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投石

和談選在了突厥與大乾之間的昌隆鎮,爲確保和平,兩邊的軍隊都已提前進駐,將昌隆鎮一分爲二,嚴陣以待。

李知珉作爲主帥,在後方鎮守,並未參加,然而和談情況依然有人每日送來。

公孫鍔似乎並不着急,突厥那邊雖然急於求和,卻也仍是提出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條件,甚至明明戰勝的是大乾,他們依然恬不知恥地以奉乾朝爲“天可汗”的前提下,要求大乾賜下更多的牛羊、絲綢、金銀、土地。

而公孫鍔則不慌不忙,提出了納貢、割地、可汗兒子進京爲質、賠銀等等條件,兩邊各自漫天要價,一條一條條款的摳……兩邊議和的使臣書辦小吏則互相爭執謾罵,兩國議和,活生生鬧得猶如一場鬧劇。

“公孫先生究竟是何用意?”宋霑看着議和每日的節略,也頗有些不解:“突厥人狡詐多端,如今求和不過是爲了喘息,怕是未必真心要降。公孫鍔,到底是不是真的是爲了公主來辦事。”

往日這個時候李知珉都會和宋霑聊一聊,然而這一日他卻有些神不守舍的樣子,拿着一本書在翻着,淡淡道:“管他們呢。”

秋風已起,眼看就要天寒,宋霑分析道:“突厥人應該比我們更着急,這一仗死了這麼多青壯年,冬天不好過,再拖下去,難道還真能得逞。”

書房裡全無響應,彷彿只有宋霑一個人關心這場和談,他看了眼慢悠悠翻書的李知珉,一身便袍閒適無比,又看了一眼在一旁煮茶卻明顯已經神遊天外的趙樸真,有些無奈,輕咳了聲引起這對心不在焉的主僕的注意:“丫頭在想什麼呢?和談結束我們就可以回京了。”

趙樸真回過神,看了眼李知珉,他仍然在垂眸看書,顯然對他們聊什麼都不在意,便大膽問宋霑道:“我在想,前些天聽到上官公子說,說他母親是因爲遇山匪而亡的?”

宋霑一怔,回憶了下道:“不錯,是有這事,上官夫人當年可是世族高姓盧氏嫡女,才名遠揚,後來下嫁上官家,到了京城才知道她容貌也如天人一般,十分不同凡響。當年她似乎是帶着襁褓中的女兒回河西孃家休養,沒想到遇上八王之亂,路上流匪衆多,她雖帶着家丁護衛,仍是被一股山匪給劫了,緊急之時她爲保護女兒,令乳母將自己女兒帶走,她引開匪徒,又爲了避免受辱,縱身躍入山崖,屍骨無存,消息傳回,上官家和盧家都十分悲痛,聯合上表,爲她請貞節旌表。也是適逢其會,那時候聖後一朝才過,女子拋頭露面讀書、干政之風日盛,朝廷大概是擔心再出來個亂政的女子,便大力倡導女德,拿了她做爲賢妻良母的義烈典型,大肆旌表,賜了貞節牌坊,賞下封田,還給上官家和盧家都給了封賞,每邊都多給了幾個蔭封的名額,還給上官夫人親生的一子一女都給了爵位,小小年紀就已有朝廷俸祿了,朝廷那會兒藉機把賢惠貞烈的女德給大肆宣揚了一番,後來我記得又一口氣封了好些個貞潔婦人,還出了本《貞女傳》,上官夫人盧氏就是打頭的第一個,這會兒應該還能找到……”

趙樸真呆呆道:“屍骨無存?那就是,其實並沒有確認她滾下山崖是真的死了?那她如果沒死怎麼辦?”

宋霑笑道:“那種時局,你不知道,到處亂得很,她一個柔弱夫人,滾下山崖,就算不死也要受了重傷,又或者落入山匪手裡,又或者流落在山野荒郊,哪有生理?”

趙樸真道:“那假設……假設有人偏偏將她救了回來,還好好地護送她回了京呢?朝廷的旌表……能撤回嗎?”

