸姑姑的女子說道。

隨着話音,但聞腳步聲近,數息後,“咿呀”一聲,院門半啓,一個穿青衣、束環髻的圓臉女子,俏立於門邊兒,見了慧能二話不說,伸手就向她光頭上敲了一記。

“哎喲”,慧能擡手捂腦門兒,那青衣女子單手掐腰,一臉地帶笑不笑:“好你個小比丘,腿子倒長,十停裡有九停都是你討了這巧宗兒去。”

說着上下打量慧能兩眼,嘴角撇了撇:“怎地也不穿乾淨點兒?主子最討厭人邋遢了。”

慧能忙又向身上撲打幾下,口中陪笑:“這是昨兒才發的新衣裳呢,我拿松枝貯了一晚上,您聞聞,香的。”一壁說話,一壁便將衣袖舉到那青衣女子跟前。

青衣女子忙朝後躲,笑罵道:“要死了,你個小蹄子連我也敢作弄,我告訴你說……”

“朝香,外頭是誰?”話未了,院深處驀地有人發問。

極雅麗的一道音線,又有幾分微甜,甫一開言,滿庭秋雨竟作春溫,直聽得人心底裡也一漾一漾地,汪了水也似。

陸朝香聞言,立時收了笑,回首欠身,規規矩矩地回道:“回主子,是慧能兒來送信了。”

“叫她進來。”那聲音道。

陸朝香應聲是,先讓進慧能,復又將院門重新關牢,二人方沿抄手遊廊來至正房門前。

門邊設着一具架子,左右各一張繡墩。慧能也不要人提,熟門熟路坐上繡墩,褪去腳上千層底的布鞋,自那架上取了雙精緻的軟底鞋換上,那廂陸朝香已然挑了簾向她招手:“進來吧,夫人正好得閒兒。”

脆亮的語聲傳進西次間,郭婉便擡頭,向鏡中睇了睇。

鏡子裡,是一張絕豔的容顏。

瑩白如玉的肌膚,紅潤的雙頰,杏眸似含朝霧,嫣紅的脣若曉露溼花,引得人慾擷欲採、欲親欲近。

容顏如昨,猶似當時年少。

郭婉微側首,向鏡子裡拋去一縷眼風。

嬌媚的、風情的,卻也是幽寂的、寒涼的。

她彎了彎脣,對鏡一笑。

十年了。

她在這皇覺寺中靜修,至今已有十年。

而這一睇一笑,便是這十年歲月刻下的印記。

美人兒尚不曾老,唯這笑容裡的滄桑,抹不掉。

“給夫人請安。”慧能怯生生的聲音傳來,拉回了郭婉的思緒。

她“嗯”了一聲,自妝臺上揀起一支螺黛,一壁對鏡描眉,一壁閒閒問:“今兒又是誰?”

“苦竹先生和……都來了。”吞下那個令人敬畏的稱謂,慧能囁嚅地道,頭垂得很低,眼角餘光瞥見的,唯一角雪青裙襬。

那裙襬也不知是什麼料子裁的,輕滑軟薄,落在青氈上,煙一重、霧一重,疊了再疊,裙緣下頭還露出幾層素紗,蓬蓬地倒像雲,略一行動,便“沙沙”作響。

光是這條裙子,怕就抵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了。

慧能心下不免咋舌,又有許多豔羨。

這位郭夫人,在她們皇覺寺裡,那可真是響噹噹的人物。

聽掌院說,郭夫人孃家姓韓,乃是山東首富,闊綽得不得了。十年前,就因爲郭夫人向孃家侄女兒抱怨說吃不慣寺裡飯食,住得也不甚舒服,那韓家掌家大姑娘當下就送了五千兩銀子進寺,又薦來一個擅做精食的廚娘。

