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老儒安敢?!

第167章 老儒安敢?!

“母親這是……”

翌日午後,上林獵場外,獸圈。

帶着兒子劉榮、姐姐劉嫖來到獸圈外,果然見到母親竇太后的身影,出現在獸圈外的涼亭之內,天子啓只得硬着頭皮上前,如是打了一聲招呼。

——天子啓的臉色不大好看。

因爲在漢家的二元政體下,有一個東西兩宮都默認的、不成文的默契:漢家的兩位‘皇帝’,不能同時不在長安。

西宮天子、東宮太后,起碼要有一個人留守長安!

往好了說,是避免長安出了什麼大事時,沒有能拿主意的‘君’;

往難聽了說,便是確保長安有‘君’掌控局面,以免有心人乘機作亂。

在過去,漢家的太后也極少出長安,甚至是極少出長樂;

除了必要的祭天、祭祖等政治活動,漢太后——尤其是呂后之後的漢太后,基本都是在長樂宮不挪窩的。

就說當朝竇太后,自先帝入繼大統,一直到先帝駕崩——足足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幾乎都沒怎麼出未央宮!

便是從專屬於皇后的椒房殿走出來,在未央宮內走一走、轉一轉的次數,那也是掰着指頭都數的過來。

而在先帝駕崩之後,竇太后又住進了長樂宮;

打自進了長樂宮的門,距今這三年多的時間,更是連長樂宮都沒有踏出過一步。

不出意外的話,竇太后整個太后生涯,至多也只會有三五次機會,能從長樂宮走出來。

——冊立儲君的大典;

——太子大婚的慶典;

以及,可能發生在竇太后在世時的政權交接。

而今天,竇太后毫無徵兆的出了長樂宮,更直接就出了長安城,甚至都沒提前知會一聲,便直驅天子啓,以及一衆皇子所在的上林苑;

長安城則由於竇太后此番任性的舉動,而成了既沒有太后、也沒有天子拿主意,又沒有丞相主權大局的權力中空……

“皇帝不用擔心。”

“我來上林,只是有一些話,要問問皇帝的《詩》博士。”

“話問完了,我就會回長安去,誤不了皇帝的社稷。”

得了竇太后這句‘不日便回長安’,天子啓心下稍安;

又反應過來竇太后口中的《詩》博士,正是前幾日在自己面前,和太后客卿黃生辯論的大儒轅固生,天子啓纔剛緩和的面容,也瞬間再度不上了一層陰雲。

——很顯然,黃生不滿於那場辯論‘平手’的結局,告狀告到竇太后那裡去了。

再看竇太后這氣勢洶洶的架勢,擺明了是要爲自己的客卿——爲自己敬重的黃老巨擘:黃生找回場子……

“母親,是爲了黃生而來的吧?”

“前日那場辯論……”

不等天子啓開口安撫,竇太后便冷然一擡手,將天子啓未盡之語強行打斷。

“皇帝不必多言。”

“是非對錯,我心裡有數。”

言辭強硬的說着,竇太后便挪了挪身,儘可能將身子坐直了些,旋即便做出一個淡漠清冷的表情。

“皇帝只管將那轅固老儒找來,當着我的面答話便是。”

“——也別想着拿‘長安路遠’‘轅固年老’之類的話來搪塞我。”

“我是知道那轅固生在皇帝身邊,才親自前來上林,尋那老儒問話的。”

一聽竇太后這話,天子啓本就僵硬的臉色,隨之再添一分苦悶。

好~嘛!

這是提前打探清楚了狀況,專門來上林苑堵人來的?

退路都被竇太后堵死,天子啓無可奈何,自然只能讓左右前去,將竇太后口中的‘老儒’轅固招來。

在等候轅固前來的空隙,天子啓也是朝着一旁的姐姐劉嫖、兒子劉榮一陣使眼色。

——想想辦法!

——千萬別讓那老轅固,死在太后的盛怒之下!

