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媒體戰

“說的好!”一位鬥爭年代過來的老記者再也忍不住,鼓起掌來。

年輕的記者也暗暗點頭,將手中的攝影機和攝像機舉高。

中國人自己的XX,是一句非常響亮的話語,曾經並將繼續流行。隨着亞運會的召開,中國的民族情感早被渲染到了頂峰,別說是LNG船這麼高端的東西了,就是一坨中國人自己的翔,也能得到如潮的掌聲:拉的漂亮!

蘇城自知實力遜色。大華和中船這樣的龐然大物根本沒有可比性,它可是能與石油總公司相提並論的巨獸,更何況對方還有遠洋集團的幫襯。

以退爲進是大華實業唯一的取生之道。藉着有記者們在的時間,蘇城代表大華實業,正式宣佈:我是受害者。

仲廳長則被蘇城一番教科書般的愛國語言給罵悶了,再看下面兩三支長槍短炮,哪還不知道自己落入了陷阱。

他踉蹌了兩步,又穩住了身子。他也是久歷風霜的幹部了,知道此時是多說多錯,多做多錯,於是避開記者,輕聲對蘇城道:“你別以爲幾家媒體就能扳倒我,這事沒完。”

蘇城仍然是一臉委屈的樣子,道:“仲廳長,我不是針對什麼人,大華就是想做點事罷了。”

這句話半真半假,倒是說的情深意切。

✿тт kán✿C〇

仲廳長哼了一聲,趁着其他人沒上來,靠着蘇城道:“你能找來媒體,我們也能找來媒體,告辭不送。”

他拱拱手,利落的避開下面的鏡頭出門。

蘇城撇撇嘴,換過一個面孔,笑着下樓道:“不好意思,讓你們看了一場鬧劇。”

記者們來的時間,是大華實業確定的。有精明的,多少能看到陰謀的影子。但陰謀這種東西,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是不能拿到檯面上說的。另一方面,人們通常都是同情弱者的。大華實業和中船重工,一個是國內名聲不錯的私人企業,一個是正部級的央企,兩者若是有了什麼衝突,想來也不會是大華實業挑起的。

靳燕柔稍微猶豫了一下,就出聲道:“蘇董,我剛纔聽你說到中國人自己的LNG船,能給我們詳細說一下嗎?”

“當然,LNG船和油輪,可以說是當代世界的血管。一個國家的經濟要發展不能沒有血管。現在,咱們國家的天然氣血管,仍然掌握在外國船東手中,中國不光沒有建造LNG船的能力,甚至連維修的能力都沒有,對於一個大國來說,這是不合情理的,太容易受到威脅。大華實業有志於彌補這塊短板……”蘇城也接受過許多次採訪了,侃侃而談,非常熟練。

他比其他人站的高了兩個臺階,手扶着仿木的扶手,倒是凸顯出一點高屋建瓴的意思。

記者們覺得位置不錯,紛紛拍照,一下子把氣氛給烘托出來了。

他們不知道,就這個姿勢,還是李琳找公關部的專家來臨時教授的。

靳燕柔將話筒也拿出了,當場就問:“那蘇董認爲,大華實業目前的困難是什麼?”

“主要是工人不足,尤其是有經驗的工人,國內只有少數幾個企業有培養,我們大華期望的勞務合作遭到各方拒絕以後,現在的處境很艱難。當然,我們還在繼續努力,想和各個船廠談判,只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方的意願很低。”蘇城暗贊靳燕柔會配合,自己和下屬是不可能和她做實質性的溝通的。藉着她的話頭,加上適才與仲廳長髮生的對話,記者們迅速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受害者的模樣。

國企的壟斷天性是與生俱來的。自鹽鐵茶官營以來,國企向來只追求市場佔有率,不追求市場的盈利。畢竟,國企的利潤是要上繳給國庫的,而經營者的薪酬福利,其實並不與利潤掛鉤,而只與虧損掛鉤。

換言之,只要國企不虧損,所有職工和領導的待遇都是不會有所變化的。盈利的多與少,對他們來說是沒有區別的。而市場佔有率的下降,卻會明顯的影響到公司權力的輻射範圍,對國企領導來說,市場佔有率低了,他的權力就下降了。這自然是官員們不能容忍的。

隨着中國改革的深入,曾經比公務員更吸引人的國企官僚的身份,已經漸漸的脫離了人們的視野。那些活下來的企業,在失去市場佔有率的同時,也就失去了行業支配地位。只有那些保住了壟斷地位的企業,才能繼續牛氣下去。

中船集團即使看不到未來,他們也會竭盡全力的阻止一個後來的行業參與者的。

靳燕柔又問了一個問題,然後將位置讓給了後來者。

因爲人不多的緣故,蘇城認真的回答了所有人的問題,才令人很有好感的說道:“各位記者朋友請先休息,我着人安排好了房價,大華的問題,大家其實看到了,新聞能放就放,不能放,也沒關係。”

一個報社記者一聽,傲然的道:“蘇董不用擔心,我們要放的新聞,不是誰想禁就能禁的。”

90年代的記者的牛氣是後世的媒體工作者羨慕不來的。他們的直接管理部門往往是黨委宣傳部門,而黨委宣傳部門又往往處於地方或中央的直接領導。換言之,此時的記者就是享受着言論自由的天子門生。

除了直接管轄他們的一些官員以外,記者對普通的行政部門一點都不虛。而且,一個地區的記者,經常不在乎跨區域的行政部門。行政規格高的地區更不用說了,京城的記者即使到了2000年,還擁有相當高的自由度。

