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

一家人聽五郎這樣說,就都相互交換了一個眼色。連續碰了幾個軟釘子,連蘭兒並沒有氣餒,看來她是鐵了心要和她們來往了。

“擱以前,這事反過來還差不多。”張氏就道。

“哥,她找你都說啥了?”連蔓兒就問五郎。

“還能說啥,就是那些話唄。”五郎就道,“她還請我去她家吃飯,我沒去。給我的東西,我也沒要。”

“這就對了。”張氏就道。

連蔓兒也點頭。她們不想搭理連蘭兒,不僅僅是因爲連蘭兒提親的事,更是因爲在連秀兒事件中,連蘭兒的可疑表現,讓她們心驚、心寒。

即便是同胞手足又怎樣,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相互看不上眼。以前連蘭兒和她們就沒什麼感情,連蘭兒對她們怎麼樣,她們都不會意外,也不會傷心。可連蘭兒跟連秀兒之間是不一樣的。兩個人是親姐妹,同樣是周氏疼愛的閨女,平常連蘭兒對連秀兒表現的很疼愛。這裡面有姐妹的情分,也有和周氏的情分。

旁觀者清,看明白了連蘭兒是如何對待周氏和連秀兒的,她們是無論如何不想讓連蘭兒和她們那樣親香的。

…………

五郎從縣裡回來,依舊早起晚睡,準備參加府試。

很快就到了清明節。

清明節前一天,連守信就去買了許多的大紙回來,一家人圍坐在炕上,剪大錢、摺紙錢。她們沒有錢印子,只能用剪刀剪。

張氏和連守信負責剪,幾個孩子都放下手邊的事情,跟着摺紙錢。

“昨個兒葉兒跟我說,她們就買兩疊大紙。”連蔓兒一邊摺紙錢,一邊說道。

“兩疊也不少了。她們這纔剛開始過日子。依我說,她們不買,咱也不能挑她們。”張氏就道。

“這個多少也得買點兒,是那個意思。買多買少,都去上個墳,才最重要。”連守信就道。

清明節,即便是最貧苦的人家,也要買幾張紙。折了紙錢,去給先人上墳。連守禮雖然現在沒兒子,但也是連家的一股,自然是要自己出錢買紙。

連蔓兒和五郎折了些紙錢。和別的紙錢分開另外放着。

“魯先生在這不能回家,這些紙錢,留着明天讓魯先生拿了到前面的十字路口燒了,也是魯先生的一個心意。”連蔓兒就道。

“這個應該。”張氏就點頭,“我和你爹都沒想起來。咱五郎和小七,人家魯先生教的可真盡心。咱五郎能考過縣試,單在私塾裡上學,就不大可能,換做別的先生。那也差遠了。”

一家人都點頭,名師出高徒,這是不用說的。

“繼祖他們也該到了吧,”張氏就往窗外瞧了瞧,“信裡說他們是今天到。”

正這麼說着,院門外就傳來老杜的大嗓門。

“東家,有太倉的客人來了。”

老杜。就是連蔓兒家新僱的那個養魚的長工,連蔓兒他們都喊他做老杜。

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一家人忙穿鞋下炕,剛走出屋子,連繼祖和蔣氏已經從外面走了進來,老杜跟在他們身後,背上背了兩個包袱,顯然是這兩口子帶來的。

將連繼祖和蔣氏讓到屋裡。相互見了禮,大家才又紛紛就坐,又寒暄了一番。

蔣氏就將帶來的一個包袱打開,裡面是疊壓的整整齊齊的紙錢。

“老爺子、老太太、老爺、太太、二老爺、二太太……我們一起疊的。老爺子、老太太年紀大了,不好來回折騰。老爺不能隨意離開太倉,家裡事情又多。太太、二老爺、二太太他們也脫不開身,就讓大爺和我回來,到時候大爺在墳前多磕幾個頭,將一家子的心意帶到。”蔣氏就解釋道。

