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面壁思過

中秋過了就是深秋,天氣漸漸涼了。

關於大雱的最後定論也出來了:去除一切職務差遣,保留官銜,留系列等候選用。

關於這事上並沒有因爲是宰相兒子、有大佬護着而改變。大宋這個時期的建制保守派是很強大的,總之就是做事一定有代價。

事實上一切理由都是託詞,撤職的最根本原因是王雱連根拔除了三山七寨,觸動了很大一羣人的帶血貿易利益,後來藉助這開頭,韓琦強勢關閉了邊貿,且下令自此後禁止軍隊涉足一切從商活動。

這一時期禁軍涉足的經商活動其實就是走私,且主要集中在邊軍,也就是河北兩路,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成都府路等五路。

其中,以殺軍官聞名的富弼韓琦分別輪換在河北河東等地執政,所以這時期河東河北的情況好些,有是肯定有,但涉及面不大的情況下容易壓制。

所以韓琦命令下達後,河東河北地上各禁軍駐泊司大面積換防,邊境線上的各哨卡,巡檢所等等都無一例外接到死命令,關閉貿易期間嚴查,嚴禁一切走貨行爲,嚴禁任何以個人、商會、牧民以攜帶貨物的形勢靠近哨卡。

且樞密院方面,韓琦的心腹曾經組成“巡視組”,前往邊關地區巡視這個政策落實。

這樣一來韓琦捅的簍子大了去。現在內部一片藥丸聲,尤其三司和中書內部質疑的聲音最大,無一例外都在指責韓大腦殼亂干涉業務,瞎指揮。

河東河北還好,最嚴重的問題在陝西。

關閉邊貿,禁止軍隊經商後就代表陝西的財政窟窿會大到駭人的地步。且西北轉運司面臨無數放貸收不回來的可能,爲此,都轉運使李參已經無數封文書寫往三司要求王拱辰作爲。但王拱辰冷眼旁觀,至今沒有迴應。

韓琦這個過激政策影響確實大。因爲以西北方面軍爲代表的經商活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早些年時候李參那褒貶參半的《青苗費》初形,就是官府把餘錢用來放貸,大幅收穫利息,彌補財政。

曾記得當年還在舒州時,李參就因爲率先搞官府放貸導致財政飄紅,時任財相的張方平、還專門把李參的文報給王安石和王雱評價過。

現在想來當時王雱在反裝忠,而王安石則完全支持李參這種骨骼驚奇的行爲。但當時張方平不糊塗,持有褒貶參半的態度,不肯定李參,也不否定李參,不渲染,不報功,進行了默認式處理。

現在想來老張有幾把刷子,果然老辣。當時朝廷實在沒錢,於是張方平默許了這樣的增收行爲。但實際上張方平當時已經隱隱約約看到了後遺症,即官府這些錢貸出去後,去向到底是哪裡?

李參不是范仲淹,不會真的放出大量貸款在百姓手裡,因爲當時西北的環境,幾乎沒有個體資本的存活土壤。那麼李參也不是昏官,不會爲了增收強行攤派百姓“你必須來貸款”。所以不用問,西北轉運司那些貸款的去向,就是軍隊。

西北禁軍再把這些啓動資金,用來擴大金三角黑貿易規模,然後源源不斷支付西北轉運司高額利息,這樣一來,等於西北轉運司支持禁軍的走私和經商行爲。

就是這原因,王雱當時在西北成了異類。且因爲涉及的黑幕太深,導致王雱根本無法追查賤賣撫寧縣的那羣人。

張方平時期,因缺錢默許了這樣的行爲,但沒有宣揚。因爲老張害怕形成國策而被其他地方效仿。

現在韓琦犯渾了,來個一刀切。所以李參方面的質疑聲音最大,聽小道消息說,從西北轉運司借錢的那些軍頭、已停止了支付利息,且以沒錢爲理由無法歸還本金。

也就是說,技術上西北轉運司存在破產爛賬的風險,一但真捅到底,西北軍官和文官系統,隔一個抓一個肯定一大羣漏網,窟窿會大到無法彌補。

全部抓是不可能的,大宋沒這種土壤,整個西北也要進入動彈,就連當初默許了這政策的張方平都恐怕也要揪出來再清算一次。這在大宋更不可能,沒有先例。

假設如果張方平能被這樣糾察的話,那麼更早時候的西北帥臣譬如太師龐籍,那老傢伙現在還在鄆州,他也跑不掉。

所以韓琦的確是個鐵頭,但他很容易過激導致步子大了扯着蛋,現在來說老韓已經騎虎難下,面臨差不多好水川的局面:出陣後打不贏。

初期韓絳和王安石是支持老韓的,但從韓大腦殼一刀切“禁止軍隊從商”後,韓絳和王安石都遲疑了。一致認爲韓琦過激,捅破的時機還沒有到,撫寧縣還沒牛到能頂起全部西北財政的地步,撫寧新軍也沒有牛到能獨自扛住西北國門的地步。

