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民航事件(三)

一秒記住

接下來的事大多都用不着我們合成營了,由許營長及當地公安部門就可以對付。(23w

上級給公安部門的指示是:一是審訊劫機者,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二是與蘇方聯絡,妥善處理後續事宜。三是安置好機上人員,絕不能因天寒地凍或是其它原因發生意外。

第一項做起來很簡單,劫機者既然是來投降的,那對我們的審訊自然是十分配合。

從許營長那得到的劫機者劫機的原因不由讓我有些啼笑皆非,其就是因爲看不慣蘇聯民航局領導的做法和作風,給當局寫信反映問題,結果因爲紀委與領導之間有裙帶關係,非但不處理反而對他進行打擊報復,強行做精神病檢查,於是他就趁着這次機會出逃避難。

這不禁讓我想起幾年前(76年)蘇聯的另一件事,同樣也是出逃,不過那次更爲嚴重,是戰機飛行員駕着米格25逃往日本向美國尋求避難。

要說這米格25在當時可是蘇聯的高度機密,之所以會成爲高度機密的原因,則是因爲它可以說是美蘇軍備競賽的勝利者,而且長時間將美國的科學家給踩着腳下膽戰心驚的。

其原因就是米格25是一款名副其實的高空高速戰機,其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3馬赫,其高速飛行時就算是導彈都追不上。

這高空高速戰機的構想其實是美國人先提出來的,美國本來是想生產一種轟炸機,這種轟炸機的要求就是高空高速。其速度和高度要求都不是一般戰機能達得到的。於是從戰略上來講。這種轟炸機就成爲一種當時作戰體系之外的高端設備。簡單的說也就是一種不對稱作戰,一旦有了這種轟炸機,美國就可以想把炸彈往哪投就往哪投,而敵國甚至包括蘇聯在內都沒辦法,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這個想法是好的,但因難卻很大,原因是戰機一旦速度達到了3馬赫也就是三倍音速,其機體表面的溫度就會因爲與空氣的摩擦而達到300度。在這麼高的溫度下戰機傳統鋁合金材料很快就會變形接着解體了。這也就是常說的“熱障”。

美國的方法就是用能耐高溫的鈦合金,只是鈦合金加工難度大而且價格高昂,不管怎麼弄都弄不出一架實用的東西出來。

結果蘇聯一知道這消息就坐不住了……美國弄我也得弄啊,否則萬一讓他弄成了而我卻什麼都沒有,那還不是隻有讓美國悶頭亂炸而毫無還手之力嗎?!

而且這蘇聯這一弄還真弄成了,前後只有八、九年的時間就開始試飛了,試飛一年就開始投產了,71年的時候還投入了實戰……第四次中東戰爭暴發前夕,4架米格25飛往以色列上空偵察,以色列派出f4戰機攔截。結果被遠遠的甩在了後頭。f4連忙發射響尾蛇導彈,但令人吃驚的是連導彈都追不上。後來以色列的地面雷達站發現。這架米格25的速度達到了3.2馬赫。

這一來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西方國家都慒了……這還行,飛得這麼快的戰機,連導彈都追不上,而且還批量生產了,那不就意味着蘇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毫無還手之力了。

於是西方國家就順理成章的推測,蘇聯軍用航空製造技術已經領先世界了,而且這領先得還不是一點半點,因爲美國使出吃奶的勁也追不上。

這就使得蘇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站在一個制高點上,國際上的外交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話語權。

但沒想到好景不長,76年的時候一名蘇聯飛行員駕着一架米格25叛逃,戰機在日本北海道迫降,這無疑讓美國人欣喜若狂,馬上就派出一大堆科學家去採集數據。

其結果卻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米格25根本就沒有什麼高科技,甚至其航電還可以用“落後”來形容,而困擾了美國科學家多年的製造米格25的材料,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鋼。

從來都沒有人想到用鋼來做飛機,因爲它重。

但蘇聯人就想到了,因爲它能耐高溫,重的問題好解決,只要弄上兩臺大推力發動機就成了,於是輕輕鬆鬆的就做出了美國人想破腦袋也做不出來的一款高空高速戰機。它的實戰能力雖說因爲重量的原因不怎麼樣,但能唬住西方國家並在一段時間內使自己站在制高點上,從這方面來說還是很成功的。

要不是這叛逃的飛行員,還指不準能唬住美國佬及西方國家多久呢!

