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優勢(二)

“另外就是兵力的問題。”我接着說道:“我軍兵力在中印邊境一帶兵力嚴重不足,現在我軍與印軍的兵力對比在一比八左右,印軍在人數上佔據絕對的優勢。更爲嚴重的是,平原上的兵一旦派往高原,就會像我們一樣出現高原反應以及各種不適應,也就是說我軍基本無法向高原增援,就算增援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這是十分危險的,一旦戰爭暴發我軍只能寄希望於印軍戰鬥力不強,而我軍可以一個打八個,甚至因爲彈藥不足的問題而必須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張司令嘆了一口氣:“這情況我們當然是知道的,但這也是不得已,高原上百姓的生活貧困,我軍無法從百姓中得到補給,所以補給都需要運輸。你也知道的,這是由我們運輸條件決定的,事實上現在這些部隊幾乎已經達到後勤上限,再多幾支部隊只怕就撐不住了。”

對此我當然是贊同的,每一個兵都是需要後勤補給的支撐,所以這並不是說我軍沒有部隊沒有人,而是青藏高原的後勤補給只允許我們駐紮這些部隊。

從這一方面來說,目前印軍在高原上的後勤補給要比我們好得多。

“所以修建一條鐵路的確有必要。”接着張司令就點了點頭說道:“不過要修建這樣一條鐵路……可想而知並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可是我們現在的危機卻在眼前。”

張司令這話中的意思我是明白的,雖然我們暫時解決了目前的危機,但我們很清楚這只是“暫時”的。如果我軍不能在邊境上對印軍構成威攝的話。用不了多久印度方面又會開始蠢蠢欲動。

“從長遠來看。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靠建立運輸線。”我說:“但是眼前也並不是沒有辦法。”

“唔,說說!”

“可以模仿我軍在越南方面的輪戰。”我說:“也就是拿出一支部隊進行輪換,這樣有幾個好處,一來可以讓長期駐守在高原的部隊得到適當的休養,甚至還可以借他們走下高原這段時間對他們進行裝備或是戰術上的更新和訓練。二來可以讓更多部隊得到高原作戰的訓練,很明顯,將來一旦有戰事發生,這些曾經在高原上煅練過的部隊就能在最短的時間裡適應高原作戰。”

“好辦法!”聞言張司令不由拍案而起:“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法還不會給高原的後勤增加負擔,駐軍總人數不變嘛,但真要打起仗來就不一樣了!

當我從司令部走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幾小時後了。

這幾小時我和張司令談了許多關於中印邊境上的問題,這其中甚至還詳細到了印軍的戰鬥力和習慣。

其實這其中還有一點我並沒有向張司令提及,那就是聯合巴基斯坦制肘印度的問題。

這其實才是重中之重,甚至都可以比得上建立青藏高原的鐵路……要知道這可是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印度,這無疑會使印度左支右拙的難於應付。

我之所以沒有說,那是因爲張司令等人其實已經注意到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了,就像之前所說的。巴基斯坦不但可以制肘印度,還是我國通往波斯灣石油諸國的一個重要通道。

否則。我國的能源就必須由南海經馬六甲海峽穿過印度洋這條海路來支撐,毫無疑問的,一到戰時這條航道就很容易被沿岸諸國封鎖或是騷擾,比如越南、印度等都與我國有摩擦,尤其是我國未來潛在的最大的對手美國……這傢伙就是一個海權國家,其十幾個航母編隊使其在海洋上幾乎可以橫着走的,所以不管誰攤上了這麼個對手都不敢指望海洋上的能源通道。

但巴基斯坦卻不一樣,其直接與能源大國伊朗接壤,也就是說再不濟……海上航道全被封鎖了,咱們通過巴基斯坦從陸路上也能得到充足的能源,而在陸上咱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卻是從來都沒有怕過誰的。

所以巴基斯坦對我國來說不僅是制肘印度的問題,甚至還是將來與美國競爭的資本。

在這一點上美國是看走眼了,要知道巴基斯坦原本也是傾美的,但美國這個盟友卻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時偏向印度扣留了原本要交付給巴基斯坦的武器和裝備,這直接導致巴基斯坦認爲美國這些西方國家都是不可靠的,而中國卻是說到做到的真誠的朋友。

不過這也不能怪美國,當時是美蘇爭霸的時代,他們眼裡哪裡還會有中國這個連像樣的軍艦都沒有幾艘的國家,所以就算巴基斯坦成爲中國的巴鐵他們也不以爲意。

但事實是,如果當年他們沒有走錯這一步,中國只怕根本無法與美國抗衡,用強大的海軍把海路一封就完了嘛。

不過這一點張司令等人不但已經知道而且正在做了,所以我也就沒必要多說什麼。

“營長!”在我回到指揮部的時候,教導員就衝着我說道:“在我們出去的這幾個月,發生了一件大事。”

“什麼大事?”