感受到天子啓恨不能明寫在臉上的受益,劉嫖似是而非的低下頭去,不知是在想辦法,還是在想日後推脫的說辭;

劉嫖能這麼做,劉榮卻是隻得硬着頭皮,神情嚴峻的點下頭。

這很難;

尤其是在‘天眼’中,看過轅固生今日的表現過後,劉榮愈發感覺到今日,自己極有可能要讓老爺子失望。

但做儲君,往往就是這個樣子的。

——封建帝王,尤其是漢家的帝王,總是會給儲君丟出一個無解的命題,讓太子試着折騰一下,死馬當活馬醫。

醫死了,無傷大雅——左右本來就是‘死馬’;

十回能醫活個三兩回,便算是合格了。

萬一醫活了,自然是簡在帝心,瘋狂加分……

“試試吧~”

“再不濟,也總還能學老爺子,給那轅固扔把劍下去,怎都不至於害了性命……”

一時間,劉榮大腦飛速運轉,CPU都燒得直冒煙。

不多時,當事人也總算是到場,爲這場垂名青史的名場面,正式拉開了帷幕。

“《詩》博士臣轅固……”

“——聽說轅固生前日,和我的客卿辯論了一場?”

不等轅固生拜謁之語言罷,竇太后清冷的話語聲,便讓在場衆人紛紛心下一沉。

便是那老儒轅固,也難免本能的心下一顫,爲太后這撲面而來的惡意,而感到一陣本能的膽寒。

但很快,轅固便調整了過來,挺直腰,昂起頭,慢條斯理的捋了捋頜下白鬚;

嘚瑟夠了,才輕蔑的斜眼瞥向竇太后身側,陰陽怪氣道:“黃生這是技不如人,便要假太后之威,來逼迫我言不由衷的認輸嗎?”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紛紛色變!

——竇太后本就清冷的面色,瞬間冰冷到再不帶絲毫溫度;

——原本還糾結着‘要不要出手’的館陶主劉嫖,當即便擺明了袖手旁觀,絕不蹚這攤渾水的架勢;

天子啓身側,劉榮當即帶上了痛苦面具,同時也不忘將看傻子般疑惑的眼神,灑向轅固生那張臭屁的面龐。

便是天子啓,也是不由自主的深吸一口氣,顯然是在強自按捺着什麼……

“我聽說,轅固生覺得湯武革命,是順天應明。”

“那我是不是可以認爲,在轅固這樣的儒生眼中,只要君王不夠賢明——甚至是隻要沒達到儒家心目中的‘賢明’,就可以被亂臣賊子竊奪社稷呢?”

“什麼時候,我漢家的君王是否賢明,是由高陽酒徒說了算的了?”

漫長的沉默之後,竇太后冷不丁道出此語,而後便摸索着將上半身,稍轉向天子啓所在的方向。

雖然沒有開口,甚至連目光都沒能精準落在天子啓身上,卻也擺明了是在問天子啓:什麼時候的事兒?

什麼時候,我漢家是由這些個儒生執政了?

我怎麼不知道?

而在竇太后、天子啓,以及劉榮、劉嫖身前不遠處,聽聞竇太后這一聲‘高陽酒徒’,轅固生也是當即氣紅了臉,卻又礙於竇太后的身份,偏偏發作不得。

——高陽酒徒,算是太祖高皇帝劉邦,在儒家身上扣下的恥辱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說是秦末,陳留縣高陽裡有一窮儒,名曰:酈食(Yì)其(jī);

酈食其家境貧寒,生活落魄,連日常生活都不能保障,只能做一個看管里門的小吏,以勉強餬口。

知道酈食其有才能,又如此貧寒,陳留的豪族們卻也不敢向其拋去橄欖枝,並稱呼酈食其爲:狂生。

就這麼在家鄉有一頓沒一頓混到了秦末,酈食其終於時來運轉——酈食其的某位同鄉,在沛公劉邦賬下做騎士,在劉邦詢問其家鄉‘可有豪傑’時,向劉邦舉薦了酈食其。

得了舉薦,酈食其鄭重其事的換上了儒冠,並按照約定,來到了劉邦在高陽落足的客舍。 得知酈食其應約求見,劉邦問親衛:來人是什麼模樣?

親衛說:那人做儒生打扮,頭戴儒冠,應該是個大儒。

劉邦於是不屑道:替我回絕了他吧,就說我在忙着天下大事,沒空見儒生。

(爲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爲事,未暇見儒人也)

親衛將劉邦的話帶給了酈食其,酈食其當即怒而拔劍,朝親衛咆哮道:去!再告訴沛公,有一個高陽酒徒請見!

