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嘉獎

二丫看到騎馬走在最前面的是陳掌櫃的大兒子,後面是一些自己不認識的人,就推推小虎,讓小虎上前招呼。

小虎剛到陳大公子馬前,陳大公子就跳下馬對小虎說道:“把你家族長和所有族人就叫過來!朝廷有嘉獎給你們王家!”

小虎趕緊的跑到還在和北地祖爺一起垂淚道別的太爺爺面前,興奮的說道:“太爺爺,快帶着大傢伙到前面去,說是朝廷有嘉獎!”

北地祖爺一聽說有朝廷嘉獎,就忙帶着北地的族人站到一邊,讓南地的太爺爺帶着南地的族人上前領受朝廷旨意!

小虎問陳大公子,“大哥!要設香案什麼的麼?”

陳大公子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你問問知府家的大公子吧,他也來了,你過去跟他見個禮,順便求問一聲。”

小虎就往來的隊伍找,停在最前面的一輛馬車,簾子被打開,坐在當中的正是知府家的大公子,小虎忙上前行禮,招呼道:“秦大哥,沒想到您也來了!您看,我們這可要設香案?”

知府家的大公子笑着點頭算回禮,擡腿跳下馬車,扶直小虎稍稍彎下的腰:“這不是聖旨,不用設香案!直接跪拜聽旨意就好!”

太爺爺帶着衆族人跪下,聽官衙宣讀旨意。大致的意思是,一、因爲種植移栽水稻,功在社稷,賞賜良田千畝。二、救助外來災民、扶助鄉鄰,仁德高尚,免王家衆人賦稅三年,三,除暴安良。當嘉獎,故任命王本勝爲合浦鎮裡鎮。

宣讀完官府旨意,太爺爺就要留下官衙的喝水吃飯。只是,知府家大公子連門都不打算進,就帶着官衙的人要走,三叔忙掏出原本準備路上用的銀票,一股腦的都塞給了知府大公子:“官老爺!既然你們急着回府衙。這天色已晚。我們也不敢強留,這點心意還請您回去多勞累,幫着請今天來的官差們吃頓飯。喝口茶。”

小虎、太爺爺,都在一旁連連稱是,知府家的大公子,看看連連點頭的小虎。就笑着讓身邊的手下收下銀票,他自己則雙手作揖衝着小虎和太爺爺幾人。點了兩下,就上了馬車要走。

陳大公子忙上前,跟他說道:“老弟!你是去縣城,還是直接回省城?我今晚不能跟你一起走了。還得在這兒過一夜,跟他們商量去草原的事!”

坐在馬車裡的知府大公子,回道:“你不跟着我走也好。我還要先去縣衙看看!”

幾人告別走後,這邊可就鬧翻天了。一個曬場三百多人。你一句我一句,都說個不停,真跟進了五千只鴨子的鴨羣裡相同。

二丫和小虎也是很不解的問陳大公子,“陳大哥,這移栽種植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怎麼今天突然想起來給我們家嘉獎?”

陳大公子笑着搖頭,說道:“這事啊!說起來可就複雜了,你們還是讓我進家跟你們慢慢說吧!”

小虎這才反應,忘了請人進家門了。這邊小虎領着陳大公子進家門,那邊太爺爺也留下北地族人暫且不走了,不管以後怎麼安排,即使回去,也要讓大家喝過慶祝酒才能走。

小虎剛帶着陳大公子進堂屋坐好,太爺爺、大伯、大爺、二叔、好些個人都跟着進了屋,原本不算小的堂屋,一下子站的滿滿的。

小虎把太爺爺、大爺、這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們安排坐下,其他的就都站着吧!

太爺爺一坐下,就急着跟陳家大公子,打聽情況:“陳公子,這些事我們沒有上報,這朝廷怎麼突然就下來了獎賞!”

陳大公子笑笑,慢調細語的說道:“這個不需要你們自己上報,一般是裡鎮報答縣衙,縣衙上報府衙,府衙上報朝廷。不過你們王家這事,說起來就複雜了。”

太爺爺臉皮一緊,急問:“可是中間出了啥事?”

陳大公子點着頭道:“中間的事多了,一時半會的我可說不清!”

小虎跟陳大公子關係親,看他賣關子就急了,拉着長音低聲叫道:“哥——!”

陳大公子咧嘴笑,“算了!我就長話短說,撿重要的跟你們說說吧!”

屋裡的人都認真的聽着,不知何時,門外連着院子全都站滿了人。因爲要聽陳大公子說事,都屏住呼吸,靜悄悄的倒像是沒有人似得。

裡面陳大公子跟說書似得,說起這次嘉獎的由來:“你們縣的縣令,有個小舅子,家裡佃出去的田,因爲乾旱收不上來租子,就逼着人家拿女兒抵租。

有一家姓朱的,他家的女兒厲害,雖然被逼着做了姨娘,也不認命。和他哥一個在內一個在外,一起偷偷摸摸的蒐集縣令小舅子的罪證,準備着要越級告狀。也是縣令家的小舅子,過於囂張,不用他們怎麼費力,實打實的罪證就是一大摞。

前年年底,知府府衙就接到狀紙,狀告胡縣令家的小舅子,欺壓百姓、謀財害民、尤其是特別指名道姓,詳詳細細的說了他冒領和浦鎮王家莊子王小虎家的功績。

當時秦大哥幫着他爹整理公務時,大致的看了那狀紙,發現裡面提及小虎,就特意關照這個案子,一邊讓他爹派人暗訪。一邊到我家跟我爹瞭解情況。”

小虎插話道:“那大叔上次來,怎麼提都沒提?”

