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白雲觀

林氏此時心中實是一片歡喜。天籟小

只要這外室女不在她跟前杵着,怎樣都行。於是,再哭了兩聲之後,她便也就勢收了淚。

太夫人的聲音此時便又響了起來,接着方纔的話頭續道:“好了,咱們現下來說正事罷。那告示上頭的話,想必你們都明白了,有什麼想頭,但說無妨。”

她話音落下,房間裡便靜了靜。

除俞氏外,兩院的夫人們互相看了幾眼,每個人都是一臉的若有所思。

靜了一會後,終是由高老夫人當先開了口,那毫無起伏的語聲,依舊如往常那般平靜:“依告示上的意思,此事卻是拖不得的。君姑想,告示上說要我們秦家於‘惡月吉時,闔族起行’,這便是要我們離開上京了。此乃東陵先生贈言,絕非兒戲,依我看來,我們還是需得遵之而行纔是。”

說到此,她略停了停,又緩聲續道:“如今已經都四月底了,我們五月便要動身,這時間可實是緊迫。照我看,趁着今日便交代下去爲好,將該安置的先安置了,我們也好放心地回青州,切不可拖到惡月過了,萬一禍事臨頭,反爲不美。”

“君姑說得有理。”鍾氏附和地道,語聲柔婉如初:“不是我們做長輩的狠心,實是此事兇險,又是東陵先生親下的斷語,是老天的意思,我們這些凡人又能如何?再退一步說,我是做了母親的人,便只爲了我的那幾個孩子,我也不敢留下六娘繼續住在府裡了。”

說到這裡她便紅了眼眶,拿了布巾去印眼角,停了一會又道:“那東陵先生說,‘宜獨於北,宜奉三清’。三清爲道家之語,這便是要六娘獨個兒留下,在道觀中靜修了。我記着,上京城外現成的便有個白雲觀,便在慈雲嶺下,離城不過幾十里路,來回又皆是官道,倒是個穩妥的地方。接下來我們要回青州,諸事極繁,我昨日叫人翻了曆書,惡月也就兩個吉日宜出行,若不加緊些,只怕又要生事。這可是東陵先生親自指點我們秦家,我們可不能不遵啊。”

“正是,正是。”林氏此時已然聽明白了諸人之意,面上止不住地生出了喜色,勉強擺出個端肅的模樣來,語聲卻尤爲輕快:“我以前便聽家裡人說,那白雲觀最是個好修行的地方,那慈雲嶺更是山清水秀的,倒不比白馬寺差多少呢,且還在城署府兵治所下,六娘有這麼個地方靜修,也不委屈了。”

“白雲觀麼?果然不錯。”吳老夫人淡淡地接了口,面上的神情已然恢復了慣常的冷漠,“我也聽說過,高祖皇帝時,那裡可是香火極旺之處。”

她說着話,一雙疏離的眼珠子便凝在了太夫人身上。

很明顯,東院也是一天都不想留着秦素了。

見衆人三言兩語間,便已坐實了要將秦素單獨送去道觀,一直默坐於一旁的俞氏,此時面上便露出了些許不忍之色,抿了抿脣,終是緩聲說道:“白雲觀雖好,卻是在上京,六娘到底還小,一個人住在這樣遠的地方,離青州何止千里?萬一有個什麼事,我們根本顧不上。依我看,倒不如先帶着六娘一同上路,半道兒上尋個離青州近些的縣,再找一處道觀安頓下她來,這纔算穩妥,便有什麼事,青州那邊也還照應得過來。再者說,那廣陵戰事如今也只是將將平定,我們真要這麼早便回去麼?這萬一……”

“大夫人這說得是什麼話?”俞氏話未落音,林氏便忍不住打斷了她,語聲既快又衝:“東陵先生都貼出告示來了,此事如何等得?再者說,什麼叫‘宜獨於北’?什麼叫‘惡月吉時,闔族起行’?大夫人這是根本不信東陵先生的話麼?那胡家落雷之事大夫人就沒聽說?若是帶着六娘一起往回走,萬一路上出了什麼事,大夫人你可擔得起?莫非大夫人以爲,人人都像您這般命硬?”

她這是了狠,也顧不得太夫人在上,更沒去想俞氏的遺孀身份,幾乎便是惡言相向了。

俞氏瞬間面色慘白,抿脣不語。

“好了,你這話說得也忒難聽了些。”太夫人怫然道,復又轉向俞氏溫言安撫:“你莫往心裡去,她也是情急之下口不擇言,卻不是真的有壞心。”

話雖說得和軟,但卻沒說林氏有錯,言辭間亦無半點責怪。

俞氏的面色越地冷,心底更是一片寒涼,斂眸低語:“是,太君姑。”

太夫人點了點頭,看向兩院諸位夫人,語聲微有些低啞地道:“大夫人所言乃是慈悲心腸,只是,我也不能不顧着這滿府的重孫子、重孫女們,若是兇厄報在他們的身上,我是斷斷不允的。故,明知此舉有違慈愛,我也只能做這個惡人了,便這兩日罷,挑個合宜的日子,便將六娘安置過去。”