有了這大注銀子進項,那住持大師再是個清心寡慾的,也得漏出點兒紅塵之心來。

於是,一手拿錢、一手辦事兒。

先是給郭夫人換至如今這院子,獨門獨戶的,清靜不提,且院子裡一應也皆是全的,還另設了一間小竈房。

再一個,打水劈柴的差事亦也免了,郭夫人“先天弱症,寒熱皆忌”,皇覺寺“慈悲爲懷”,自不好做出那等“有傷天和”之事。

至於這“天和”到底是黃是白,那就真只有天知道了。

從那以後,郭夫人便單獨開火、獨居一院,鎮日悠悠閒閒地,過得極自在。

那韓家也極乖覺,自那以後,年年都不短了往寺裡送錢,少則一兩千、多則七八千,將上下人等喂得足足的,那郭夫人更成了香餑餑,走到哪裡都有人巴結,還不定能巴結得上。

除此外,每逢年節,東宮亦常給郭夫人賞東西,光是那頭一等的檀香便價值千金,可見其人雖不在,寵愛卻不曾衰。

而自六年前蕭太后薨逝,那幾個曾經得罪過郭夫人的僧侶,不是被罰去後山挑水,便是去淨房掃地,住持和掌院愈加小心謹慎,敬着這郭夫人比敬佛祖還誠。

有了這三重因由,寺中凡得郭夫人照應者,那日子也是水漲船高。

慧能便是少數幾個幸運兒中的一個。

因她生得也算乾淨,行動也規矩,最重要的是年歲小,今年也才十一,兩年前,郭夫人便指明由她並另兩個小尼專管往裡傳話。

不過,那兩個小尼皆不及慧能伶俐,每每由她拔得頭籌,今日亦如是。

而自領了這差事,慧能便覺着,這郭夫人一身的氣派,委實了不得。

當然了,這皇覺寺裡氣派大的主兒,自來頗多。

只是,那些老妃子、老宮嬪再有氣派,也總有點陰森森地,說句大不敬的話,委實是像鬼多過像人。

可這位從前的郭孺子卻不一樣。

只要她往那兒一站,慧能便兩腿發軟,腰也會不自覺地朝下彎,往常的聰明伶俐更只剩下三分。

打出生起,慧能就呆在寺裡,見過太多曾經的風雲人物,卻從沒有一個人能像郭夫人那般,讓她如此膽怯,卻又莫名想要親近。

“夫人,您瞧……是不是去見一見?”陸朝香輕細的語聲響起,慧能醒過神來,忙垂首站着,再不敢胡思亂想。

郭婉此時已擱下螺黛,正將翹着指尖兒將膏脂點脣,手上動作不停,語聲卻是淡淡:“下着雨呢,天氣也冷,我委實懶怠動。”

言下之意,誰也不見。

陸朝香登時有些發急,又不敢深勸,只得陪着小心道:“夫人身嬌體貴,自是經不得這些的。只從四月至今,殿……都來了兩回了,今兒又還下着雨。夫人不也說了‘外頭冷’?可殿……還是來了,足見一片赤誠,夫人又何苦還爲着上回那件小事兒置氣到如今呢?”

見她急得額角冒汗,郭婉便擱下盛膏脂的玉盒兒,從鏡子裡掃她,目中漾着一點笑:“我都不急,你急什麼?要不……你替我去見一見?”

陸朝香當下面色大變,忙低頭:“奴婢不敢。”

“哦,是麼?”郭婉面無異色,攬鏡自顧,似觀妝容,接下來的話頭亦再不提這茬:“慧能,你就回說天氣太冷,我又病了,請他下回再來吧。”

“哎喲我的夫人,好歹您也定個日子下來啊,也免得人又空跑一趟。”慧能尚未答言,陸朝香到底忍不住,又勸了一句。

郭婉不語。

見她不像惱了的樣子,陸朝香多了幾分膽氣,覷着她的面色陪笑:“到底也是今兒冒雨跑了一趟,若是空口白話地,卻也不像。夫人看,要不要送點兒東西過去,也是一片心意?”