宋霑一笑:“史書上咱們也讀過,朝廷重臣重病,天子一般不探病,若是親探,那就是問身後事了,不死……也得死了。更何況是一個婦人?旌表已下,還是你上官家和盧家聯合上報請的旌表,你現在說人沒死,沒確認人死,你們爲什麼請封?這豈不是欺君之罪?盧家和上官家那都是不是小家了,自然知趣,就算還活着,也多半是改換名姓,遠遠送莊子上養着了。不過這也是隨口一說,那會兒戰亂,一個世家養尊處優的婦人,還生得美貌,可以說是必無生理。”

趙樸真卻腦海猶如閃電掃過,通明無比,原來如此!那天想不通的地方這樣就說得通了!爲什麼盧家和上官家都不肯接納自己大難不死的親人,因爲他們怕擔上欺君之罪!他們已經享受了她死去的莫大好處,必然已捨不得吐出來!應夫人含恨離開子女,孤身遠走,嫁給了應欽,卻對自己年幼的兒女內疚難安,默默關懷。難怪上官家襄助太子,應欽也投靠太子,而一旦上官小姐沒有封上太子妃,應夫人立刻帶了應無咎上京提親,她一定是想要將女兒納回自己的羽翼之下!試問這天下還會有哪個婆婆能比自己的親生母親更包容更好相處?若是不問別的,上官小姐嫁給應無咎,定是圓滿平順的一生!難怪應夫人那麼關注上官公子的戰事,甚至願意出手助秦王,只是象徵性地提了個可有可無的條件,她明明就是爲了保護她自己的親兒子啊!無論當時他們出使不出使,想必應節度使都會出兵襄助秦王的!

她腦子亂糟糟的,一會兒對應夫人充滿同情,一會兒又隱隱有些羨慕上官筠,她知道她的生母仍然在默默地關懷着她,替她一心打算嗎?天之嬌女,如此幸運!上官公子知道應夫人是他的生母嗎?應該不知道,但是上官謙應該是知道的!上官麟說上官謙讓他專門去拜見過應夫人……上官謙到底是怎麼想的呢?自己當年的前妻離開,又嫁給了實權梟雄,再次榮耀歸來……他這些年根本沒有再娶妻,依稀聽說納了盧家的庶妹爲姨娘,方便照顧兒女,果然仍是對前妻念念不忘嗎?所以他纔對應無咎求娶上官筠沒有一口否決!上官筠會嫁給應無咎嗎?自己要告訴上官麟嗎?知道自己生母在世……他會怎麼做?他那樣真性情的人,大概會認回自己母親的吧?上官麟一貫待自己不錯,若是知道他生母仍活着不告訴他,自己良心上着實有些過意不去。那日眼淚瑩瑩地應夫人又在自己面前晃過,經歷過那樣日子的應夫人,親生兒女在跟前卻不能認,心裡是多麼悲痛!

她腦海裡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地想着,也不知道宋霑還和李知珉聊了啥,等晚間有了閒暇,她出去,讓人打聽了下上官麟如今的行程,卻知道他已去了議和的地方駐紮。

倒也不必糾結要不要立刻告訴他了,趙樸真想起那幾個月的陪伴,應夫人眼裡的淚光,心裡微微覺得有些歉然。這一日她心不在焉連文桐都感覺到了,悄悄對她道:“姑娘身上不舒服吧?好在看如今這勢頭也快能回京了,你且歇歇,今晚我來值夜吧。”

趙樸真笑道:“哥哥一直很照顧我,只是前些日子我都不在王爺身邊,全靠您伺候着,我如何敢再躲懶?我並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您且安心。”

文桐悄悄一笑,知道這位姑娘明明分外受王爺看重卻絲毫不自矜,和宮裡那幾位女官可大不一樣,心裡一笑,也不攔着,王爺如今心情不好,到只有這位姑娘陪着纔好些。

趙樸真端了被褥進來,看到李知珉正端坐在幾前耐心擺弄幾枝楓葉,那楓葉紅得火也似,插在粗窯黑壇裡,猶如跳動的小小火苗。她十分奇怪地呀了一聲:“這附近有楓林嗎?也不知文桐是哪裡弄來的。”

李知珉淡淡道:“剛纔出去騎馬散心,看到的,覺得顏色好,折了點回來看看。”說完將罈子擺好,顯然是插好了,往後端詳了下,低聲道:“紅葉黃花秋又老。”聲音裡有着濃濃的蕭瑟。

趙樸真忙上前替他收拾剪下來的枝葉,李知珉低頭看她,問道:“今日好好的怎麼忽然問起上官夫人的事?”

