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探討

黃媽媽聞言,也多看了這個純外國人的組合幾眼,在五里坳,目前來說,這麼一羣外國人,還是比較稀奇的存在。

但也就只是看了幾眼,她就回過頭來。

她們上學的時候,老師斷然是沒教過見到外國人不能圍觀這一點的,但是,她都活到這麼大的歲數,這些道理如何不懂?

況且對她來說,外國人,那真不稀罕,如果就從法律上來說,女兒和外甥女,目前都算外國人。

“所以你說……,”但一句話纔剛說了個開頭,她又忙轉過頭去,剛纔那是什麼感覺來着?

我還真是上了年紀,剛想到什麼,現在就想不起來。

她看着馬靈他們的背影,發起了呆。

“哎,你想什麼呢,這麼入神,”旁邊的那位又拍了她一下,“我們覺得啊,既然美國不搞計劃生育,那你就讓靜萍再生幾個唄,”

“是啊,多生幾個,生幾個丫頭,生幾個大胖小子,一平和他爸媽,一定會非常喜歡,”

黃媽媽聽得出來,她們這話的重點,是想讓靜萍早點幫馮一平生個可以接班的兒子。

“他們這些年輕人啊,和我們的觀念不一樣,你們是沒看到,一平對阿曼達那個疼啊,”

旁邊那幾位平常和她來往得比較多的大媽也沒再說什麼,只是心裡免不了會想,一平應該是兒子女兒都喜歡,但他爸媽,肯定不一樣不是。

黃媽媽眨了眨眼,哦,對了,大胖小子,她總算想起來,自己剛纔是什麼感覺,剛纔看到那個臉上都遮了一大半的外國小孩時,忽然覺得那孩子,怎麼看起來挺熟悉。

她又回過頭去,再看了馬靈他們的背影幾眼,我一定是太想阿曼達了,一定是那個外國小孩太像畫報上的那些孩子,她心說。

“你也覺得那個小孩子生得好是吧,”旁邊的人會錯了意。

其它的幾個也馬上紛紛說,“就是,雖然大半邊臉都遮了起來,但還是能看出來,那孩子,真長得和畫報上的一樣,”

“要他們是中國人,一定攔下來跟他拍幾張照,”

“他媽媽挺漂亮,你們說,這小孩的爸爸是誰啊,怎麼就生了個這麼帥氣可愛的兒子,”

“哎,阿曼達難道不可愛嗎?”有人怕黃媽媽吃味,連忙說了一句。

“對,阿曼達長大了,肯定和她爸爸一樣高,和她媽媽一樣漂亮,”衆人連忙七口八舌的誇阿曼達。

已經有人在心裡,把那個只露出一小邊臉的孩子長相,和阿曼達作比較。

…………

省領導和馮一平現在討論的,是理論方面的問題。

“小郭一直在跟蹤五里坳的發展,關於城鎮和鄉村的協調發展,寫出了不少很有內容和見地的理論,五里坳今天的成就,也證明你們這條路子,走得是對的,”書記說。

“這種不同於目前幾乎所有城市,都是把人口和資源集中到一個有限的區域裡的做法,確實有獨到之處,比如說土地,再容納個20萬人,不但沒有壓力,地價也不會大幅上升嘛,”

以領導的眼光,自然一眼就看出來,將來會制約五里坳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那就是土地。

這也是他們省的很多在山區的行政區域,在發展中會遇到的問題。

經濟要發展,自然離不開人力,需要更多的投資,隨之而來的,就是公司和廠礦,民居和機關,這些都需要土地來容納,而類似五里坳這樣的山區,最稀缺的資源,其實就是土地。

“只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模式,並不能完美的在省內其他的鄉鎮複製,”省長笑着說,“因爲我們只有一個一平啊!”

是的,五里坳能堅持鎮裡和下面的農村協同發展,讓下面村裡的勞動力,到鎮裡上班,但依然住在自己原來的房子裡,有一個前提,是有穩定的大筆投資,能提供足夠多的工作機會,同時,他們在下面村裡的土地,還能創造不菲的收益。

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稅收增加的政府,也能有資金,或者說有依仗來籌措資金,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才能讓鎮裡到各村的路越來越好,與此同時,還發展公共交通,讓各村到鎮裡越來越方便,時間越來越短。

從而完美的避免了下面村裡的所有人,一窩蜂的朝鎮裡擠。

省裡其它的鄉鎮,哪有這樣的條件?