郭婉對着鏡子蹙眉,旋即又笑。

描得長長的一雙翠眉,輕顰淺笑間,恰是遠山如黛,攏住春水般的眸。

“罷了,就依你。”她似甚無奈,自袖中取出方帕子,向脣上輕輕一抹。

佛頭青紵絲素面兒帕子上,瞬間染上一痕嫣紅,一素一豔、一冷一暖,說不盡地靡麗。

“拿去。”將帕子向旁一遞,郭婉眸中波光瀲灩:“若他細問起來,你就說我委實病得動彈不得,不好過了病氣給他,將養上一個月,應該也就好了。”

慧能忙恭聲應是,那廂陸朝香笑眯眯地接過帕子,又殷勤相詢:“夫人,要不要找個匣子裝起來?”

“你覺着呢?”郭婉反問,長眉微挑,面上是似有若無的一個笑。

陸朝香心頭打了個突,忙擡手向嘴上輕打了一記:“奴婢該死,胡言亂語,該打。”

郭婉“噗哧”笑了起來,擺了擺手:“罷了,這些戲碼兒我也瞧膩了,還不把那手放下?”

陸朝香借坡下驢,陪笑道:“奴婢謝夫人不罪之恩。”

說這話時,她故意擰眉咧嘴,做出那可笑的模樣來,郭婉果然被逗笑了,復又搖頭:“把東西給慧能吧,也不好叫人家多等。”

陸朝香便去尋了塊包袱皮兒,將帕子折進其中,交給慧能,又虎下臉:“仔細着些兒,莫弄溼了。”

慧能忙應了,小心收進袖中,郭婉又道:“至於那位披髮結廬的,從前怎麼回話,今兒還怎麼回。往後他再來,用不着問我,直接打發了便是。”

慧能亦自應下,眼睛卻往陸朝香身上一掃

陸朝香正背對着郭婉向她呶嘴兒。

郭婉對這位苦竹先生的態度,委實難以捉摸,她這話也不好盡信,若真不往裡傳,只怕也不好。

慧能常來此處,對郭婉的脾性亦有幾分瞭解,見狀便眨了眨眼,表示知道了。

她二人的眉目官司,郭婉卻是視若未見。

拉開妝臺上的一隻抽屜,她隨手抓了把碎銀交予陸朝香:“賞你們的,拿去分罷。”

慧能登時眼睛一亮。

這一把碎銀,少說也有一兩,抵她三年的月錢呢。

陸朝香雙手接了,卻是看也不看,轉身便塞進慧能手中,口中笑道:“夫人也忒小瞧奴婢了,奴婢眼皮子再淺,也不至於跟個小孩兒搶東西。”

郭婉杏眸微彎,夾住一絲笑痕:“知道你大方,快去吧,我這兒暫時用不着你服侍。”

陸朝香不敢再耽擱,上前一拉慧能:“你傻了,還不快謝了夫人?”

慧能手裡抓着銀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兒,合什躬腰:“謝夫人賞。”

若不是出家人不興跪拜,她真想磕幾個響頭。

“快去吧。”郭婉微笑,將手揮了揮。

陸朝香便拉着慧能退了出來,又點手喚過一個粗手大腳的丫頭,叮囑她:“好生聽用,夫人要是叫我,你就說我去外頭送慧能。當好了差事,一會兒予你果子吃。”

這院子裡服侍的也就四個,除陸朝香並那廚娘外,還有兩個灑掃洗衣的,這丫頭便專管灑掃,倒有一把子力氣,就是人有點傻。

聽得有果子吃,那丫頭便露出一臉饞相,沒口子地應下,旋即往門前一站,又黑又壯,跟門神似地。

陸朝香便隨慧能出了門兒。

她不放心慧能,總要親眼見着東西送到了才行。

二人打着傘跨下石階,卻見那雨又比方纔大些,山風掠過,吹得那樹葉子上的雨水直往下落,敲在傘面兒上,“噼哩啪啦”一陣響。

慧能忙將傘傾了傾,遮擋樹梢落雨,一面便偷眼打量陸朝香。

打從郭夫人進寺時起,這位陸姑姑就一直管着近身服侍,在寺裡也住了十年了,論起寺中掌故,她知道的怕是比慧能還多些。

見她鬼鬼祟祟往這廂瞧,陸朝香便擡手敲她腦門兒,口中嗔罵:“好你個小禿尼,看我作甚?是不是方纔那銀子我沒要你的,你不爽利?”

