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妃子恨

此語一出,薛允衡的神情便沉肅了起來,蹙眉不語。

東陵野老十餘字的紫微贈言,倒讓人瞬間看清了朝堂態勢。

陳國曆來從無太子被廢之事,每一朝的太子皆是順利登基。

或許,便是因了這樣的過往,包括薛氏在內的所有士族,從沒有人會去過多揣摩當今太子的地位,以及中元帝對這位太子的真實想法。

看起來,那“空谷足音”還是很有幾分玄妙的,或許便是因了不在這塵世中,於是觀天下、看人心,纔會如此切中要害。

薛允衡斂了斂眉,清幽的眸子裡光彩頓生,復又歸於平淡。

“東陵先生入世甚深,或是悲天憫人,不欲令陳國亡。”他嘆聲道,語氣中含了一絲崇敬。

薛允衍不曾說話,眸光如水,沉沉拋向窗邊。

至少到目前爲止,這位東陵野老的一舉一動,皆是爲陳國着想,亦皆是在幫着他們薛家的。

這個事實,他必須承認。

若是秦素在此,一定會震驚於這兩位薛家郎君的絕頂智慧,亦一定不會想到,僅憑她留下的那幾句神神叨叨的鬼話,便能被他們想到這許多。

且,幾乎無一斷錯。

之所以說是幾乎,卻是因爲,他們終究斷錯了一件事,便是秦素此舉的目的。

她可管不着什麼天下大事、國家興亡,那些不過是拿來唬人的。

救下呂氏族人,立威於薛氏,取信於薛允衍,這是她的主要目的。至於次要目的,則是衝着何家去的。

前世時,呂氏上京族衆之死,令呂時行悲憤之下行止失當,遭御史彈劾,官降三級,此後便一直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下,鬱郁不得志,最終致使他於中元二十二年叛逃趙國。

而呂時行降職則生在中元十四年初,其後不久,廣陵郡便調去了一位虎威將軍接替他,這位虎威將軍,便是杜光遠。

杜光遠乃杜驍騎膝下庶三子,頗有幾分將才,而其庶母何氏,乃是杜驍騎身邊最受寵的妾室之一,何氏與江陽郡都尉何敬嚴,乃是一母同胞的姐弟。

便是因此之故,何家在江陽郡的地位直是水漲船高,其後傾吞秦氏家產時更是氣勢如虹。彼時的何家自不曾想到,他們得來的尊榮,緣於那位溫柔如水的妾室何氏,亦毀於那何氏之手。

不過,秦素沒那個時間等着何家倒臺。

救下呂氏族衆,便是要從源頭處阻一阻何家的跡之路,這是秦素的第二個目的。

自然,僅此一招還阻不住杜光遠,故,秦素緊接着還有一局,便是要徹底毀去江陽郡何氏,移開秦家家門口的這頭惡狼,不過,此皆後話,暫且不提。

除上述兩點外,秦素此舉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順便給中元帝添堵。

對,就是這麼個很陰私、很不夠上得檯面的理由。

她恨透了中元帝。

此人加諸於她的身上,或者說,他加諸於那滿宮嬪妃身上的種種酷刑、苦刑,那牀榻之間無數怪異又可怕的癖好,令她作嘔。

她噁心他,噁心了一輩子。

如今隔了一世,她對這個人的噁心,愈加強烈。

前世時,中元帝曾不止一次地提過,呂時行叛逃敵國,是多麼地令他心懷大暢。而他接下來的殺桓氏、廢太子之舉,又是多麼地輕鬆,幾乎沒遇到任何阻力,很順利地便完成了,且還給太子扣上了最爲難堪、最令人不齒的“大不孝”罪名。

而其實,無論是這明面上的“大不孝”之罪,還是那私底下的“**後宮”之罪,都不過是太子孤立無援下的必然結果罷了,就算沒有過些罪名,太子也仍舊會被廢。

原因無他,中元帝對太子不喜,纔是最終的根源。

而秦素,就是不想讓中元帝痛快。

在心底深處,她其實是希望着,這位心胸狹窄的陳國國君,能夠被那位不如他意的太子殿下,活活地氣死。

所以,留予薛允衍的第二信,秦素是挾帶了些私貨的。

只要能給中元帝添不痛快,再多餘的事她都會做。

氣死他纔好!

秦素在寫信之時,懷抱着的便是如此陰暗的目的,就算薛氏昆仲聯合所有謀士想他個三天三夜,這個理由,他們也一定想不出來。

而他們更想不到的是,那位清高神秘、悲天憫人的化外高士——東陵野老,實則卻是心黑手狠、活了兩世的一代妖妃。

此刻,這位妖妃娘娘正灰頭土臉地蹲在地上,懷裡抱着個髒得辨不出顏色的木頭匣子,黑黃的面孔上灰一道、土一道,衣裙也割成了破布條,那模樣,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周嫗帶人上山之時,見到的這位秦府六娘,便是這般景象。

彼時已是天光大亮,鉛雲密佈於半空,透着一股子壓抑,慈雲嶺上下滿目狼藉,白雲觀的情形就更慘了,山門又矮了一截,大大小小的落石沿及山下。

周嫗帶着人一路走來,所過之處,碎石與木頭屑子遍佈,空氣裡還有着一股焦糊味,完全就是一副劫後餘生的模樣,她的心中如何不驚?

