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登門(二)

孫氏領着衆人,跟在門房管事的身後進了太子府。

想到即將要見到太子妃,孫氏既興奮,又有些難言的緊張。

蔣氏不是第一次來太子府,進了太子府之後,顯得比孫氏從容多了。悄悄對凌靜姝低語道:“見了太子妃不必緊張。隨着我一起行禮請安就行了。”

連死而復生這等不可思議的事情都經歷過了,凌靜姝早已心沉如水,耐性涵養都遠勝往日。

求見太子妃,其實真的沒覺得緊張。不過,這種態度是萬萬不能流露出來的。否則,在他人眼中就是對太子妃不敬。

在有能力復仇之前,更重要的是韜光養晦,保護自己。

凌靜姝柔順地點頭應下了。

蔣氏心裡有一絲異樣。

凌靜姝似乎有些不同了,眼底似有似無的倔強和不自覺的銳利鋒芒,都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柔和溫順..

這樣的凌靜姝,看着溫柔嬌弱,讓人生不出半絲戒備和防備。

這纔像是一個閨閣少女應該有的樣子嘛!

到了垂花門外,門房管事便停下了,對着守門的宮女笑道:“凌郎中的家眷已經來了。煩請進去通傳一聲。”

太子府的門房管事,對着登門來求見的官員或家眷時,少不了要擺出些太子府的驕傲來。剛纔對着凌家衆人就是不冷不熱的。現在看見一個守門的小宮女,倒是笑的像朵花似的..

凌靜姝心中哂然,微微垂下頭。

等了片刻,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女官走了出來,正是太子妃身邊的葉女官。

葉女官舉止矜持得體。脣畔露出一絲淺笑,優雅完美地演示了什麼叫高人一等居高臨下的禮貌:“太子妃在內堂等候,請諸位隨我進來。”

孫氏忙笑着道謝:“多謝。不知該怎麼稱呼?”

葉女官微笑道:“我姓葉,稱呼我一聲葉女官即可。”

宮女是跑腿傳話伺候穿衣梳洗的,身爲女官,自是不做這些瑣事。而是幫着太子妃打理內宅事務,招呼登門求見的女眷。

這個葉女官顯然是太子妃身邊的親信人物。

孫氏臉上的笑容愈發客氣了幾分:“有勞葉女官了。”

葉女官微微一笑,目光掠過蔣氏,又掠過微垂着頭的凌靜姝..笑容微微一頓。

竟穿戴的這般簡單隨意就來求見太子妃!

葉女官按捺住心中的些許不悅,迅速打量凌靜姝的臉龐一眼。心中又不免爲她驚人的容色暗暗驚訝。

“啓稟太子妃,凌郎中的家眷前來覲見。”

葉女官率先進了內堂,恭敬地稟報一聲。

太子妃淡淡地嗯了一聲。擡起頭來,目光一掃,自有一股久居高位矜而不露的氣度。

孫氏定定神走上前,恭敬地福了一福:“妾身孫氏。見過太子妃。”

蔣氏和凌靜姝姐弟也一起上前行禮。

太子妃扯了扯脣角,聲音頗爲溫和:“免禮平身。”又對葉女官說道:“給凌夫人看座,上茶。”

孫氏受寵若驚,忙笑着道謝:“多謝太子妃。”

很快便有宮女端了錦札過來,孫氏戰戰兢兢地坐下了。蔣氏和凌靜姝姐弟沒有坐下說話的資格,各自站到孫氏身側。

蔣氏曾見過幾回,太子妃的目光只略略打量一眼。便將目光落到了凌靜姝這對雙生姐弟的身上,頓時眼前一亮。

美貌的少女英俊的少年郎見得多了,可像這般出挑的也着實少見。

尤其是這個少女,不施脂粉,穿戴素淨。卻清豔出塵容色明媚。靜靜地站在那兒。宛如一幅絕佳的水墨畫。

“玉娘,”虧得太子妃好記性。竟還記得蔣氏的閨名:“他們兩個也是凌家的公子小姐麼?”

蔣氏含笑答道:“回太子妃,他們姐弟是凌家五房的,堂妹閨名靜姝。堂弟名諱一個霄字。他們是雙生姐弟。”

太子妃笑着讚道:“好一對粉雕玉琢的姐弟,本宮今日可算是開了眼界了。”

凌靜姝微微一笑,微垂着眼眸應道:“不敢當太子妃如此盛讚。”

人長的美,聲音溫潤悅耳,看着又柔順恭謹。

太子妃心中不由得暗暗點頭,又看向孫氏:“本宮見過玉娘幾回,凌夫人特意登門求見卻是第一回。想來必然是有事,有話但管直說無妨!”

太子妃這麼說,還算給凌家人留了些顏面。

孫氏見太子妃還算溫和,膽氣壯實了不少,笑着說道:“妾身今日厚着臉皮登門,確實有一事相求。蒙太子妃垂詢下問,妾身就厚着臉皮張口了。”

果然是有求而來。

太子妃並不詫異,不動聲色地問道:“哦?是什麼事?”

登門求情的人絡繹不絕,幾乎每天都有。

有的是爲了求官,有的是爲了求情。凌家和太子府素無交情,這麼巴巴地跑來,一張口就是有事相求。倒也少見的很..

孫氏打起精神,一臉陪笑道:“回太子妃的話,說起此事來,和太孫殿下也有些淵源。還請太子妃耐心些,聽妾身慢慢道來。”

怎麼又和太孫扯上關係了?