“鋪子裡有賣的現成印的紙錢,又好看又體面。老爺子不讓買那種,非要這種,把大傢伙都聚在一起,親手剪了、疊好了,說是意思不一樣。”連繼祖就道。

這像是連老爺子會做的事,說白了,就是想增加家庭的凝聚力。連老爺子的很多做法,都是爲了這個目的。

蔣氏就又從另外一個包袱裡拿出兩個點心匣子,另外又拿出四個尺頭來,說是給連守信家還有連守禮家一人一份。

“……是老太太給準備的。”蔣氏道。

連蔓兒看了一眼,那兩個點心匣子看樣子還不錯,不知道里面的點心是怎樣。那四個尺頭,也算得上是中等,比上次給她家燎鍋底的時候送的強上許多。

蔣氏說了,是周氏給準備的,那就只有感激,而沒有任何挑剔的餘地。

太倉給拿了禮來,張氏心裡並不高興。

“……你們來了,有沒有禮,我們都不挑。你們那邊人口多,過日子,也得用錢。這錢,留着過日子。”張氏是想說,日子過的節省點,只掙該掙的錢。這是她聽了吳王氏告訴她的話,一直憋在心裡,想對太倉的人說的。

“娘,咱這紙錢還沒疊完那。”連蔓兒就道。

張氏性子直,這話要真說出來,就得罪了人。而且,她說了也沒用。眼前的連繼祖和蔣氏,都不是能阻止連守仁和連守義的人。

“對,咱接着疊。”張氏就明白連蔓兒不想讓她繼續說,也就將到了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蔣氏也斜坐在炕沿上,幫着摺疊紙錢,一邊笑着跟張氏嘮嗑。

連蔓兒偷眼打量蔣氏。蔣氏本來就是個利落人,原來在村裡的時候,收拾的就比普通的媳婦要漂亮。這次回來,蔣氏的打扮就更不凡了。

蔣氏今天臉上薄施粉黛,頭上插着一根赤金鑲珠的髮簪,另外簪了兩隻赤金的壓發,耳朵上是金鑲珍珠的墜子,手腕翻動之間,還露出一對黃澄澄的金鐲子。還有她剛剛脫下的大毛披風,身上穿着的文錦褙子。腳下的高底繡花鞋,無一不精緻、貴重,且都是最流行的式樣。

那高底鞋,鞋底必是藏了香粉的,剛纔蔣氏走動間,連蔓兒就能聞到隱隱的香氣。

連繼祖的穿戴、打扮與蔣氏十分登對,手上更是戴了三隻赤金鑲寶石的戒指。

張氏要說的話,是苦口良言。但顯然面前的兩個人,都不會領情,那何必要說。

將紙錢都疊好了,又坐了一會。趙氏和連葉兒就過來了。

張氏看着天色不早,就說要去準備飯菜。

“今晚上,就都在這吃吧。”張氏就道。

連蔓兒在張氏身邊,揹着衆人給張氏使了一個眼色。

“他三伯孃,幫繼祖他們兩口子收拾了沒,炕燒了沒?”張氏就問趙氏,然後轉頭對蔣氏道,“繼祖媳婦,要不。你先跟着你三嬸過去再收拾收拾,現在天暖和了,炕還是得燒。這做飯人手夠了,你放心去吧。”

