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牛車

張青山讓張慶年回家去,他要留下來住幾天。連家從來沒養過大牲口,連守信對這方面當然是個生手。張青山要留下來,一方面是看他們活多,想幫着閨女和姑爺乾點活,另一方面就是要教連守信應該怎麼養牛。

連守信當然明白張青山的好意,心中很是感動。

張氏拿了個籃子,裡面用布包了幾塊餅讓張慶年路上吃,還有一小罈子酒釀,讓他帶回去給李氏和孩子們吃。自打過年的時候,連蔓兒弄了一罈酒釀,一家人都很愛吃,後來又買了些糯米,釀了兩壇。

連蔓兒則是回了一趟老宅,拿了七兩銀子,一吊錢再加上一串錢,也用布包了,交給張慶年。

張慶年將錢小心地收了。八兩銀子不是小數目。他和張青山趕集,身上並沒帶那麼多的錢。還是他們爺倆在騾馬市裡有聲望、人頭廣,這犁杖和牛他們先帶回來了,錢還賒欠着。這一路回去,他正好將錢給賣主送去。

張青山又對張慶年囑咐了幾句話,目送張慶年走了,這才又到地裡,讓連蔓兒牽牛,他在後面扶犁,爺倆說說笑笑地幹起活來。

等到五郎和小七下學回來了,都興沖沖地直撲過來。連蔓兒沒辦法,只能將牽牛的活讓出去。

連蔓兒家裡先是買了小豬羔,然後又添了一羣喳喳叫的小雞小鴨,現在又添了一個個頭更大的活物,小黃牛。這頭小黃牛一下子就取代了前面那些個活物,成爲五郎,尤其是小七的心頭好。

五郎年紀略長,表現的還不明顯,小七卻不知道掩飾,樂的路都不肯好好走了。圍着小黃牛又蹦又跳的。

“……等草長出來了,我一放學,我就帶你去吃草。我知道一個地方,那的草可嫩了。這地方就我一個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小七湊在小黃牛的耳朵邊說悄悄話,就好像小黃牛能聽懂他的話,以後就和他一個最好似的。

小黃牛還年輕,要慢慢地適應地裡的活計。張青山很愛惜它。因此把菜地翻完了之後,就卸了犁杖,讓小黃牛歇息。

這小黃牛是他們的了,得給小黃牛弄個住處。

“把夾道里的柴禾搬到大門外邊去。就把牛欄搭在夾道里。”連守信建議道。老宅那邊,豬圈和大門牆之間有一條夾道,那條夾道大約有四五尺寬的樣子,養這頭小牛不算寬敞,但也夠了。連守信是這麼認爲的。

“孩子他爹,咱養了幾隻鴨子,他奶都嫌味大,對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這牛的味可更大。你沒看王石榴家是啥樣?我怕他奶這次更不願意。”張氏提出質疑。

連守信沉默了。他知道張氏說的沒錯。

“那也沒法子,不放在那養。還能放在哪養?”連守信道。

雖然這邊蓋了鋪子,後面那塊地上,以後還會給兩個兒子蓋房子。但是連守信心裡,老宅是他的家。他買了牛,不放在家裡養,還能放到哪去養?

“你們那個夾道啊,”張青山開口道。“要我看有點窄,這牛在裡面,都怕轉不過身來。這牛的身量,還有的長那。”

張青山認爲,牛欄要寬敞一些。

“我也知道,可除了那,也沒別的合適的地方了,總不能把牛欄搭在菜園子裡。”連守信道。

“爹。咱在這搭個牛欄唄。”連蔓兒就道。

“在這搭?”連守信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那照看起來,多不方便。”

“爹,咱這牛,以後要誰照看?”連蔓兒就問。

“這還用說,當然得我照看。”連守信立刻就道。一頭牛。對於莊戶人家來說,是重要的財產,是耕種的主要幫手。有的人家對牛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媳婦。

俗話說的馬無夜草不肥,對於牛也差不多。連家雖然沒有養過牛,但是連守信也知道,那些牛馬照看的好的人家,夜裡至少要起來一次,到馬棚裡照看,包括餵食喂水等。

這活計責無旁貸地落在家裡現在唯一的成年男丁連守信肩上。

“爹,你想想,過完年,你都睡在哪邊的?”連蔓兒笑。

連守信一拍腦袋,是啊,他怎麼忘了。自打開了這個早點鋪子,他很多時候,都是睡在鋪子裡。現在要蓋房子,他留在這邊的時候就更多了。這牛當然是放在這邊養,他才能方便照看。

一家人都笑了起來。

連蔓兒也笑,心想,慣性思維的頑固程度可不能小看。雖然在這邊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是連守信心裡,家還是在老宅。不過,等他們親手將這塊地一點點的開發出來,將新房子蓋好,連守信的想法也會慢慢跟着改變的。

要將牛欄搭在這邊,可新鋪子那裡並沒有起圍牆,連守信不放心。最後決定,還是跟廟裡商量商量,先將牛養在門房後面的夾道里。

這段時間,他們跟廟裡的關係處的很好,因此連守信跟住持一說,住持就答應了。

因爲蓋房子,木料都是現成的,張青山立刻就帶着連守信開始搭牛欄。一邊搭牛欄,張青山一邊告訴連守信,養牛要注意哪些事情。五郎和小七在旁邊跟着幫忙,也都聽的相當認真。

**…………**

吃晚飯的時候,連守信特意請了連老爺子過來,陪張青山喝酒。

看到連守信買了牛和犁杖,連老爺子也很高興。

“還怕你們倆這地種不過來,現在有了犁杖,我就不替你們擔心了。”連老爺子道。

吃過了飯,連老爺子要張青山跟他回老宅,說哥倆躺一個炕頭上,好好嘮嘮嗑。張青山沒有答應。

“這牛還小,剛買來,有點發生,我得在這邊幫着照看照看。”

連老爺子聽張青山這麼時候,也沒勉強。

連守信送連老爺子出門,連蔓兒隨後出門潑水,就看見連老爺子和連守信站在官道對過,正小聲說話。

“剛纔有你老丈人在,我就沒問。”連老爺子對連守信道,“你們這牛和犁杖,這錢,是你們自己個掏的不?”