太子妃心裡暗暗詫異,眉眼間不免流露出了些許來:“凌夫人就不必賣關子了,有什麼事就說吧!”

淡然的聲音裡,透出不容置疑高高在上的威嚴。

孫氏心中一凜,不敢再吊胃口:“事情是這樣的。阿霄幾年前摔倒受傷,致使眼盲,已經有六年了。聽聞衛太醫醫術高妙,便想着到回春堂求醫。一個月前,我們從定州回京城,他們姐弟也隨着我們一起到京城來..”

太子妃神色不變,只眉頭微微動了一動。

只有熟悉她脾氣的葉女官清楚,太子妃這是聽的不耐了。

太子府裡每日這麼多繁瑣的事情,太子妃都操心不過來。哪裡有心情聽凌家人求醫這點小事。

這位凌夫人,囉囉嗦嗦絮絮叨叨,說了半天也沒說清是什麼事。實在讓人不喜。

就在太子妃勉強隱忍不耐之際,孫氏終於說到了半夜船上遇匪然後皇太孫領兵來救援的這一段。

..(。)

第195章 刻薄第151章 安雅第211章 求見第171章 落水第104章 福敏第171章 落水第85章 名帖......第356章 撐腰第28章 怪病第81章 鼎香第412章 下場(二)第249章 應對第203章 動心第325章 久別(二)第402章 盧家(二)第237章 誤會(二)第84章 燕王(三)第386章 疑心(二)第360章 心聲(三)第248章 覲見(二)第382章 夜會(一)第129章 結識第374章 主使(一)第85章 名帖......第218章 重逢(二)第426章 請安(三)第29章 說服(一)第408章 登門第196章 試探(一)第384章 夜會(三)第21章 表白第125章 邀約第218章 重逢(二)第18章 結交第57章 謝恩(一)第189章 隱秘第8章 盧潛第287章 鍾情(一)第278章 鬧劇(二)第113章 昌平(二)第33章 盤纏第363章 長生(二)第408章 登門第290章 消息第415章 添妝(二)第297章 牢獄第230章 決定第245章 鳳旨(一)第50章 威脅第269章 表現第209章 看診第94章 醉翁(二)第340章 逃離第388章 探望第116章 母子(二)第44章 盯上(一)第353章 傳信第280章 流言(二)第291章 新婚第141章 齊聚(三)第61章 姐弟第42章 乘船第193章 眼線(三)第13章 傾心第378章 風起(一)第383章 夜會(二)第393章 賜婚(一)第81章 鼎香第1章 復生第90章 開解(二)第160章 悸動第271章 示威?第163章 尷尬第246章 鳳旨(二)第368章 風雨第325章 久別(二)第116章 母子(二)第385章 疑心(一)第134章 輸贏(二)第246章 鳳旨(二)第430章 變故(二)第41章 驚別(三)第394章 賜婚(二)番外之燕王一第96章 衛衍第7章 盧泓第178章 養病第340章 逃離第257章 震驚(二)第410章 天牢第288章 鍾情(二)第407章 條件第277章 鬧劇(一)第116章 母子(二)第355章 密謀(二)第267章 差事(三)第26章 癡情?第121章 驚奇第390章 皇后(一)第401章 盧家(一)
第195章 刻薄第151章 安雅第211章 求見第171章 落水第104章 福敏第171章 落水第85章 名帖......第356章 撐腰第28章 怪病第81章 鼎香第412章 下場(二)第249章 應對第203章 動心第325章 久別(二)第402章 盧家(二)第237章 誤會(二)第84章 燕王(三)第386章 疑心(二)第360章 心聲(三)第248章 覲見(二)第382章 夜會(一)第129章 結識第374章 主使(一)第85章 名帖......第218章 重逢(二)第426章 請安(三)第29章 說服(一)第408章 登門第196章 試探(一)第384章 夜會(三)第21章 表白第125章 邀約第218章 重逢(二)第18章 結交第57章 謝恩(一)第189章 隱秘第8章 盧潛第287章 鍾情(一)第278章 鬧劇(二)第113章 昌平(二)第33章 盤纏第363章 長生(二)第408章 登門第290章 消息第415章 添妝(二)第297章 牢獄第230章 決定第245章 鳳旨(一)第50章 威脅第269章 表現第209章 看診第94章 醉翁(二)第340章 逃離第388章 探望第116章 母子(二)第44章 盯上(一)第353章 傳信第280章 流言(二)第291章 新婚第141章 齊聚(三)第61章 姐弟第42章 乘船第193章 眼線(三)第13章 傾心第378章 風起(一)第383章 夜會(二)第393章 賜婚(一)第81章 鼎香第1章 復生第90章 開解(二)第160章 悸動第271章 示威?第163章 尷尬第246章 鳳旨(二)第368章 風雨第325章 久別(二)第116章 母子(二)第385章 疑心(一)第134章 輸贏(二)第246章 鳳旨(二)第430章 變故(二)第41章 驚別(三)第394章 賜婚(二)番外之燕王一第96章 衛衍第7章 盧泓第178章 養病第340章 逃離第257章 震驚(二)第410章 天牢第288章 鍾情(二)第407章 條件第277章 鬧劇(一)第116章 母子(二)第355章 密謀(二)第267章 差事(三)第26章 癡情?第121章 驚奇第390章 皇后(一)第401章 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