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開發

有機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第七十四章 開發

回到京城,田川就一頭扎進採棉機開發的統籌工作中,連續忙活了一個禮拜,才大致理出了頭緒。

首先,他要求龔麗華在丁廠長幫助下,組建起了農機服務公司團隊,準備接收美國將在半個月後送到的採棉機並接受美方的培訓。

然後,他和龔麗華一起,把原有的技術人員和新招聘的開發人員共20多人劃分成三部分,分別是普通農機設計開發部,採棉機開發部和工藝部。他打算在採棉機開發進入正軌後,再建立獨立的基礎科學研究室,專門負責進行農機發展涉及的前沿科學研究,並準備與各大院校進行廣泛的合作。

現在的開發機構設置是不合理的,新農機和採棉機的不少功能是重疊的。但是現在的人員有限,每個人都要兼顧多方面工作,如果將開發工作做仔細的劃分,人手會遠遠不足,還不如小項目一兩個人做,大中項目組成一個小團隊來做。工藝部專門負責新產品的工藝性考覈與生產工業的確定。同時讓江曉光的工業工程師團隊和標準化團隊參與到開發中心的建設中來,把開發標準化的概念提前灌輸到每個技術人員的心裡。

其實田川對開發團隊的建設更傾向於美國科研機構的模式,就是項目負責制。明確每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的工作內容,從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兩方面分別評價技術人員,並影響到他們的收入。

第三是實驗田的準備,田川準備在現在的雙河實驗田旁邊,再承包相鄰的另一塊麪積達200多畝的土地。這片地的地勢比較高,而且有一定的坡度,不僅乾旱,澆水也成問題,只能靠天吃飯。

田川帶着安海軍去看過那塊地,安老師認爲土壤挺適合種棉花的,只要解決了澆水的問題,收成不會差。這片土地多年來斷斷續續的有人承包過,種過耐旱的各種作物,都因爲乾旱收成太差而放棄了。最後一次是三年前一位村民種過苜蓿,這裡竟然旱得連牧草都長不好。平時雖然乾旱,可一旦下雨,水流順坡而下,又會帶走土地的肥力,甚至沖毀農作物。

田川提出,在這片地上垂直於坡度的方向起高壟種棉花,讓高壟阻止下雨時水流的衝擊作用,形成階梯水溝,儘量保存雨水。在坡底挖一道蓄水溝,用挖出的土在坡底做成一道圍堰,並在圍堰上種果樹,防止水土流失。採用滴灌的辦法解決澆水的問題,這裡仍不失爲一片好地,正好可以和原先的150畝地形成種植時間差,延長實驗田的採棉週期。

和當地的鄉**談承包問題的時候,鄉里的意見是可以不要承包費,讓田川白種五年,到時候把改造好的土地還給鄉里就行了。田川卻不放心,堅持和鄉**簽訂了十年的承包合同,每年租金達四萬元。有了這個合同,將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田川立即對新承包的土地進行改造,先挖好了蓄水池,建好了圍堰,然後分兩批翻耕平整土地,再橫向起高壟扣地膜。相對先種植的150畝棉花地,分別錯後一個月和兩個月下種。

滴灌設備在下種前已經運到。這是一種簡易的滴灌設備。在長長的聚乙烯軟管上每隔十公分扎兩個微孔,將帶孔的軟管平鋪在棉壟中間,把帶壓力的水加壓通進軟管裡,細細的水流就從小孔裡噴出,澆灌兩旁的棉花。

這種澆灌方法不像漫灌,可以長時間連續澆灌,而不用擔心水流走,節省水源,澆灌效果更好。

除此以外,田川又與海南臨高農場的陳雄場長聯繫,在那裡準備了100畝地,準備避開臺風季,種植反季節棉花,用於採收試驗。

第四,是研發中心的辦公地點的問題。現在研發中心的員工已經有近三十人,田川預計在半年後將擴充到六十人以上。目前機械公司的辦公室已經捉襟見肘,必須立即解決這一問題了。

田川讓丁廠長出面,找到當地鄉**,在機械公司北側又拿下了七十畝地,用來建設研發中心和將來的採棉機生產線。

現在土地批文和徵地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研發中心辦公樓正在設計中,預計將在五月份建成。

