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千秋

萬壽節這就到了,一大早趙樸真就已換了一品妃禮服,帶着七斤和觀音奴,和上官筠會合,領着宮中衆妃,給皇帝磕頭賀壽,然後回了後宮,作爲後宮品級最高的妃子,與上官筠一同在芳華苑宴請誥命們。

按例貴妃比她位次更尊些,這次萬壽宮宴,內宮宮宴也由貴妃主持,但這次上官筠卻一反常態,頗爲謙虛,將德妃與她的位次並排在中央。

趙樸真其實並不喜歡這種應酬來往的場景,可自從她開辦嫏嬛女學開始,她就已不能退後,宮裡任何小事都是大事,萬壽節她稱病,嫏嬛女學那邊上官筠又已出場授課,那麼誥命們很快就會解讀出另一種信號,德妃是否已經失寵。

嫏嬛女學剛剛開辦,她需要這些誥命夫人、世家們的支持。女學的女童部資金來源裡,善款居然佔了不少的份量,來源是女學的學生父母們。家境較好的貴夫人們送女兒來就讀,看到女童部裡女嬰們嗷嗷待哺,母性佔了上風,慷慨解囊,也有不少人衝着德妃這個名頭來,慷慨捐資,當然觀望的更多。她若是撐不住,沒有給人信心,那麼更多的人不會支持她,因爲有時候支持了她,就等於站在了上官筠的對立面。

如今她最大的優勢,不過是因爲皇帝站在她身後而已,並不是因爲她這個人如何。

想到這一點,趙樸真其實略略有些失落,看着上官筠遊刃有餘地和各處的誥命夫人應對,談笑自如,正有些悵然,其實趙樸真在這上頭卻是有些妄自菲薄了,她極少在正式場合出現,大多數誥命夫人們,想結交,又不熟悉她脾性,怕貿然得罪了她,因此只能觀望。好在有李若璇、應夫人、白英陪着她說話,王彤是個八面玲瓏的,也居中引薦了幾位夫人,她跟前的座前,倒也不會顯得特別冷清。

應夫人今日戴着面紗,她面有疤痕,因此宮裡的女官也不曾讓她摘下面紗,而她自己說話和言行舉止,比平日都要低調許多,只是坐着和趙樸真說閒話:“無咎這幾日也邀了上官將軍打獵,獵了不少東西,在府上燒了吃,兩人都是好玩的,呼朋喚友,竟是將府上搞的烏煙瘴氣的,吃酒多了,乾脆就宿在咱們府上了。”

趙樸真聽她口雖嫌棄,心則喜之,也替她高興:“無咎哥哥也來了?這次有沒有打算替他擇一門婚事。”

應夫人搖頭:“再說吧,他一向在這上頭就十分不在意,我又不太喜歡替孩子們做主,總覺得各人自有緣法,你那麼多哥哥,也有看上了自己來我跟前求的,也有一直浪蕩着的,也有懶得費心只讓我替他們選的,只有無咎,既不要我選,自己也不肯挑,我想來,他心中自己有數就好,也不是孩子了。”

趙樸真笑了下正要說話,卻忽然看到入口處有些騷動,只見文桐帶了幾個端着食盤的人進來,昂首宣旨道:“聖上口諭,嫏嬛女院進上的萬壽詩集和錦繡山河圖,朕十分喜歡,特賜食,望嫏嬛女學今後發揚光大,流芳百世。”

上官筠和趙樸真都起身恭領聖諭,文桐笑道:“恭喜貴妃娘娘、德妃娘娘,前邊嫏嬛女學的學生代表獻上壽禮聖上大喜,命人唱來,又教人將那錦繡山河圖展在殿上,四海、外邦番國,都欽佩不矣,有的誇我朝連女子都能做出如此好的詩,實在是文風鼎盛,有的又誇我朝織布技術高明,當場就有幾個小國使者,跪求我朝賜下這門織錦的技術,上下官員們,都精神振奮,頗覺我大雍威加海內,大國聲威不減,四海昇平,眼看就在眼前了啊!”

誥命夫人們一片恭喜之聲,場面一片喜氣洋洋,正在這時,卻有個女官面有異色,匆匆走了進來稟報上官筠:“稟報貴妃娘娘,知非真人來了。”

上官筠面色微變,而座中的貴婦們,也全都竊竊私語起來。崔真人,正是崔皇后,她被俘虜去青蕃,又以色侍人許久,名聲如今不堪得很,贖回來的貴族女子們,沒有一個再在人們的視線中出現過,全都被家族悄沒聲息的或遠嫁或家廟出家了,崔婉回來後也隱居不出只說養病,按大家的猜想她應該就是在皇家的榮養下,安安靜靜地繼續做一個隱身的出家人,讓大家淡忘她纔對,沒想到她居然還敢在這場合正大光明地出現!

