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年將近

幾個孩子將給連老爺子的回信封裝好,又將那一摞子抄寫的“連老爺子”家訓也小心打包的嚴嚴實實,如果不說,但看外表,估計誰都不知道這裡面裝的是什麼。

這兩件是要捎到太倉縣縣衙裡去的。

至於給三郎和王七姑娘的賀禮,張氏選了兩個上好的尺頭,這是要託人捎去給老王家大車店。

“三郎那孩子,以後就不是老連家的人了。這兩個尺頭,一個是給他做衣裳,一個是給他媳婦做衣裳。”張氏就道。

至於這賀禮不捎去縣衙,而是直接捎到老王家大車店,是因爲王家招贅,這喜宴當然是在王家那邊操辦。而且,若是這賀禮經過了連守義和何氏的手,就怕最後到不了三郎和王七姑娘那。

張氏和連守信對三郎這個侄子是有感情的,連蔓兒對三郎也沒惡感,甚至還有些好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相貌好,真的是天生的優勢。

他們這邊準備妥當了,連守禮、趙氏和連葉兒就來了。他們拿不定主意,要參考連蔓兒家準備的年禮。

“葉兒,你們得自己有自己的主意。”連蔓兒小聲告訴連葉兒。

張氏則是藉口將趙氏叫到外屋,將她從吳王氏那裡聽來的,連老爺子信上所沒有的內容告訴了趙氏。

趙氏立刻就失魂落魄起來。

張氏有兒有女,還擔心周氏用對付古氏的法子來對付她,趙氏沒兒子。因此比張氏更加擔心。

趙氏是哭着從外屋回來的,好像連守禮馬上就要被周氏給塞女人似的。

“咋回事?”連守禮和連葉兒都詫異道。

“這個事,說了就這樣。可我這知道了,又不能不跟你們說。”張氏無奈道。又向連葉兒,“咋回事,問你娘吧。”

連葉兒就問趙氏。

趙氏抽抽搭搭地就說了周氏給連守仁納妾的事。

“葉兒她奶早就想休了我。因爲葉兒他爺說咱家沒這個規矩,這纔沒休。現在眼瞅着這規矩改了,……沒我存身的地方了……”趙氏抱着連葉兒哭,“娘沒地方去,到時候只能死,我命苦的葉兒啊,到時候你可咋辦。”

連守信就將頭扭了開去。張氏和趙氏的反應是如此的相似。這說明了什麼。一個兒媳婦認爲周氏會幹出這樣的事,還可以說是這個兒媳婦的問題。這兩個兒媳婦都這樣,而且已經有一個兒媳婦被這樣對待了,那麼問題出在哪,就不言而喻了。

“爹。我奶要讓你休我娘,你就休我娘嗎?”連葉兒問連守禮。

“這不可能。”連守禮就道,“這些年都過來了,我從來就沒那個意思。”

這三口人商量了一番,也決定,連守禮絕不能去太倉。趙氏和連葉兒更不會去。

“三郎的賀禮,我們就照當初給二郎的那麼辦。太倉和縣城那兩份年禮……”連守禮、趙氏和連葉兒都面露難色。

連蔓兒卻不能替他們拿主意,畢竟兩家的情況不一樣。這並不是單單指兩家的經濟條件不同,更主要的是他們兩家和連家上房、還有連蘭兒那邊的恩怨是不一樣的。

“那我們也誰也不給。”連葉兒咬牙道。

趙氏不說話。

“不給不好。”連守禮悶悶地道。

三口人就又回去商量。半晌,連葉兒眼睛紅紅地拿了給三郎的賀禮回來。

“太倉和縣城那邊,你們……”連蔓兒問。

“啥也沒有。”連葉兒道,“我們現在纔剛吃上一口飽飯,這兩處哪個不比我們過的好。人窮,就是我們上趕着去來往。人家還嫌我們那。乾脆就啥也沒有。”