陳大公子回道:“那是秦大哥特意交代的,他怕打草驚蛇,你們都不瞭解,因爲那個移栽種植,胡縣令可是得了聖上特別看重呢。

自這新的種植方法之後,江、浙、湖、廣沒有受災前,一年光是送到軍部,就增加了幾十萬石的糧食,還有各個地方的糧倉呢!朝廷有了大量存糧,那可比存銀還要踏實!這要是沒有真憑實據,那知府可是要惹大麻煩的。”

屋子裡的人都是理解的點頭。陳大公子接着說道:“那邊暗訪發現,胡縣令那個所謂的小舅子不過是他一個姨娘的兄弟,就是一個街頭混混,連稻子和麥子都分不清,怎可能是他弄的那移栽種植技術。

這邊秦大哥從我爹那也打聽清楚,那移栽種植技術的確是從王家莊子傳出去的,說明那胡縣令的確是冒領了你們家的功績。

去年上半年。暗訪就漸漸轉爲明着調查。結果因爲暴民的事,就給耽擱了。去年年底暴民的事都平息了,才正式抓了胡縣令的小舅子。順帶在他家抓了好多窩藏在他家的暴民。

那小子根本經不住審訊,板子都沒有打一下,他就哭的跟死了爹孃似得,啥啥都交代了。

其實他啊!也不過是擔個名。暗地裡那千畝良田的賞賜全是歸胡縣令所有呢!朝廷另賜的那個司農吏的閒官職,倒是留給了他小舅子。

就這些吧!據秦大哥說。還不能把胡縣令怎麼滴!主要問題出在他們收留的那些暴民身上,不管跟胡縣令有沒有關係,他都因爲這事被抓進了大牢。

這案子結了之後,知府大人要上報的時候。我爹從你們家知道你們收留來好多的災民在家。又加上曾經抓過暴民,就把你們的情況反映給了知府大人,請求知府嘉獎你們。

這幾件事就這麼湊到一起了!現在新上任的縣令是知府大人的門生。所以,今天秦大哥跟着過來呢。一方面是看看你們,另一方面也是幫幫這個新上任的縣令。”

屋裡屋外所有的人聽完,可比聽到嘉獎的旨意時喧鬧聲更大,有的義憤填涌、有的搖頭嘆氣。

太爺爺搖搖頭,心裡也是很悲涼的,這官府要想欺上瞞下,還真就拿他沒辦法。他們這麼多年竟然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過。

二丫心裡的感慨比他們這些本土人還要多,這都是因爲他們家沒有勢力,不過是平民百姓。所以,人家纔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巧取豪奪,要不是知府家的大公子認識小虎,這遲來的嘉獎估計一輩子都不會臨到他們家。她越發想要發展武裝和官場上的勢力,光有點錢,真的不行!

目前安子和小龍都還小,官場上的勢力一時半會的還建立不起來,但是武裝這一塊,卻是可以的。

大家還在哄哄鬧鬧的議論紛紛,太爺爺大聲的咳了一聲,讓大家靜靜。又問小虎:“小虎,你可知道,那賞賜的良田在哪?我都沒有聽明白,又不敢多問。”

三叔搶着回答:“爺爺!我知道,叫劉家嶺,就在我們去縣城的路邊上。”

陳家大公子插話:“老爺爺,您不用擔心,你們還要去趟官府呢!地契還要去官府拿,你們怎麼劃分,或是怎麼安排,都要在官府做記錄的。而且官府會有人帶你們去朝廷賞賜你們的田地,跟你們標明邊界!”

太爺爺笑着感謝陳家大公子:“多謝陳公子指點!”又轉頭對小虎說道:“這天色不早了,讓劉丫頭趕緊做飯,招待陳公子!”

人羣裡的二丫忙應聲:“知道了,太爺爺!要不大家一起吃,晚一點就晚一點吧!”

太爺爺揮揮手,說道:“不了,你單獨做給陳公子吃,我們明天要好好擺個席,各家的親戚都要請到,這是我們王家一個大家族的事情,可不能馬馬虎虎了。”

北地的祖爺爺也在門外,大聲的說道:“叔!您老說得對,這可不能隨便了事,要不是祠堂不在這兒,我們還應當要祭祖呢。”

其他族人都跟着說道:“是的呀!這可是王家從來沒有的大事,無論如何都要好好操辦。”

“最好是請個舞獅子,過來助助興!熱鬧熱鬧!”

“請個戲班子,唱三天大戲才合適!”