慧能愣了愣,一時間會錯了意,扣扣索索地便去掏袖籠,要把銀子拿出來分。

陸朝香久經歷練,再非當年眼大心空的宮人,又哪裡會要她的錢,見狀“噗哧”一笑,掩口道:“誰要你這點兒銀子?真當我瞧得上?”

見她確實是在開玩笑,慧能暗自鬆口氣,順勢收回手來,訕笑道:“陸姑姑自然不跟我們一般見識。”

因手中銀子得保,她自是心情大好,倒又想起件傳聞來,左右望了望,便張大眼睛問:“陸姑姑,我前兩天恍惚聽人說,寺裡當年來過賊人,可是真的?”

她方纔一徑打量陸朝香,便是掛心此事。又是小孩兒心性,聽見這等奇事,總想問個究竟。

可誰想,這話音一落,陸朝香當下就變了臉。

不過,很快她便又正了神色,作出一副漫不經心樣兒來,擡手撥開一根探至眼前的樹葉,問:“這又是從何說起?”

慧能倒也不曾隱瞞,只將聲音壓低些,道:“圓靜師叔她們閒聊的時候,我不小心聽到的,說是八、九年前的時候,寺裡遭過賊。”

“哦?”陸朝香挑眉,一臉狐疑:“我怎麼沒聽說過這事兒?”

“原來您不知道呀。”慧能拖長了聲音,卻也並未顯得失望,面上神情則是越發神秘,聲音也壓得更低:“那我告訴您吧,師叔她們說了,也不知是十年前還是八年前,寺裡怕是遭過賊,還說那賊人是從後山爬上來,垂了索子闖進寺裡的。”

她眨巴着大眼睛,目中有一點畏懼:“陸姑姑您說嚇不嚇人?那後山可是筆直的懸崖呢,有十來丈光面兒的石頭,寸草不生,連個落腳的地兒都沒有,他們是怎麼爬上來的?莫不是會飛?”

陸朝香面色不動,提起的心卻往下放了放。

原來不過是傳言罷了,不盡不實地,倒白白唬了她一跳。

說起來,當年那些事兒除住持並掌院外,知情者極有限,這些尼姑也不知打哪兒聽來的,在那裡胡說亂道的,並不足慮。

可是,再一轉念,陸朝香卻又沉下了臉。

流言這東西,一旦傳開了,卻也不好。

“這事兒我可真是聞所未聞。”她口中說道,笑得很是隨意,又有幾分好奇:“說起來,這圓靜到底是跟誰亂嚼舌根兒呢?”

慧能哪裡聽得出這話的意味,她此時的注意力皆在腳下,生恐泥水弄髒鞋襪,隨口答道:“就圓靜師叔並慧通、慧寂、慧空師姐她們幾個閒聊,因我去了,她們就再不肯說了。”