趙樸真擡頭看了眼李知珉,這幾日開始和談,他陡然閒了下來,整個人都有些消沉,但是,仍然是那麼敏銳……如果上官家和應家是這樣的關係,那麼如果上官家真的和太子決裂,應家顯然也同樣不會再支持太子,這對他,倒是個利好消息……自己完成三件事,就要離開秦王了,這事兒,和秦王說說,也對得起他這些日子爲國爲民的奔忙,而對於應夫人來說,興許這本來就是她的目的?否則她好端端的爲什麼要留下自己,又無端要對素昧平生的王爺的侍女說這往事,自己不過是個奴婢罷了,這其實,應該就是應家想要給王爺透露和傳遞的消息吧?太子以及太子身後的崔家,已經得罪了上官家,而應家,大概要找尋下一個效忠之人了,王爺這些時日在軍方的聲望日隆,這大概就是一顆問路的石子?

她低聲道:“陪應夫人的時候,我聽應夫人說了些以前的故事……這麼巧,應夫人當年也是因爲山匪劫路,而落難的……”

李知珉一怔,臉上專注道:“說下去。”

趙樸真將應夫人所說的都說了出來,李知珉手指輕輕觸碰了下那紅葉:“應夫人,就是上官麟和上官筠早該死去的生母?”

他微微側頭:“怪不得。”正要說下去,忽然外邊有親兵急急忙忙的腳步聲,然後在門外停住了,大聲稟報:“報王爺!王將軍擅自出戰了!”

第67章 懷才第99章 禮成第71章 邊城第2章 再見第105章 脣槍第18章 寶珠第111章 龍肝第17章 考問第180章 行刺第20章 同情第69章 勸父第156章 惹怒第178章 調兵第108章 家人第21章 賭書第63章 賞花第55章 路遇第103章 送別第215章 代課第175章 詐唬第151章 奪食第26章 再問第159章 相信第119章 失蹤第127章 先生第45章 彈劾第62章 自由第127章 先生第181章 國破第36章 道謝第40章 自證第70章 屠戶第15章 理書第111章 龍肝第116章 教女第200章 馬骨第7章 生病第21章 賭書第37章 夜會第200章 馬骨第209章 問心第198章 舊夢第16章 碎語第65章 冊封第7章 生病第12章 變生第199章 失意第40章 自證第33章 丫鬟第1章 滅口第25章 逆子第104章 驚覺第167章 見鬼第128章 心花第32章 折桂第11章 教習第105章 脣槍第47章 微服第84章 投石第28章 藍箏第119章 失蹤第104章 驚覺第167章 見鬼第145章 發動第150章 擄走第103章 送別第158章 靜好第185章 蒸雞第7章 生病第65章 冊封第51章 密詔第5章 母訓第19章 買珠第151章 奪食第180章 行刺第84章 投石第65章 冊封第90章 郊迎第192章 交心第61章 震動第145章 發動第27章 閒話第198章 舊夢第71章 邊城第223章毒藥第21章 賭書第37章 夜會第71章 邊城第64章 崔氏第101章 同牀第182章 登基第211章 秘密第140章 修園第154章 迷倒第153章 暗殺第56章 官媒第179章 蘋花第168章 籠絡第97章 蛛絲第64章 崔氏
第67章 懷才第99章 禮成第71章 邊城第2章 再見第105章 脣槍第18章 寶珠第111章 龍肝第17章 考問第180章 行刺第20章 同情第69章 勸父第156章 惹怒第178章 調兵第108章 家人第21章 賭書第63章 賞花第55章 路遇第103章 送別第215章 代課第175章 詐唬第151章 奪食第26章 再問第159章 相信第119章 失蹤第127章 先生第45章 彈劾第62章 自由第127章 先生第181章 國破第36章 道謝第40章 自證第70章 屠戶第15章 理書第111章 龍肝第116章 教女第200章 馬骨第7章 生病第21章 賭書第37章 夜會第200章 馬骨第209章 問心第198章 舊夢第16章 碎語第65章 冊封第7章 生病第12章 變生第199章 失意第40章 自證第33章 丫鬟第1章 滅口第25章 逆子第104章 驚覺第167章 見鬼第128章 心花第32章 折桂第11章 教習第105章 脣槍第47章 微服第84章 投石第28章 藍箏第119章 失蹤第104章 驚覺第167章 見鬼第145章 發動第150章 擄走第103章 送別第158章 靜好第185章 蒸雞第7章 生病第65章 冊封第51章 密詔第5章 母訓第19章 買珠第151章 奪食第180章 行刺第84章 投石第65章 冊封第90章 郊迎第192章 交心第61章 震動第145章 發動第27章 閒話第198章 舊夢第71章 邊城第223章毒藥第21章 賭書第37章 夜會第71章 邊城第64章 崔氏第101章 同牀第182章 登基第211章 秘密第140章 修園第154章 迷倒第153章 暗殺第56章 官媒第179章 蘋花第168章 籠絡第97章 蛛絲第64章 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