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高原訓練(五)

新書推薦:

訓練進行得十分順利。

畢竟合民營的底子不錯,而且還有相當多的實戰經驗,他們欠缺的是對高原環境的各種不適應。

這種不適應在他們擺正了心態以及我們分階段的展開適應性訓練後馬上就有了好轉。

比如在戰士們中普遍存在的高原反應,在我們將高度下降到3000米的時候馬上就有了好轉,許多戰士僅僅在兩天後就由原來病蔫蔫的狀態變成生龍活虎的了。

再比如由於空氣稀薄而造成子彈偏移量不同的問題……這對戰士們來說已經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深深的印在戰士們的腦海裡,一時半會兒很難改變。

對於這一點沒有什麼取巧的辦法,就是像當初剛開始練習射擊時一樣用子彈去喂,打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在腦海裡形成一種新的條件反射。

這對319師的部隊來說也許很難做到……用子彈去喂,這青藏高原上哪來的那麼多子彈喂,一年能有幾次實彈射擊就算不錯了。

這是由青藏高原的運輸條件決定的,首先是這高原上發展極爲落後,百姓生活條件也不好,這使得我軍不僅要運子彈、炮彈,就連食物及其它一些生活必須品都得從內地運輸,這就給後勤帶來很大的壓力。

其次就是運輸只靠幾條簡陋的公路千里運輸……這時候還沒有鐵路,接近戰區的地方甚至連公路都沒有,運輸完全靠人力或是畜力。

據李參謀說,當年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時候整個東段戰區不過只有區區六萬噸的軍事物資。而且這其中三萬噸還是事先囤積的。整場反擊戰打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只消耗炮彈2.2萬發炮彈、70萬發子彈。

同樣也是反擊戰。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我軍就消耗掉了106萬發炮彈及5500萬發子彈。

由此也可知青藏高原上的補給有多困難。

但這些對我們來說就算不上什麼大問題了,在我們進行適應性訓練的時候黑鷹直升機反正也沒什麼,飛行員閒也是閒着,於是二話不說就擔任起爲合成營運輸補給的任務。

要知道黑鷹直升機最大可以吊載四千公斤的重物的,就算是在高原上運輸力減半也有兩千公斤,二十餘架黑鷹這麼來回兩趟……其運載的彈藥量也基本就夠我們練的了。

就像賣油翁說的“唯手熟爾”,這一批批的子彈喂下去效果很快就出來了。沒幾天戰士們就差不多適應了新的偏移量,甚至還可以說有相當一部份人槍法比平原時還好。

這一點倒是很容易理解……空氣稀薄對子彈的阻力小嘛,這也就意味着彈藥更爲平直或者說精度更高、射程更遠。在平原上射程只有400米的81槓到這高原上打個450米甚至500米問題都不是很大了。

尤其是svd狙擊就更爲明顯,只不過這些得在無風的條件才能成立。

這麼訓練下來只用了一個月多的時間,我們就再次走上了三號基地。

這時當戰士們再次看到這個三號基地的時候不由感觸良多,因爲一個月前在這裡僅僅只是跑了三千米不到就昏倒了好幾個,這對他們來說可是件奇恥大辱。現在當他們再次站在這裡時,已經非當日的吳下阿蒙了。

其實要說感觸的話,應該是李參謀和陳營長感觸更深。

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營的全體指戰員……因爲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親身經歷了完勝合成營到被合成營趕上甚至現在已經被反超的過程。

“楊營長!”看着跑道上已經遙遙領先跑在前頭的合成營戰士。李參謀就苦笑道:“原本我還以爲你們至少也要兩個月的時間,沒想到僅僅只是一個月……你們就完全適應高原上的生活了。現在甚至做得比我們還好。說來慚愧,跟你們合訓的這個一營可是我們319師的尖兵!”