那麼西夏威脅存在的時候,這個政策就真的頂不住了。

於是爲了保證政治不亂,韓琦放棄捅西北就要談判妥協,此番保守建制派的條件是:王雱出局,禮部員外郎、崇政殿說書、樞密院編事三個職務一起免除。

這些屁1眼交易誰也沒來和王雱說過,王安石都沒有提及。但王雱清楚,大抵就這麼一回事。

這很不好但必須接受。

根據歷史,根據經驗,想有作爲就要有個組織。有組織就要服從組織安排,該面壁思過要面壁思過。不論在你代表組織之前還是之後,一定要尊敬組織決定。話說再神的那個人,誰沒個潮起潮落時候呢?

人家韓琦從好水川戰敗陰影走出來也花了多年,那個期間他沒破罐子破摔,一個釘子一個眼,不論在哪做事都是一個性格一個脾氣。

好歹大雱現在官位還在,這估計也是韓琦和富弼盡了最大努力換來的。

這個時間裡,大雱大把的時間相妻教妹。

汗,大雱真閒在家裡教二丫讀書。大老婆白玉棠是“公務員”,現在乃京城某分局公安大隊長,整日早出晚歸。偶爾可以摸摸她有點福利,但至今不能同房。

毛驢小寶叛變了。偶爾趁大白不在,大雱想去樊樓看看蘇小卿和晴娘,卻每次被毛驢咬着衣服,死活不讓出門。

倒是如果白玉棠陪着大雱出去夜市逛時,毛驢小寶和二丫會屁顛屁顛的跟着。二丫很乖,但毛驢有時會湊過去夜市攤子上聞聞,覺得酒好,它就把人家的酒喝掉,然後白玉棠去幫毛驢付錢。

自得其樂的日子一晃眼到了十一月,天氣很冷了。《春秋》的名氣也更大了。

當時包拯及其所代表的一羣人認爲宰相富弼在一些問題上存在隱瞞,富相爺時有名言“知我罪我唯其春秋”。

也不知道鬧哪樣,上月時大儒孫復、系統性出版了一十五卷《春秋解注》。

孫復其人呢,他是國子監直講,用通俗語來說他相當於後世《春秋》這門課的博導。

二丫這娃娃賣秘籍喜歡打折,買書也喜歡打折,所以二丫趁雙十一打折時機買其了十五卷春秋解來給大雱。

大雱認真看了孫復這套著作,中心思想倒也簡單,不過仍舊是富弼文彥博那套,孫復的解讀簡單說就是:重新論證一遍士大夫在歷史王朝中的作用、功績,進一步闡明瞭帝王之術、士大夫治天下對國家安定繁榮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

孫復的影響力真不小,時間點也曖昧。他講春秋講了一輩子,不會現在纔有這些心得的。於是他專門選擇富弼說知我罪我春秋的時機、還有帝王之術運用最好的趙禎身體日漸不好的時機,出版一十五卷春秋解注。這似乎就很有意思了。

緊跟着在十一月中的現在,傳出了孫復身體不好病危的消息,老趙相當重視,從上清宮出,拖着病體去看望了孫復,且下詔把孫復十五卷著作收錄於閣。

對此很無語,大雱險些就寫文章評擊老孫的著作了,算好沒做啊。如果真做了,那雖然不算犯罪,卻是永久被性冷藏的下場。

至此王雱也全然明白了過來,現在面壁思過看着是建制派打壓,實際上卻也是皇帝的意志。就和老範當年被反覆涼拌一樣,王雱除了在改革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動作過大外,於政治路線上也是顛覆,不符合士大夫的政治正確,於是就面壁了。