陸朝香“哦”了一聲,暗暗記下這幾個名字,不再說話。

山下便是屋舍,因是住持並掌院、管事等人的住處,修建得頗爲整齊,還砌了高高的圍牆,一院一院地隔開,地上鋪着大塊青磚,黃牆灰瓦,卻也雅潔。

二人自牆外石路上繞出去,再往下走一段山路,便又現出大片的房舍。

這裡便是普通女尼的住處了,一水兒的泥坯大屋,一間挨着一間。

那些罰進皇覺寺靜修的宮人,無分貴賤,一律都住在此處。就算是郭婉,彼時初初入寺,亦住在這四人一間的屋子裡,吃的是粗茶淡飯,每日還要挑水打柴,活計很是不少。

自然,待韓家的銀子進了寺,她便再沒吃過這苦,直是羨煞旁人。

因正值早課時分,衆尼皆在前頭大殿誦經,此際四下空落,並不見人跡,唯秋雨蕭蕭、西聲颯颯,掃得極乾淨的泥地上,連片殘葉都不見。

轉出這片屋舍,便有一條夾道直通山下角門,陸朝香早就盤算好了,便在角門那裡看上一眼,親見着慧能將東西送到了,再行迴轉。

心頭這般作想,她便往前看了看,可誰想方一擡頭,前頭拐角處便忽地轉出一個灰衣婦人。

那婦人身形高瘦、皮膚黝黑,生得其貌不揚,行動間卻極敏捷,展眼便與二人走了個對臉。

陸朝香心頭凜了凜,面上卻擎出老大一個笑來,當先笑語:“喲,這不是楊嬸兒麼?您這是打哪兒來呀?”

言辭間竟是客氣到了十二分,面上的笑幾乎是討好的。

這楊嬸兒便是韓家薦來的那個廚娘,管着小院兒的一應吃食,慧能也自識得,忙停下問好。

楊嬸兒亦自停步,黑漆漆的臉上不見一絲表情,只回了個禮,復又低而簡短地道:“大廚房。”

“哦,原來您是去大廚房看菜去了。”陸朝香殷勤地道,輕輕巧巧便補齊了對方的全話。

楊嬸兒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她的說辭,不再言聲,只往旁讓了讓,意思是讓她們先過去。

陸朝香對這楊嬸兒卻似頗忌憚,見狀並不敢先行,反拉着慧能避去道旁,滿臉陪笑地道:“還是您先走吧。”

楊嬸兒倒也沒客氣,略一頷首,便自二人身旁掠過,很快行得遠了。

陸朝香在她身後瞧着,眼見得她三轉兩轉,沒入大片建築之中,暗自舒了口氣。

這位楊嬸兒,她可是一點兒不敢開罪的。

畢竟,她曾經親眼瞧見過,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婦人,是如何一刀一個、連眼都不帶眨一下地,便將那些闖進來的黑衣人,殺了個精光。

只要一想起那滿院子的鮮血、殘肢與人頭,陸朝香就覺得後心發寒,嗓子眼兒發苦,恨不能再狠狠吐上幾回才罷。

是的,皇覺寺,確實遭過“賊”。

且還不止一撥。

細算來,從十年前郭婉入寺,至六年前蕭太后薨逝,整整四年光陰裡,皇覺寺後的山小院兒,至少被“賊”光顧過五次。

而每一次,都是由這位楊嬸兒出手,將這些“賊”們送上往生路。

卻不知,後山懸崖下的那幾十具屍身,這十年來,是不是還能剩下兩根骨頭?

陸朝香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陸姑姑,咱們就在這裡分開麼?”耳畔忽地傳來慧能的聲音,陸朝香立時回過神。

罷,罷,這些陳年舊事,想來作甚?

自蕭太后薨逝,她們也算太太平平地活了過來,如今更是出寺在望,好日子還在後頭呢,又何必庸人自擾?

按下萬般思緒,陸朝香停步四顧,卻見她們正站在岔路口兒,東首便是皇覺寺的幾重大殿,往西則是那條夾道。

“噯,那就在這裡分開罷。”陸朝香點了點頭,旋即又想起什麼,板起了臉:“我可告訴你,東西必得好生送過去,但凡有一點兒閃失,莫說是主子了,便是我也饒不得你。”

見她疾言厲色地,慧能自不敢多言,只唯唯應是。

陸朝香還不放心,又仔細叮囑她幾句,方與她分開。

卻說慧能,這一路連新衣新鞋也不敢管了,只一徑攏緊袖口,將手縮在胸前,又將撐傘的手蓋在外頭,生怕那袖子裡的帕子沾上半點兒雨星。

這段路頗遠,卻好在廊檐寬大,又皆是磚地,卻比後山好走得多,不消多時,已是山門在望。

那守門的老尼知道她的來歷,打老遠便笑得兩眼眯成了縫兒,直衝她招手:“快着些,外頭怕等急了。”