無冕之王們的鼎盛時間,大約就是“焦點訪談”剛剛出爐的時代。每天一個報導,掀翻一鍋老鼠湯的威力,令無數地方政府聞風喪膽。

隨着焦點訪談的弱化,無冕之王的美好時光就一去不復返了。

而在1992年的今天。記者的力量仍然處於緩慢的上升期,這些有編制,不在乎廣告業務,幾乎無人監督的記者們,確實不用太在乎一家央企。

那報社記者說話以後,其他幾人也笑着讓蘇城寬心。

靳燕柔也說:“我們也許不會提到其他的公司和人,但幫大華實業說說話,還是能做到的。”

蘇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一副沒有辦法的樣子。

衆人在一片同情中告辭。

與此同時,大華公關部也沒有閒着,紛紛聯絡有關係的媒體,將LNG船的各種介紹和評論給了 放出來。

製造LNG船本身確實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一點只要看後世的韓國就知道了。蘇城上學的時候,韓國造船業所帶來的龐大價值,引起許多國家的經濟人士的關心,併爲之著書立作成百上千。

液化天然氣船作爲附加值最高的船型,將韓國造船業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峰。由此帶來的是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從冶金到動力機的製造,全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這還是韓國小國寡民,缺乏完整工業的情況。

放在中國這樣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山寨能力高超的國家身上,每年上千萬修正噸的船舶製造量,所帶來的好處兩倍於汽車製造體系。

大華實業若能搶在2000年以前完成佈局,進入LNG船的製造領域,一個世界前三的造船廠是跑不了的,那意味着上百億的銷售額,比普通的油田還賺錢。

無論是收到好處還是沒有收到好處的媒體,在報導事實的時候,總歸都是很輕鬆的。

仲廳長那邊自然也不甘示弱,新聞稿發了一篇又一篇,又是倒苦水,又是談技術,還有專家警告“貪多嚼不爛”,儼然打起了媒體戰。

然而,蘇城每年用數千萬元培養出來的公關事業部,又哪是一羣宣傳科幹事們所能力敵的。就連大華實業公關部收納的諸多關係戶,耳濡目染之下,也不容易對付,何況那些年薪數萬乃至十數萬的公關骨幹。

在下海潮風起雲涌的90年代初,拿着中船集團一年千兒八百塊薪水的宣傳幹事們,哪個要是有抵抗大華實業公關部的本事,早就跳槽來賺百倍的高薪了,又豈會將時間浪費在日復一日的“抄”稿件上面。

加上大華實業嚴陣以待,短短几天時間,中船組織的媒體大軍就被李琳的層次進攻打的潰不成軍。

在記者編輯的私人關係方面,中船重工自然是全面落敗;但在高層關係上,他們也沒什麼積累。論及單位間的關係,手握重金購買廣告的大華實業,也不比介紹信走天下的中船重工落後。

一來二去,本來是討論LNG船項目的媒體,也開始一面倒的支持大華實業建造LNG船。

靳燕柔更是在節目中,將之比喻爲新時代的兩彈一星,並稱其爲“中國工程”。

一片紛紛擾擾中,仲廳長不得不再次上門,提出新的改良方案:以4000萬美元、價值5億元人民幣的港口土地和熟練工人入股,佔有大華船業30的股份。

應該說,這是一份相當合理的報價。假如他們最初提出這個方案,蘇城說不定就會同意。

但在勝券在握之際,蘇城不想再分薄股份,乾脆利落的給出了拒絕。

仲廳長無奈之餘,又有些幸災樂禍的道:“你挑動媒體施壓,中船最多就到這個地步了。你不答應,我只好回去報告了,但工人你是別想了,中船更不可能讓給你了。其實我沒什麼損失,繼續回去當我的國資委廳長就行了。”

說到得意處,他還嘿嘿的笑了幾聲。

蘇城既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冷靜的說了一句“送客”,就坐回了辦公室,抽出一封信,細細研寫起來。

……(未完待續)

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15章 靠山吃山第18章 升官第358章 新油田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168章 修路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259章 外銷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492章 脾胃第152章 大臺北第632章 價差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44章 體力活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69章 你不懂第485章 93年的電影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230章 供應鏈第339章 登記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22章 標的第455章 密談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421章 分紅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519章 卡脖子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25章 交易池第168章 修路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164章 簽約第48章 專利要嗎第397章 ……應對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300章 零成交第106章 漁政船第40章 擋路第531章 金錢雨第106章 漁政船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7章 採油隊第375章 井深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78章 結束第375章 井深第443章 結論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00章 零成交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421章 分紅第547章 門檻第47章 配件廠第43章 去機械廠第117章 高科技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112章 心血第209章 會場第590章 開門紅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273章 截止日第203章 併購案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34章 協商第71章 領導路過第601章 射孔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16章 參觀團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13章 活棋第2章 另類招聘第265章 再增產第402章 跳槽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46章 主業第279章 戰前第117章 高科技第30章 採油機第316章 會心一笑
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15章 靠山吃山第18章 升官第358章 新油田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168章 修路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259章 外銷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492章 脾胃第152章 大臺北第632章 價差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44章 體力活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69章 你不懂第485章 93年的電影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230章 供應鏈第339章 登記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22章 標的第455章 密談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421章 分紅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519章 卡脖子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25章 交易池第168章 修路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164章 簽約第48章 專利要嗎第397章 ……應對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300章 零成交第106章 漁政船第40章 擋路第531章 金錢雨第106章 漁政船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7章 採油隊第375章 井深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78章 結束第375章 井深第443章 結論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00章 零成交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421章 分紅第547章 門檻第47章 配件廠第43章 去機械廠第117章 高科技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112章 心血第209章 會場第590章 開門紅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273章 截止日第203章 併購案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34章 協商第71章 領導路過第601章 射孔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16章 參觀團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13章 活棋第2章 另類招聘第265章 再增產第402章 跳槽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46章 主業第279章 戰前第117章 高科技第30章 採油機第316章 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