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對峙(四)

“楊營長!”隨後伍師長給我打了個電話:“聽說你們出了點狀況,一名戰士把印軍軍官的帽子給打掉了。”

“是!”我回答:“不過這是個意外,而且是印軍挑畔在先。”

“楊營長!”伍師長語氣裡有些緊張的說道:“也許你們是剛到青藏高原來,不明白這邊境一帶的緊張狀況,又或者是你們在戰場上打打殺殺的習慣了,根本就沒把這事放在眼裡。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現在兩國關係本來就十分緊張,任何事都有可能會成爲爆發戰爭的導火索,所以我不認爲你這麼處理方法是正確的。”

我知道伍師長已經對我相當客氣了,我想這應該是因爲我是合成營營長的原因,否則早就是一通批評下來了。但就算是這樣我還是要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報告師長!”我回答道:“我認爲只有不害怕戰爭甚至是做好戰爭的準備纔有可能避免戰爭。其原因很簡單,戰爭是雙方的,並不是一方一味的退讓就可以讓對方滿足的,62年的那場戰爭就是個明證,我們的退讓只會讓印軍以爲我們怕了他們,而最終使我們不得不發起一場自衛反擊戰奪回原本就屬於我們的領土。”

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一會兒,纔回應道:“你說的也許是對的,這也有可能是上級派你們來這裡處理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不過……還是謹慎點好!”

“是!”我應了聲。

掛上電話的時候我就在想,伍師長最後一句話可謂意味深長。他說的有道理,張司令之所以派我們合成營到這邊境來不僅是因爲我們是目前唯一一支能夠熟練的使用空地協同的特種部隊。更是因爲我們強悍的作戰風格。

這倒不是說駐藏的319師作戰不夠頑強。只不過因爲他們駐守邊境與印軍的接觸的時間太久了。現在又因爲我國身受越南與蘇聯兩個方面的壓力所以不敢輕開戰端,於是在邊境一帶與印軍的暗中較量或是心理上往往就會處於弱勢。

很明顯的是,邊境需要一種力量上的平衡,我方一弱印軍自然就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就有了乘機佔便宜的想法。

合成營的優勢就在於……我們從來就沒有低過頭,就算現在面對印度不能開槍也有一種其它部隊所沒有的居高臨下俯視印軍的心理,這也正是平衡邊境力量或者說是震攝印軍所需要的。

經過“打帽子”事件後,印軍雖然還對我們不服氣……就像之前所說的。印度人天生自我感覺良好,他們在失敗之後絕大多數都不會在自身身上尋找問題,其軍官只是把這次我軍狙擊手優異的表現說成是“中國軍隊擁有更先進的狙擊步槍”以及“更好的運氣”,甚至後來我還聽到這樣的說法,就是印度人還滿不在乎的說“那只是練練槍法而已,如果是在真實的戰場,在有炮彈、子彈及生命威脅的情況下,中國人就不可能打得這麼準了。”

聽到這話我就不由覺得好笑,在真實的戰場上我們的確會受到一些干擾,但問題是印軍就不會受到干擾?甚至很明顯的一點是。我軍是百戰精兵,而印軍幾乎沒有人蔘加過實戰。要是真發生了戰爭,他們受到的干擾很明顯會比我們多得多。

這其中有一點他們倒真說對了,那就是我們手裡的svd狙擊步槍的確比印軍手裡的l42狙擊步槍要好一些,但印軍就完全忽略了我軍與目標的距離更遠、角度比更差,而且第二輪我們打的還是胸靶的杆子。

從這一點也不難發現印度人的性格,那就是他們大多時候會自動忽視對自己言論不利的一些東西,只盯着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並將其放大。

在他們向上級報告時就更爲誇張,我情報人員截獲的消息是這樣的:“雖然中國人擁有比我們更好的裝備、更有利的地形,但是我軍還是憑藉着優良的素質及不屈的意志戰勝了中國軍隊,讓他們在射擊比賽中落了下風,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軍的素質在中國軍隊之上,而且差距不是一點點!”

