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禮

樑子媳婦說了一會英子家的家事,連蔓兒就拉了張採雲從書房出來。她們並沒有回到前廳去陪客,而是走到後院來,一人搬了個小板凳,坐在一院子的花木中間曬太陽。

初夏的天氣,太陽並不毒辣,又有微風吹在身上,非常舒服。

“哎……”連蔓兒就嘆了口氣。

“哎……”張採雲也跟着嘆了口氣。

兩個小姑娘對視了一眼,就都笑了。

張採雲是直爽的脾氣,因此先開了口。

“我奶和我娘在家裡說,枝兒的姐的命好。……小時候受了苦,把一輩子的份都給帶出來了,以後管保啥啥都順。”

突然提到連枝兒的命好,連蔓兒就有些明白張採雲在想什麼了。是剛纔在廚房裡,聽到的關於英子家的家事,讓張採雲有了感慨,恐怕還想到了她自身。

即便是心寬、潑辣如張採雲,對於未來,也就是說親、嫁人也是存着一些不確定和心慌的吧。而連蔓兒此刻,也有很多的感慨。

做女人,尤其是在這個年代,可真是難。看看英子的娘,被男人打罵了多半輩子了吧,在她男人的面前,地位也就跟條家養的狗差不多。那瑟縮的神情,弓起的後背,無不訴說着她的苦難。而對這個打罵她的男人,她的表現,也像一條狗。似乎並沒有怨恨,只有害怕、順從。

英子的娘在英子的爹和連花兒撕扯中處於下風的時候,撞到了連花兒。在官道上被英子的爹踢倒的時候,是不聲不響地爬起來,繼續跟着英子的爹走。

連蔓兒想到自家養的兩條小奶狗,覺得將英子的娘比喻成狗,似乎也不恰當。起碼在她們家。沒有誰會去踢打兩隻小奶狗。那兩個小傢伙可是非常的受寵。

而英子在那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也無怪會形成那樣不知廉恥的性子。

由英子的娘,連蔓兒又想到張氏、趙氏。連家之所以在十里八村有厚道人家的稱譽,原因之一,就是連家的男人從不打媳婦。就說連老爺子,就算是被周氏給氣的要吐血,那也從來沒有動過周氏一根手指頭。

周氏罵兒媳婦,在生活上苛待兒媳婦。但她沒有動手打過兒媳婦。

連守信孝順,看着張氏受委屈,也不敢在周氏面前維護張氏。不過兩夫妻背地裡,連守信卻肯低下身段。哄着張氏。夫妻兩個恩愛非常。而趙氏,也受周氏的虐待,但她沒有生下兒子,連守禮卻從來沒有因此而責怪趙氏,兩口子也過的極爲和睦。

像張青山家,李氏做婆婆的性子好,從不故意刁難兒媳婦,一家子和和睦睦的人家並不多,而連家這樣的人家。甚至是衆人口中的好人家。

如果不是出了連守仁要賣掉她去生殉,張氏被連秀兒推倒差點一屍兩命,還有她爲分家做出了那麼多的努力,那麼在連老爺子和周氏有生之年,連家都不可能分家。張氏、趙氏,她們幾個孩子,還要繼續生活在周氏的陰影下。還要爲了連守仁一股人“扛長活”,活的沒有自我,沒有尊嚴,麻木而可悲。

而最可悲的是明明過着那麼可悲的生活,卻絲毫不自知,甚至還會有幸福感或者歸屬感,對於造成他們的悲劇,不斷壓榨他們的人忠心耿耿。

比如英子的娘。又比如以前的連守信和張氏。

現在坐在自家的院子裡,周圍花木環繞,舒舒服服地曬着太陽的連蔓兒,只要想到那種可能,就覺得毛骨悚然。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女人就必然會不幸嗎?

也並非如此。

“事在人爲,採雲姐,不管啥事,也得看個人。”連蔓兒緩緩地道,“舉個例子吧。都沒有兒子,你看我三伯孃,過的窩囊吧,連帶着連葉兒也跟小受氣包似的。……這兩年葉兒大點了,比以前好了。可太倉老王家大車店,就是我三郎哥入贅的那戶人家,人家就不一樣。……人家過日子,心裡有數,知道爲自己打算。沒兒子怕啥,人家也沒覺得就比別人低氣。人家就能把閨女當兒子養,現在招了我三郎哥,以後養老送終啥的,也不比那有兒子的人家差。”

“還有我大堂嫂,人家成親這些年,也就生了妞妞一個閨女,那人家照樣是最有體面的媳婦,啥啥好事都不能少了她。”

“英子的娘捱了一輩子打,兒女也沒教育好,就光是因爲英子的爹缺心眼、不着調嗎?你看我奶厲害吧,我二伯和我二伯孃,那也是不好惹的,可我秀娥嫂子進了門,就把我二伯和我二伯孃給降服住了,跟我奶嗆嗆,也從來沒吃過虧。自己回家住了幾回,回來該咋樣還是咋樣,誰敢小瞧她?現在也生了個閨女,還是該咋樣咋樣。”

“我就是舉個例子,也不是說我大堂嫂、秀娥嫂子她們做的啥都對。”