“等會他三伯下工回來,也趕緊過來。”張氏又對趙氏道。

蔣氏是個聰明人,見張氏這樣說,就知道張氏只留他們吃飯。卻不留他們在這住。要住,他們還是得回老宅住。

雖是心中不大痛快,但是這頓晚飯,張氏還是準備的很豐盛,吃過晚飯,連繼祖和蔣氏隨着連葉兒三口人去了老宅,一家人就圍坐在燭光下說話。

連蔓兒將連繼祖和蔣氏拿來的點心匣子打開了,裡面的點心還不錯。

“這好像是太倉縣城那家最大的點心鋪子的點心。”五郎仔細地看了看點心匣子上的花紋和鋪子印記。就說道。

“你奶能給咱預備這些個,不容易啊。”張氏就嘆道。

連蔓兒就將來往的人情賬冊拿出來,將這次蔣氏帶來的禮詳細地記了上去。

“跟太倉那邊來往的,我單獨記了一個冊子。”連蔓兒記完,抖了抖手裡薄薄的賬冊,說道。

“她啥也不給咱們。我才高興那。”張氏就道,“看繼祖和他媳婦那身穿戴,他大伯那縣丞的俸祿,供的起?”

這個朝代官員的俸祿並不發銀錢,而是發祿米。縣丞的俸祿,每個月爲七百八十斤米。太倉那邊算上妞妞和二郎的小閨女,總共是十六口人,明面上,就只有連守仁一個縣丞的俸祿。就算不算妞妞和那新生的嬰兒,按照十四口人算,這一個月平均每個人還不到五十六斤米。

節約些,應該能夠餬口吧。

當然,這個年代,只靠俸祿吃飯的官員是極爲稀有的。但是一個八品小官,要養活這麼一大家子,還能讓連繼祖和蔣氏穿戴成那樣的,就太不簡單了。

“給咱燎鍋底那一回,我大嫂還沒打扮的這樣那。”連枝兒就道。

“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唄。”連蔓兒道。

哪裡不一樣了,一家人都心裡有數,只是誰也沒說出來。

第二天,男人們一早就去上墳,女人們則留在家裡做飯。

蔣氏瞅了個空子,看物理只有張氏和連蔓兒的時候,將一個錢袋遞給了張氏。

“四嬸,上次我們大爺回太倉的路費,還是從四嬸這拿的。回去,老爺子還有老爺知道了,對大爺好一頓說。我知道、四叔、四嬸不在乎那幾個錢,可是論道理,實在不該四叔、四嬸出這個錢。老爺子、老爺的囑咐,把這個錢還給四叔、四嬸,大爺畫押的那個條子……”蔣氏衝張氏和連蔓兒陪笑道。

第七百六十六章 席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辭舊迎新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試第二百九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三百五十章 期望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狼來了第六百六十章 定親酒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二百零五章 讓人害怕的小姑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前身後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罪名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四十章 甜杆第三百九十九章 割煙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絮棉花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一百二十六章 連葉兒問計第三百零七章 決定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地的選擇第四百章 御賜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六百三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八十九章 芳菲第三百零五章 定親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四章 唬着了第五百一十章 初秋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五章 田莊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起來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三百章 馬蘭花開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四百八十七章 小荷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三百三十七章 父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七十六章 替罪羊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連家辦事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五章 書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村議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八十一章 生意經第五百七十七章 斧頭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四百五十二章 涮羊肉第六百四十二章 葫蘆和瓢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五百四十二章 暖冬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吐血第十章 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母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四百四十七章 送禮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收租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
第七百六十六章 席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辭舊迎新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試第二百九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三百五十章 期望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狼來了第六百六十章 定親酒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二百零五章 讓人害怕的小姑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前身後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罪名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四十章 甜杆第三百九十九章 割煙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絮棉花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一百二十六章 連葉兒問計第三百零七章 決定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地的選擇第四百章 御賜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六百三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八十九章 芳菲第三百零五章 定親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四章 唬着了第五百一十章 初秋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五章 田莊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起來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三百章 馬蘭花開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四百八十七章 小荷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三百三十七章 父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買地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七十六章 替罪羊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連家辦事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五章 書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村議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八十一章 生意經第五百七十七章 斧頭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四百五十二章 涮羊肉第六百四十二章 葫蘆和瓢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五百四十二章 暖冬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吐血第十章 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母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七百零二章 農家無閒時第四百四十七章 送禮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收租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