待見到秦素完好無損地坐在地上,她那一顆提在嗓子眼兒的心,纔算落回肚中。

“嫗總算來了,叫我好等。”一俟周嫗露面,秦素便當先迎上了前去,灰黃黑的小臉成了花貓,唯眸子清亮,隱着喜意。

自然,她說話的聲音是帶着哭腔的,一手攏着袖子,一手舉着匣子,很是悲傷地道:“我就搶出來了這個匣子,是給太祖母抄的經。”說着話她就將匣蓋掀了,露出了裡頭手抄的經卷。

周嫗的額角跳了跳。

這番作態,應該絕不是做給她周嫗看的。

她微微斂了眉,從善如流地側過了身子,令秦素手裡的木匣,呈現在了跟在她身後的董涼的眼前。

“女郎真真誠孝。”董涼一眼看過,立時恭聲說道,語氣十分真摯。

周嫗亦道:“女郎的孝心,太夫人定會放在心上的。”一面說着話,她的心底裡便生出了一絲怪異。

明明是天災,還死了人,可從六娘子的身上,她卻嗅出了天降福音的味道。(未完待續。)

第526章 退思園第170章 踏月行第386章 無德者第828章 三郎歸第476章 六月雪第1046章 兩不欠第099章 輕拂雪第711章 薛白衣第449章 憶潁川第664章 兔兒燈第534章 裙裾煙第053章 獨從容第970章 風瑟瑟第829章 金蓮池第677章 改門庭第521章 密密縫第243章 奉身契第557章 爛木頭第457章 東陵詐第二百一十五章 逢草徑第135章 興族學第919章 曉密室第034章 各有心第682章 憶青衿第500章 蜜之味第380章 約瘦腰第849章 辯方向第566章 人已逝第306章 僞君子第1012章 從前慢第326章 桓子澄第809章 非要挾第880章 爲什麼第523章 軟顏溫第561章 心疾忌第408章 忽無音第922章 忽斷線第555章 揮素袂第589章 且去也第665章 論泗水第057章 潁川秦第093章 曲無直第890章 避九川第065章 西窗齋第200章 芳菲盡第805章 風雷引第820章 大國手第155章 東風嫋第930章 爲魚餌第929章 鎖清秋第247章 白雲舒第188章 天雷落第896章 潛秦府第625章 絕筆書第1019章 好坯子第785章 淒涼意第675章 守謙沖第304章 喚阿烏第558章 似故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錦囊第877章 請着棋第224章 假亦真第571章 當年事第547章 犬無牙第796章 素巾溼第523章 軟顏溫第450章 聞阿姨第1043章 山鳥啼第620章 下犯上第086章 去來辭第394章 剪不斷第491章 錦衣男第988章 連珠駑第346章 再生變第1030章 口舌爾第797章 續前緣第149章 水亭風第986章 梅初綻第471章 鳥鳴幽第二百零一章 論紛繁第034章 各有心第365章 愁色濃第832章 因何返第二百三十八章 桃花信第048章 悄聲語第482章 抽薪策第185章 林家婦第001章 草堂秋第382章 定心丸第522章 赴異鄉第860章 入皇莊第827章 暗中窺第748章 端午宴第604章 隨步起第783章 問冰鑑第987章 可願賭第877章 請着棋第437章 無生還第310章 林守誠第457章 東陵詐
第526章 退思園第170章 踏月行第386章 無德者第828章 三郎歸第476章 六月雪第1046章 兩不欠第099章 輕拂雪第711章 薛白衣第449章 憶潁川第664章 兔兒燈第534章 裙裾煙第053章 獨從容第970章 風瑟瑟第829章 金蓮池第677章 改門庭第521章 密密縫第243章 奉身契第557章 爛木頭第457章 東陵詐第二百一十五章 逢草徑第135章 興族學第919章 曉密室第034章 各有心第682章 憶青衿第500章 蜜之味第380章 約瘦腰第849章 辯方向第566章 人已逝第306章 僞君子第1012章 從前慢第326章 桓子澄第809章 非要挾第880章 爲什麼第523章 軟顏溫第561章 心疾忌第408章 忽無音第922章 忽斷線第555章 揮素袂第589章 且去也第665章 論泗水第057章 潁川秦第093章 曲無直第890章 避九川第065章 西窗齋第200章 芳菲盡第805章 風雷引第820章 大國手第155章 東風嫋第930章 爲魚餌第929章 鎖清秋第247章 白雲舒第188章 天雷落第896章 潛秦府第625章 絕筆書第1019章 好坯子第785章 淒涼意第675章 守謙沖第304章 喚阿烏第558章 似故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錦囊第877章 請着棋第224章 假亦真第571章 當年事第547章 犬無牙第796章 素巾溼第523章 軟顏溫第450章 聞阿姨第1043章 山鳥啼第620章 下犯上第086章 去來辭第394章 剪不斷第491章 錦衣男第988章 連珠駑第346章 再生變第1030章 口舌爾第797章 續前緣第149章 水亭風第986章 梅初綻第471章 鳥鳴幽第二百零一章 論紛繁第034章 各有心第365章 愁色濃第832章 因何返第二百三十八章 桃花信第048章 悄聲語第482章 抽薪策第185章 林家婦第001章 草堂秋第382章 定心丸第522章 赴異鄉第860章 入皇莊第827章 暗中窺第748章 端午宴第604章 隨步起第783章 問冰鑑第987章 可願賭第877章 請着棋第437章 無生還第310章 林守誠第457章 東陵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