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

“……府城是好地方啊,我年輕的時候,還去過兩回……”連老爺子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事情,臉上露出有些嚮往、緬懷,還有其他的一些什麼,不過,他很快就回過神來。“……啊,五郎要回來了吧。”

“……對,正好接了五郎一起回來,之後就是操辦枝兒的事……”連守信就道。

“好啊,應該的。”連老爺子點了點頭道,“五郎是給咱老連家長了臉了,這些天,我們也一直唸叨着,說這孩子該回來了。……他年紀小,雖然有人帶着,在外邊這麼跑,還辦這麼大的事,不容易啊。……那孩子天生就聰明、穩當,也是你們培養的好。”

“枝兒的日子馬上也要到了……,枝兒這孩子,實誠、厚道,生的是福相。到時候添箱,我們做爺奶的,拿不出太多來,也有點我們的心意。……要是需要人手,幫着跑個腿啥的,你們儘管說話。”

“添箱啥的,你們二老這麼大年紀了,心意到了就行。”連守信就道。

大家又略說了兩句閒話,就從老宅出來。回到家之後,一家人一邊準備要帶去府城的東西,一邊說起剛纔在老宅的經歷。

“看來,周大妞那時候鬧的挺邪乎,多虧沒把人打咋樣。”張氏就道,剛纔在老宅,看見東屋裡櫃上一些擺設不見了,還有幾件都有磕碰的痕跡,地上的一條凳子,也是剛修理過的。

“老爺子和老太太都沒過去有精神了。”連守信道。

對於這句話,大家都表示同意。連老爺子是明顯的身體健康不如以前,精神頭也不足。周氏還是和過去一樣結實,只有精神頭不是很足。

“……我奶這回肯定是嚇壞了。”連蔓兒就小聲地跟張氏道。

周氏是個膽子極小的人,她原本對媳婦和孫女們那麼霸道,就是篤定了,媳婦和孫女們不會對她怎麼樣。但是。她所依仗的東西,在發瘋的周大妞眼裡卻什麼都不是。周氏差一點被打,這在她的人生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所以,到了現在,她還是驚魂未定。

這些天,村裡人都沒聽見周氏罵人了。

“一物降一物。”張氏嘆氣道。

“我爺好像變了點……”連蔓兒又道,變得聰明。會做人了。

其實,連老爺子一直很聰明,會做人,他只是在與連守仁、還有連守信相關的一些事情上拐不過他心裡的那道彎。而現在。在經歷了連守仁說親的鬧劇之後,連老爺子終於發現他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他心裡的那道彎拐過來沒有,這並不好說。但是,在反思過後,他終於肯換了另外一種姿態。

這種姿態,其實還不錯。

不用連蔓兒細說,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因此剛纔在老宅,他們也都感受到了。

“要是肯早點這樣。也不至於……哎……”大傢伙都嘆氣。

不過,如果連老爺子能維持這樣下去,對大家來說,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對此,連蔓兒非常喜聞樂見。

連守信也是這麼想,不過因爲他對連老爺子的感情,他的心裡還是有一點不自在的。不是爲了別的。而是因爲痛惜,事情本來可以更好,連老爺子和周氏本來可以更享福。

一家人收拾利落,第二天,就坐着車從三十里營子出發。第一站,仍舊是到了錦陽縣城。一家人在柳樹井衚衕住了一宿,期間少不得過問了一下幾間鋪面的情況。然後,才又從錦陽縣城。途徑 撫遠縣城,最後在日落時分到達府城。

到了松樹衚衕的宅子,安頓一番,吃過了晚飯,一家人就歇下了。連蔓兒和連枝兒住了西屋,連守信和張氏夫妻兩個帶着小七住了東屋。四個丫頭小喜、小慶、吉祥和如意在西屋外間屋裡伺候、守夜。

在三十里營子的家裡。張氏她們還習慣性地做些家事,到了錦陽縣城和這府城的宅子裡,她們都無家事可做。

第二天,大傢伙一起吃過了飯,連守信就和小七帶上表禮,去了沈家。他們要拜會楚先生,小七拿了在家裡做的功課來,留在府城這幾天,都要請楚先生輔導他的功課。至於連守信,還要在沈家打點,見一見諸如鍾管事等人。

連蔓兒將管內院和廚房的兩個管事娘子都叫了來,和張氏一起,將內宅的事務理了一遍。之後,張氏、連蔓兒和連枝兒孃兒三個就坐上馬車出了門,府城有香火極盛的寺廟、尼庵,有遊人如織的風景名勝,有遼東府生意最紅火的各大店鋪,還有無數美食。她們孃兒三個沒有別的事,只管見寺廟就進去燒香、佈施,然後就是遊覽、進店鋪採購、品嚐美食。

遼東府不比中原,多民族雜居,民風受北面蠻族影向,較爲潑辣、樸實,因此,街上的女子並不多見,也無需蒙面帶帽,大家都司空見慣,不以爲奇。

連守信大多數時候都陪着她們,小七因爲功課的緣故,倒是玩的最少的一個。不過,誰見了什麼好吃的好玩的,自然都忘不了給這個小傢伙帶回來一份。楚先生知道了連家的情況,知道這次除了來接五郎,再有就是陪同要出嫁的閨女來府城逛逛,因此也盡力給小七多留些空閒出來,這樣,他也可以多陪着姐姐,一家人聚在一處。

就這麼,在府城住了幾天,鍾管事那邊傳來消息。沈六回程的車隊已經進入遼東府,大約會在後日未時到達府城。

“不必接出城,到時候亂紛紛的,連大爺肯定要跟着六爺先回府裡,才能回家。”

