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衣華裳

秦素忍不住連眨了幾下眼睛,一度以爲自己看錯了。

這個據說是孤女出身的小小使女,此刻金釵華服,一掃從前的謹慎小心,宛然一副士女的模樣。

這是怎麼回事?

秦素再也無法保持平靜,只覺得腦中一陣混亂。

此時,桓十三娘——或者說是阿蒲——亦掃眼看到了秦素。

見到她時,阿蒲似乎也很驚訝,眼睛張得大大地,張口就喚了一聲“六娘子”,旋即又忙以手掩口,惶惶垂首:“公主殿下恕罪。”

秦素面色微變,心底如遭重擊。

二人有一瞬的四目相接,她確定自己沒瞧錯。

桓氏十三娘,就是阿蒲!

這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前世時,她怎麼從沒聽說過這件事?甚至連隱堂亦不曾說過桓家的這件秘辛。

難道說,前世時,阿蒲並沒回到桓家?

如此一想,秦素的心頭又是重重一跳。

她忽然就想起,在她與桓子澄的數次謀面中,他也從不曾提過桓家認回女兒一事。

前世的桓氏,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秦素蹙眉沉思,再也無法保持面上的鎮靜。

這樣的情形瞧在衆人眼中,卻又有了別一種意味。

“皇妹妹,你識得這桓十三娘麼?”三皇子的語聲傳了過來,帶着幾分探究、幾分興味。

秦素的視線仍舊停在阿蒲的身上,神情卻是淡了下來,點頭承認:“我確實識得的。她原先叫做阿蒲,乃是青州秦氏太夫人身邊的一位小鬟。”停了停,又展顏一笑:“沒想到她竟是桓府的十三娘,真真是失敬。”

“原來如此。”三皇子狀似瞭然地點了點頭,忽爾神情一變,鋒利的眼神緊緊盯住了秦素:“那殿下可知曉桓十三孃的來歷?”

秦素聞言,面色不動,心下卻是微微一晃。

“我自是知曉的。”她淡聲說道,收回了看向阿蒲的視線,轉眸看向了跪在下頭的俞氏:“此事還是秦大夫人當年說的,她說,她在白馬寺靜修之時,在蒲團上撿來了一個棄嬰,便是阿蒲,亦是此刻的桓十三娘。”

大殿中先是一靜,旋即便響起了低低的說話聲,卻是剩下的幾位皇子在悄聲議論。

也不怪他們幾個要私下交談,委實是三皇子今日拋出來的這些消息,不僅驚人、也很詭異,由不得人不去議論思忖。

“她二人,便是人證?”中元帝將手指點向御案,目光陰沉。

三皇子忙躬身道:“回父皇,她二人的確是人證,尤其是這俞氏,乃是極爲重要的人證。”

中元帝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三皇子便轉向了俞氏,和顏悅色地道:“俞氏,你且將你之前的話再說一遍。不要怕,陛下不會怪罪於你的。”

俞氏微垂着頭,從秦素的角度看去,只能夠看見她的下頜部分。

她的喉頭明顯地滾動了一下,似是嚥了口唾沫,方纔很低地道:“啓稟陛下,啓稟諸位殿下,民婦當年在白馬寺靜修之時,正是中元元年。那一年,許是天時不好,白馬寺外頭來了好些討飯的流民,民婦有時候也會給他們送些吃食。民婦記得,那天民婦起得極早,依照常例走去佛堂唸經,卻在大殿外頭的一張蒲團上,發現了一名被人拋棄的女嬰,民婦便將她……收養了下來。”

三皇子邊聽邊點頭,此時便問:“這女嬰被你發現時,身上可曾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有的。”俞氏說道,語聲和婉,然態度卻很沉着:“那女嬰身上的襁褓雖然破舊,但她的小手裡卻緊緊地抓着一樣東西,我見她抓得極緊,便將她的小手掰開,卻見她握着的是一枚很精緻的印章,約有人的小指大小,材質似是檀木或是玄漆的,我卻是不大分辨得出。那印章上頭似是還刻着字。只是,那時候天還有點黑,我也沒來得及瞧清,便將女嬰抱回屋中去了。”

大殿裡安靜極了,她的語聲雖低,卻也仍舊清晰得能讓每個人都聽見。

中元帝陰着臉,目光並不在任何人的身上,而是直視着前方的殿門。

透過微敞的門縫,隱約可見那華燈之下,細雪飄飛,石階上似是積了一層白霜。

三皇子的語聲此時便傳了過來,問的仍舊是那枚印章:“那印章你便沒收起來麼?”

俞氏慢慢地擡起了頭,像是在回憶什麼似的,蹙眉想了一會,方緩聲道:“我記得,我當時是把這印章收起來了。三年後我回到秦府之後,我還曾在妝匣子裡瞧見過這印章。當時我便想着,待阿蒲……不,是十三娘子……長大成人,我便將這印章交予她收着。想來那應是她家人留下的東西,她留着也算是個念想。可是,再往後,這印章不知怎麼就沒了,因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我便也沒往心裡去。”

三皇子點了點頭,轉向中元帝躬下了身子,語聲低沉:“我叫俞氏將那印章畫了下來,亦放在那疊口供裡了,父皇不妨細看。”

中元帝沒說話,只垂目將那紙頁翻了幾下,便從中挑出一張來,沉着臉看了一會,復又將視線投向了秦素。

秦素還是安坐如儀,原先還顯得有些驚訝的神情,此時亦早就換作了平淡。

此時,便聞三皇子的語聲又響了起來,問道:“既是知道這印章很可能是那女嬰家人留下的東西,爲何你竟想不起那印章上頭刻了什麼字?”

