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請安(三)

皇太孫邁步進了紫宸殿。

面容英俊,一身貴氣,臉上沒什麼多餘的表情。和當初相遇相比,多了幾分沉穩,不再像以前那樣隨時散發出生人勿近的冰冷氣息。

那兩道目光,隨意地掠過凌靜姝,就像看着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女子。

凌靜姝沒什麼黯然不滿,反而暗暗慶幸不已。

皇太孫將她忘在腦後,再好不過。

她沒有魅惑任何男子的野心。大仇得報,如今又嫁給了衛衍。她只盼着像世上所有普通的女子一樣,和丈夫恩愛和睦,過些平靜安逸的日子。

“微臣攜新婦,見過太孫殿下。”衛衍領着凌靜姝上前,一起行禮。

皇太孫的目光在凌靜姝嬌美的臉龐上略略一頓,便若無其事地移開了:“平身吧!”

聲音很平靜,聽不出半點情緒。

曾經的輾轉反側求而不得都成了過去。現在,她已經成了衛衍的妻子,和他再無半點瓜葛了。

他若是再惦記着她,不但會令自己泥足深陷,更會害了她。

就這樣吧!

路歸路,橋歸橋。

從今以後,他是皇太孫,她是臣妻。兩人再無交集。

衛衍謝了恩,擡起頭的時候,將皇太孫漠然的神色盡收眼底,暗中鬆了口氣。

看來,皇太孫的心裡已經徹底放下凌靜姝了。

欲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心志堅毅之輩。

皇太孫要做儲君,將來還會是大周朝的天子。他的心中裝着的是黎民百姓大周江山,兒女情長,對他來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事。

……

皇太孫走上前兩步,關切地詢問:“孫兒已經有兩日沒進宮探望皇祖父了。不知皇祖父今日感覺如何?”

還不是那樣。

動也動不了,胃口不好,吃也吃不下。喝藥喝得都快麻木了。不過是勉強拖延時日,多活一天算一天而已。

皇上自嘲地扯了扯脣角:“放心,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衛皇后聽不得這樣的喪氣話,立刻嗔道:“皇上說這樣的話做什麼,是在嫌棄臣妾沒照顧好皇上的龍體麼?”

說着,眼眶微微泛紅,水光隱現:“皇上再這樣頹喪下去,太醫們就是醫術再高明,也治不好皇上的病症。臣妾在宮中無依無靠,若是皇上有個不測,臣妾索性什麼也不管,隨皇上一起走了就是……”

已經泣不成聲,再也說不下去了。

這番真情流露,果然打動了皇上。

皇上立刻動容了,伸手握住衛皇后的手,輕聲哄道:“都是朕不好,隨口胡說,倒惹得你哭了一場。以後朕不說這些喪氣話了,你別哭了。”

衛皇后這才用帕子擦了眼淚,擠出笑容:“是臣妾不好,動不動就掉眼淚,皇上不責怪臣妾,還這般好言好語地哄着。真不知臣妾是幾生修來的福氣,竟有幸伺候皇上。”

皇上早已將剛纔的那點唏噓感慨都扔到了一旁,和衛皇后情意綿綿地說起話來。

……衆人對這一幕早就司空見慣了,對視一眼,便很有默契地移開了目光。

女子最大的武器,不是美貌聰慧,而是柔情。

在男人最脆弱最無助的時候,用溫柔俘獲男人的心。

在皇上的眼裡,現在沒有任何人能比得上衛皇后重要。

衛皇后身後無得力的孃家,唯一的胞弟也在宮中做着太醫,膝下只有一個公主。對太子和皇太孫基本沒什麼威脅。

也因此,雙方早已默契地結爲同盟,宮中內外倒是難得的一片平和。

凌靜姝和衛衍請安結束,本該告退。可看着皇上和衛皇后情深義重的樣子,一時也不便張口打斷他們,只得繼續留下旁觀。

過了片刻,皇上終於想起皇太孫還在旁邊等着,看了過去:“阿曜,你今天特地進宮來,不止是給朕請安吧!是不是還有事稟報?”

如今皇上病重,不宜操勞煩心,朝堂上的瑣事一律由太子做主。除非是格外重要的,纔會稟報給皇上定奪。

皇太孫拱手,沉聲應道:“是,孫兒確實有重要的事稟報,是有關安王的。”

安王?

皇上聽到這個名字,臉上的笑容已經消失無蹤,瞬間冷了下來:“那個逆子,不是被關在宗人府嗎?又鬧騰什麼?”

一提起安王,不免就要想到燕王,順帶就要想起兩個兒子合謀要刺殺老子和兄長的糟心事。皇上的心情好了纔是怪事。

皇太孫並未被皇上的怒氣嚇到,依舊鎮定地稟報:“安王病了,整整兩日滴水未進。宗人府裡的大夫爲安王看診,一時也診不出具體的病因。開了藥,安王喝了也未見效。看守安王的人不敢輕慢,將此事稟報了榮親王。榮親王沒有在朝堂上提起此事,而是私下告訴了父王和孫兒。孫兒思來想去,還是將這件事告訴皇祖父的好。”

安王再不堪,也是大周皇子,是皇上嫡親的兒子。要是就這麼不明不白地病死在宗人府,榮親王也脫不了干係。

精明的容親王不肯擔半點責任,悄悄將此事稟報了上來。

皇上沒再吭聲,眉頭卻悄然擰緊。

果然,皇上再憤怒,也沒想過要處死安王。對燕王的態度,更是含糊不清。

人老了,不但昏庸,而且糊塗,分不清是非輕重。

皇太孫眸光一閃,主動張口道:“不如派幾個醫術高明的太醫去宗人府一趟,先爲安王治好病症再做計較。”

皇上猶豫片刻,終於點頭應了。

半晌,才問起了燕王:“燕王在宗人府裡如何?”