只是說老趙捨不得當面斥責王雱,於是假借了保守派的手,而老趙沒進場干涉。這其實就是大儒孫覆在著作中重點論證的:治國安邦的帝王之術。

說的跟真的似的,此番保守派和皇帝不拉偏架的話,大雱分分鐘把孫復的理論打的一地雞毛。

緊隨其後韓大腦殼發表文章,高度評價孫復此著作,且老韓推薦孫復兒子進京、入國子監任職,媽蛋,總算知道當初爲毛范仲淹險些和韓琦打架了,實在是核心思想問題上相互牴觸,這個調和不了。

大雱沒有進士出身,此番被抽之所以保留了官位,那是因爲撫寧縣政績財政到了玄幻級地步,輕易否定不了,否則應該是歇菜了。

歐陽修上次真被惹毛了,他也一直最關心科舉,相反不愛追着王雱的小毛病捅。

十二月初歐陽修上表,建議朝廷把四年一考之規矩,改爲兩年一考,參考人數減半。理由是四年間隔太長,且每次集中的人太多,不利於人才選拔,因爲每科錄取名額就這麼多,四年一次把全國精英集中,爲了選拔一些明顯人才,就要讓許多另類人才落榜,這會讓有才學的學子對大宋失去信心。

這說的很有道理,趙禎支持。

私下裡王雱也評價了一句,老歐陽這人有毛病,但他和司馬光不同,他是個尊重學問的人。

再有,較早以前趙禎說過不要一味的引經據典,要以微言明大義。加之前番科考中,歐陽修被各種標新立異的文棍惹毛,此番還建議:進士科考試繼續刪減經義辭賦比重,再額外增加三條時務策論,且時務策論之評分比重再增加。

歐陽修的大抵意思:最重要的進士科需要少些讀死書的書呆子,多些對時務有了解的實幹型人才。

這等於爲將來的大宋政治定調,因爲依照大宋規矩,只有進士出身的人能做宰相。不過富弼例外,富弼在官場裡和大雱一樣屬於沒文化的那種,老富考的是制科,不是進士。

又根據孫復那樣人的存在,歐陽修也考慮到大宋仍舊需要傳承老祖宗學問,仍舊需要專業的研究經義人才,於是強勢建議增設一科目:明經科。

凡精通儒家經典三部或五部舉子,分考墨義大義十條,精通兩經者達到八條、三經者六條、五經者五條,即爲考試合格。

從《論語》《孝經》中提出十問分考,合格者即爲同進士出身待遇。還建議:《禮記》、《春秋左氏傳》爲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爲中經。《周易》、《尚書》、《穀梁傳》、《公羊傳》爲小經。舉子若學習《禮記》爲大經者,可以《周禮》、《儀禮》爲中經。學習《春秋左氏傳》者可將《穀梁傳》、《公羊傳》爲小經。

