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之後其他一些管事說了各自想要擴展生意並且已經看好了地方,就等着東家和東家娘子的決定。二丫求穩當然也求發展,他們在京城已經有幾年了,完全可以開始穩步擴張各自的領域。

“只要你們計劃周詳沒有大失誤,就可以依照你們的想法去做。需要人手的話,就傳信給人事部,他們這一批培訓了一百多人,從中挑選了二十多個比較合適做管理的人員,今年都該畢業了。昨天廖掌櫃還在問我怎麼安排呢!正好給你們先選,如果還有剩下的我再安排。”

專賣皮毛大衣、皮鞋、皮包等皮草店主管李進學,是從當初的皮草作坊裡提拔上來的,他算是老資格,跟東家、東家娘子說話比較隨意。別人都在想着要幾個人手過來才合自己用,他倒是忙着說俏皮話:“還是東家娘子想在前頭,我們還真沒想到以後的管理上去,只想着先把子店開起來,然後再把人員一一填補上。現在就有人員到崗那可好,不用什麼事都要我們親力親爲,倒是可以偷懶了。”

二丫拿眼角撇撇他,很不客氣的說道:“他們都是新人,只怕得要你們手把手的教才成,想偷懶啊?還早着呢!”

小虎看李進學在那擠眉弄眼的懊惱自己說錯話,就笑着幫忙解圍:“小李說笑呢!就是叫他們不管事只怕他們自己也不放心。”

幾個管事一邊呵呵笑着看李進學訕訕的不敢再嘴賤,一邊跟東家娘子保證絕不會偷懶。

過完年,還沒過初三大家就忙着要回去了,好在這邊雖然雪下的大,但是很少。過了新年一般很少再下雪。所以大家都要走,也不用擔心路上會被大雪堵住。

小龍這邊一送走了人,就不再過什麼新年了。反正他在這邊也沒有什麼親戚朋友要拜年,便調動人手開始忙修路和水利的工程。現在雖然還在冰凍時期,不能作業,但是能夠劃線、做現場考察、做測量、數據計算、規劃線路圖等等。好些需要在工程前期做好的事情。

在別處招工這招確實不錯,等到小龍做好前期規劃、設計,測量等,準備動工的時候。在外招募的小子們竟然帶回來了三千多人。另外還有一些老兵回家時跟過來的人手,王家僱工回家時帶過來的一些人手,加起來竟然有五千多人。別說同知、師爺那些知府的手下們,驚詫萬分,爲着知府能有這樣的能力而猜測更多。就連一直關注着西部的皇上也是心思複雜。想當初他的祖宗,幾代皇帝想了那麼多的優待辦法也沒能遷移多少人去西部,結果這個王知府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招募了五千多的壯勞力。要說權勢,誰能比得過皇室?!要說錢勢,誰又能比得上國庫?!

其實是他們看這事情的着重點錯了,王知府之所以能夠招募這麼多人過來幹活,主要是因爲這些人在這邊掙完錢之後還能夠回去,既能改善自家的生活狀況又不需要在他鄉長期居住。

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有一種故土難離的情節,他們可以爲了一點的收穫而千里迢迢的來回奔波,但是很少有人會願意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安家落戶。有願意舉家遷移的。無非是已經習慣或熟知了某一個地方,對那個地方不再排斥反而有了感情,使他們從心裡接受並且願意帶着家人留下來。

剛開始在需要大量人口遷移的時候,朝廷採取了威逼利誘各種辦法逼着人舉家遷移,成效很低。好在大民朝一直以來面對百姓施行朝政時都比較溫和,當遷移人口的政策失敗時並沒有強制執行下去,要不然暴動反抗事件絕不會少。這次王知府一下子就能夠招募這麼多人過來,又讓皇上看到了遷移人口到西部的希望。

如同北部,七八年的時間,已經不知不覺的增加了三萬多人口。而且每年還在不斷的上升。這是當地知府沒有想到的,也是當初安插人手在北部的皇上沒有想到的。

這些人都是西部發展的主力部隊,說的多一些也不算是浪費筆墨,不過說到這兒就夠了!還是說正事吧!

知府家的農田、旱地到處有。自然知道水利的重要,只有水利做好了,在開墾荒地、種植上才能事半功倍。所以,知府將這些招募來的人工,一大半都安排在興修水利上,只有一小半的人安排在修路上。

今年去山上堵截西疆人是劉文柱帶人過去的。不過,一直等到三月初都沒有等到西疆人來,他們算是無功而返。回來之後,也沒有他們閒着的時候,全部安排到了工地上做小管事,每人管理至少十個組(一個組十個人)。