而這飛行員的叛逃原因也同樣讓人啼笑皆非……據說是因爲家庭原因總跟老婆吵架,爲了躲開老婆所以才叛逃的。

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蘇聯軍方還真需要多關心下軍隊的家庭和諧問題,咱們中國就知道“家和萬事興”。

第二點也很容易做到,與蘇方聯絡……咱們現在雖然沒有與蘇聯的直接對話通道,但聯繫蘇聯駐華大使館就可以了嘛。這時候蘇聯民航只怕也因爲一架飛機的失蹤而焦頭爛額了。

在執行第三點時就出現了一點問題。

這本來應該說是最容易的一點,只是保護機上乘客的安全嘛……咱們有心保護,而機上的乘客又不想死,所以這還能有什麼問題?!

但現實往往就是這麼出人意料之外,主要原因是中蘇交惡的時間太久了,從60年左右到現在二十多年,而且這中間還發生許多不愉快的事,於是飛機上的蘇聯乘客自然而然的就會對我們這些“敵人”心生警惕,甚至對我們提供的幫助也是抱着懷疑態度。

另一方面,這架飛機又是小型飛機,上面存儲的衣物和食物不多,有些女乘客還穿着裙子,早就在這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裡凍得瑟瑟發抖了。

許營長本來是想讓他們走下飛機取暖,但卻被他們拒絕了,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爲飛機是蘇聯的財產,所以飛機就代表蘇聯領土,他們不能離開飛機這一國土的像徵。

後來沒辦法了,許營長只能想方設法的讓百姓接受一些衣物和食物,調了兩部客車來在飛機旁開足了暖氣,接着再讓飛行員每隔二十分鐘將飛機啓動一次取暖,這樣才勉強堅持了下來。

這些事情就不是我所關心的,如果不是因爲我們的直升機要去接送蘇聯駐華使館的人員到這裡做乘客的思想工作及處理後續事宜,我早就帶着合成營的戰士們打道回府了。

“營長,張司令電話!”就在我與刀疤聚在一起抽着煙的時候,通訊員就把電話遞到了我的面前。

“情況我已經大致瞭解了。”張司令說道:“但現在……這個問題卻比想像的要棘手,你怎麼看?!”

我知道張司令說的這棘手是什麼,就是怎麼對待這個中蘇關係嘛。

要知道我們現在跟美國的關係不錯,而且還從美國方面得到了許多實質的利益,比如炮瞄雷達,再比如黑鷹,可以預見的是往後還會得到更多的支持。其它的不說,只要美國方面不給黑鷹提供零件了,這黑鷹用不了多久也就沒法飛了。

所以,有相當一部份人包括張司令在內,都擔心如果與蘇聯恢復關係的話有可能會觸怒美國。

“司令!”我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我認爲國際上的問題不能這麼思考,就像當初越南在我國與蘇聯之間左右逢源一樣,今天我們中國也可以這樣做。”

“哦!”張司令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過應該說越南最後還是錯了。”我說:“它錯就錯在錯估了形勢,把自己太當一回事了獅子大開口,最終挑戰到了我國的底線。從這件事上我們學到的就是,只要不挑戰雙方的底線就可以左右逢源。簡單的說這就像個翹翹板,翹翹板兩頭一邊是美國一邊是蘇聯,我們在中間,我們國力雖是不強但卻可以起到四兩拔千金的作用。美國是個聰明人,所以我們這麼做不僅不會觸怒美國,反而還很會成爲美國加大對我國支援的籌碼。”

“有道理!”張司令說了這三個字後就掛上了電話。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這樣,事實上歷史也是這樣發展的,在美蘇爭霸期間中國做爲一箇中間國家埋頭髮展,直到蘇聯轟然倒下時中國才失去了這個槓桿被推到了第一線。