在看到這個消息時我和教導員不由面面相覷,我們有些無法想像印度鬼子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最後只能歸結於兩國的文化或是習慣不同吧……我們中國人是沒辦法理解他們的做法的。

或者,印度軍官這是希望得到上級的讚賞和嘉獎吧,但這可是關係到國與國之間是否爆發戰爭的問題,這也太兒戲了點。

印度鬼子這麼報告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原本“打帽子”事件很有可能會引起一次政治事件並繼續發酵,但印度鬼子不把這“醜事”往上報也就不存在這種危險了。

壞處就是……我們還想利用這事來讓印度高層認識到印軍與我們中國軍隊之間的實力上的差距呢,被他們這麼一報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朝另一個方向發展也就是使印度高層自信滿滿以爲能輕易打敗中國軍隊了。

“怎麼辦?”李參謀面對這種情況也有點束手無策了:“要不要……通過宣傳手段讓其它方向的印軍知道真相?!”

“沒用的。”我搖了搖頭:“他們完全可以解釋爲,這是中國軍人不服輸或是不服氣而編織出的一套謊言,其它印度軍隊很快也會接受這種說法。”

李參謀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他與印度軍隊接觸的時間也不短,知道印度人的性格就是這樣。

這種性格也說不上是好還是不好。

說好吧,有許多問題都會被他們自己習慣性的忽略,忽略之後就得不到解決,於是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得不到解決。

說不好吧……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又是一種樂觀,或者說是一種自我麻痹,這使得印度人就算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或是面臨很大的危機,他們也能做到“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也是爲什麼印度一片混亂但印度人的幸福感卻很高的原因之一。

這就讓我想起現代時美軍對印度山地部隊進行指導作戰時對他們的評語:印度軍人都天生感覺良好,儘管他們在掌握特種山地作戰技巧和戰術配合方面相當愚笨,卻始終自以爲是,他們操着只有他們自己能懂的英語和教官爭辯,這就造成新的問題——印度人經常用有利於自己的方式曲解原意。

最後美國教官甚至不屑地說,“與其用這樣的兵和中國軍隊對抗,還不如主動(和中國)搞好關係算了。

當然,這事是發生在現代,也就是美國重返亞太利用印度制衡中國的現代。

這時代,美國與我們還是盟友,所以美國絕不希望印度在這時候與我們挑起戰爭。

看到這消息後就讓我大傷腦筋了,因爲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對面前這支印軍所有的威攝行動都不起作用……原因很簡單,就算我們把面前這支印軍嚇得半死,他們轉個身就可以向上級彙報他們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也就是說這種威攝根本就傳不到印度軍方的高層。

從這一點來說,這些印度鬼子還真是打了一次勝仗,因爲他們用他們的無恥使我們雖然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卻在戰略上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我把這個問題推給了伍師長……這也就是一個營長的好處,決策上的問題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就推給上級,咱們只要服從命令就可以了嘛。

但是伍師長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他只下達了一個命令:“構築工事靜觀其變”。

看來也只能這樣走一步算一步了……

於是黑鷹直升機就頻繁的在哨所、基地及山下倉庫之間來回奔波,不斷的將各種材料及補給運上高原的基地及我們的哨所。

話說直升機這玩意還真是好東西,很快我們哨所就有了規模,不但建起了各種戰壕、交通壕和瞭望塔,還建起了用於生活的宿舍,制高點上還架起了幾挺高射機槍及小口徑防空炮……很明顯的,這是用於威攝印軍方面米26的。

後來我才知道黑鷹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它們這段時間來回跑運輸,一個月之內就完成了青藏高原上一年的運輸補給量。

在聽到這個數字時我也不由大感意外,雖說黑鷹的運輸要比汽車方便得多,但也沒想到到會有這麼大的差距,二十四架黑鷹一個月就能完成一年的運輸量。

但聽李參謀說起這青藏公路才知道原因:這條公路全長將近兩千公里,要翻越九座大雪山,跨越一百多條河流,途經五百多公里的地震活動區、雷暴區和千年“永凍層”,再加上氣壓及氧氣濃度的問題,汽車載重大幅減少,而汽車在途中本身又需要耗油,所以來回跑一趟實際能運輸的補給是少之又少。在運輸途中還會出現不少危險,半個世紀以來已有780多名官兵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凍土之中。

