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奏章底稿

“十二郎!”一見杜拂日進入正廳,客座的裴灼與張獻同時站了起來,後者神色頗有不豫,“我姑父遇刺之事,你可聽說?”

杜拂日面上微露訝色:“什麼?”

¤тTkan¤¢ Ο

“莊予兄,你先等一下!”裴灼性情雖然衝動,但也不是沒有細心的時候,他發現杜拂日此刻臉色明顯不佳,甚至連他的問話都顯得有些中氣不足,不由狐疑道,“十二郎,你可是病了?”

被裴灼提醒,張獻仔細一打量,也吃了一驚:“可有請醫生看過?”

“我無妨。”杜拂日搖了搖頭,看向張獻,“孟尹遇刺了?”

“刺客未曾得手。”裴灼見他行動如常,只是臉色蒼白,略放了點心,但也怕多打擾他,乾脆直接把話挑明,“甚至還中了孟尹下在奏章上的毒,孟尹背後中劍,如今得耿太醫親自在旁照拂,已無性命之憂,今日我與莊予兄同來,卻是想詢問一下當初十二郎傳信庇護的那個迷神閣中外管事,與十二郎究竟有什麼關係?”

杜拂日嗯了一聲,反問道:“那人叫做孟破野,莫非他與孟尹被刺之事有關?”

裴灼與張獻對望一眼,後者點了點頭:“十二郎你素來才思敏捷,我們既然登門造訪,也不瞞你——就在前夜,有一名刺客潛入京兆後府,當時我姑父正獨自在書房內整理案卷,原本昨日上朝時,姑父已經打算將任秋案的結論稟告上去,結果刺客恰在此刻出現,自始自終,姑父不曾見到對方面目,只聽聲音應是一個年輕男子,對方的目的正是爲了姑父欲上給聖人的密摺,但最後取走了姑父準備在旁的奏章,卻未傷姑父性命。”

“爲何會涉及到孟破野?”

“這是因爲昨日我與莊予兄同去京兆府探望孟尹,張司業叮囑莊予兄留在府中幫手,我便一同留了下來,結果……”說到這裡,裴灼面現尷尬之色,看了眼張獻,張獻也有點不自然:“我們無意中聽到了姑父與前去探望的韋相交談,提到了孟破野其人!”

“孟破野似乎與坊間相傳的探丸郎有極深的關係,當年金城縣令餘達身死事,疑與其有關!”張獻皺起眉,看住了杜拂日,“十二郎,我等對你自是相信的,當初禁止京兆府中人對孟破野私下用刑,爲免給玢國公添麻煩,我並未提及你,甚至沒有直接去尋姑父,所以此刻他們並不知道你曾關照過孟破野……只是如今我姑父因任秋案遇刺,固然無性命之憂,但……”

杜拂日微微頷首,他那日當着元秀公主之面寫信讓張獻出面斡旋孟破野被動刑一事,何嘗不知元秀找他,除了是不想被自己兄姐記恨外,也是打着把杜青棠拖下水的主意,只是張獻的做法卻在他意料之中,因此元秀盼望借任秋一案早早將杜青棠牽累進去,卻因張獻的隱瞞讓她這一步變作了廢棋。

“孟破野確實與探丸郎有關,不過我當初傳書莊予兄你對他加以照拂,倒不是爲了這個緣故。”杜拂日平靜道,“不過我並不認爲孟尹遇見的刺客,是探丸郎中人!”

張獻急道:“爲何?”

“原因很簡單,孟尹所居之處,乃是京兆後府,京兆府領京畿廿三縣,長安秩序平常時候皆靠他們維持,加上孟尹在此位上待了七年,素有清名能吏之稱,有道是強將手下無弱兵,能夠在不驚動衆人潛入書房,挾持孟尹,這樣的身手,即使探丸郎中,也僅有一人!”杜拂日道,“而那人在那夜,行蹤恰好爲我所知,絕非刺客!”

“十二郎如何知道刺客武功高明?”張獻皺起眉,“我們似乎沒有提過刺客潛入書房時不曾驚動他人!”

杜拂日微哂:“孟尹自始自終不曾看到刺客,只聽到了刺客聲音,可見刺客一直站在孟尹身後,而且四周無人,而我記得孟尹的書房恰在京兆府正中偏南處,若非四周之人一無所覺有人潛入,又怎會連刺客身形都不清楚?”

張獻仔細一想,才住了聲,裴灼乾咳道:“那十二郎可知道此人是什麼來路?”

“也不太像是齊王一系。”

這回張獻瞪大了眼睛,裴灼也驚訝道:“爲何不是?”