“開始大裁軍了。”教導員說:“據說……要裁軍一百萬!”

聞言我不由“哦”了一聲,暗道終於開始了。

事實上這對我來說並不算什麼新鮮事,因爲我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了。

我只是奇怪,剛纔在司令部的時候張司令怎麼沒有告訴我這個消息。

不過想想很快就明白了,張司令這沒告訴我可能反而是個好事,因爲他釋放給我的一個信息就是:這事與你們無關,知不知道都無所謂。

要知道咱們可是合成營,是一支由部隊精英組成的合成營,是久經戰陣屢立戰功,而且還是爲各部隊提供戰術指導的合成營,咱們部隊如果都要被裁了,那什麼部隊還頂得住。

不過話說回來了,被裁的部隊裡有許多就是戰功赫赫的部隊,其中就包括在越南戰場上表現優異的部隊……並不是因爲他們打得不好,而是裁軍的指標實在太大了,總共四百萬的軍隊要裁一百萬,那就是去了四分之一啊!(未完待續。。)

第190章 困局第三十七章第215章 老鄉第129章 空降部隊第171章 朝我開槍第32章 民航事件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163章 挑兵第71章 緝毒第17章 引蛇出洞第176章 防範未然第147章 勝利(二)第117章 路克村第113章 南島第155章 38軍第86章 馬島戰爭(五)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七章第112章 潛伏第88章 兵分兩路第104章 一路走好第5章 詭計第148章 翼傘第32章 補給第63章 棱線工事第六十一章第33章 聯繫第123章 逆轉第118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三)第112章 意外的勝利第64章 飛機(二)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七十二章第62章 心理素質第1章 偵察大隊第六十五章第64章 反坦克導彈(三)第156章 小河第49章 經驗第三十二章第28章 優勢第58章 熟悉裝備第212章 押送(五)第42章 戰鬥第205章 小屋第190章 誤中副車第198章 黃昏的陽光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39章 薩朗隧道第135章 戰火第155章 風氣第201章 戰爭的現實第149章 團指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18章 SAS(五)第124 炮瞄雷達第九十六章第54章 基金第224章 百姓第五十六章第64章 公司第78章 T62第99章 法卡山戰役(四)第80章 立功第134章 談判第38章 者陰山(三)第166章 69式坦克第4章 美元第52章 者陰山(十七)第171章 79式狙擊槍第79章 T62(二)第四十三章第45章 滲透戰第135章 同學第145章 救援(十五)第212章 押送(五)第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50章 391團團長第2章 誤會第四十六章第98章 半壁崖(九)第99章 異心第121章 日記第36章 滑翔傘第17章 邊三輪第52章 俘虜第15章 高原訓練 三第73章 汽車站第216章 機會第一百五十章第129章 遺言第15章 資金第181章 一言爲定第135章 同學第105章 新兵第150章 81式第164章 T62第53章 者陰山(十八)第57章 榴彈發射器
第190章 困局第三十七章第215章 老鄉第129章 空降部隊第171章 朝我開槍第32章 民航事件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163章 挑兵第71章 緝毒第17章 引蛇出洞第176章 防範未然第147章 勝利(二)第117章 路克村第113章 南島第155章 38軍第86章 馬島戰爭(五)第160章 戰友重逢第七章第112章 潛伏第88章 兵分兩路第104章 一路走好第5章 詭計第148章 翼傘第32章 補給第63章 棱線工事第六十一章第33章 聯繫第123章 逆轉第118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三)第112章 意外的勝利第64章 飛機(二)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七十二章第62章 心理素質第1章 偵察大隊第六十五章第64章 反坦克導彈(三)第156章 小河第49章 經驗第三十二章第28章 優勢第58章 熟悉裝備第212章 押送(五)第42章 戰鬥第205章 小屋第190章 誤中副車第198章 黃昏的陽光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39章 薩朗隧道第135章 戰火第155章 風氣第201章 戰爭的現實第149章 團指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18章 SAS(五)第124 炮瞄雷達第九十六章第54章 基金第224章 百姓第五十六章第64章 公司第78章 T62第99章 法卡山戰役(四)第80章 立功第134章 談判第38章 者陰山(三)第166章 69式坦克第4章 美元第52章 者陰山(十七)第171章 79式狙擊槍第79章 T62(二)第四十三章第45章 滲透戰第135章 同學第145章 救援(十五)第212章 押送(五)第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50章 391團團長第2章 誤會第四十六章第98章 半壁崖(九)第99章 異心第121章 日記第36章 滑翔傘第17章 邊三輪第52章 俘虜第15章 高原訓練 三第73章 汽車站第216章 機會第一百五十章第129章 遺言第15章 資金第181章 一言爲定第135章 同學第105章 新兵第150章 81式第164章 T62第53章 者陰山(十八)第57章 榴彈發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