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

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劉嫖這個姐姐,就成了天子啓和母親竇太后之間的溝通橋樑。

很多不方便當面直說,或者是天子啓不知該怎麼說的話,都會通過今天這樣的方式,由劉嫖從中代爲轉達。

就拿今天這件事來說,如果天子啓直接跟母親說:田叔查出來了不少東西,母親到時候悠着點身子,別被阿武氣到了?

——別說是竇太后那樣的老人精了,便是隨便一個有點腦子的人,都會覺得天子啓這是在威脅自己的母親、漢家的太后!

但有劉嫖在中間這麼過渡一下、緩衝一下,那就不一樣了。

劉嫖肯定也不會把天子啓的話,就這麼直接跟竇太后原封不動的轉達:皇帝是這麼這麼說的;

而是會盡可能修飾的委婉一點,以自己的角度勸竇太后:母親聽聽我這個女兒的話吧。

對於這一點,劉嫖顯然也有着明確的認知。

只自然的點頭應下,不眨眼的功夫,便已經大致措好了辭,想好了自己該怎麼和母親竇太后說這件事兒。

心裡有了數,劉嫖也是抓住機會,順着天子啓的話頭,將話題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引去。

“唉~”

“說來此番,母親非要鬧着與立阿武,實在是太糊塗了。”

“平白讓母子情誼生了嫌隙不說,還讓太子也受了不少委屈。”

“——每每想起日後,太子和阿武相看兩厭,我就覺得胸悶喘不過氣。”

“好端端的一家人,怎就……”

臉不紅心不跳的說出這句話,劉嫖便唉聲嘆氣着坐在了天子啓身邊,雙手往腿上一搭,便滿臉惆悵的長吁短嘆起來。

就好似前些年,勸說竇太后與立樑王的,並非這位館陶主;

好似劉嫖非但沒這麼做,反而還對這麼做的人深惡痛絕——對這個離間天家母子得人深惡痛絕。

事實如何,天子啓當然心裡有數。

但正所謂:不聾不瞎,不能當家;

作爲當今漢室——作爲整個天下的‘當家的’,即便是掌控欲強如天子啓,也不得不在某些時候,對某些事睜隻眼閉隻眼。

最起碼明面兒上,不能把話說的太難聽。

“是啊~”

“也不知道是哪個殺千刀的,蠱惑朕那純質如初的好弟弟,放着好好的樑王不做,非要做什麼儲君太弟?”

“嘿……”

···

“阿武受人蠱惑,倒也還則罷了;”

“——左右我漢家的宗親諸侯,免不得要被臣下蠱惑那麼三二回。”

“偏偏母后也要跟着阿武胡鬧?”

裝傻充愣的發出一問,天子啓也終是耐人尋味的挑起眉角,瞥了身旁的姐姐劉嫖一眼。

“阿姊也不知道從旁勸着些……”

似有深意,尤其還是隱隱帶着些責備的一語,也惹得劉嫖頗有些難爲情的僵笑一聲,不自然的別過頭去。

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擠出來一句:“聖人百密,尚有一疏。”

“我也是難得糊塗……”

一聲難得糊塗,算是爲自己先前,鼓搗竇太后與立皇太弟給出交代,也算是隱晦的提醒天子啓:我這手歪打,不也正着皇帝下懷?

若是沒我鼓搗,皇帝哪能這麼輕易騙樑王——尤其是騙母后上當?

對於姐姐這層潛臺詞,天子啓也是心照不宣。

姐弟二人就這麼兩相沉默,雖然聊得話讓人聽了雲裡霧裡,但一切,卻也都已在不言中……

“好在一切重回正軌,惡種沒能結出惡果。”

“阿姊日後,可萬莫再‘難得糊塗’了?”

“——太子雖年壯即冠,但也終歸還是個孩子。”

“阿姊能幫着點,就替弟弟幫着點吧。”

“朕這幅身子骨啊……”

嘴上說着,天子啓便費力的起身,一手倒扶在腰間,看似是在活動腰身,另一隻手卻是不着痕跡的撫上了胃部,面色也不由有些猙獰了起來。

——單看姿勢,像極了孕婦一手扶腰,一手撫腹;

但只有天子啓知道:這種痛苦,究竟有多麼折磨人……

“聽說近些時日,關中的糧價有些異動?”