“反正就是事在人爲,不一樣的人,遇到一樣的事,那人家過出來的日子就不一樣。關鍵還是得咱們自己個爭氣!”連蔓兒最後對張採雲道。

“對,蔓兒你說的太對了。”張採雲本來有的那麼一點小憂傷,被連蔓兒這麼一說,頓時煙消雲散了。

連蔓兒笑了笑,她這些話,不僅是爲了開解張採雲,也是對她自己說的。

這個年代男尊女卑,對女人種種壓制、不公,但那又怎樣那,要自己爭氣、自己努力,拿定了主意,一樣可以過的精彩、幸福。

連蔓兒和張採雲又在後院坐了一會,張氏就和五郎過來了。

“進屋來,咱商量點事。採雲也來吧,這也不揹着你。”張氏就道。

張採雲就笑嘻嘻地說去找小七玩,跑到前院去了,張氏、五郎和連蔓兒母子三個進了上房東屋,在炕上坐了。

“兩家人都送了禮來,這馬上就是五月節,咱商量商量給這兩家回點啥好?”張氏就道,“你大姑那個禮,我可真不想收。她這個人,不一般那。這一次次的,要是擱咱身上,早沒臉再來了。”

“我大姑那個,反正那包袱咱也沒打開,乾脆,一會就給她原樣拿回去。”連蔓兒想了想,就道。

“這樣……”張氏沒有立刻應聲,她性子溫和,事事總想着給人留臉面。

“這樣做行。”五郎就點頭道。

“那、那就這樣。”大兒子和最有主意的小閨女都這樣說,張氏也就點了頭。

“那宋家的那份那?”張氏又詢問兒子和閨女的意見。

對於跟宋家的來往,連蔓兒一家人其實早就溝通過。

原來宋家定下了連花兒,但是和連家的來往卻非常少,甚至基本的禮節,都極爲敷衍。那還是對上房,對她們就更別說了。

宋家送禮、示好,還是在沈六來過連記之後。然後,有了御賜的牌樓,宋家的禮就變得厚而頻繁了。現在,五郎中了童生,宋家立刻送來厚禮,從宋海龍和連花兒的態度中,可以看出宋家的老夫人對她們的態度。

宋家對她們如此禮遇,一是因爲沈家,二是因爲五郎。

而她們對宋家,若僅僅是因爲連花兒的關係,也沒必要保持來往。宋家的老夫人未必就不明白這一點,但是每次都要打發了連花兒來,是禮所當然,當然,也未必就沒有希望憑藉連花兒和她們家的血緣關係,而將兩家拉的越發緊密的打算。

總之,與宋家的關係不用親密,宋家有來,她們就有往就好了。

娘三個商量好了給宋家的回禮,這纔回到前面來。

廚房裡的飯菜都做得了,席面就擺在前廳,地下一桌男客,炕上一桌女客,吃喝完了,宋海龍就先提出告辭。

連守信和五郎略留了留,也就作罷,將回禮一一拿出來,讓人搬上宋家來的車,又讓宋海龍和連花兒代問宋家的老夫人好,這纔將人送走。

在門外,宋海龍、連花兒和連蘭兒要上車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來的時候,連蘭兒是和宋海龍、連花兒坐的一輛車,跟隨伺候的孫大娘和小紅坐另外一輛裝着禮物的車子。而這回去,連蘭兒自然還是想着和連花兒同車的。

然後連花兒卻以崴了腳爲由,讓孫大娘將連蘭兒請到後面一輛車上坐了。

連蔓兒將一切看在眼裡,心裡暗笑。

…………

通往錦陽縣城的官道上,宋家的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地疾馳着。前面一輛車裡,連花兒的目光滴溜溜地在宋海龍身上打了一個轉,接着就發出一聲嘆息。

“這次都怪我,下不來臉,就不應該同意大姑跟着咱們一塊來。”連花兒幽幽地道。

宋海龍哼了一聲,沒有說話。

“你還沒看出來,大姑把我四叔家給得罪苦了。都沒讓咱們去後院坐,咱們那,是受了我大姑的連累了……”連花兒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第八十三章 沈家惡少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四百零九章 說親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章 耮忙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五百八十五章 少年心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壓服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六十章 不要錢第五百三十六章 買房第四百七十五章 鵝鵝鵝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七章 麥收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二百八十八章 周氏的弱點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親帶故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比人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一百六十九章 驚嚇第四百三十八章 孝子第三百零四章 失去掌控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地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偷吃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八十八章 返家第二十六章 人上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禮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烏米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七百六十二章 吵鬧不休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一百六十章 一段過往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六百五十六章 歸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六百一十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八十章 北風吹、雪花飄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二百九十九章 包子的覺悟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議分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七百零八章 說理第七百零六章 嫁妝風波(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一百九十七章 規矩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六百九十八章 秋第五百六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二百零五章 讓人害怕的小姑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笑話第六十五章 拾穀穗第六百七十章 餘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烏米第一百三十章 耮忙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明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二百九十章 被逼出來的法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第六百九十九章 泥濘
第八十三章 沈家惡少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四百零九章 說親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章 耮忙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五百八十五章 少年心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壓服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六十章 不要錢第五百三十六章 買房第四百七十五章 鵝鵝鵝第一百一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七章 麥收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二百八十八章 周氏的弱點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親帶故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比人第三十三章 茶攤第一百六十九章 驚嚇第四百三十八章 孝子第三百零四章 失去掌控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地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偷吃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八十八章 返家第二十六章 人上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禮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烏米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七百六十二章 吵鬧不休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一百六十章 一段過往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六百五十六章 歸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六百一十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八十章 北風吹、雪花飄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二百九十九章 包子的覺悟第二章 賣還是不賣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議分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七百零八章 說理第七百零六章 嫁妝風波(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一百九十七章 規矩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六百九十八章 秋第五百六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二百零五章 讓人害怕的小姑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笑話第六十五章 拾穀穗第六百七十章 餘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烏米第一百三十章 耮忙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明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二百九十章 被逼出來的法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第六百九十九章 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