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今我往矣(大結局,二合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月末時,盛京城外的桃花,已然開遍。

長亭外,柳色漸深,長草如煙。重重疊疊的綠,似一幕深深淺淺的碧紗,遠遠拋去天邊。

初夏的風拂來,草葉翻飛、柳絲如舞,卻終是縈不住行人衣帶、離人愁腸。

陳劭著一身琵琶袖交領寬袍,腰間鬆鬆挽一根絛子,負手立於石案邊,遙望前方。

李氏的馬車前,尋真與知實皆束手而立,縱使離得遠些,二人眼角的淚漬,亦清晰可辨。

陳劭轉眸,低首一嘆。

風拂過他的袍角,翻卷之際,帶動得腰畔玉玦丁當,清寂的三兩聲,倒似在爲那風兒鼓瑟。

今日乃是他與李氏離京之日,方纔陳浚已與他話別過了,此際正與裴恕在亭子裡說話,一臉地眉飛色舞,並不見離愁。

而陳瀅,並不曾過來與陳劭說話。

撣了撣衣襟,陳劭撩袍坐下。

石案上,棋盤劃痕尚新,兩副精美的玉製黑白子,正安靜地各據一角,似等待着誰佈下棋局。

“這都什麼時候了,老爺還想着與人手談?”一道不冷不熱的語聲飄來,淡漠得根本不像個下僕。

卻是行葦在說話。

“最後一局,總要官了子才行。”陳劭頭也不回地道。

難得地,他不曾冷嘲熱諷,言辭間亦沒了往昔銳利,神情清朗、語氣淡和,仿若與故人相談。

行葦盯着他的背影看着,眸光微閃,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風吹動着草葉,四下裡喧囂一片,幾隻蜂蝶不知從何處飛來,逐花香而舞,嚶嗡不息。

“要不要我去請一趟?”好一會兒後,行葦提了個建議。

破天荒地。

而其態度之平和,誠如陳劭方纔模樣。

“不必。”陳劭並不覺吃驚,灑然一擺手,復又單手攏袖,執起一枚黑子,以食指與中指拈着,向盤中一按。

“啪”,玉落石上,發出極清脆的一響,仿似那夏風也跟着滯了滯。

“阿蠻會來尋我的。”溫潤的語聲隨之響起,很篤定、很沉靜。

行葦撇了撇嘴,朝天翻個白眼:“隨你。”

語罷,退去一旁,不再作聲。

陳劭亦沉默下來,只單手抵着下巴,垂眸望向棋枰,一動不動,如同雕塑。

陳瀅下得馬車,遠遠瞧見石案旁的情景,心中生出幾許怪異。

不知何故,這對以往瞧來總有些違和的主僕,今日竟是出奇地和諧。這一坐一站、一靜一動,衣袂隨風,襯漫天長草、蔭蔭柳色,很像一幅士子圖。

“老爺正等着呢。”羅媽媽也跟下了車,展眼瞧見了,半是勸、半是提醒地道。

陳劭枯坐案前、獨對棋盤的樣子,看着也太孤單了些,羅媽媽有時候覺得,他們老爺也怪可憐的。

“我知道了,媽媽快回車上去罷,娘這會兒還要人陪着呢。”陳瀅溫言道,輕輕拍了拍羅媽媽的手。

羅媽媽眼圈兒還是紅的,聞言立時溼了眼角,忙掏出帕子來揩,語帶哽咽:“老奴知道了。姑娘……姑奶奶也快些去吧,莫要與老爺生分了。今兒這一別,往後也只有回鄉祭祖的大日子,才能再見着一面兒。”

她越說越是傷感,淚水很快打溼了帕子。

她並不知陳劭與李氏要離開大楚,此行她會在半路上與他們分開,李氏交代給下來,命其夫婦提前回祖籍,打理好田舍庶務,等着他們遊歷歸來。

這也是李氏的一點顧念,不願羅媽媽老來離鄉,方做下如此安排。

陳瀅自不會點破,柔聲寬慰羅媽媽幾句,又命尋真並知實原地候命,這才往柳林深處而去。

長滿雜草的小徑,似還是昔時模樣,就連踩上小徑之人,亦無變化。

陳瀅緩步行着,頗是感慨。

半個月前,她亦曾行過此路,彼時她所求的,只是真相。

而此際,她重踏舊路,心中的感覺卻是茫然。

她不知該與陳劭說些什麼。

事實上,他們已經許久不曾說過話了。

自送花節夜別後,陳瀅每每回孃家,陳劭或是出門應酬、或是接待故舊,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見陳瀅。