我其實早就知道了。

這一方面是因爲我們將來有可能要執行的任務十分重要……雖然這時我們還不知道任務是什麼,但可以想像這任務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國與印度之間的關係,一個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又會開闢另一個戰場,而這一點對於現在還在跟越南打仗且另一面還有蘇聯在虎視眈眈的我國來說是絕不願意看到的。

對於這麼重要的任務,319師自然不會隨便派一支部隊來參與。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這段時間的訓練讓我在一營身上看出了點什麼。

讓我有些奇怪的是,中印邊境自62年以來就沒什麼戰事了,到現在已經二十幾年,也就是說這一營應該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纔對。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一營在訓練中處處都體現出他們豐富的實戰經驗,尤其是山地追蹤與作戰方面。

後來我才知道一營的確有參加過實戰,只不過他們的實戰對像卻不是印度鬼子,而是偷獵者……這高原上有許多國家保護動物,比如藏羚羊、野生犛牛等,其毛皮、角甚至是骨頭都能帶來很大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高原上百姓的生活又十分落後貧窮,於是就有一部份人鋌而走險拿起槍幹起了偷獵的行當,到後來這偷獵者甚至還形成了一個利益團體。

這就給了一營一個實戰的機會,他們平時就是與這些熟悉地形的偷獵團伙在山區裡你追我趕就當練兵來着。

但就算是這樣,我們合成營在訓練中還是輕鬆的超過了一營。

這對我來說並不是件自豪的事,畢竟合成營是支經歷過這麼多次戰鬥而且還是用先進的裝備及現代化戰術理論打造出來的部隊,超過一營那是很正常的事。

當然,我也知道這種超過只是在訓練上,具體到實戰中……合成營就很有可能會因爲地形不熟而吃虧了。

從這一點來說,當初我們決定讓一營與合成營聯合訓練這一步還是走對了,因爲這兩支部隊現在似乎形成了一種互補……一營教給合成營高原山地作戰的經驗,合成營就教給一營現代化戰術理念。

“是時候說說我們要執行的任務了!”我對李參謀說道。

“這個……”李參謀有些無奈的回答道:“我也很想知道。”

身爲軍人的我當然知道一點,那就是不該問的就不要多問。但是現在我卻覺得已經到了要問的時候。

“我是這樣想的!”我說:“上級也許並不是知道合成營的訓練進展這麼快,所以到現在還沒有把任務告訴我們的打算。但現實是……我們已經到了知道任務的時候,只有知道將來我們要執行什麼任務,或是有什麼要求,我們才能做出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你有什麼意見?”

想了想,李參謀就點了點頭:“營長說的有理,我馬上就把情況向師長報告。”

事情果然就像我想像的那樣,伍師長隨後就給我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的他帶着難以置信的口氣說道:“楊營長,聽說你們合成營已經完成了適應性訓練?”

“是的!”我說:“我相信他們已經可以執行任務了!”

“很好。”伍師長頓了下就應道:“這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不過這也證明了你之前的看法是正確的,合成營更適合執行這個任務。明天我會到基地走一趟,我們見個面。”

“是!”我應了聲。

後來我才知道伍師長之所以要約“明天”見面,是因爲他所在的位置距離我們基地整整有七小時的車程,這也是伍師長一直沒有與我見面的原因之一,畢竟這時前線也有狀況發生,身爲師長的他不到萬不得以當然不適合千里迢迢的趕到這後方來。

在聽到這話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爲什麼不讓咱們的黑鷹直升機去接呢?

但下一秒很快就明白了,黑鷹直升機是秘密武器,不到最佳時候是不會暴露在印度鬼子面前的。

“情況是這樣的!”伍師長與我互相寒喧了幾句後,就坐在地圖前指着一個地點說道:“印度方面有所動作的位置是在這裡,桑德洛河北岸。挑起這個事端的是印度稱爲特別服務局的一個分遣隊,簡稱ssb。

這個特別服務局我先介紹下,他是63年成立的,專門負責中印邊界的偵察和情報收集,其最初組成成員大多是在62年與我們打過仗且表現優異的老兵。”

聞言我不由哦了一聲,印度這一招還算厲害,從老兵中挑選一些表現好的組成一支部隊……雖然印軍當年的表現實在不能讓人恭維,但矮個中還可以挑高個嘛,更何況這些人因爲跟我軍交過手,所以對我軍的戰術也相當熟悉。