道路從嵐州府城的東門起到與安西府管轄地界的隔界線止,以原來的官道路基爲中心向兩邊擴展,路面寬度要以三輛馬車並行爲準。路基用毛石、路面使用砂石水泥混凝土,道路還設計了很多底下過水道,道路兩旁還預留兩尺多寬用來栽樹。這條路集中很多人的意見,考慮到了方方面面,修成以後算得上是大民朝當時野外道路上的領先者。大民朝在官方水泥生產足夠多的情況下,終於能夠拿出一部分水泥修建道路的時候,以後的道路基本都是以這條路爲借鑑來修建的。

這條水泥馬路修好以後,在交付使用的時候,連京城的工部侍郎都奉皇命前來參加剪裁,實則是實地考察水泥道路的好壞。戶部侍郎也被委派了來,不過,他不是爲了道路而是爲了此地連續三年高產的土豆、連續兩年高產的棉花、西洋柿、紅薯,皇上要他親自過來查證此事是否屬實。

安西知府也來了,他來看水泥馬路只是一方面,他主要目的是考察這邊的柞蠶。前年柞蠶養的少,只收了三千來斤蠶繭。去年開始大量養蠶,並且移栽榨樹林裡的一些小榨樹擴大榨樹林。年底收穫將近一萬斤的蠶繭,擴展了近一倍的榨樹林,其中誰栽種的歸誰。曲家坳的有;王家的僱工們也有;彭家幾個弟兄也有;就連那些跟着家裡親戚過來做工的也在休息的時候移栽了不少的樹。

因爲柞蠶都是放養的,二丫讓老師傅只管把所有的樹都放養上,之後誰家樹林的蠶繭誰家自己撿,然後按照蠶繭的量給老師傅分成,下剩的歸他們自家。這幾乎就是白得的!那些跟着親戚來的工人,還趁着休息時栽了樹的。後來都因爲這個把家裡的妻子兒女也帶了過來,讓他們在收穫蠶繭的時候,專門收集蠶繭,每年光賣蠶絲就能有二三十兩的收入。再後來,又因爲水利工程的成熟,開墾、耕種便利很多,他們基本就沒有打算再回老家,而是在此處安家落戶。

安西知府就是因爲聽說了這裡柞蠶放養非常成功,他想着他們州府也有那麼多的荒山浪費,不如也改種榨樹放養柞蠶,讓百姓和官府雙方都能創收。至於修路的事,他就只能旁觀了,因爲他拿不出那麼多的銀錢。

修好路的這些工人又都安排到了開荒上,水利工程雖然還沒有那麼快修好,但是也差不多了,不需要再增加人手。

安排這些人開墾荒地有兩種,一種是官府給工錢、食物、還有住處,開出來的田地種植的糧食都歸官府所有。另一種是這些工人自己開墾,官府不給工錢,也不管食物,但是可以提供住處也免費租借農具和牲口供其使用,並且借種子供他們種植,耕種出來的田地就歸工人自己所有。

大部分人因爲別人移栽了榨樹,並且眼看着第二年就能得利,都後悔的不得了,這次怎麼也不會錯失良機,立馬就選擇了第二種。有那手裡沒有餘錢,但是又想自家開墾一些地出來,就選擇了第一種。並且在每天四個時辰的工做完了之後,又去私人開墾的荒地那開荒。王知府不但沒有爲難這些人,反而給這些人大開方便之門,專門在私有地那邊留了很多的農具和牲口供他們使用。

又到了過年回家的時候,好些人還捨不得走,想要趁着官府給他們放假的時間,多開墾一些地出來。還是一些被知道過了這時節立馬就要結凍沒法開荒的人勸說,這才滿心歡喜的跟着大批部隊回家過年。

這次回去最高興的是家住最遠的包正榮,他據說是包拯的後代。事實上很難考證。他並不是徵募來的,當初他們村莊也有官府衙役帶人過去招募來着。只是當時很多人都害怕是官府徵收服徭役的勞工,不敢相信官府帶來的人說的那麼好,一個也沒敢報名。後來還是他們隔壁村有兩個家裡沒有田產的實在過不下去了,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跟着招募的人走出去。沒想到當年過年的時候,就帶着銀錢,還穿着一身新棉襖、新棉褲好好的回來。人不但沒累瘦,還長胖了,張口說話都不一樣了,滿口官話一聽就是個見過世面的。