所以,今日這一晤,是他們半個月來的第一次會面。

縱使心境無波,然而,多多少少,總會有那麼一絲尷尬。

好在,陳劭的開場白,很合宜。

“阿蠻,來陪爹着棋。”他笑着向陳瀅招手,如同失蹤後重回國公府時,他偶爾會做的那樣。

陳瀅遂順勢點頭:“好。”

話聲未了,人已然落了座,利落地拈起一枚白子,按向盤中。

“啪”一聲,是比方纔更清脆的聲音,就算閉了眼睛聽,亦能聽得出兩者間的不同。

陳劭修眉挑了挑,目中笑意如水波,緩緩彌散。

他擡起衣袖,閒閒應下一子,口中所言,亦自閒閒:“阿蠻想知道當年的事麼?”

“想。”陳瀅應子極快,這一字與那落子之聲,幾乎同時響起。

陳劭點了點頭,拈了枚棋子在手上,卻不急着落。

沉吟了片刻,他方啓脣:“十二歲那年,爲父隨國公爺進宮,偶遇太妃娘娘。”

說這話時,陳瀅的手正探進瓷盅,指尖被冰涼的玉棋子包裹,心底亦自凜然。

陳劭十二歲時,先帝還活着。

原來,早在那樣久之前,他就認識吳太妃了。

“有件事,爲父一直不曾與阿蠻說過,便是關於你祖母的。”陳劭將棋子緩緩推入盤中,眉目之間,倏然蒙了一層柔和的光:“我說的是你的親生祖母,而非永成侯府的那位老封君。”

“我明白。”陳瀅點了點頭。

能讓陳劭以如此溫柔的語氣說起的,自不會是許老夫人。

誠然,許老夫人待庶子一向很好,就算是最苛刻之人,也要贊她一聲“公允”。

然說到底,自己丈夫與別一個女人生下的孩子,許老夫人再是大度,也會膈應。

而面對着嫡母,又有多少並非親生的庶子,能夠懷有真正的孺慕與依戀?

不過是礙着禮制與規矩,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罷了。

“女兒聽說,祖母是在父親五、六歲的時候,就因病去逝了。”陳瀅緩聲道。

國公府鮮少有人談及陳劭生母,就連她姓甚名誰,陳瀅亦不知曉。

“是的,你祖母在我六歲的時候,生了一場重病,沒熬過去。”陳劭道。眉眼間的那層柔光,亦隨語聲散去。

他半垂着頭,定定看向棋盤,神情怔忡。

而後,他忽地擡眸,向陳瀅一笑:“你祖母是個溫柔又美麗的女子。很多人都說,爲父的長相隨了她。”

陳瀅沒說話,心底對此卻是贊同的。

國公府四兄弟中,陳劭生得最爲俊美,且與老國公爺毫不相像,他的容貌承自於誰,可想而知。

“啪”,陳劭終是落下手中黑子,微有些涼的語聲,亦嵌在這玉石相擊聲中:“太妃娘娘的樣貌,與你的祖母,頗有幾分相似。”

陳瀅霍然擡頭。

“是不是有點兒可笑?”陳劭脣角微扯,扯出一個自嘲的笑:“就爲了這個可笑的因由,我便加入了風骨會,且還是以十二歲的稚齡。”

他搖搖頭,似是連他自己亦覺出當年冒撞,低笑道:“太妃娘娘也是古怪。才見了我頭一面,不由分說,上來就拉我入會,還替我列了一張書單,叮囑我照着這書單的書去讀,待讀透了,就能明白她的用意。”

陳瀅目中的驚訝,至此已轉作了然。

吳太妃與陳劭可是整整見了六世,而他爲人爲臣的態度,想來太妃娘娘是很欣賞的,否則也不會初次謀面,就把人拉進會中。

“那麼,您明白太妃娘娘的用意了麼?”陳瀅瞬也不瞬地看着陳劭。

陳劭此時卻未在看她,仍舊盯着棋盤。

不過,他的回答卻來得很快,快到彷彿他料定會有人這樣問,於是一早便想明瞭答案。

“初時,爲父尚有些混沌,雖照着書單讀了所有的書,卻仍舊不明不白地。只是……”他苦笑,神情間難得地有了一絲尷尬:“彼時爲父也才只十二歲,涉世太淺,心中又實在思念亡母,糊里糊塗地便入了會,且一直對太妃娘娘的話言聽計從,心底裡實是視太妃娘娘如母,敬愛有加。而這一晃,便是十來年。”

“這個過程中,您就不曾產生過懷疑麼?”陳瀅問,復又添一句解釋:“風骨會的會旨,可是挺離經叛道的。”