要想發展,只能是把人口和資源都集中起來,把中心區,比如一個鎮,能發展得好一些。

在這樣的虹吸效應下,周圍的那些鄉村,便只有任由它們荒廢下去。

“對,總體來說,我們國家有兩種發展模式,一是大城市帶動大郊區,”書記扳着手指頭說,“還有一種是珠三角模式,以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爲主力,帶動一個個中心城鎮的發展,”

“現在可以說又有一個一平模式,一個人投資,帶動一個鎮的發展,”說到最後,他笑了起來。

“不敢,不敢當,”馮一平連忙擺手,“如果把五里坳當作一列火車,頂天了,我也就是讓火車動了起來而已,真正支持這輛火車高速前進的,依然是我的這些想過上好日子的鄉親的努力,”

“總是這麼謙虛,”書記和省長相視一笑,指着馮一平說。

“對,如果把五里坳必做一趟火車,可以說,你是先建了鐵軌,又買來了火車頭,”省長說。

“不不不,我可擔不起這樣的重譽,”馮一平說。

兩位領導這評價太高。

“如果說稍微有些欣慰的,就是目前的五里坳,在發展方面,在規劃方面,比一些城鎮要有前瞻性一些,”

兩位領導點點頭,尤其是在土地政策方面,五里坳做得特別好,這就是五里坳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力保證。

而地價高企這個問題,會是很多現在南方的發達城鎮,將來會面臨的最大難題。

“我覺得,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國家一定會和歐美髮達國家一樣,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讓農村也城鎮化,五里坳,不過是在提前探索這方面的經驗而已,”

建設“鄉之首,城之尾”的小城鎮這事,早就列入了國家“十五”發展規劃,只是囿於各方面的原因,成效一直不太大,但在馮一平重生前,“新型城鎮化”,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主要原因,也是因爲那會國家有錢了,財政寬裕了,有了資金的扶持,一些事才能發展得快。

“是啊,我們的城鄉差距,量大面廣,”書記側身對省長說,“但這也是潛力,未來我們肯定要推進城鎮化,”

“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是80%,世界平均水平,是53%,而我們的人口城鎮化率,只有不到30%,任重道遠,但是,對,也潛力巨大,”省長說。

“也就可以說,五里坳,現在就走在很多人前面,所以啊一平,你能說說,在你心目中,五里坳未來能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嗎?”省長饒有興致的問。

“這個,我還真沒想過,”馮一平並沒有把自己的那個設想說出來,“我只是希望,鎮裡能着眼長遠,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路不變,而我,一定是有多大力,使多大力,”

“但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也很多,就不說退休後的養老保障,我們這兒的人,就沒有退休這一說,”

“簡單的說,有城鎮戶口的居民,很多已經納入了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但是我們這裡的大多數人,不但在醫療設施上,水平一般,所有的醫療費用,也要自己全力承擔,”

後來雖然在城裡安了家,但仍然只還是在朝“市民”過渡的馮一平,對這些問題,感觸頗深。

“我有時候,也總是在跟盛縣長他們聊這些問題,探討有沒有可以解決的辦法,聊起來以後,都覺得,擔子還很重,”

“你們此時能想到這些問題,就已經很用心了,國家在這方面,正在加大投入,”