見他倆說的特好,幹十個月的活給一年的工錢、每頓飯都管吃夠吃飽,中飯和晚飯都有一個葷腥菜。一個月休息兩天,還給一頓酒喝。天冷了免費發棉襖、棉褲、還有棉被。

人人都被說的心動了,就連那家裡過的挺好的,也想要出去看看,見見那從來沒有看過的窯洞、從來沒有聽說過養在野外的蠶、兔子多的扔根棍子就能打着(這個算是誤傳,其實是王家的小子們厲害。看到兔子在跑,當時來不及拿出弓箭,只好順手撿起一根地上的棍子扔過去,就把兔子給砸中了。然後就被人傳的變了樣,扔根棍子就能打中一隻兔子的傳聞)、還有畝收入能夠達到好幾千的土豆、還有酸酸甜甜的儘可吃的西洋柿子、還有又甜又脆的甜瓜、葡萄、好多好吃的果子儘可吃。(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三章 場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餡餅?陷阱?第一百五十六章 作難第八十七章 草原上的苦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查牲口第四百四十三章 不安的同知第四百八十五章 給舅舅謀出路第一章 劉家二姑娘氣絕身未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措手不及第八十五章 能不能洗白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嘉獎第一百二十九章 驚聞戰爭第三百六十章 送宴第七十六章 可憐的大滿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伯兩口子去北地第四百零六章 可親可愛的親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三百五十四章 鎮上的孩子不好搶第五百零九章 自行車終成第五十章 出嫁前一天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家的苦日子漸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買羊賣羊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第二百零二章 帶着煤炭歸回第四百九十八章 女婿如兒第三百八十一章第六十六章 送肉回孃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買羊賣羊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遲到的“來客”第八十三章 夫妻分居第五百零九章 自行車終成第三百一十六章 馮良山回老家第八十七章 草原上的苦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龍捱打第五百零六章 狗蛋的姥姥第四百七十五章 謀算第三百四十一章 涉足遠洋生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糧鋪不好選第二百二十五章 煉爐回來第一百二十章 不專業的糧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業第二十九章 閒談第四百四十二章 投奔第六十七章 小河邊的閒話又有一個小弟弟第二百四十七章 尋得牧馬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遇趙頭領第三百三十八章 蘆葦蕩的初步規劃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定過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七章 賣茶第五十八章 家事大彙集第五章 面談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鄉民們的熱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沒輕放也沒嚴懲第一百五十三章 廖林氏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再忍讓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家的苦日子漸去第六十六章 送肉回孃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宴席上的猜測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量過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馬術比賽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備準備回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泥事端第一百三十九章 託付第一百一十三章 說海貨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日子第四百章 自制肥料的方法第三百九十章 途中第三十八章 年前第五百五十四章 抗生素的出現第二百二十四章 聘用小孩當先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慶豐收第三百五十三章 想子和大宏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四百三十三章 有點小事第一百零一章 大伯孃探望第三十八章 年前第六十五章 夏茶第一百零二章 百業待興第二百四十四章 布和成親了第五百零二章 邀客第二百三十章 說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弟媳的孃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編織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建新學堂遇阻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賜封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量過境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人們在山村第三百四十章 新娘子鄔桐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叔滿載而歸第二百零三章 處理出產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桌上又有一個小弟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
第五百零三章 場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餡餅?陷阱?第一百五十六章 作難第八十七章 草原上的苦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查牲口第四百四十三章 不安的同知第四百八十五章 給舅舅謀出路第一章 劉家二姑娘氣絕身未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措手不及第八十五章 能不能洗白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嘉獎第一百二十九章 驚聞戰爭第三百六十章 送宴第七十六章 可憐的大滿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伯兩口子去北地第四百零六章 可親可愛的親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三百五十四章 鎮上的孩子不好搶第五百零九章 自行車終成第五十章 出嫁前一天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家的苦日子漸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買羊賣羊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第二百零二章 帶着煤炭歸回第四百九十八章 女婿如兒第三百八十一章第六十六章 送肉回孃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買羊賣羊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遲到的“來客”第八十三章 夫妻分居第五百零九章 自行車終成第三百一十六章 馮良山回老家第八十七章 草原上的苦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龍捱打第五百零六章 狗蛋的姥姥第四百七十五章 謀算第三百四十一章 涉足遠洋生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糧鋪不好選第二百二十五章 煉爐回來第一百二十章 不專業的糧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業第二十九章 閒談第四百四十二章 投奔第六十七章 小河邊的閒話又有一個小弟弟第二百四十七章 尋得牧馬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遇趙頭領第三百三十八章 蘆葦蕩的初步規劃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定過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七章 賣茶第五十八章 家事大彙集第五章 面談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鄉民們的熱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沒輕放也沒嚴懲第一百五十三章 廖林氏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再忍讓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家的苦日子漸去第六十六章 送肉回孃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宴席上的猜測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量過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馬術比賽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備準備回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泥事端第一百三十九章 託付第一百一十三章 說海貨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日子第四百章 自制肥料的方法第三百九十章 途中第三十八章 年前第五百五十四章 抗生素的出現第二百二十四章 聘用小孩當先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慶豐收第三百五十三章 想子和大宏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四百三十三章 有點小事第一百零一章 大伯孃探望第三十八章 年前第六十五章 夏茶第一百零二章 百業待興第二百四十四章 布和成親了第五百零二章 邀客第二百三十章 說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弟媳的孃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編織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建新學堂遇阻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賜封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量過境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人們在山村第三百四十章 新娘子鄔桐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叔滿載而歸第二百零三章 處理出產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桌上又有一個小弟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