這些人皆得郭婉看顧,自是盡心盡力,連帶着慧能也被當成了財神。

慧能忙加快腳步,行至老尼身邊時,順手便遞過去幾枚大錢。

皇覺寺又非紅塵之外的仙地,修孔方經、敬鄧通神者,大有人在。

那老尼眉花眼笑接過錢,將山門拉開一條縫兒,裝模作樣地合什道:“可憐兩位施主,淋了半天的雨。”

慧能朝她笑笑,擡腳跨出門檻。

門外石階下,正立着兩個人。

左首男子身形微躬、青衣小帽,一身家僕打扮。

不過,若細看去便會發現,他撐傘的手肌膚白嫩,拇指上的玉扳指更是水光瑩潤,一看便知,此等下僕,必出自豪門。

而在他身後不遠,則立着個穿玄青寬袍的披髮男子。

那寬袍不過細布裁製,依大楚衣冠之制,這等服色,多爲庶民穿戴。

只是,雖衣着樸素,且年歲稍長,這男子的眉目卻極是俊美,襯着頜下三綹長鬚,寬袍廣袖、長髮當風,隱隱然竟有幾分飄渺出塵之意。

慧能只掃了一眼,便不敢再看,低頭行至二人身前,當先向那青衣下僕合什道:“這位公公請了。”

此人正是東宮大監李朝平,深得太子殿下信重,慧能與他見過幾回,此時便以“公公”相稱。

李朝平忙亦躬腰,客氣地道:“小師父有禮。”

慧能側身避開,又還了一禮,方自袖中取出裹得整整齊齊的包袱皮兒,雙手呈上,一壁便將此前郭婉交代的話說了一遍。

李朝平倒也沒多問,接過東西道了聲謝,卻不及走,仍舊躬立着。

慧能便又轉行至那布衣披髮的男子身前,輕聲道:“苦竹先生,夫人正病着,今兒也不能見您了。”

那被喚作苦竹先生的男子聞言,神情悵悵。

良久後,他方嘆了口氣,脣邊浮起一個苦笑:“有勞小師父了。”

“不敢,都是貧尼當做的。”慧能的語氣不自覺放柔了幾分。

這位苦竹先生,便是山下“苦竹齋”的主人。

五年前,皇覺寺山下官道左近,忽地開了一間茶館兒,名喚“苦竹齋”,那茶館的東家,便是這位苦竹先生。

慧能隱約聽人說,這苦竹齋其實是韓家出錢修的,而這位苦竹先生,便是郭夫人的生父——原附馬爺——郭準。

十年前,長公主並興濟伯都犯了事兒,附馬爺郭準犯下了“罔顧國朝、一心爲私”之罪,被流配至漠北,時間爲五年。

算算日子,那苦竹齋現身之時,正是郭準五年刑滿之日,時間上倒也真合得上。

只是,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卻並無實證。

“煩請這位小師父,將這兩罐新茶轉呈郭夫人。”苦竹先生和聲說道,回手自身後負着的布囊裡取出兩隻瓷罐,交予了慧能。

慧能忙接過,再等片刻,見無餘事,便向二人合什一禮,方自去了。

便在轉身的瞬間,她瞥眼見遠處角門閃過一角青裙,情知那是陸朝香,想必回寺後,她會在路中相候,二人再一同返轉後山。

“呼啦啦”,一陣風陡然拂來,掠過重又緊閉的山門,捲起滿地黃葉,又被大雨澆落。

山寺寂寥,滿階溼漬,等在階下的兩個人,各自轉身,向山下行去,途中未交一語。

耐人尋味的是,這整段路上,李朝平始終落後苦竹先生數步,躬腰俯首,狀極恭謹。

直待行至石階盡頭,遠處風雨之中,影影綽綽現出一輛馬車的身影,李朝平方纔搶前幾步,一躬到地:“先生慢走,奴婢不送了。”