“……說要買,沒想到這麼快,也沒給拿錢去。孩子他姥爺給墊的錢,他大舅回去的時候,把錢給帶回去了。”連守信對連老爺子並沒有隱瞞。

“哦。”連老爺子似乎鬆了一口氣,“這個你做對。……你老丈人對你是十個頭兒的,你可不能忘了人家的好。”

十個頭兒,是他們這裡的土語,大概的意思就是十成十,百分百。連老爺子這話,是說張青山對連守信非常好。

“我知道。……幫套啥的,是孩子他姥爺送的,我要給錢,他也不要。”連守信道。

“……別嫌爹管的寬,爹也是爲你們操心。……你們這又是蓋房子,又是買地,還買牛和犁杖,這地還沒種那,老四,你們的錢夠花不?”連老爺子又問。

“……這些都是不買不行的,沒辦法,錢再緊,也得買。”連守信道。

“……爹也給你幫不上大忙,你那三十畝地的種子,我都給你備出來了。”連老爺子道。

“爹……,”連守信叫了一聲,“到時候我把種子錢給你。”

似乎怕連老爺子拒絕,連守信接下來的話說的飛快。

“爹,我這分家出來了,該給的錢我得給。……人口多,要是有啥說頭,那就不好了。”

連守信這是爲連老爺子着想,之所以蓋房子也不讓連老爺子來給幫工,也是這個意思。連家現在人多口雜,他分家另過,連老爺子再給他付出勞力或者財物,怕其他的兄弟、侄子們有說法。

“老四,你別多心。分家的時候說好的,給你們一年的口糧,這種地的種子也沒多少,你就別再跟我說錢不錢的了。”連老爺子說了這些,就轉身走了,也不讓連守信送他。“回去好好待你老丈人。 明天晚上,讓你老丈人來家吃來。”

張青山在三十里營子一連住了三天,把連蔓兒家新買的這一片地都給翻了一遍,還幫着把那塊菜地給拾掇了出來。只要等季節到了,修整出菜畦,就可以種菜了。

拾掇出來的菜地不大,只有五分。

“貪多嚼不爛,這菜地不同別的地。”張青山和連老爺子都說道,“這地生,等你們種上菜就知道了,拔草就夠你們忙活的。……別拿開荒當容易事,這地,你們得侍弄上幾年,才能侍弄成熟地。”

這兩人都是老莊稼把式,他們說的話是經驗之談。連蔓兒當然只有虛心受教的份。

“你們這犁杖有了,還該買輛車。”把菜地收拾好之後,張青山就對連守信道。

連家有一輛平板車,去年收秋往家裡拉糧食、拉柴禾,就靠的是它。連守信分家出來,只有兩套鐵鍬、鐵鎬、鋤頭這些,今年開春,他們又添置了兩套。平板車他們還沒有。

“我也打算買臺平板車。”連守信道。

“你們以前沒買牛,現在有牛了,就該買大車。”張青山道,“這種地、平時趕個集、買個東西啥的,有個牛車,那可方便多了。”

第八十五章 沈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禮第四百零六章 厚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見如故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書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四百五十八章 冬末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四百七十二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五百四十八章 雪後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七十五章 賺錢的點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拜年(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搞破壞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四百七十章 孵雞第二百八十六章 韭菜盒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五百四十二章 暖冬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四百九十九章 禮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六百三十二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三百四十八章 年歲的印記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四十八章 救命第九十五章 閨女和兒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唬着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六百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九十三章 離別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來了第四百零五章 喬遷之喜第六百三十章 飛來橫禍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四百三十五章 回門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二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六百二十一章 櫻桃紅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比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六百二十五章 念園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五百四十九章 鄰里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算第七百一十五章 禮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來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底氣第七百五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十五章 挖野菜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圍第七百三十六章 陰錯陽差第二十八章 箭如虹第六百二十四章 浣花箋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四百二十五章 遠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
第八十五章 沈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禮第四百零六章 厚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見如故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書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七百零九章 進城、進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四百五十八章 冬末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庭教師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四百七十二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五百四十八章 雪後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算第四百五十九章 疑點重重第七十五章 賺錢的點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拜年(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搞破壞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四百七十章 孵雞第二百八十六章 韭菜盒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五百四十二章 暖冬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四百九十九章 禮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六百三十二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三百四十八章 年歲的印記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四十八章 救命第九十五章 閨女和兒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唬着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六百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九十三章 離別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來了第四百零五章 喬遷之喜第六百三十章 飛來橫禍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四百三十五章 回門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二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六百二十一章 櫻桃紅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比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六百二十五章 念園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五百四十九章 鄰里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算第七百一十五章 禮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來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底氣第七百五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十五章 挖野菜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圍第七百三十六章 陰錯陽差第二十八章 箭如虹第六百二十四章 浣花箋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四百二十五章 遠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