“三伯也同意?”連蔓兒又問。

“他是想送,可家裡還有啥?就那些東西,還不夠來回的車腳錢。……我爹說,等以後日子好過了,再補上。”連葉兒道。

連蔓兒就點了點頭。

“葉兒,這兩處,我們也沒啥禮。我們有自己的理由,我們家跟他們之間的那些事,你也都知道。不過,不能因爲我們,就得讓你們也和誰來往、斷道啥的。”連蔓兒緩緩地道。

“我知道,蔓兒姐。這是我們自己決定的。”連葉兒就道,“我也不想跟太倉那邊來往,我娘怕他們怕的要死。縣城那邊,以前她也沒看上過我家,現在我們不去,她也不能說啥。我們身上又沒油水。”

連蔓兒就笑了,連葉兒是個心裡明白的孩子,這樣就好。

就這樣,第二天,五郎和小七上學的時候,就將東西都帶去了鎮上,託人捎往了太倉。

…………

臘月,呵氣成冰,又到了殺年豬的時候。

連蔓兒自家養的三頭豬,還有從上房手裡買的三頭豬,都已經長的膘肥體壯。一家人早就商量好了,殺一頭,一點都不賣,就留着自家吃和送禮。

因爲趙氏幫着餵豬,當然更主要的是爲了幫扶連葉兒一家,早就說定了要給趙氏一頭豬。

趙氏這幾個月,餵豬很是盡心盡力,這幾頭豬能長成這樣,多虧了她和連葉兒。趙氏過日子比較細,給她的那頭豬,她就不想殺,想着都用來賣錢。

所謂的過日子細,就是裹日子非常節儉的意思。

連蔓兒一家商量好,早又和連守禮、趙氏、連葉兒一家三口說了,她們那一頭豬儘管賣,連蔓兒家殺了豬,會另外給他們分豬肉,讓他們過個豐足的年。

“你們也別多心,這半年,你們娘倆,還有他三伯都沒少幫襯我們,盡心盡力的,鋪子裡、地裡啥的,這個情,那不是用東西能稱量的。你們要是不要,那我們以後都不敢找你們幫忙了。”說到要給豬肉的時候,張氏是這樣對趙氏說的。

因爲豬都養在老宅,一大早,一衆人就奔了老宅。連守信選了一頭最肥的豬,捆了讓五郎、吳家興和小七用小牛車送到新宅子。另外的五頭豬,則是泡給張屠夫,也就是不殺,將毛豬賣給張屠夫。

三十里營子這裡,將屠夫選購毛豬,準備運回去宰殺賣肉,就叫做泡豬。泡只是發音,具體的應該是哪個字連蔓兒並不清楚,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她也不知道,問過連守信,連守信也不知道,只是故老相傳,就是這麼說。

五頭毛豬,都被從豬圈裡抓出來,捆好了四蹄,放在張屠夫帶來的大稱上過稱。連家的這幾頭豬,稱過之後,分別是一百八十七斤,一百九十斤,一百九十一斤,一百八十八斤,和一百九十三斤。

這在莊戶人家,是養的極好的豬。

張屠夫收購毛豬,是按照每斤十四文錢收的。這是一年之中的最高價,趕上快過年了嗎。

連蔓兒家這五頭豬,總共是九百四十九斤,總共價款爲一萬三千兩百八是六文錢。

這樣算下來,去掉買豬羔子的成本,這一年餵豬的糠皮的成本,一隻豬的收益是兩吊錢有餘。對於莊戶人家,這是筆不小的款項。積攢下來、娶媳婦、蓋房子等大事,就都靠它了。

張屠夫打發人用車將五頭豬先都拉回家去,就又拿了殺豬的傢伙事,跟隨着連守信往新宅子來。

新宅子這邊有吳玉貴、吳玉昌、吳家興等人,早將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張氏、吳王氏幾個媳婦也在廚房裡將水都燒得了。