俞氏聞言,面上便有了幾許難堪:“民婦愚鈍,當時只想着將這女嬰養在秦家做個使女,也算給她一口飯吃,不令她凍餓至死,卻是沒想那麼多。到底那……也就是一個使女罷了,民婦……實在有愧。”

她似是極爲慚愧,緩緩低下了頭,侷促地捉着衣襟揉捏着,語中隱有悔意:“民婦真再也沒有想到,阿蒲……十三娘子,竟是桓氏走失的幺女。若早知如此,民婦又怎麼敢將她視作下人,肯定是要……”

她突兀地停住了話聲,似是有些懼怕,身子也瑟縮了起來。

第462章 金改銀第646章 忽聞歌第849章 辯方向第049章 汲井回第136章 兼濟名第1019章 好坯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531章 我願納第085章 疏雪影第340章 婉約態第1024章 雪茫茫第287章 來時夢第918章 居別莊第755章 心若寒第476章 六月雪第409章 門外人第909章 千歲羹第688章 階上語第513章 何所歡第771章 紅顏老第635章 鼓上旋第870章 析因果第838章 唯德也第505章 九皇子第687章 八仙湯第606章 郎中令第708章 黛眉兒第二百六十六章 9旒冕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復言第461章 命無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薛爲士第073章 雙姝語第721章 春風軟第1024章 雪茫茫第624章 斬鄉侯第316章 米糧鋪第893章 迷心術第735章 出猗蘭第050章 暗自驚第663章 有婚約第431章 福運隆第562章 鎖重門第409章 門外人第557章 爛木頭第二百零五章 好風來第511章 花下客第112章 臨絕豔第590章 汲井回第528章 身無翼第630章 雪滿天第340章 婉約態第489章 巧手坊第131章 冰弦飛第093章 曲無直第二百一十九章 臨深井第348章 福李果第二百八十二章 何爲鳥第535章 水中影第370章 旬空也第723章 袖餘香第533章 柳下問第249章 綠影沉第379章 景獨好第437章 無生還第391章 阿堵郎第122章 渺無痕第074章 此士也第503章 非天災第371章 水正吉第347章 可換衣第159章 微之曰第670章 面具寒第368章 添榮光第869章 話涼亭第427章 吾去也第797章 續前緣第432章 名有刀第324章 窗前柳第185章 林家婦第689章 淑女思第152章 牡丹匣第523章 軟顏溫第905章 雨如幕第596章 可撐腰第340章 婉約態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1030章 口舌爾第854章 退青蓮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882章 風驟止第174章 香夢沉第067章 變局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妃子恨第759章 醒酒湯第829章 金蓮池第130章 局中謀第141章 霍家姝第248章 林中廟第640章 變連環第578章 如潑婦
第462章 金改銀第646章 忽聞歌第849章 辯方向第049章 汲井回第136章 兼濟名第1019章 好坯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531章 我願納第085章 疏雪影第340章 婉約態第1024章 雪茫茫第287章 來時夢第918章 居別莊第755章 心若寒第476章 六月雪第409章 門外人第909章 千歲羹第688章 階上語第513章 何所歡第771章 紅顏老第635章 鼓上旋第870章 析因果第838章 唯德也第505章 九皇子第687章 八仙湯第606章 郎中令第708章 黛眉兒第二百六十六章 9旒冕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復言第461章 命無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薛爲士第073章 雙姝語第721章 春風軟第1024章 雪茫茫第624章 斬鄉侯第316章 米糧鋪第893章 迷心術第735章 出猗蘭第050章 暗自驚第663章 有婚約第431章 福運隆第562章 鎖重門第409章 門外人第557章 爛木頭第二百零五章 好風來第511章 花下客第112章 臨絕豔第590章 汲井回第528章 身無翼第630章 雪滿天第340章 婉約態第489章 巧手坊第131章 冰弦飛第093章 曲無直第二百一十九章 臨深井第348章 福李果第二百八十二章 何爲鳥第535章 水中影第370章 旬空也第723章 袖餘香第533章 柳下問第249章 綠影沉第379章 景獨好第437章 無生還第391章 阿堵郎第122章 渺無痕第074章 此士也第503章 非天災第371章 水正吉第347章 可換衣第159章 微之曰第670章 面具寒第368章 添榮光第869章 話涼亭第427章 吾去也第797章 續前緣第432章 名有刀第324章 窗前柳第185章 林家婦第689章 淑女思第152章 牡丹匣第523章 軟顏溫第905章 雨如幕第596章 可撐腰第340章 婉約態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1030章 口舌爾第854章 退青蓮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882章 風驟止第174章 香夢沉第067章 變局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妃子恨第759章 醒酒湯第829章 金蓮池第130章 局中謀第141章 霍家姝第248章 林中廟第640章 變連環第578章 如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