但應該說中國又是幸運的,因爲美國警惕性一直很強,地球上不管有哪個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其百分之七十,他就想方設法的對這個國家進行打擊,比如德國、蘇聯、日本都是這樣。

但美國在與蘇聯的競爭中獲勝後就把尾巴翹到天上去了,覺得“歷史就此終結了”,再加上他之後滿世界的追着恐怖份子跑,一不小心工業總產值就被中國超越,到了現代甚至還被中國甩下了一半。

面對一個已成氣候的中國,美國或許只能望中國興嘆。(未完待續

第45章 誤傷第115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第183章 作戰方案第114章 SAS第112章 法卡山戰役(十七)第71章 重逢第68章 山雨欲來第81章 特警第200章 重逢第32章 防空導彈第99章 異心第30章 團結第92章 馬島戰爭(十一)第144章 改革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64章 公司第177章 老山戰役(十一)第192章 榜樣第159章 前線第180章 軍列第15章 資金第214章 “戰功”第150章 彈藥車第128章 圍三厥一第36章 團長第156章 小河第52章 團結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07章 分別第98章 半壁崖(九)第117章 補給第四十章第153章 黃連山第八十章第144章 救援(十四)第73章 傑希奧山谷之戰(四)第143章 變化第四十六章第55章 者陰山(二十)第225章 身世第64章 公司第五十五章第189章 調虎離山第229章 會議(三)第11章 哈桑(二)第89章 索降第173章 子彈第130章 火第138章 改革第192章 榜樣第105章 終章第37章 戰術改變第131章 燃燒彈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189章 公路橋(三)第164章 T62第215章 警戒第124 炮瞄雷達第3章 母船第179章 謎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八十章第108章 法卡山戰役(十三)第138章 血債第33章 聯繫第153章 越軍團長第82章 馬島戰爭第61章 無心插柳第八十三章第13章 綁匪第67章 玉米(二)第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43章 一連長第68章 辦公樓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46章 進攻第84章 火攻第134章 談判第22章 飛行體驗第121章 宣傳第八十四章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二十五章第226章 放假(三)第6章 橋南高地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10章 假期第194章 1019高地第153章 越軍團長第34章 人海戰術第二十五章第168章 老山戰役(二)第334章 訓練第219章 包圍圈第十四章後記第101章 協議第143章 救援(十三)
第45章 誤傷第115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第183章 作戰方案第114章 SAS第112章 法卡山戰役(十七)第71章 重逢第68章 山雨欲來第81章 特警第200章 重逢第32章 防空導彈第99章 異心第30章 團結第92章 馬島戰爭(十一)第144章 改革第223章 偵察大隊第64章 公司第177章 老山戰役(十一)第192章 榜樣第159章 前線第180章 軍列第15章 資金第214章 “戰功”第150章 彈藥車第128章 圍三厥一第36章 團長第156章 小河第52章 團結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07章 分別第98章 半壁崖(九)第117章 補給第四十章第153章 黃連山第八十章第144章 救援(十四)第73章 傑希奧山谷之戰(四)第143章 變化第四十六章第55章 者陰山(二十)第225章 身世第64章 公司第五十五章第189章 調虎離山第229章 會議(三)第11章 哈桑(二)第89章 索降第173章 子彈第130章 火第138章 改革第192章 榜樣第105章 終章第37章 戰術改變第131章 燃燒彈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189章 公路橋(三)第164章 T62第215章 警戒第124 炮瞄雷達第3章 母船第179章 謎第179章 老山戰役(十三)第八十章第108章 法卡山戰役(十三)第138章 血債第33章 聯繫第153章 越軍團長第82章 馬島戰爭第61章 無心插柳第八十三章第13章 綁匪第67章 玉米(二)第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43章 一連長第68章 辦公樓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46章 進攻第84章 火攻第134章 談判第22章 飛行體驗第121章 宣傳第八十四章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二十五章第226章 放假(三)第6章 橋南高地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10章 假期第194章 1019高地第153章 越軍團長第34章 人海戰術第二十五章第168章 老山戰役(二)第334章 訓練第219章 包圍圈第十四章後記第101章 協議第143章 救援(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