“齊王一系若有這等高手,頭一個用的應該是找到任秋,使身形長相相近者掉包。”杜拂日解釋道,“畢竟當初楊太妃使人私下對孟破野用刑,逼迫孟破野代迷神閣認罪,也是爲了讓任秋可以因此脫罪。齊王一系的目的是要保任秋,迷神閣他們或者不放在眼裡,然孟尹在坊間素有民望,又是南陽張氏之婿,爲了一個私生之子,謀害朝廷命官,今上是絕對不會容忍的!”

“但是姑父原本昨日上朝便將當庭向今上稟告此案始末,實際上,上個月嘉城公主生辰,宮中家宴,今上趁齊王覷中了一名獻舞的教坊女子——就是觀瀾樓上還請過的那位金腰娘子,開口將那女郎賞了齊王。”張獻皺眉道,“此事一出,差不多表明瞭今上的態度,若齊王父子情深,不顧一切的鋌而走險……”

齊王進長安時任秋一案已經鬧得滿城風雨,雖然皇室始終沒有承認任秋的血脈,但私下裡不說皇室,貴胄之間如何不知真相?在這種情況下,豐淳非但沒有責怪齊王私德不修,以至於使皇室名譽受損,反而賞賜他佳人,這顯然是在表示——他已經決定捨棄任秋,保住皇室的名譽,那名擅舞的女郎,是提前的補償。

杜拂日搖頭:“齊王性情優柔,如此大事,以他的膽量,未必敢行,更何況這次回長安,有齊王妃同行,就算任氏能夠說動他,有長孫王妃在,也必定不能成!”

“齊王妃長孫氏啊……”長孫明鏡是長安人氏,裴灼和張獻雖然比她小了近十歲,但對這位王妃的性情還是頗爲了解的,長孫明鏡性格潑辣果斷,有男子之風,她自己生有如今的齊王世子李釗,便不容任秋認祖歸宗,任秋雖然即使改回了李姓也因出身不正,無法威脅李釗的地位,但若是因此被處死,她絕對是樂見其成。

只是長孫明鏡再怎麼果敢厲害,究竟是女郎,如今在位的也不是武周,因此她與李釗的身家富貴都在齊王身上,又豈會坐視齊王爲了外室之子,惹怒豐淳,牽累到自己母子身上?

張獻皺眉道:“那麼十二郎以爲刺客究竟是誰派來的?”

“此人與其說是刺客倒不如說是竊賊。”杜拂日似想到了什麼,“莊予兄先不要生氣,且聽我說——從此人潛入京兆後府書房不驚動一人可知,此人武功極高,孟尹卻在他手下保得性命,這裡面固然有孟尹急智的緣故,但與此人原本就無殺心也有關係,這也是我判斷他不是探丸郎中人的依據之一,須知探丸郎乃是收錢辦事,若在背後出手,那是決計不會發出聲音的。從他起初逼問孟尹密摺,後又帶走下了毒的奏章可知,他的目的,是爲了任秋之案,但首先以齊王的能耐未必能夠蒐羅到這樣的高手,其次,他的目的也不該是爲了任秋、迷神閣、齊王……此案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一方,否則不會專門挑了孟尹次日就要上朝公告此事時出手!”

裴灼頓時一驚:“你是說……今上他……”

杜拂日搖頭,張獻瞪了裴灼一眼:“餘光兄,你被十二郎繞糊塗了麼?我姑父的密摺本就是呈給今上的,那刺客不諳規矩,難道你也不知道了?”公佈於衆的奏章次日當朝遞上,但密摺卻必定早早就到了豐淳手裡,方便後者在朝堂上的表態——這一點在野之人或許不明,如他們這樣的官宦子弟卻是不陌生的。

換句話說,向孟光儀索取密摺的人最不可能的就是今上,因爲他早就拿到了。

“那名所謂刺客的目的,應該是想知道任秋一案的真相。”杜拂日緩緩道,“但他對此案涉及的各方都不關心,否則不會一直到此案將被公佈前才動手,這個時候固然可以得到最詳盡的消息,但對於被此案牽累的各方來說,想要斡旋卻已經迴天無力!”

張獻思忖片刻:“十二郎的意思,是說任秋之案的真相,與刺客有關?”

“既然有關,卻又不關心被捲入的各方,這是什麼關係?”裴灼一頭霧水。

杜拂日平靜道:“任秋一案我並不清楚,卻不知道了。”

張獻聞言,猶豫片刻,道:“密摺中說了什麼我當然不知道,不過那份奏章的底稿……我昨日卻見到了!”