鍾管事告訴連守信,那一天會有很多人去城外十里亭迎接沈六,到時候車馬紛紛,連蔓兒一家在裡面,見人、說話都不方便。而且,五郎隨同沈六一起回來,還被沈六安排了差事,回到府城,也不能先回家,要先去沈家,沈六那邊說放人,五郎才能離開。

鍾管事讓連守信一家就在家裡等着就行,畢竟這個時節,天寒地凍的,他們除了連守信都是婦孺,出城去接人再被凍着了就不好了。

鍾管事是一番好意,不過,一家人還是堅持要去城外迎接。

“能早那麼一點,看一眼就行。我們絕不添亂。”張氏就道。

鍾管事見一家人這麼堅持,自然不會阻攔,就安排了連蔓兒家的馬車,跟隨在沈家接人的車隊內,四周有假定護衛,不至於出什麼差錯。

到了那天,一家人吃過了午飯,就坐車出發了。京城裡早有消息傳回來,沈六這次進京,受了連番的褒獎,沈謹入宮承恩,第二天就被賜予了妃號,又因爲在皇帝壽辰上敬獻的壽禮被皇帝青睞,緊接着被封爲皇貴妃。

那是僅次於皇后,後宮最爲尊貴的位份。而現在宮中並沒有皇后,所以說,沈謹是在入宮後不久,就成爲了後宮之首。

雖然,這些是早有預見的,但真的成真的,還是讓人非常歡喜。不止沈家的人,遼東府的衆官吏,甚至是一般百姓,都因爲這個消息而歡呼鼓舞。

遼東府與北面的蠻族有着漫長的邊境線,北面蠻族雖然暫時安定了,但其民風彪悍,弓馬嫺熟,對大明朝始終是潛在的威脅。

優撫沈家,娶沈家的女兒進宮爲後,對大明朝的皇帝來說,是一項非常明智且有效的選擇。通過與沈家的這種聯姻,他爲自已和自己的王朝構築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馬車出了城門,很快來到十里亭停下。沈六的車隊還沒有到,不過有探馬不斷地來回報,車隊離此還有多遠,還有多久會到。十里亭裡早就有人準備好了火爐和茶點,一些人下了馬車,進亭中等待。

連蔓兒她們沒有下馬,只坐在車中等待,鍾管事給他們的車安排了一個好位置,就在路邊的一處矮坡上。車裡也有炭爐,張氏、連枝兒、連曼兒和小七乾脆擠坐在一輛馬車裡,每個人都穿著大毛衣裳,手裡還抱了手爐。外面雖然寒冷,車裡卻暖融融的。

期待的心情,更讓她們不覺寒冷。

連守信也穿了大毛衣裳,他早下了車,跟鍾管事等人一起趕到前面去了。

在馬車裡坐了一會,就聽見馬車聲由遠及近,是沈六的車隊到了。張氏、連枝兒、連曼兒和小七趕忙下了車,只一會的工夫,車隊就到了眼前,十里亭中的人蜂擁出去,從一輛華麗的馬車中迎下來一個人,正是沈六。

出發的時候,還是一身夾衣,滿地落葉。如今回來,同樣的地點,同樣的人,滿地的落葉換成了滿地的冰雪,沈六也已經換上了一身貂裘,頭頂貂帽正中鑲嵌著一顆如同鴿卵大小的寶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但在寶石的光輝,與那雙如同墨玉般漆黑深炯的眼睛相比,還是頓然失色。

沈六從馬車上下來,在衆人簇擁下往十里亭內走去,路過矮坡下,沈六似乎是下意識地擡頭看了一眼。目光湛湛,似乎直看到連曼兒的眼睛裡。

連曼兒的心跳頓時漏了一個節拍。

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二月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三百六十三章 上禮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三百零五章 定親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第七百一十九章 瑣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吵鬧不休第四十五章 搶收第六百九十三章 離別第十二章 周氏訓媳第三百一十三章 燕子和葫蘆第四百零六章 厚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六百九十五章 田莊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七百零八章 說理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母心第五百零四章 送菱角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六百八十章 灌藥第十二章 周氏訓媳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一百五十四章 晚歸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十九章 賺到了錢第三百四十二章 金玉米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執一詞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守同盟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六百零五章 怨念第二百九十三章 關注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二百九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八十八章 周氏的弱點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三百六十五章 巧遇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租金第三十九章 麻煩第三百七十章 勸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八十六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一百六十四章 包餑餑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四百零六章 厚禮第一百七十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七百五十章 小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守同盟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六百五十二章 舊衣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七百五十八章 底氣第三百九十二章 吃玉米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福人兒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三百二十章 攀扯第一百八十九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箏與柳笛(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入伏
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業大吉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二月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三百六十三章 上禮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三百零五章 定親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第七百一十九章 瑣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吵鬧不休第四十五章 搶收第六百九十三章 離別第十二章 周氏訓媳第三百一十三章 燕子和葫蘆第四百零六章 厚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六百九十五章 田莊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七百零八章 說理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母心第五百零四章 送菱角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六百八十章 灌藥第十二章 周氏訓媳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一百五十四章 晚歸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十九章 賺到了錢第三百四十二章 金玉米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商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執一詞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守同盟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揭瘡疤第六百零五章 怨念第二百九十三章 關注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二百九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八十八章 周氏的弱點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三百六十五章 巧遇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租金第三十九章 麻煩第三百七十章 勸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八十六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一百六十四章 包餑餑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四百零六章 厚禮第一百七十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七百五十章 小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守同盟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六百五十二章 舊衣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七百五十八章 底氣第三百九十二章 吃玉米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福人兒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三百二十章 攀扯第一百八十九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箏與柳笛(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