“他們最初是在桑德洛河建立一個哨所。”伍師長繼續說道:“開始我們還不太在意,以爲那只是觀察或是暫時藏身所用,但今年他們並沒有撤出,不但沒有撤出還利用米26對工事進行加強,看來是要長久駐紮了,這問題可就大了!”(未完待續。。)

《》是作者“遠征士兵”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117章 補給第173章 子彈第七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199章 將計就計第39章 者陰山(四)第57章 進攻第106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八章第166章 測試第66章 壓力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29章 優勢(二)第65章 錢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22章 飛行體驗第二十章第11章 黑鷹直升機第84章 班排戰術第126章 軍長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6章 行動第49章 整改第143章 矛盾第5章 詭計第95章 馬島戰爭(十四)第184章 老山戰役(十八)第52章 者陰山(十七)第79章 放心第139章 顛覆第137章 倉庫第184章 墊腳石第208章 7.12戰役(七)第157章 凱旋第58章 熟悉裝備第55章 天性第3章 母船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233章 竹子第65章 通訊員第五十章第112章 潛伏第93章 馬島戰爭(十二)第97章 法卡山戰役(二)第32章 熱身第149章 團指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106章 點名第61章 空手套白狼第63章 反坦克導彈(二)第35章 會議第160章 計劃第181章 衝鋒號第201章 打草驚蛇第45章 誤傷第124 炮瞄雷達第89章 索降第38章 羣架第190章 突襲第29章 傘降第47章 佩素爾(二)第45章 者陰山(十)第14章 坑道工事(五)第183章 大國博奕第214章 7.12戰役(十三)第58章 熟悉裝備第71章 重逢第72章 墨爾本號第170章 潛伏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二章第2章 海盜第43章 者陰山(八)第173章 水源第34章 位置第58章 對峙第10章 第二代傘兵傘第27章 主峰(二)第66章 壓力第150章 彈藥車第46章 佩素爾第七十章第128章 航母第215章 警戒第137章 雪崩第131章 燃燒彈第七十七章第36章 位置第334章 訓練第104章 法卡山戰役(九)第48章 連長第122章 搜索第2章 海盜第144章 改革第96章 學習第66章 突圍第102章 超級軍旗第34章 民航事件(三)
第117章 補給第173章 子彈第七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199章 將計就計第39章 者陰山(四)第57章 進攻第106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八章第166章 測試第66章 壓力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29章 優勢(二)第65章 錢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22章 飛行體驗第二十章第11章 黑鷹直升機第84章 班排戰術第126章 軍長第47章 者陰山(十二)第16章 行動第49章 整改第143章 矛盾第5章 詭計第95章 馬島戰爭(十四)第184章 老山戰役(十八)第52章 者陰山(十七)第79章 放心第139章 顛覆第137章 倉庫第184章 墊腳石第208章 7.12戰役(七)第157章 凱旋第58章 熟悉裝備第55章 天性第3章 母船第173章 老山戰役(七)第233章 竹子第65章 通訊員第五十章第112章 潛伏第93章 馬島戰爭(十二)第97章 法卡山戰役(二)第32章 熱身第149章 團指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106章 點名第61章 空手套白狼第63章 反坦克導彈(二)第35章 會議第160章 計劃第181章 衝鋒號第201章 打草驚蛇第45章 誤傷第124 炮瞄雷達第89章 索降第38章 羣架第190章 突襲第29章 傘降第47章 佩素爾(二)第45章 者陰山(十)第14章 坑道工事(五)第183章 大國博奕第214章 7.12戰役(十三)第58章 熟悉裝備第71章 重逢第72章 墨爾本號第170章 潛伏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二章第2章 海盜第43章 者陰山(八)第173章 水源第34章 位置第58章 對峙第10章 第二代傘兵傘第27章 主峰(二)第66章 壓力第150章 彈藥車第46章 佩素爾第七十章第128章 航母第215章 警戒第137章 雪崩第131章 燃燒彈第七十七章第36章 位置第334章 訓練第104章 法卡山戰役(九)第48章 連長第122章 搜索第2章 海盜第144章 改革第96章 學習第66章 突圍第102章 超級軍旗第34章 民航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