“咦,你是在何處見到的?”一旁裴灼驚奇的問。

“你代姑母在門前送客時,我恰好因事去書房取物,在案下發現了它。”張獻說着,從袖中輕輕抽出一張宣紙,“雖然是底稿,但我也不敢擅自取出,所以昨晚尋機悄悄憑記憶默了一份,與原文差距並不很大,十二郎不妨看一看,以我姑父的爲人,素不喜說謊,雖然此案另有密摺上呈,但想來事實出入不大,無非是將行文略做修改,爲皇室保全名聲罷了。”

杜拂日雙手接過,笑着道:“莊予兄有過目不忘之能,所謂差距並不很大,應改成一字不差纔對。”

“那刺客武功如此高明,雖然此刻今上另派了禁軍保護,但不盡早將其尋出,我究竟不放心。”張獻被他誇讚,卻面無喜色,而是一臉陰鬱道,“若不是怕連累玢國公,我真想請十二郎前去京兆府相助。”

他說話時,杜拂日已經一目十行,將這份奏章底稿看畢,目中光芒閃爍,但面上卻依舊平靜無波,他閉目片刻,睜眼時張獻忙問:“十二郎?”

“莊予兄。”杜拂日思忖片刻,道,“你方纔說擔心刺客,想讓我去京兆府?”

張獻一愣,隨即點頭道:“只怕連累了你們杜氏。”

杜拂日將底稿塞入袖中,淡然一笑:“若我改裝前去呢?長安城中,認識杜家十二郎的人可不算多吧?”

兩人怔住,隨即異口同聲問:“你可是發現了什麼?”

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淳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火(六)第六十一章 提親第三十三章 李佑第二百七十九章 繡水、箏奴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一百八十章 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市中殺(十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狂飆漸(一)第三百零二章 杜氏、諸鎮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十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市中殺(十三)第二百十四章 忍見錦繡紛紛落?第一百八十五章 危機!第九章 孟二郎第三百五十八章 流火(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郭雪第九十一章 韋氏徽端第二百六十三章 家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崔風物(上)第六章 趙麗妃第二百八十六章 此心早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小九第三百零六章 宴第三十五章 長安探丸郎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二百八十二章 緣故?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火(六)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九章 孟二郎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鋆第三百五十一章 算與間(三)第六十四章 密道第二百十一章 翠微寺第三百零二章 杜氏、諸鎮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二十五章 偷聽第二百零五章 仙奴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八十九章 山雨之慾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局中之局(三)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算與間(九)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九十五章 匯合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十八章 帝心第四百零五章 殘局(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古薇娘(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三百十三章 曹才人第七十七章 糊塗第一百一十五章 杜七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一百三十一章 麻衣如雪一枝梅第九十七章 託付第二百九十六章 司徒第一百四十八章 瓊王妃第十四章 孟小斧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三百五十九章 流火(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二百六十八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四百零三章 殘局(一)第二百十八章 木匣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三百三十九章 家國(三)第五十八章 東平公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漢胡之爭第七章 宮人瓔珞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零四章 郭氏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一百七十七章 喚我六郎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三百七十八章 市中殺(九)
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淳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火(六)第六十一章 提親第三十三章 李佑第二百七十九章 繡水、箏奴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一百八十章 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市中殺(十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三百二十六章 狂飆漸(一)第三百零二章 杜氏、諸鎮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十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市中殺(十三)第二百十四章 忍見錦繡紛紛落?第一百八十五章 危機!第九章 孟二郎第三百五十八章 流火(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郭雪第九十一章 韋氏徽端第二百六十三章 家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崔風物(上)第六章 趙麗妃第二百八十六章 此心早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小九第三百零六章 宴第三十五章 長安探丸郎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二百八十二章 緣故?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火(六)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九章 孟二郎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鋆第三百五十一章 算與間(三)第六十四章 密道第二百十一章 翠微寺第三百零二章 杜氏、諸鎮第一百零七章 牡丹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二十五章 偷聽第二百零五章 仙奴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八十九章 山雨之慾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局中之局(三)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算與間(九)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九十五章 匯合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十八章 帝心第四百零五章 殘局(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古薇娘(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三百十三章 曹才人第七十七章 糊塗第一百一十五章 杜七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一百三十一章 麻衣如雪一枝梅第九十七章 託付第二百九十六章 司徒第一百四十八章 瓊王妃第十四章 孟小斧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三百五十九章 流火(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二百六十八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四百零三章 殘局(一)第二百十八章 木匣第八十二章 嘉善大長公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三百三十九章 家國(三)第五十八章 東平公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漢胡之爭第七章 宮人瓔珞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零四章 郭氏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一百七十七章 喚我六郎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三百七十八章 市中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