太爺爺站起身,高聲說道:“行了!現在都先回去,讓陳公子歇歇,我們的事明天再討論。”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虎兄弟們的心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劉家嶺的佃戶們第六十四章 先生請來第三十四章 王三叔歸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五十九章 開創秧苗移栽第四百九十二章 有人告狀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性本善第二百九十章 上縣城接小龍第七十章 行走商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家都少不了極品親戚第三百九十五章 緊張第四百八十七章 居家日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童生 秀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烤爐第一百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武志成到來第五十九章 開創秧苗移栽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第一百四十三章 找人第八十四章 來子和三叔歸來第一百零八章 救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都是田產惹的禍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性本善第六十三章 太爺爺上門第八十二章 旱情來臨第三百五十六章 全家出動上京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青竹到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真驚喜第四百零二章 人跟利走第三百零八章 陳掌櫃的投資第十一章 捕獵第三百二十一章 羅老太的無奈第三百零五章 染坊脫節第三章 和離第四百六十七章 訪親路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訪第五百零一章 大花的親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下當初的“小劫匪”第二百八十八章 被人冒名行騙第二百二十六章 沒輕放也沒嚴懲第四百九十四章 別院有險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動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三百章 發現紅燈籠椒第三十二章 新被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追求吃牛肉的生活第三百六十六章 來子媳婦回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孩子的世界第六十三章 太爺爺上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備準備回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家商隊第二百六十九章 笑談男孩女孩第二百五十章 預分財產第八十三章 夫妻分居第一百二十八章 煎餅第二百三十二章 老先生求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荒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孔夫人弟媳急女兒親事第四十二章 初三女兒歸家第一百五十章 比劃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如蘭的好日子第七章 新娘進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爺爺急病第一百九十四章 毛巾機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七十五章 人員緊缺第四百零七章 回西部第二百零六章 教導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家的苦日子漸去第三百六十二章 做客經歷第五百三十章 棚戶居民的安排第四百五十七章 重定新址第一百九十六章 走前安排第三百一十七章 冤家求解不求結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都是田產惹的禍第五百一十九章 李老太太說陪讀第三百八十六章 張永安的家事第四十四章 小雞出殼第八章 還得清錢債,還不清人情債第一百五十三章 廖林氏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到邊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手第十八章 飯桌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叔滿載而歸第四百二十九章 聘禮惹的禍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氏發威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聚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員管理第二百五十五章 看豬走路和吃豬腿肉的區別第四百八十章 何同知的利益第二百五十六章 做個簡單的暖棚第一百四十五章 獲救的士兵們第四百三十五章 說事第四百零八章 京城瑣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計劃往北地賣糧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虎兄弟們的心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劉家嶺的佃戶們第六十四章 先生請來第三十四章 王三叔歸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五十九章 開創秧苗移栽第四百九十二章 有人告狀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性本善第二百九十章 上縣城接小龍第七十章 行走商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家都少不了極品親戚第三百九十五章 緊張第四百八十七章 居家日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童生 秀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烤爐第一百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武志成到來第五十九章 開創秧苗移栽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第一百四十三章 找人第八十四章 來子和三叔歸來第一百零八章 救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都是田產惹的禍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性本善第六十三章 太爺爺上門第八十二章 旱情來臨第三百五十六章 全家出動上京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青竹到任第三百三十六章 真驚喜第四百零二章 人跟利走第三百零八章 陳掌櫃的投資第十一章 捕獵第三百二十一章 羅老太的無奈第三百零五章 染坊脫節第三章 和離第四百六十七章 訪親路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訪第五百零一章 大花的親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下當初的“小劫匪”第二百八十八章 被人冒名行騙第二百二十六章 沒輕放也沒嚴懲第四百九十四章 別院有險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動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利難題第三百章 發現紅燈籠椒第三十二章 新被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追求吃牛肉的生活第三百六十六章 來子媳婦回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孩子的世界第六十三章 太爺爺上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備準備回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家商隊第二百六十九章 笑談男孩女孩第二百五十章 預分財產第八十三章 夫妻分居第一百二十八章 煎餅第二百三十二章 老先生求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荒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孔夫人弟媳急女兒親事第四十二章 初三女兒歸家第一百五十章 比劃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如蘭的好日子第七章 新娘進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爺爺急病第一百九十四章 毛巾機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七十五章 人員緊缺第四百零七章 回西部第二百零六章 教導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家的苦日子漸去第三百六十二章 做客經歷第五百三十章 棚戶居民的安排第四百五十七章 重定新址第一百九十六章 走前安排第三百一十七章 冤家求解不求結第三百一十三章 廖掌櫃的麻煩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都是田產惹的禍第五百一十九章 李老太太說陪讀第三百八十六章 張永安的家事第四十四章 小雞出殼第八章 還得清錢債,還不清人情債第一百五十三章 廖林氏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到邊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手第十八章 飯桌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叔滿載而歸第四百二十九章 聘禮惹的禍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氏發威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聚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員管理第二百五十五章 看豬走路和吃豬腿肉的區別第四百八十章 何同知的利益第二百五十六章 做個簡單的暖棚第一百四十五章 獲救的士兵們第四百三十五章 說事第四百零八章 京城瑣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計劃往北地賣糧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