“年少氣盛,哪管得這許多?”陳劭以一語概括,自瓷盅裡揀了兩枚黑子,慢慢把玩着:“彼時我對這會旨是信之又信的。太妃娘娘命我接近太子殿下,暗中考察其爲人,我竟也一併照做了。如今想來,真是個楞頭青。”

難得他如此評判自己,且還評價得如此之低,陳瀅一時間倒不知該如何接話。

陳劭卻是因了話已說開,反倒坦然起來,也不必人問,顧自又道:“這其間種種,不必細說。直到那年我奉命前往寧夏,結果被人打傷,落水失憶,八年後歸家之,許是人到中年之故,那時我忽然便覺得,風骨會之宗旨,虛妄得可笑。”

他嘆了口氣,展平衣袖,離案而起,復又回望陳瀅,一字一頓地道:“爲父……很是惱火。”

陳瀅靜靜地看着他,並不接話。

陳劭挺立着,月夜孤竹般的身形,在這一刻,陡然迸發出濃烈的殺意。

那是陳瀅從不曾在他身上見過的。

可奇怪的是,這樣的他,卻又讓人覺得理所當然。

雖然並不瞭解陳劭,但是,他身上那種奇特的矛盾氣質,陳瀅卻感受得分明。

至剛與至柔、至親與至疏、至冷與至熱,甚至,至忠與至奸,這種種對立與矛盾,在陳劭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處。

這是他最爲獨特的特質。

也正因有了這個特性,令他的俊美便不再單單只是俊美,而是轉化成了一種魅惑。

充滿危險,卻又令人着迷。

李氏對他難以割捨,或許亦有一部分源自於此。

“我曾想親手毀掉風骨會。”陳劭突地又道,面色有一瞬間的猙獰。

陳瀅被此言拉回思緒,轉首望他,語聲安靜:“那您又是如何打消了這個念頭的呢?”

陳劭先不及答,而是目視於她,眸光幽深卻又明亮,似夜空裡的孤星,縱使天地再暗,亦掩不去它的燦爛。

“因爲我看到了你,阿蠻。”陳劭道,清潤的眸子裡,一點一點,綻出笑意。

陳瀅愕然,下意識反問:“因爲我?”

“是,正是因了你。”陳劭語聲沉邃,清潤的眸子裡,笑意越來越濃:“當我看到阿蠻時,我終於知曉,此前所思,竟是大謬。”

他的神情輕鬆起來,緩緩踱步,語聲溫靜:“阿蠻開辦了女校和庇護所,又開了女醫館,還把那些年老的伎子們收攏來,給她們建了個演劇社。你做着這些事,理由只有一個。”

他停步回首,豎起一根手指:“理想。”

他笑看着陳瀅,目中是讚歎與激賞,又有着滿滿的驕傲:“吾家有女、超然於衆。爲了理想,更爲了將之付諸現實,吾女便做下許多旁人不敢想、更不敢做之事,不怕詆譭、不怕誹謗,就如那殺進萬軍之中的勇將,哪怕前路刀山火海,也不曾有過半點猶豫。”

他微笑着,目中光華璀璨:“看到這樣的阿蠻,爲父才終是悟出一個道理。”

他轉頭望向前言。

柳蔭盡處,便是官道,夏日清晨的朝陽,正迎頭鋪散開來,將這條路照得格外白亮。

“爲父終是悟出,並非風骨會宗旨虛妄,而是爲父太過守成,自以爲閱歷豐富,卻早已忘卻當年抱負,活得就像只井底蛙,縮在那方寸之間,不知天地之寬、海河之廣,枉稱爲人。”

陳瀅怔怔地看着他。

原來,陳劭追隨吳太妃,竟還是受了自己的影響?

這個理由,委實太叫人吃驚了。

“是故,爲父也想學一學阿蠻,爲理想一意孤行一回。”陳劭此時又道,望向陳瀅的視線裡,滿是溫情,又雜着幾分別的東西:“阿蠻,爲父所言,你可明白。”