身側傳來姐姐圖窮匕見的一問,天子啓只不動神色的點下頭,應聲做出一個嚴肅的神容。

“社稷臨難,總有宵小乘火打劫,想發國難財。”

“——等田叔回來,朕打算讓田叔做內史。”

“田叔上任後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糧價打下來,順帶將那些個宵小挨個下獄!”

“待彼時,我漢家的廷尉卿,也不再是隻知道哭哭啼啼,就是不肯用印問斬的張歐了……”

殺氣騰騰的一番話道出口,天子啓也不由稍一側身,用眼角睨了眼劉嫖,擺明了是在提醒劉嫖:糧食的紅線,萬萬碰不得。

只是對於天子啓的提醒,或者說是隱晦警告,劉嫖也有自己的經驗。

——如果真的動了怒,又或是告誡自己‘碰都別碰’,那天子啓根本不會親自開口,而是會直接派一個郎官之類,以此來告訴劉嫖:姐姐惹怒朕了。

既然還願意自己開口,那就不是‘絕對不能碰’,而是要把握個度。

至於把握在什麼樣的程度……

“這是要用我這塊試金石,來驗一驗太子的手段?”

只眨眼的功夫,劉嫖便看透了天子啓的打算。

雖然不知道天子啓想看的,是劉榮在處理女人時的態度,還是在處理劉氏宗親時的原則,但對劉嫖而言,卻也已經足夠。

既然心裡有了數,劉嫖試探起天子啓的話風,自也就愈發沒了顧慮。

“有田叔那樣的老臣主事,再加上太子從旁輔佐,區區商賈賤戶,當是翻不起多大的浪。”

“就是長安那些個功侯貴戚……”

故作爲難的止住話頭,又皺眉思慮良久,劉嫖纔不情不願的長呼出一口氣。

雖然沒有開口,身上的每一個細胞,卻都在透着勉爲其難。

“大不了,我舍了這張老臉,在堂邑侯府設宴一場,替太子牽個線。”

“只是這事兒辦成什麼樣,可就都看太子自己的手腕了。”

“再者,皇帝那些個小磨人精,可還有不少就在侯府住着;”

“太子爲人子嗣,就這麼登了我侯府的門,總歸是名不正,言不順……”

話裡話外,劉嫖就差沒明着跟天子啓攤牌:如果不是我女婿,那太子就不方便登我家的門了。

對此,天子啓的態度一如既往地淡漠。

“阿姊瞧着辦便是。”

“太子怎麼着,也還是阿姊的親侄兒。”

“這天地下有什麼話,是姑母和侄子之間不能談的呢?”

···

“太子此番平抑糧價,朕也許了太子便宜行事,只要別太過離經叛道,朕,皆無不允。”

“若是阿姊和太子都認爲可以這麼做的事,那朕,自然也沒有反對的道理……”

“——對了;”

“若是母后也同意,就更好不過了。”

“畢竟再怎麼說,我漢家可不止朕這個做皇帝的,纔可以口稱‘朕’?”

看似模棱兩可的話,實則已經將自己的立場和盤托出。

——隨你們怎麼搞;

只要你倆聊得妥,就都行。

如果東宮那位也點頭,最好藉此別再跟朕慪氣,那就更好不過……

得了天子啓這樁不是允諾的允諾,劉嫖當即喜笑顏開,當即起身挽上天子啓的胳膊;

姐弟二人就這麼彼此攙扶着,朝着殿門的方向走去。

“阿嬌這個兒媳婦,不會讓皇帝失望的……”

“——嗯,畢竟是阿姊生的,差不了。”

···

“慄姬那邊?”

“——慄姬聽太子的。”

···

“太子大婚,可不能再和先帝那會兒,皇帝冊立太子妃那般摳摳搜搜的……” “——都依阿姊~”

“——少府內帑夠不夠?”