幾位夫人齊齊頷,林氏幾乎沒笑出聲來。

秦素這一走,最歡喜的莫過於她,真真是去了一塊心病,整個人神清氣爽,恨不能當場大笑幾聲纔好。

鍾氏此時便收起了布巾,向太夫人柔柔一笑,語聲低和地道:“此乃關係我闔族之大事,太君姑當斷則斷,乃是大仁,是爲着我秦氏着想,秦氏便需要有太君姑這樣睿智英明的長者坐鎮,才得興旺達,太君姑便莫要再自責了。再者說,那東陵先生也說是‘由月及載’,便是言明瞭,這靜修也就是一、兩年之事,待異日六娘回了府,有太君姑做主,自有她的一番造化。”

鍾氏這話實是慰貼至極,太夫人慈顏一笑,和聲道:“正是此話,你說得極好。”

幾位夫人便皆笑了起來,面上一派輕鬆。

太夫人便轉向周嫗道:“待這裡散了,你便叫董涼過來罷。”

周嫗應了個是,高老夫人便笑着奉承了一句:“有董大管事處置這事,必極妥當。”

衆人皆點頭稱是。

林氏此時卻是心頭一動,轉了轉眼珠,向太夫人道:“太君姑,我倒有一事請您的示下。六娘既是要去白雲觀,幽翠閣裡的那些下人又該如何安置?是都帶着,還是另行挑人?”(未完待續。)

第666章 父嫉子第058章 析隱弊第1045章 不納恩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1002章 勿姑息第751章 溪水清第816章 藏鋒閣第624章 斬鄉侯第483章 將靜修第186章 幽翠閣第992章 欲何爲第488章 九霄宮第847章 望行雲第065章 西窗齋第746章 靜容華第348章 福李果第546章 燭影幽第076章 諸事繁第808章 思無解第074章 此士也第058章 析隱弊第222章 銀面女第472章 細相詢第974章 再訊問第559章 不敢言第1021章 名琉璃第871章 遠相迎第798章 請喝茶第805章 風雷引第394章 剪不斷第013章 死有因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152章 牡丹匣第854章 退青蓮第963章 涼夜吟第959章 忽反口第1011章 可願看第351章 相對飲第841章 論姊妹第286章 非常人第753章 湘簾翠第641章 猗蘭宮第806章 南風歌第211章 白雲觀第163章 潑茶香第928章 覽河山第038章 德暉堂第059章 孀居婦第729章 任光祿第114章 靜日閒第387章 水翩飛第731章 皆有疾第809章 非要挾第078章 不速客第636章 永壽殿第294章 折輕柳第137章 需謹持第807章 因情深第888章 問梅簪第861章 終反目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錦囊第087章 茉莉粉第107章 梨園雪第428章 已成屍第168章 木有知第402章 蘇長齡第907章 漸秋聲第026章 無戀棧第966章 還公道第092章 白衣郎第794章 撒花露第467章 秋暖齋第692章 出東門第839章 羞難抑第860章 入皇莊第870章 析因果第061章 晴窗暖第483章 將靜修第626章 紫微起第354章 忽有疾第684章 隱可見第022章 桃花訊第243章 奉身契第331章 吳家園第1045章 不納恩第923章 何日還第398章 問梅音第524章 膩香膏第048章 悄聲語第910章 換監軍第699章 玉瑟花第628章 不入陳第415章 來做事第392章 願附學第740章 握春風第023章 桃木澗第1038章 忽憶舊第110章 嫋餘音第312章 誘以言第338章 趙夫人
第666章 父嫉子第058章 析隱弊第1045章 不納恩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1002章 勿姑息第751章 溪水清第816章 藏鋒閣第624章 斬鄉侯第483章 將靜修第186章 幽翠閣第992章 欲何爲第488章 九霄宮第847章 望行雲第065章 西窗齋第746章 靜容華第348章 福李果第546章 燭影幽第076章 諸事繁第808章 思無解第074章 此士也第058章 析隱弊第222章 銀面女第472章 細相詢第974章 再訊問第559章 不敢言第1021章 名琉璃第871章 遠相迎第798章 請喝茶第805章 風雷引第394章 剪不斷第013章 死有因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152章 牡丹匣第854章 退青蓮第963章 涼夜吟第959章 忽反口第1011章 可願看第351章 相對飲第841章 論姊妹第286章 非常人第753章 湘簾翠第641章 猗蘭宮第806章 南風歌第211章 白雲觀第163章 潑茶香第928章 覽河山第038章 德暉堂第059章 孀居婦第729章 任光祿第114章 靜日閒第387章 水翩飛第731章 皆有疾第809章 非要挾第078章 不速客第636章 永壽殿第294章 折輕柳第137章 需謹持第807章 因情深第888章 問梅簪第861章 終反目第二百五十三章 青錦囊第087章 茉莉粉第107章 梨園雪第428章 已成屍第168章 木有知第402章 蘇長齡第907章 漸秋聲第026章 無戀棧第966章 還公道第092章 白衣郎第794章 撒花露第467章 秋暖齋第692章 出東門第839章 羞難抑第860章 入皇莊第870章 析因果第061章 晴窗暖第483章 將靜修第626章 紫微起第354章 忽有疾第684章 隱可見第022章 桃花訊第243章 奉身契第331章 吳家園第1045章 不納恩第923章 何日還第398章 問梅音第524章 膩香膏第048章 悄聲語第910章 換監軍第699章 玉瑟花第628章 不入陳第415章 來做事第392章 願附學第740章 握春風第023章 桃木澗第1038章 忽憶舊第110章 嫋餘音第312章 誘以言第338章 趙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