苦竹先生腳步微頓,卻不曾回頭,只背對着他舉了舉手,和聲道:“有勞李大監,您也慢行。”

溫潤猶似少年的語聲,卻彷彿經不得這雨橫風狂,甫一離脣,便即散去,如同從不曾出現過。

望着傘外綿綿不息的秋雨,苦竹先生輕輕地嘆了口氣

或許,他這半生起落,亦如這一道微弱的聲息,不過是萬丈紅塵中的一片飄萍,來或者去、生或者逝,皆爲夢幻泡影。

然而,無論如何,他到底還是守在了她的身旁,而不是像許多年前那樣,負了她,又負了她的孃親。

“豁啷”,又一陣疾風忽至,那踽踽獨行於山道的身影,亦仿似隨了這風、這雨、這滿天滿地的蕭瑟,漸行漸遠,漸至無蹤。

苦竹齋,長長久久地開了下去。

而它守望着的山寺,亦在那一程又一程的春風秋雨中,漸漸蒼老、漸漸頹敗、漸漸空寂了它的庭院。

海棠開了又謝,梧桐綠了又枯。

許多年後,當人們談論起載入史冊的“孝文皇后”,談論起她充滿傳奇的一生時,便總會論一論那間喚作苦竹齋的茶館,憶及那個孤獨了一生的老人,感慨於他“不肯受國丈”,只肯以庶民身份下葬的平生。

而後,人們便會更加感佩於孝文皇后“視百姓如父母,是爲大孝”的高風亮節,將其與探案如神、創辦泉城女校並大楚女醫館、醫病更醫世的“神探夫人”,並列爲大楚最偉大的女性。