“——若不夠,朕再讓國庫搭把手便是……”

·

·

·

·

在長安西郊的上林苑,天子啓藉着春狩——藉着這個最後的機會,教育着自己即將就藩的兒子們。

而在長安城長樂宮,竇太后卻在漫長的焦急等待後,等來了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

“居然……”

“真是阿武做的……”

長樂宮,長信正殿。

那封詳細記錄着樑王劉武罪狀,甚至詳細到劉武什麼時候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通過什麼方式派了哪些人,再由這些人分別刺殺誰!

此刻,竇太后癱坐在御榻邊沿,仍由那封纔剛啓封不到半個時辰的密報,從指間滑落在腳邊。

“真是阿武……”

這句話,竇太后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

只是無論重複多少次,竇太后都始終不願意相信:自己那個至純至孝,甚至純孝到有點傻的小兒子,居然真的會做出如此人神共憤的事來。

看出竇太后鑽進了牛角尖,落座於殿內的一位老生思慮再三,終還是不得不起身上前,對竇太后稍一拱手。

“近些時日,臣與太史令,曾有過一場言辯。”

“或許這場言辯,可以解答太后心中的疑慮。”

老者滄桑沙啞的嗓音,惹得竇太后不由自主的循聲望去,盯着老者看了好一會兒,才如夢方醒般,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讓黃老先生見笑了。”

“既然是老先生,和太史令之間的辯論……”

只是一句話都還沒完整的說出口,竇太后就已經徹底脫了力,只一陣輕咳不止;

咳了好一會兒,纔對黃生一擡手,示意黃生但說無妨。

——竇太后再怎麼老邁,也終歸是先帝的妻子,至多也就是五十出頭;

但黃生卻已是年過七十,儼然已經一隻腳踩進了棺材裡。

得了竇太后允諾,黃生卻是哼哼唧唧了好一會兒,才捋順了鼻息、理順了思路。

而後,才慢條斯理的坐下身,開口一語,便驚的竇太后愣在原地,久久都沒能回過神。

“臣和太史令言辯的,是湯武革命,究竟是篡逆,還是天命……”

···

懵。

竇太后很懵。

一開始,懵得是寶貝兒子樑王劉武,居然真的派死士刺殺朝臣九卿。

——非但派了,還真得手了!

——殺得還不是旁人,正是竇太后平日裡來往最爲密切的袁盎!

如果這種時候,能有袁盎在身旁給自己支招,也總好過現在這樣手足無措,六神無主……

而在聽到黃生道出這麼四個字之後,竇太后就更懵了。

“老先生,爲何……”

話才說出口,竇太后又一時之間,不知該從哪裡問起了。

——問黃生一個客卿,爲什麼要跑去和太史令司馬談,聊這麼敏感的話題?

還是問這個話題,究竟和現在的自己有什麼關係?

又或者……

“一開始,太史令認爲湯武革命,是順天應命。”

“但最終,太史令還是被臣所說服,認可了湯武革命,是悖上篡逆的。”

許是看出了竇太后面上疑惑,不等竇太后繼續發問,黃生便開口,開始爲竇太后解答起疑惑。

“這場辯論,和太后此刻正在思慮的事,原本是沒有關係的。”

“但在這場辯論過後,臣和《詩經》博士轅固生,就這個辯題,在陛下面前又辯了一場。”

“——在和轅固生辯論時,臣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或許能讓太后撥開雲霧,再見日月之光輝……”

如是一語,總算是引發了竇太后的好奇心,卻見老黃生顫巍巍低下頭,將頭頂上的冠帽取下;

而後又雙手捧上前,開口道:“臣告訴轅固生:帽子再破舊,也是要戴在頭頂上的;鞋子再華美,也終歸是要踩在腳下的。”

“——從沒聽說過什麼人,因爲帽子太破舊,就踩在腳下當鞋穿;也沒聽說過有人,因爲鞋子太過華美,而戴在頭上當帽子。”

“帽子就是帽子,鞋子就是鞋子——帽子就是要戴在頭上,鞋子,也只能夠穿在腳上。”

···

“帽子、鞋子尚且如此,帝王,自然就更是如此了。”

“——難道原本的帝王昏聵,就可以被刀劍加身、被亂臣賊子奪了社稷嗎?”

“——難道篡逆的人足夠賢明,就可以不再被天下人唾棄、非但不被指爲亂賊,反而還被稱讚爲明君聖主嗎?”