辦公樓主體四層,將劃分爲辦公區、試驗區、會議室和檔案室等部分,建成後將能容納200人同時工作。其餘新徵土地上,將首先建設一間試驗工廠,用來滿足設計中的試驗要求。

生產車間暫時不建,空餘土地臨時種上了棉花,以便技術人員就近觀察。

最後,田川安排由趙教授帶隊,老鉗工徐懷禮做顧問,主要由設計師組成美國採棉機拆解團隊,準備在採棉機樣機到達後,開始拆解工作。田川他們在約翰迪爾總部得到的消息是,9965採棉機採用了計算機程序控制,爲此,他特意從航大請來了一位應用計算機專家,木英蘭教授。木教授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教授,身材不高,穿着樸素,看上去就像一位普通家庭婦女,卻是我國程序控制方面赫赫有名的專家。對於破解比較簡單的採棉機程序,木教授信心十足。

田川在和木教授談這個事情的時候,她有些不太願意接這個簡單的任務,覺得浪費時間。田川勸她說:“木教授,我覺得您有些小看我們的農機項目了。現在的採棉機裡面,程控內容卻是比較簡單,但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在十年內全面超越現在最先進的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基本實現智能化採棉。在我們即將開始開發的新概念採棉機中,程控部分將是重中之重,沒有您這樣的計算機專家參與,是無法成功的。”

在田川的勸說下,木英蘭教授最後承接了採棉機控制模塊破解的項目,並就新一代智能化採棉機控制模塊的設計達成了合作意向。

田川對採棉機拆解團隊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這些要求包括:

1.每一個模塊或零部件拆解前,要進行詳細的拍照,並對模塊運行和拆解過程進行錄像,運行速度高的零部件,要進行高速攝像,必須把機器的動作徹底搞清楚。

2.零部件的編號和保存工作要做好,編號要細緻到每一個螺絲。同時要注意一些標準件與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零件的質量差異。

3.一定要注意安全,運轉的機器很危險,大家在貼近工作時,要避免出現安全責任事故。要在美方提供的安全手冊的基礎上,建立我們的拆解安全手冊。

4.開始前要制定詳細的拆解計劃,隨着拆解的進行,要出拆解報告。

隨着研發中心的建設,大量的款項一筆筆地支付出去,自從田川回國後,已經先後投入了數百萬, 在上半年,研發中心的後續投資還將有近千萬元。幸虧收割機和點播機項目的銷售已經進入正軌,目前已經完成回款近三千萬元,實現毛利潤1000多萬元。否則以田川手中不足600萬元的餘款,是無法支撐如此大的支出項目的。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機械公司的預期收益將能保持每月1000萬元以上,五月底前的收割機和點播機生產高峰,將持續到七八月份的開壟覆膜機生產,六月份到幾月中旬的玉米收割機生產,以及後續的其他新農機的陸續投產,將保證農機公司的持續利潤。

採棉機開發的前期工作告一段落後,田川開始實施思考已久的機械公司股份,獎勵工作。他讓劉義南及連晶晶花了兩天的時間,計算了目前機械公司的市值估價,得出的評估數據是1.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估價是2000萬元,包括原農機廠的遺留資產、新投入的數控設備和生產線、新建研發中心的固定資產投入、承包的試驗田估價等,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新購買的兩臺約翰迪爾採棉機,佔了近一千萬元。資產評估中佔比例比較大的包括在製品和成品及應收款近三千萬元,幾種已經投產的和設計中的新農機無形資產價值2000萬元,市場拓展價值3500萬元,研發中心和採棉機項目價值2500萬元。

田川準備在第一期拿出來作爲獎勵的3%股份,評估市值約合400萬元。他準備將這部分股份獎勵給趙教授、姜建兵、丁廠長、江曉光等公司管理層人員。至於龔麗華和即將入職的魏文強,因爲入職時間太短或尚未入職,沒有列入第一批名單,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出現在第二批名單裡。田川準備的股份分配比例是趙教授0.8%,姜建兵1.2%,丁廠長0.6%,江曉光0.4%,徐懷禮0.15%。這個比例是田川自己直接決定的,他不準備就此徵求其他人的意見。

事情決定後,他主持召開了一次公司的全員大會,宣佈了第一批股份獎勵名單。名單宣佈後,田川作了簡短的講話:“股份獎勵不是公司行爲,而是作爲老闆的我的個人行爲。各人的獎勵份額,主要受爲公司作出的貢獻大小的影響,同時也與我的個人主觀因素有關。今天宣佈的名單中的人員,既有管理人員,也有外聘技術人員,還有技術工人,他們的共同點是,在公司草創期間,爲公司的建立和發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次獎勵的股份佔總股份的3.15%,我爲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員工,準備了8%的股份,也就是說,還有4.85%的獎勵股份等待大家來領取,希望各位努力。”