上述提議皆獲得通過,趙禎下詔批准了。

這相當於從科考層面上更偏重於專業,各學子可以從自身特點去專精,不在要求全知全能。

這算是一條寒冬裡暖心的消息,對於大雱是機會,也就是說文壇泰斗歐陽修的新政策下,再過一年出頭點,到嘉佑四年初王雱就能參加殿試。若是依照以前的規矩,則要多等兩年。

哼哼,該是時候着手準備作弊了,不進士及第在大宋沒法混……

第216章 這屆人民牛逼了第11章 終於還是栽了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325章 嘉佑年的第一場雪第348章 大雱的魔心種道大法第150章 再次,刀下留人第510章 六戰六捷,勢如破竹第597章 喪屍圍城:抓瞎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406章 關於公私經濟第629章 喪屍圍城:黑暗騎士的崛起第315章 工業革命的序幕第297章 聲望逐步進入化勁階段第534章 安卓VS蘋果第589章 愈演愈烈第30章 自微言而明大義第636章 真義氣雱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第536章 柳生的劍聖禪意第529章 吏治整頓緩步深入第53章 希望我判斷錯了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62章 貓和老鼠第297章 聲望逐步進入化勁階段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569章 驚人的腦洞戰術第26章 怕是出事了第462章 出兵的正式授權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80章 和司馬光合作第199章 真被請去喝茶了第402章 威震天之勢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460章 一場簡單的葬禮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33章 大西北的那些事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154章 陳建明駕到第202章 我不服第259章 暴風前奏、鋼與火之歌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32章 蝴蝶效應第531章 無敵大昏官第133章 越來越複雜(第七更)第525章 相爺們又撕起來了第174章 老張厲害了第178章 真武大道第287章 拼爹的大大時代第244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第250章 給他們記着第183章 腦子進水了第547章 大魔王的餿主意第378章 關於路權第167章 兵荒馬亂第381章 盛夏的果實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第269章 大宋的守門鐵騎第566章 長崎港事件第152章 無爲縣之戰第99章 兩個都簡單粗暴第629章 喪屍圍城:黑暗騎士的崛起第422章 開口要官第226章 招商辦事處第474章 偏向虎山行第627章 諒山大捷第50章 說話儘量簡單點第347章 一羣響馬、食屍怪第570章 戰雲密佈第98章 葉先生第604章 喪屍圍城:自動率形成第203章 三個撲街第27章 莫欺少年窮第53章 希望我判斷錯了第187章 真不要臉第322章 重磅炸彈、重大決策第382章 義氣雱的底氣第80章 河東獅吼第379章 超級大手筆第104章 被老媽抓到了第591章 《告韓樞密之六點諫言》第585章 兩個和尚擡水吃政策第637章 皇帝駕崩第91章 脫離羣衆第516章 傷過跪過低過頭,所以榮耀第57章 不良少年的腦洞第492章 雙方前三排那些事第4章 三葉草第612章 來自大魔王的吐槽第503章 與天鬥與人鬥與自己鬥第114章 宮裡寄來的刀片第402章 威震天之勢第444章 再上征途第267章 皇家秘聞、政治大變第354章 與老沒蔵達成意向第255章 信心第519章 買定離手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398章 把此賊斬了第573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2.0
第216章 這屆人民牛逼了第11章 終於還是栽了第238章 大人威武第325章 嘉佑年的第一場雪第348章 大雱的魔心種道大法第150章 再次,刀下留人第510章 六戰六捷,勢如破竹第597章 喪屍圍城:抓瞎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406章 關於公私經濟第629章 喪屍圍城:黑暗騎士的崛起第315章 工業革命的序幕第297章 聲望逐步進入化勁階段第534章 安卓VS蘋果第589章 愈演愈烈第30章 自微言而明大義第636章 真義氣雱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第536章 柳生的劍聖禪意第529章 吏治整頓緩步深入第53章 希望我判斷錯了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62章 貓和老鼠第297章 聲望逐步進入化勁階段第464章 系統、硬件、功耗間的關係第569章 驚人的腦洞戰術第26章 怕是出事了第462章 出兵的正式授權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80章 和司馬光合作第199章 真被請去喝茶了第402章 威震天之勢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460章 一場簡單的葬禮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33章 大西北的那些事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154章 陳建明駕到第202章 我不服第259章 暴風前奏、鋼與火之歌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32章 蝴蝶效應第531章 無敵大昏官第133章 越來越複雜(第七更)第525章 相爺們又撕起來了第174章 老張厲害了第178章 真武大道第287章 拼爹的大大時代第244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第250章 給他們記着第183章 腦子進水了第547章 大魔王的餿主意第378章 關於路權第167章 兵荒馬亂第381章 盛夏的果實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582章 皇后娘召見第269章 大宋的守門鐵騎第566章 長崎港事件第152章 無爲縣之戰第99章 兩個都簡單粗暴第629章 喪屍圍城:黑暗騎士的崛起第422章 開口要官第226章 招商辦事處第474章 偏向虎山行第627章 諒山大捷第50章 說話儘量簡單點第347章 一羣響馬、食屍怪第570章 戰雲密佈第98章 葉先生第604章 喪屍圍城:自動率形成第203章 三個撲街第27章 莫欺少年窮第53章 希望我判斷錯了第187章 真不要臉第322章 重磅炸彈、重大決策第382章 義氣雱的底氣第80章 河東獅吼第379章 超級大手筆第104章 被老媽抓到了第591章 《告韓樞密之六點諫言》第585章 兩個和尚擡水吃政策第637章 皇帝駕崩第91章 脫離羣衆第516章 傷過跪過低過頭,所以榮耀第57章 不良少年的腦洞第492章 雙方前三排那些事第4章 三葉草第612章 來自大魔王的吐槽第503章 與天鬥與人鬥與自己鬥第114章 宮裡寄來的刀片第402章 威震天之勢第444章 再上征途第267章 皇家秘聞、政治大變第354章 與老沒蔵達成意向第255章 信心第519章 買定離手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398章 把此賊斬了第573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