“在臣看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君不賢,臣下本應忠言進諫,嚴詞規勸,而不是直接放棄君主,轉投他主,更甚是取而代之。”

頗有些自豪的複述出自己的論據,黃生還咂摸了幾下嘴,似是在回味自己在那場辯論上的風姿。

過了好一會兒,才憨態可掬的小心擡眼,打量了一下竇太后的神情變化;

見竇太后沒有流露異色,纔將話題從自己那場辯論,引回到竇太后此時爲之困擾的事。

“臣認爲,太后正在憂慮的事,也可以用這句話來解釋。”

“——君,就是君;”

“——臣,就是臣。”

“樑王既已得封爲宗親藩王,便已經是臣;”

“陛下既已君臨天下,便已然是君。”

···

“除非陛下絕嗣無後,否則,樑王便怎都不應該生出染指儲位的念頭。”

“甚至就算是陛下絕了嗣,也應該由朝堂百官共議,從先帝諸子當中,選出一位德行崇高的長者,以入繼大統。”

“——即便先帝諸子,當今尚存於世者,除陛下外只有樑王一人,亦當如是;”

“只是無論如何,太后都不應該在我漢家‘還有帽子穿’,而且是有很多帽子可以穿——甚至是有不少好帽子的前提下,非要將那雙名爲‘樑王’的鞋子,強行穿到我漢家的頭上。”

“因爲這麼做,丟的是我漢家的人、陛下的人;”

“最重要的,是先帝的遺德,也要因爲這雙被穿在頭上的鞋子,而受到損壞了……”

黃生這番話,道理不可謂不淺顯,邏輯不可謂不清晰;

但能讓竇太后聽進去,尤其是一聽就心下一凜的,是黃生最後那句話。

“恐有損先帝遺德……”

“有損先帝遺德……”

“先帝遺德……”

又是一陣復讀機般的反覆呢喃,不止喃了多久,也不知‘復讀’了多少遍,竇太后暗淡無光的雙眸,終於緩緩泛起幾縷流光。

——那幾縷光算不上多亮;

但對於如今的竇太后而言,也足以稱得上‘靈臺爲之一清’了……

“老先生不吝賜教,實在是感激不盡……”

說着,竇太后便也顫巍巍起身,對着殿內的黃生遙身一拜,以表達自己的謝意。

“若不是老先生指點迷津,我這個瞎了眼的老寡婦,不知還要爲了這麼淺顯的道理,而平白花費多少心思。”

“——老先生說的對。”

“爲了那麼一雙鞋,我實在是做了太多太多的錯事。”

“尤其那雙鞋,並非多麼華美,而是比帽子,都還要更破舊一些的鞋……”

見竇太后終於從失魂落魄的呆愣中緩過神,黃生自豪之餘,嘴上也不忘和竇太后客套起來。

諸如‘這是臣的本分’‘太后萬莫如此’之類的客套過頭,竇太后自也免不得問起方纔,黃生提起的那場辯論。

而在得知那場辯論的結果,是天子啓和稀泥草草結尾,那儒生轅固還大言不慚,氣的老黃生好幾天沒吃下飯後,竇太后那張纔剛帶上‘人味兒’的面龐,卻是當即再度陰沉了下去……

第17章 樑《孝》王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46章 莢錢第20章 諸呂故事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8章 命可真好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90章 族!第109章 劉濞老賊!告假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9章 做大哥的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73章 封印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睡一覺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告假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3章 左膀右臂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52章 瓷器成第136章 兒行千里回家晚了第80章 有母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70章 窮酸好武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80章 有母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73章 封印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22章 暴君!告假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80章 有母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46章 莢錢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42章 啊這?啊???第15章 我好怕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
第17章 樑《孝》王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9章 皇長子以爲可否?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46章 莢錢第20章 諸呂故事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8章 命可真好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90章 族!第109章 劉濞老賊!告假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9章 做大哥的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73章 封印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睡一覺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告假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3章 左膀右臂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52章 瓷器成第136章 兒行千里回家晚了第80章 有母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70章 窮酸好武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80章 有母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73章 封印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22章 暴君!告假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80章 有母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46章 莢錢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42章 啊這?啊???第15章 我好怕啊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