(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

於是,劉邦樂呵呵的召見了酈食其,給這位‘高陽酒徒’倒上了酒,二人把酒言歡,君臣相得……

時至今日,漢家無人不知:當年那位高陽酒徒、那位‘狂生’,正是被齊王田廣烹殺的漢士,爲太祖高皇帝追封爲‘高粱侯’的開國元勳,酈食其。

開國十八功侯當中的曲周侯酈商,正是這位高粱侯的弟弟;

纔剛在吳楚七國之亂中水淹邯鄲,大破趙王劉遂的曲周侯酈寄,則是這位高粱侯的親侄子。

但在如今漢家,很少有人知道酈食其,是太祖劉邦追封的高粱侯;

更爲世人所耳熟能詳的,是這位高粱侯名垂青史的典故:高陽酒徒……

“太后,爲什麼要這樣折辱讀書人呢?”

經過漫長的思想鬥爭之後,轅固生終還是沒能壓下胸中惱怒,開口回懟起詰難自己的竇太后。

只是這一開口,轅固生便再也打不住,一股腦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太后說,湯武革命不應該是順天應明,而應當是黃生所說的那樣,屬於亂臣賊子篡逆。”

“那豈不是說,太祖高皇帝順天應明,以討暴秦,也同樣是亂臣賊子篡奪社稷,竊取了秦的天下嗎?”

“——太后作爲漢家的太后,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難道供奉太后安居長樂的,不是我漢家子民,而是嬴秦虎狼嗎?”

···

“臣說湯武革命,屬於順天應明,是因爲我漢家的太祖高皇帝,也做了和湯、武一樣的事,才建立了我漢家的國祚。”

“太后卻要爲了黃生——爲了自己的客卿,而將太祖高皇帝立漢國祚,歸類爲亂臣賊子篡奪社稷?”

“太后這麼做,對得起我漢家的列祖列宗,篳路藍縷興建社稷,對得起先帝勵精圖治,安定天下嗎?”

毫不留情面的一頓亂噴,轅固生還不覺得過癮,朝着竇太后身側的天子啓微一拱手,旋即再道:“那場辯論,勝負分明是一目瞭然的。”

“但陛下爲了給太后留顏面,而沒有判太后的門客輸,只是以我二人平手來結束了那場辯論。”

“——明明不佔理,卻還是憑藉太后,而得了個‘不輸’的結果,黃生卻非但不知足,反而還把這件事擺到了太后面前。”

“讓太后不能在長樂清養,卻跑來上林責問我這個年邁的儒生,黃生,難道不能算是奸佞嗎?”

“被這樣的奸佞輕而易舉的說動,太后,又如何能算得上是賢明呢……”

好似機關槍般,不留一點氣口的說完這番話,轅固生便‘痛心疾首’的一陣搖頭嘆息,像是爲漢家出了竇太后這麼一個太后,而感到悲痛不已。

見轅固生這般作態,又聽了轅固生方纔那番話,劉嫖更是愈發覺得自己決定不摻和這件事,是多麼明智的選擇。

——你看看這老儒,分明就是一心求死嘛!

便是天子啓,也是再度做起了深呼吸,面上雖還能儘量維持淡定,暗下也忍不住罵了一聲:倚老賣老!

這轅固生平日裡,那就是個指點江山,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主——天子啓對此早就心裡有數。

只是終歸是讀書人,尤其還是先帝親自拜的《詩經》博士,又是儒家齊詩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天子啓總是每每恨得咬牙切齒,也還是不得不榮養着。

——就這麼個大噴子,養在長安,頂多也就是個二千石的虛銜,外加每年一千多石的粟;

可若是放到關東去,指不定要鬧出多大亂子來。

但此刻,天子啓也不由得後悔起來:怎就沒早點把這老狂生,一腳提到嶺南的百越之地去,丟給趙佗那隻老烏龜頭疼……

“我尊重黃生,是因爲黃生治黃老,頗有所得。”

“而黃老,是我漢家自立國以來,便始終在倚仗的治國之學。”

能壓下怒火,繼續和轅固生講道理,而不是直接下令左右亂刀砍死轅固生,竇太后顯然也廢了不小的力氣;

只咬牙擠出這麼一句話,便本能的眯起眼角,強壓下胸中翻騰的殺意,悠悠開口道:“難道在轅固生看來,黃老之學,不應該得到漢太后的重視嗎?”