新農合,02年就提了出來,但是到去年底,全國才只有310個縣推進了這項工作。

“將來會好的,”書記說。

吳倩又出現在門口,此時的首都,一場發佈會,即將舉行。

第二百一十五章 算是調教嗎第二百零八章 美夢第八百四十八章 討論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競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有點不妙第八百五十章 盪漾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局迥異第七百一十九章 傲骨第五百八十九章 出一小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得抓緊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波接一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三十六章 都很聽話第五百七十九章 創紀錄(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不走尋常路的調整第五百三十一章 驗證第三百二十章 訛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接踵而至的麻煩第七百零九章 算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姐妹兄弟第四十九章 意見相左第五百一十七章 賦能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市規劃第七十三章 重溫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心思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錯失第一百九十三章 羨慕第六十四章 大氣第二百二十章 李家倫在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們不一樣第八百八十章 沒有結果的結果第九十九章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下)第三百一十章 老薑第三百四十七章 銀行家的私房話第九百零七章 大幹快上(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目中無人第六十七章 一起回酒店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投家的無奈第二百零八章 美夢第二百六十五章 創業社的項目第五百三十六章 熱熱鬧鬧第三百六十一章 墜落第七百六十五章 爭搶升級第六十七章 心 明月 溝渠(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上門送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炒魷魚第三十章 熟男熟女第五百六十一章 打消疑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各有後手第八百九十六章 展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心存僥倖第八十二章 老廠的新設施第一百四十三章 喬遷 夜談第二十九章 花式上頭條(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八十六章 變化第一千兩百章 壞影響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都沒閒着第兩百九十五章 簡單粗暴第八十二章 老廠的新設施第八百零八章 不可不信緣第一百一十八章 見縫插針第一百四十三章 穩住第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七百三十五章 勸你善良第三百五十三章 並非高不可攀第五百七十章 放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五百一十五章 開園在即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潑出去的水第七十四章 來吧 來吧 我們愉快的合作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還是想不開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前圈定第九章 當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作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收購嗎第兩百五十六章 大膽預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精英的碰撞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學的最後一次考試第兩百零五章 心情複雜第一百九十七章 在中關村拿地第五百六十四章 又一個第一次第兩百八十章 驚動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收購和分拆第一百二十五章 糟心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任重道遠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星碰瓷第三百一十五章 咱就是這麼牛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慣犯第四百七十九章 好戲開鑼第八十八章 大長腿師妹第六十一章 見面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都想搞兼併第五百四十章 正中下懷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開撕第一百四十八章 忙碌的節前第十二章 回家第四十五章 神轉折第一百四十四章 另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
第二百一十五章 算是調教嗎第二百零八章 美夢第八百四十八章 討論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競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有點不妙第八百五十章 盪漾第九百六十九章 開局迥異第七百一十九章 傲骨第五百八十九章 出一小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得抓緊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波接一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三十六章 都很聽話第五百七十九章 創紀錄(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不走尋常路的調整第五百三十一章 驗證第三百二十章 訛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接踵而至的麻煩第七百零九章 算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姐妹兄弟第四十九章 意見相左第五百一十七章 賦能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市規劃第七十三章 重溫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心思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錯失第一百九十三章 羨慕第六十四章 大氣第二百二十章 李家倫在行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們不一樣第八百八十章 沒有結果的結果第九十九章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下)第三百一十章 老薑第三百四十七章 銀行家的私房話第九百零七章 大幹快上(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目中無人第六十七章 一起回酒店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投家的無奈第二百零八章 美夢第二百六十五章 創業社的項目第五百三十六章 熱熱鬧鬧第三百六十一章 墜落第七百六十五章 爭搶升級第六十七章 心 明月 溝渠(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上門送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炒魷魚第三十章 熟男熟女第五百六十一章 打消疑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各有後手第八百九十六章 展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心存僥倖第八十二章 老廠的新設施第一百四十三章 喬遷 夜談第二十九章 花式上頭條(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八十六章 變化第一千兩百章 壞影響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都沒閒着第兩百九十五章 簡單粗暴第八十二章 老廠的新設施第八百零八章 不可不信緣第一百一十八章 見縫插針第一百四十三章 穩住第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七百三十五章 勸你善良第三百五十三章 並非高不可攀第五百七十章 放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五百一十五章 開園在即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潑出去的水第七十四章 來吧 來吧 我們愉快的合作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還是想不開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前圈定第九章 當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作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收購嗎第兩百五十六章 大膽預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精英的碰撞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學的最後一次考試第兩百零五章 心情複雜第一百九十七章 在中關村拿地第五百六十四章 又一個第一次第兩百八十章 驚動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收購和分拆第一百二十五章 糟心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任重道遠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星碰瓷第三百一十五章 咱就是這麼牛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慣犯第四百七十九章 好戲開鑼第八十八章 大長腿師妹第六十一章 見面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都想搞兼併第五百四十章 正中下懷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開撕第一百四十八章 忙碌的節前第十二章 回家第四十五章 神轉折第一百四十四章 另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