這世上,不只你一人有理想。

我也有。

當你爲了理想而前行之時,我也希望着,能像你一樣,爲理想而戰。

這是陳劭的未盡之言。

陳瀅完全領會到了。

於是,無言以對。

第301章 小圃花開第184章 山中密林第416章 大筆虧空第705章 又見故人第381章 一片混亂第236章 長街雪跡第584章 母女連襠第348章 量身定做第625章 金枝玉葉第428章 尋個出路第231章 突然到訪第668章 心有餘悸第520章 一屋不掃第075章 金牌在此(柳仲嚴盟主加更)第699章 發現蹤跡第496章 深巷杏花第088章 忽然張開第146章 奇怪的信第602章 非富即貴第013章 有失中庸第648章 此乃上意第455章 北坡之計第237章 大承包商第265章 查無此人第360章 堆煙築語第500章 目標客戶第526章 模糊難辨第518章 好與不好第145章 古代剩女第421章 你亦布子第229章 爐邊絮語第255章 不敢相認第038章 陛下在哪第630章 萬丈深淵第417章 前途堪危第423章 獅子橋上第311章 飛鴿傳書第470章 姐姐是誰?第569章 有事稟報第226章 安置流民第071章 謝氏雙姝(柳仲嚴盟主加更)第564章 是死是活第190章 依水而行第618章 多種可能第263章 伯府嫡女第354章 夜合花開(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137章 人不如故第203章 竹絲猜想第268章 當年之藥第137章 人不如故第576章 贈君珠釧第265章 查無此人第508章 終須一別第667章 蛇眼男子第280章 倏然異樣第506章 小園春慢第426章 因何而死第192章 祠堂屍骨第117章 問心之鼎第211章 井邊血衣第533章 花廳驚變第304章 兄友弟恭第542章 夏日風煙第203章 竹絲猜想第382章 有人投毒第623章 梯子來了第362章 看夠了嗎?第192章 祠堂屍骨第695章 暮春三月第563章 忽有音信第600章 口角官司第668章 心有餘悸第393章 祖孫三代第558章 鋪設砂礫第431章 君無戲言第606章 以澆塊壘第723章 雨疏風靜第333章 還她公道第242章 當笞五十第028章 朱漆月門第529章 書院夫子第587章 暮煙秋雨第036章 小園桃紅第366章 溫言細語第490章 彼此合拍(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091章 小小木雕第656章 照照鏡子第570章 喬裝改扮第207章 殺人動機第101章 集體挨罰(平秋1990和氏璧加更)第503章 全城做題第589章 險些摔跤第313章 何處飛聲第685章 滿握寒涼第664章 金冠少年第172章 長夜將盡第108章 贗勝之物第134章 暗香浮動第196章 一錘買賣
第301章 小圃花開第184章 山中密林第416章 大筆虧空第705章 又見故人第381章 一片混亂第236章 長街雪跡第584章 母女連襠第348章 量身定做第625章 金枝玉葉第428章 尋個出路第231章 突然到訪第668章 心有餘悸第520章 一屋不掃第075章 金牌在此(柳仲嚴盟主加更)第699章 發現蹤跡第496章 深巷杏花第088章 忽然張開第146章 奇怪的信第602章 非富即貴第013章 有失中庸第648章 此乃上意第455章 北坡之計第237章 大承包商第265章 查無此人第360章 堆煙築語第500章 目標客戶第526章 模糊難辨第518章 好與不好第145章 古代剩女第421章 你亦布子第229章 爐邊絮語第255章 不敢相認第038章 陛下在哪第630章 萬丈深淵第417章 前途堪危第423章 獅子橋上第311章 飛鴿傳書第470章 姐姐是誰?第569章 有事稟報第226章 安置流民第071章 謝氏雙姝(柳仲嚴盟主加更)第564章 是死是活第190章 依水而行第618章 多種可能第263章 伯府嫡女第354章 夜合花開(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137章 人不如故第203章 竹絲猜想第268章 當年之藥第137章 人不如故第576章 贈君珠釧第265章 查無此人第508章 終須一別第667章 蛇眼男子第280章 倏然異樣第506章 小園春慢第426章 因何而死第192章 祠堂屍骨第117章 問心之鼎第211章 井邊血衣第533章 花廳驚變第304章 兄友弟恭第542章 夏日風煙第203章 竹絲猜想第382章 有人投毒第623章 梯子來了第362章 看夠了嗎?第192章 祠堂屍骨第695章 暮春三月第563章 忽有音信第600章 口角官司第668章 心有餘悸第393章 祖孫三代第558章 鋪設砂礫第431章 君無戲言第606章 以澆塊壘第723章 雨疏風靜第333章 還她公道第242章 當笞五十第028章 朱漆月門第529章 書院夫子第587章 暮煙秋雨第036章 小園桃紅第366章 溫言細語第490章 彼此合拍(冰綾舞和氏璧加更)第091章 小小木雕第656章 照照鏡子第570章 喬裝改扮第207章 殺人動機第101章 集體挨罰(平秋1990和氏璧加更)第503章 全城做題第589章 險些摔跤第313章 何處飛聲第685章 滿握寒涼第664章 金冠少年第172章 長夜將盡第108章 贗勝之物第134章 暗香浮動第196章 一錘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