“——人們總是說,按照黃老之學的淵博,五十歲之前都很難小成,七十歲之前都很難摸到門檻,不到九十歲,都不能算作是‘治黃老’。”

“黃生年方七十,便已經得到了天下許多黃老名士的崇敬,治黃老而大成。”

“難道這樣的人,都不足以讓我崇敬?”

“不去崇敬這樣的人,難道要崇敬仲尼的徒子徒孫——尤其還是一個連上下尊卑都不懂,連太后都不知道尊重的人嗎???”

說到最後,竇太后顯然是已經在極力按捺着怒火,擺明了轅固生再多說一句不該說的,就會讓滔天怒火徹底爆發!

但轅固生卻好似什麼都沒聽出來,只頗帶些不屑的冷笑一聲,倨傲道:“在我看來,所謂的黃老之學,不過是給女人學的東西罷了。”

“用這樣的‘婦人言’來治理國家,實在是可笑至極……”

砰!

砰!

同一時間,兩個巴掌同時落在各自面前的案上,驚得獸圈內的猛獸們,都從慵懶的躺姿起了身,伸長了脖子,望向頭頂的獸圈外;

便見竇太后單手扶案,神情森然的凝望向轅固生,一字一頓道:“說黃老之學是婦人言?”

“比起司空城旦所用的書體,又如何呢?”

——安得司空城旦書乎?

說的是隸書。

說的是爲隸書奔走、提倡天下應該用隸書,而不是小篆的儒家學問……

“殿下……”

竇太后怒,並沒有出乎轅固生的預料。

——能當着上位者的面亂噴,如果連上位者的怒火都預料不到,那轅固生也無法在長安城活到現在。

之所以敢這麼做,也不過是料定天子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自己死在長安、不可能願意承擔‘殺士’的罵名,才肆無忌憚的亂噴。

但當看到天子啓外側,太子劉榮也同樣怒而拍案,甚至已經滿臉猙獰的起了身,將手扶上腰間的劍柄之上時,轅固生卻亞麻呆住了。

什麼情況?

不是說太子和太后素有嫌隙,關係一向不好嗎?

怎麼……

“博士,是覺得我漢家的太后,沒有子孫存於世了嗎?”

“還是覺得我諸劉宗親,會坐視母儀天下的太后,被一介狂生腐儒當面折辱,卻無動於衷呢?”

每說出幾個字,劉榮便會手扶劍柄上前一步;

待這兩句話說完,更是迅速靠近到轅固生的面前,猛然一拔劍!

嗆~~~!

伴隨着刺耳的劍鳴聲,劉榮毫不遲疑的將那柄利刃,不偏不倚架在老轅固的脖子上;

而後深吸一口氣,發出了自己最後的誅心一問。

“豈不聞天子一怒,血流漂杵,伏屍百萬;”

“太子之怒,縱是比不得天子雷霆震怒,也總歸是能讓博士血濺五步的……”

“——博士,最好給孤一個交代。”

“若是給不出,那孤這個‘匹夫’,可就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了……”

晚點更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剛落腳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婚假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章 左膀右臂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8章 秦老匠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婚假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13章 家宴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9章 執棋者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152章 博望苑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47章 好小子!第3章 左膀右臂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24章 真打呀?!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41章 回去再說!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53章 竇王孫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31章 不盡然吧?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5章 我好怕啊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42章 啊這?啊???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睡一覺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22章 暴君!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
晚點更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剛落腳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婚假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章 左膀右臂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8章 秦老匠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婚假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13章 家宴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9章 執棋者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152章 博望苑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47章 好小子!第3章 左膀右臂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24章 真打呀?!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41章 回去再說!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53章 竇王孫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31章 不盡然吧?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81章 天下皆反?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5章 我好怕啊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42章 啊這?啊???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睡一覺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22章 暴君!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