而在泉城女校百年校慶之時,出自當代女雕刻家、女畫家裴令儀之手的兩尊女子銅像,就此聳立在了了校園紀念堂。

這兩尊全身像,正是女校的第一任校長——神探夫人,與女校的第一任校董——孝文皇后。

據稱,她們生前是一對至交好友,雖後來各自婚嫁,無緣再聚,可是,她們卻在各自的領域互爲支撐,爲大楚後來的百年盛世,做出的傑出的貢獻。

其中,孝文皇后的塑像取坐姿,她身著華美的皇后大衫,雙目微垂,似正在仔細聆聽着什麼。

而神探夫人的塑像則爲站姿。這位據傳是神箭手的校長,身負長弓、手執教鞭,雙目平視。在她衣帶下方,垂落着一枚金牌,那金牌上的“神探”字樣,即便隔得很遠,亦清晰可辨。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014章 豈容含糊第252章 弱主惡僕第512章 當年卷宗第044章 愧疚之意第500章 目標客戶第403章 臻娘拜謝第399章 請您幫忙第211章 井邊血衣第488章 發現秘道第722章 前車之鑑第167章 刮目相看第642章 微不足道第656章 照照鏡子第368章 合璧山莊第127章 表兄表妹第074章 一隻繡鞋(柳仲嚴盟主加更)第404章 可怕女醫第325章 人被帶走(王者大地主盟主加更)第480章 美麗誤會第499章 專利申請第239章 被招安了?第569章 有事稟報第581章 抱抱親親第129章 天闊雲低第660章 辱及長輩第565章 歪門邪道第278章 火災疑雲第427章 君子之腹第651章 終須一別第370章 淑女之思第458章 何人獻計第097章 兵者詭道第295章 竹籃打水(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542章 夏日風煙第288章 大侄女兒第439章 陽春白雪第484章 何以必死?第450章 雪落水聲第096章 四宜會館第284章 如夢似真第707章 無須僞飾第587章 暮煙秋雨第577章 湖畔私語第428章 尋個出路第683章 誰是黃雀第365章 花箋淚痕第427章 君子之腹第585章 願你幸福第006章 敕造通寶第339章 何爲辯護第102章 滿門忠烈第283章 人形挖掘第557章 曾被拷問第457章 火攻傳聞第295章 竹籃打水(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539章 爲亡母祭第139章 灑淚而別第371章 不如瞧瞧第018章 此身是客第320章 心靈重創第071章 謝氏雙姝(柳仲嚴盟主加更)第093章 御賜之印第627章 荒廢宮殿第176章 攻心爲上第658章 傾國傾城(夜如胖和氏璧加更)第245章 以武晉爵第358章 風清月白第054章 探案記錄第538章 扭曲倫理第555章 腰還挺細第484章 何以必死?第453章 高搭綵棚第420章 我要進宮第382章 有人投毒第088章 忽然張開第538章 扭曲倫理第126章 李家兄妹第085章 奇異觸感第490章 彼此合拍(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059章 積年舊怨(鹹蛋和氏璧加更)第342章 親自演示第454章 哭泣而返第330章 並非絕路第300章 肖氏姨娘第660章 辱及長輩第718章 不必相送第538章 扭曲倫理第122章 早有所思第179章 您有傘嗎第232章 素雪紛飛第369章 花落誰家第319章 蜿蜒血跡第399章 請您幫忙第492章 檀郎可願?(容容要加油盟主加更)第536章 匣中瓷瓶第453章 高搭綵棚第370章 淑女之思第562章 昔時珍翠第084章 完美口供第120章 二夫人到
第014章 豈容含糊第252章 弱主惡僕第512章 當年卷宗第044章 愧疚之意第500章 目標客戶第403章 臻娘拜謝第399章 請您幫忙第211章 井邊血衣第488章 發現秘道第722章 前車之鑑第167章 刮目相看第642章 微不足道第656章 照照鏡子第368章 合璧山莊第127章 表兄表妹第074章 一隻繡鞋(柳仲嚴盟主加更)第404章 可怕女醫第325章 人被帶走(王者大地主盟主加更)第480章 美麗誤會第499章 專利申請第239章 被招安了?第569章 有事稟報第581章 抱抱親親第129章 天闊雲低第660章 辱及長輩第565章 歪門邪道第278章 火災疑雲第427章 君子之腹第651章 終須一別第370章 淑女之思第458章 何人獻計第097章 兵者詭道第295章 竹籃打水(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542章 夏日風煙第288章 大侄女兒第439章 陽春白雪第484章 何以必死?第450章 雪落水聲第096章 四宜會館第284章 如夢似真第707章 無須僞飾第587章 暮煙秋雨第577章 湖畔私語第428章 尋個出路第683章 誰是黃雀第365章 花箋淚痕第427章 君子之腹第585章 願你幸福第006章 敕造通寶第339章 何爲辯護第102章 滿門忠烈第283章 人形挖掘第557章 曾被拷問第457章 火攻傳聞第295章 竹籃打水(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539章 爲亡母祭第139章 灑淚而別第371章 不如瞧瞧第018章 此身是客第320章 心靈重創第071章 謝氏雙姝(柳仲嚴盟主加更)第093章 御賜之印第627章 荒廢宮殿第176章 攻心爲上第658章 傾國傾城(夜如胖和氏璧加更)第245章 以武晉爵第358章 風清月白第054章 探案記錄第538章 扭曲倫理第555章 腰還挺細第484章 何以必死?第453章 高搭綵棚第420章 我要進宮第382章 有人投毒第088章 忽然張開第538章 扭曲倫理第126章 李家兄妹第085章 奇異觸感第490章 彼此合拍(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059章 積年舊怨(鹹蛋和氏璧加更)第342章 親自演示第454章 哭泣而返第330章 並非絕路第300章 肖氏姨娘第660章 辱及長輩第718章 不必相送第538章 扭曲倫理第122章 早有所思第179章 您有傘嗎第232章 素雪紛飛第369章 花落誰家第319章 蜿蜒血跡第399章 請您幫忙第492章 檀郎可願?(容容要加油盟主加更)第536章 匣中瓷瓶第453章 高搭綵棚第370章 淑女之思第562章 昔時珍翠第084章 完美口供第120章 二夫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