張氏和連守信都是滿臉的喜氣,連枝兒、連蔓兒、五郎和小七都穿的暖暖和和地,也都是滿臉的笑容,抑制不住心中的歡喜。

這纔是殺年豬啊,再也不會像去年那樣,只分到一條肉。這整頭豬都是他們自家的,他們愛怎麼吃就怎麼吃。

豬很快殺完了,張氏笑呵呵地分派豬血。男人們忙活完了,就都去正院的前廳吃茶說話,女人們忙着燒火做飯、做菜。

飯是大米乾飯,菜依舊是傳統的殺豬菜。一大鍋連骨肉燉酸菜,上面蒸的是血豆腐。另一個鍋裡將大米飯剷出來之後,就開始炒菜。

等飯菜都準備得了,就在前廳開了席。

地下是一張大桌,坐男客,有連守信、吳玉貴、吳玉昌、五郎、吳家興、張屠夫、連守禮,另外又請了王幼恆、魯先生、老黃幾個客人。

炕上是兩張炕桌併成一張大桌,坐女客,有張氏、吳王氏、吳玉昌媳婦、趙氏、然後就是幾個女孩子,小七因爲年齡小,就跟着張氏坐。

另有在老宅幫忙的人,像春柱媳婦這樣來往的近的人家,都送了豬血或者殺豬菜,吳玉昌的娘不來吃飯,也送了殺豬菜過去。

這頓飯,一直吃到下晌才散了。

連蔓兒和小七都吃的肚子圓鼓鼓地,就靠在東屋大炕的炕頭上,曬着日影,低低地說着話犯懶。張氏、連枝兒、連守信和五郎先後也從外面進來,連枝兒手裡端着沏的濃濃的熱茶,張氏端了一小盆泡着的凍梨。

“都坐起來,也不怕漾食。”張氏笑着招呼小閨女、小兒子過來,或是喝濃茶,或是吃凍梨解膩。

漾食,是三十里營子這裡的鄉村土語。老人們一代代傳下來的,飯後千萬不能就躺着。

連蔓兒並不覺得殺豬菜油膩,她借了連枝兒遞過來的熱茶,慢慢地喝着。

“今天這肉,吃足了沒?”張氏挑了個凍梨,將上面的冰殼都弄乾淨了,遞給小七,一邊笑着問道。

第五百七十一章 鬧第三百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五十章 期望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過與難過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比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七百章 涼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親帶故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五百二十二章 原委第四百五十一章 錢賺來就是花用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官司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三百零八章 小滿第七百一十二章 冷香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七百零八章 說理第五百七十九章 葉兒的勝利第二百二十章 新的一年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一百五十一章 酒宴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四百零三章 抽水馬桶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鬥第七百二十五章 搞破壞第三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年初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五百一十章 初秋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三百七十一章 聽誰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酒宴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紅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租金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七百六十七章 計較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計較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賀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六百七十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百零四章 見微知著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七百五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七百章 涼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七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媒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金玉米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四百六十九章 初春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百五十五章 催芽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巧遇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拜牌樓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四十章 用意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太倉第六百五十二章 舊衣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人與外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婚事
第五百七十一章 鬧第三百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五十章 期望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過與難過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比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七百章 涼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親帶故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五百二十二章 原委第四百五十一章 錢賺來就是花用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官司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四百八十八章 少年心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三百零八章 小滿第七百一十二章 冷香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七百零八章 說理第五百七十九章 葉兒的勝利第二百二十章 新的一年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一百五十一章 酒宴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五十八章 釀酒第四百零三章 抽水馬桶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鬥第七百二十五章 搞破壞第三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年初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五百一十章 初秋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三百七十一章 聽誰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酒宴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紅第六百九十章 母與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租金第四百一十九章 良田第七百六十七章 計較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計較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賀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六百七十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百零四章 見微知著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七百五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七百章 涼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七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媒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金玉米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四百六十九章 初春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百五十五章 催芽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巧遇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拜牌樓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四十章 用意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太倉第六百五十二章 舊衣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人與外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