直升機在這方面的問題就少得多了,這兩千多公里的路程對直升機來說大多就是一個爬升高度的問題,運輸時間短且載重量也大,於是一個月就能完成以往一年的運輸任務。(未完待續。。)

第2章 新任務第203章 依賴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197章 捕俘第153章 越軍團長第149章 團指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5章 巴基斯坦第85章 營連戰術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65章 723高地第50章 團結第28章 主峰(三)第155章 風氣第142章 救援(十二)第159章 前線第170章 潛伏第十一章第227章 偵察大隊第190章 困局第117章 路克村第二章第98章 半壁崖(九)第78章 迫炮陣地第6章 工廠第25章 經濟(三)第75章 地道第四十六章第118章 回村第41章 禁閉(二)第61章 對手第101章 水田第96章 學習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五十三章第167章 老山戰役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158章 阿富汗第57章 偷襲(二)第156章 老鄉第11章 坑道工事第36章 滑翔傘第138章 血債第188章 危機第167章 照明彈第77章 化妝第160章 計劃第123章 閃電戰第20章 紕漏第135章 同學第192章 意外第39章 定向雷第160章 計劃第47章 佩素爾(二)第107章 分別第120章 越軍顧問第201章 打草驚蛇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175章 心理訓練第二十三章第122章 BBC第83章 法卡山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51章 聯盟第3章 捕俘行動第49章 者陰山(十四)第五十九章第88章 全盤計劃第九十章第25章 經濟(三)第203章 依賴第102章 叢林第120章 軍火第79章 1828高地第119章 SAS(六)第二章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四十五章第31章 裁軍(二)第202章 雙管齊下第七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50章 391團團長第216章 7.12戰役(十四)第77章 陷阱(二)第七十三章第171章 朝我開槍第13章 個體戶第17章 信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44章 敵暗我明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67章 飛機(五)第43章 一連長第39章 薩朗隧道第145章 問題第236章 基地第188章 危機第48章 現實第113章 村長
第2章 新任務第203章 依賴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197章 捕俘第153章 越軍團長第149章 團指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5章 巴基斯坦第85章 營連戰術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65章 723高地第50章 團結第28章 主峰(三)第155章 風氣第142章 救援(十二)第159章 前線第170章 潛伏第十一章第227章 偵察大隊第190章 困局第117章 路克村第二章第98章 半壁崖(九)第78章 迫炮陣地第6章 工廠第25章 經濟(三)第75章 地道第四十六章第118章 回村第41章 禁閉(二)第61章 對手第101章 水田第96章 學習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五十三章第167章 老山戰役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158章 阿富汗第57章 偷襲(二)第156章 老鄉第11章 坑道工事第36章 滑翔傘第138章 血債第188章 危機第167章 照明彈第77章 化妝第160章 計劃第123章 閃電戰第20章 紕漏第135章 同學第192章 意外第39章 定向雷第160章 計劃第47章 佩素爾(二)第107章 分別第120章 越軍顧問第201章 打草驚蛇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175章 心理訓練第二十三章第122章 BBC第83章 法卡山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51章 聯盟第3章 捕俘行動第49章 者陰山(十四)第五十九章第88章 全盤計劃第九十章第25章 經濟(三)第203章 依賴第102章 叢林第120章 軍火第79章 1828高地第119章 SAS(六)第二章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四十五章第31章 裁軍(二)第202章 雙管齊下第七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50章 391團團長第216章 7.12戰役(十四)第77章 陷阱(二)第七十三章第171章 朝我開槍第13章 個體戶第17章 信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44章 敵暗我明第209章 7.12戰役(八)第67章 飛機(五)第43章 一連長第39章 薩朗隧道第145章 問題第236章 基地第188章 危機第48章 現實第113章 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