自燕王被關進宗人府,這還是皇上第一次問及燕王的情形。

凌靜姝下意識地豎長了耳朵。

只聽皇太孫答道:“孫兒前幾日剛去過宗人府。燕王待在裡面倒是意外的老實,既不亂喊亂嚷,也不鬧騰,十分安靜。”

很難想象,那樣一個驕縱成性肆意妄爲的燕王在經歷過這樣的打擊之後,還能保持這樣的平靜。

細細想來,這樣的城府簡直可怕。

燕王前世能坐上龍椅,絕非是僥倖。也幸好今生許多事情都變了,燕王陰謀敗露,成了階下囚,再無翻身之日。(。)

第220章 喜訊第98章 警醒第153章 召見第159章 詞窮第336章 昏迷(一)第131章 詩畫第372章 行刺(二)第330章 敵意第60章 權勢第237章 誤會(二)第3章 盧家第109章 登門(一)第45章 盯上(二)第232章 退卻第232章 退卻第308章 消息第344章 牽手(一)第322章 矛盾第260章 上元第245章 鳳旨(一)第167章 對策第320章 周旋(二)第115章 母子(一)第372章 行刺(二)第102章 施針第9章 往事第170章 採荷第54章 太孫第384章 夜會(三)第171章 落水第336章 昏迷(一)第191章 眼線(一)第7章 盧泓第367章 夜談第309章 重聚第395章 賜婚(三)第169章 顧慮第375章 主使(二)第137章 姐弟第125章 邀約第82章 燕王(一)第370章 中元(二)第157章 投誠(二)第30章 說服(二)第108章 主見第1章 復生第141章 齊聚(三)第198章 心意第216章 坦誠第330章 敵意第262章 瑞蓮第339章 後續(二)第356章 撐腰第190章 意外第393章 賜婚(一)第72章 洛陽(一)第135章 收穫第369章 中元(一)第210章 獨處第193章 眼線(三)第254章 福敏第186章 相見第303章 墜馬(二)第294章 事發(一)第161章 邀請?第228章 復明(二)第419章 出嫁(二)第326章 表白(一)第268章 作梗第118章 遇見(二)第108章 主見第167章 對策第101章 辦法第278章 鬧劇(二)第46章 夜襲(一)第119章 態度第32章 說服(四)第169章 顧慮第24章 搶奪第300章 雷霆(三)第12章 異樣第289章 鍾情(三)第413章 訣別第139章 齊聚(一)第293章 餘春第135章 收穫第193章 眼線(三)第276章 狠心第187章 心病第377章 清醒第81章 鼎香第100章 診斷(二)第33章 盤纏第32章 說服(四)第110章 登門(二)第132章 比試第300章 雷霆(三)第156章 投誠(一)第421章 出嫁(四)
第220章 喜訊第98章 警醒第153章 召見第159章 詞窮第336章 昏迷(一)第131章 詩畫第372章 行刺(二)第330章 敵意第60章 權勢第237章 誤會(二)第3章 盧家第109章 登門(一)第45章 盯上(二)第232章 退卻第232章 退卻第308章 消息第344章 牽手(一)第322章 矛盾第260章 上元第245章 鳳旨(一)第167章 對策第320章 周旋(二)第115章 母子(一)第372章 行刺(二)第102章 施針第9章 往事第170章 採荷第54章 太孫第384章 夜會(三)第171章 落水第336章 昏迷(一)第191章 眼線(一)第7章 盧泓第367章 夜談第309章 重聚第395章 賜婚(三)第169章 顧慮第375章 主使(二)第137章 姐弟第125章 邀約第82章 燕王(一)第370章 中元(二)第157章 投誠(二)第30章 說服(二)第108章 主見第1章 復生第141章 齊聚(三)第198章 心意第216章 坦誠第330章 敵意第262章 瑞蓮第339章 後續(二)第356章 撐腰第190章 意外第393章 賜婚(一)第72章 洛陽(一)第135章 收穫第369章 中元(一)第210章 獨處第193章 眼線(三)第254章 福敏第186章 相見第303章 墜馬(二)第294章 事發(一)第161章 邀請?第228章 復明(二)第419章 出嫁(二)第326章 表白(一)第268章 作梗第118章 遇見(二)第108章 主見第167章 對策第101章 辦法第278章 鬧劇(二)第46章 夜襲(一)第119章 態度第32章 說服(四)第169章 顧慮第24章 搶奪第300章 雷霆(三)第12章 異樣第289章 鍾情(三)第413章 訣別第139章 齊聚(一)第293章 餘春第135章 收穫第193章 眼線(三)第276章 狠心第187章 心病第377章 清醒第81章 鼎香第100章 診斷(二)第33章 盤纏第32章 說服(四)第110章 登門(二)第132章 比試第300章 雷霆(三)第156章 投誠(一)第421章 出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