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一百九十章 趕集買舊貨第七十四章 開發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七十四章 開發第一百四十八章 田川的鍛鍊訣竅第一百九十六章 逮些野雞養着第八十六章 首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忘記了重要日子第二百零五章 歐洲行(下)第三十六章 觀展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一百章 採訪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家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賽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準備過年了第五十七章 失手第五十四章 分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賽開始第十九章 軍訓第九章 赴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邁出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女格鬥教練第三十五章 接風第九十六章 得逞第一百一十九章 農村博物館第三十八章 捐贈第四十九章 切磋第七十五章 召回第三章 回家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一百三十四章 許靜宜逃課第一百零七章 本能帶來的尷尬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塊金牌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一百一十五章 留在大洋彼岸的種子第十八章 入學第一百二十八章 獎學金和運動會第五十八章 收割第一百五十章 養牛場開張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兩個外國徒弟第五十一章 棉機第七十九章 大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甜馨磨坊第三十二章 撿漏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章 蘿莉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七十九章 小惠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合作建房第一百八十四章 準備考察新基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個冠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肉類第一次上市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給姐姐一個加油站第九十章 講座(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姜建兵的演講第八十七章 商品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想過大樹的感受嗎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九十章 講座(上)第七十章 回國第四十二章 冰釣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寫心經第一百五十五章 沒時間回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賽的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京城太極拳熱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二百零九章 娥皇和女英第二十二章 雜事第十三章 瘋釣第一百零三章 芝加哥第二百零六章 花錢與賺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林高手王羲之第一百七十一章 製作新刀第一百一十九章 農村博物館第一百六十一章 採棉機的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私人工作間第二百一十二章 網上圖書館第六十九章 自駕第七十七章 表演第五十三章 拜年第一百四十章 高價牛糞第八十三章 剖玉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美交流挑戰賽第二百零七章 新農場建設第一百一十九章 農村博物館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春之子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行(上)第六章 志願第六十八章 作客第十七章 講座第一百三十五章 實驗田的損失不算什麼第八十二章 賭石第一百七十七章 準備春節回饋第十六章 開業第七十二章 藍圖第三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收穫
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一百九十章 趕集買舊貨第七十四章 開發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七十四章 開發第一百四十八章 田川的鍛鍊訣竅第一百九十六章 逮些野雞養着第八十六章 首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忘記了重要日子第二百零五章 歐洲行(下)第三十六章 觀展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一百章 採訪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家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賽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準備過年了第五十七章 失手第五十四章 分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賽開始第十九章 軍訓第九章 赴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邁出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女格鬥教練第三十五章 接風第九十六章 得逞第一百一十九章 農村博物館第三十八章 捐贈第四十九章 切磋第七十五章 召回第三章 回家第一面五十七章 傷口崩裂第一百三十四章 許靜宜逃課第一百零七章 本能帶來的尷尬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塊金牌第一百零六章 棒球和太極拳第一百一十五章 留在大洋彼岸的種子第十八章 入學第一百二十八章 獎學金和運動會第五十八章 收割第一百五十章 養牛場開張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兩個外國徒弟第五十一章 棉機第七十九章 大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甜馨磨坊第三十二章 撿漏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章 蘿莉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一百七十九章 小惠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合作建房第一百八十四章 準備考察新基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個冠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肉類第一次上市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給姐姐一個加油站第九十章 講座(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姜建兵的演講第八十七章 商品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想過大樹的感受嗎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九十章 講座(上)第七十章 回國第四十二章 冰釣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寫心經第一百五十五章 沒時間回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賽的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京城太極拳熱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二百零九章 娥皇和女英第二十二章 雜事第十三章 瘋釣第一百零三章 芝加哥第二百零六章 花錢與賺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林高手王羲之第一百七十一章 製作新刀第一百一十九章 農村博物館第一百六十一章 採棉機的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私人工作間第二百一十二章 網上圖書館第六十九章 自駕第七十七章 表演第五十三章 拜年第一百四十章 高價牛糞第八十三章 剖玉第四十八章 感悟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美交流挑戰賽第二百零七章 新農場建設第一百一十九章 農村博物館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春之子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行(上)第六章 志願第六十八章 作客第十七章 講座第一百三十五章 實驗田的損失不算什麼第八十二章 賭石第一百七十七章 準備春節回饋第十六章 開業第七十二章 藍圖第三章 回家第四十四章 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