議論紛紛中,崔婉已經帶着幾個道姑走了進來,一身天青色的道袍在行動中顯出了低調而奢華的絲光,寬大的袍袖中只露出了一點如玉的指尖,象牙一般的肌膚上柔潤光潔,彷彿籠着聖潔的光輝,骨秀神清,正似一塵不染的青蓮,她神態清高出塵,目光掃過座上衆人,帶着一種高高在上的輕蔑和憐憫,反教那些想看她笑話或是嘲笑她的人感到了一陣心虛和慚愧。

上官筠已經迎了上去,就是趙樸真也只能站了起來迎上前,不管怎麼說,這位都還算是她們的長輩,還是先帝的孀婦,迎回來後,如今也被今上奉爲莊敬太后了,雖然她仍是出家,大部分人都還是稱呼她的道號知非真人。

兩人齊齊行禮,崔婉笑了一聲:“不必多禮,我聽說今兒熱鬧,因着當初流落在青蕃那邊,窮山惡水,遍野豺狼,一直思念故國,如今回來,雖說仍是方外之人,卻終歸是回到了故國家鄉,好歹來沾染點人氣。”

衆人看她毫不諱言在青蕃被俘的事,坦蕩光明,這話有說得極婉約哀傷,不由心下既納罕又感傷,想想女子身不由己,若是自己在那時候,又能如何,不免生了同情之感來。看着崔婉在上頭坐下,含笑着問上官筠和趙樸真:“今日少不得叨擾一下貴妃了。”上官筠心中雖然驚異,臉上卻仍然笑着道:“真人說哪裡話,您可是長輩,能得您指教,可是三生受益的。”

崔婉微微含笑道:“能有什麼收益的,貴妃才華過人,我看着你長大,心裡也是極喜愛的。當初你才這麼點點大,就能在賞花宴上口占絕句,這麼多年了,我都還記得你那日做的詩是……”她款款而談,竟是和上官筠說起舊時的事來,漸漸衆人都看出來了崔婉這基本彷彿看不到德妃一般,只和貴妃說話,話題德妃根本插不進嘴,都有些覺出了微妙的不對來,崔真人這是替上官筠撐腰?可是她都已算是什麼長輩了?這會子擺長輩的身份,已是不合時宜了,在座的都是高官誥命夫人,聰明的都安靜下來,並不會去參與話題,以免被德妃記恨上。

趙樸真卻沒覺得有什麼,她本就被崔婉多年前當成白英強擄過,兩人實在沒什麼好說的,可以不必含笑對仇讎,那是最好不過。

正說話時,忽然發出一聲瓷器破碎的聲音,衆人擡頭去看,崔婉身後一直低着頭捧着拂塵、瓷瓶等物的道姑,忽然有一個將瓶子打碎了,那道姑急急忙忙低垂着頭跪了下來,也不敢說話,只是磕頭。

趙樸真歷來過目不忘,卻覺得這道姑身型有些眼熟,正懷疑之際,只見崔婉已笑道:“起來吧,這位娘子是邊陲人,不是伺候慣人的,原是我前些日子見了覺得頗有慧根,十分賞識,便留在身邊偶爾教導一番,她聽說今日宮裡萬壽宴,又因爲父兄丈夫都品級低了,不能進宮,特特央着我帶她進宮開開眼界,想來是不慣在這等場合,失禮了,貴妃莫要責怪。”

上官筠也只好笑道:“並沒什麼大事。”卻看到那一直深深埋着頭的道姑身旁的一個道姑笑着道:“可不是慌了手腳,原來她適才悄悄同我說,覺得這上頭的德妃娘娘,卻像她多年前走失的親姐姐呢!”

那低着頭的道姑忽然擡頭,卻霍然正是趙靈真,她看向趙樸真,面上驚惶,卻矢口否認:“我沒有說!我不認識德妃!你胡說八道!剛纔明明也是你推我,那瓷瓶才摔落的!你害我!崔真人,這人定然別有用心,您一定要重重懲治!”

場上倏然一靜,那道姑面上通紅,顯然也沒想到趙靈真居然如此混不吝,在這樣大的宮宴,也如此直愣愣地說話,更料不到的是,堂上德妃明明就是趙樸真,崔真人煞費心思,纔將這二愣子帶了進來,就等着在這宮宴上喝破德妃的身份,沒想到這蠢女人一進來就一直牢牢埋着頭,不說話,也不動,她只得按原來說好的,自己製造響動,來揭破此事,沒想到她還是不認!

這是什麼緣故?這家人明明一進京就各種打聽趙樸真,又是利慾薰心得緊,如何真發現這堂上的宮妃有趙樸真時,反而不認了?偌大的潑天富貴就在眼前,這蠢婦,竟然捨得不認?

連崔婉都有些繃不住臉了,這時堂下已經有一位誥命老夫人站了起來,走到中央,行禮下跪:“是臣婦管教不嚴,教媳婦在此出乖露醜,臣婦實不知道她膽大妄爲,居然隱瞞身份隨同崔真人入宮參加宮宴,祈娘娘恕其年幼無知,讓臣婦領回去,嚴加管教。”正是連山誥封慧敏夫人的老土司夫人,她一進殿,就已發現了德妃就是昔日的趙樸真,卻一直隱忍不言,直到自己媳婦瞞着自己被別有用心的崔婉帶了進殿,眼見着差點闖下大禍,這才站了出來,替媳婦領罪。

上官筠自那道姑一說話,就心中一咯噔,知道到底還是要被崔婉借刀殺人,幸好這趙靈真不知爲何親姐在前不認,那老夫人站出來也正是絕好臺階,又有女官在旁輕聲介紹了這老夫人的身份,連忙笑道:“原來是慧敏老夫人,連山狼兵此次收服兩京,戰功赫赫,這位想必就是下一任的土司夫人了?依我說實不必好奇,來日你也有受封進宮的那天,只怕到時候你也嫌應酬麻煩,不願意進來呢。”又命人在老夫人身旁設座兒,命趙靈真下去坐,賞下酒水,卻是矢口不提那什麼親姐的事。

衆誥命們都是伶俐人,此時也笑着紛紛將話題岔開,人人都彷彿聽而不聞,將這事輕輕抹過,宮宴花團錦簇,原以爲千秋節這大日子,就這麼平順喜慶的過去了,然而等衆誥命們紛紛回家,才知道原來今日前朝,卻發生了一樁大事。

第193章 喜堂第156章 惹怒第206章 頌聖第84章 投石第12章 變生第99章 禮成第42章 促狹第175章 詐唬第162章 清醒第159章 相信第165章 漩渦第191章 暴怒第157章 遠遁第34章 分娩第188章 侍疾第199章 失意第52章 縱容第186章 舅舅第43章 進宮第18章 寶珠第123章 面君第187章 舊傷第176章 離去第60章 劫道第101章 同牀第11章 教習第27章 閒話第119章 失蹤第11章 教習第118章 無家第90章 郊迎第144章 酒友第37章 夜會第157章 遠遁第194章 拔刺第179章 蘋花第29章 書樓第4章 私語第83章 使者第19章 買珠第173章 情話第125章 新生第63章 賞花第157章 遠遁第190章 發現第207章 不同第149章 上香第31章 邀宴第122章 小像第176章 離去第110章 土司第33章 丫鬟第46章 罷免第66章 火災第186章 舅舅第61章 震動第200章 馬骨第120章 侍妾第157章 遠遁第171章 傾吐第110章 土司第82章 議和第120章 侍妾第94章 密約第117章 揭破第184章 入宮第143章 養木第67章 懷才第21章 賭書第194章 拔刺第182章 登基第158章 靜好第209章 問心第65章 冊封第123章 面君第194章 拔刺第128章 心花第206章 頌聖第1章 滅口第194章 拔刺第190章 發現第155章 脫險第160章 行路第192章 交心第156章 惹怒第111章 龍肝第56章 官媒第9章 選侍第90章 郊迎第157章 遠遁第91章 辭婚第104章 驚覺第138章 故人第224章逼宮第167章 見鬼第130章 施虐第115章 替嫁第171章 傾吐第119章 失蹤
第193章 喜堂第156章 惹怒第206章 頌聖第84章 投石第12章 變生第99章 禮成第42章 促狹第175章 詐唬第162章 清醒第159章 相信第165章 漩渦第191章 暴怒第157章 遠遁第34章 分娩第188章 侍疾第199章 失意第52章 縱容第186章 舅舅第43章 進宮第18章 寶珠第123章 面君第187章 舊傷第176章 離去第60章 劫道第101章 同牀第11章 教習第27章 閒話第119章 失蹤第11章 教習第118章 無家第90章 郊迎第144章 酒友第37章 夜會第157章 遠遁第194章 拔刺第179章 蘋花第29章 書樓第4章 私語第83章 使者第19章 買珠第173章 情話第125章 新生第63章 賞花第157章 遠遁第190章 發現第207章 不同第149章 上香第31章 邀宴第122章 小像第176章 離去第110章 土司第33章 丫鬟第46章 罷免第66章 火災第186章 舅舅第61章 震動第200章 馬骨第120章 侍妾第157章 遠遁第171章 傾吐第110章 土司第82章 議和第120章 侍妾第94章 密約第117章 揭破第184章 入宮第143章 養木第67章 懷才第21章 賭書第194章 拔刺第182章 登基第158章 靜好第209章 問心第65章 冊封第123章 面君第194章 拔刺第128章 心花第206章 頌聖第1章 滅口第194章 拔刺第190章 發現第155章 脫險第160章 行路第192章 交心第156章 惹怒第111章 龍肝第56章 官媒第9章 選侍第90章 郊迎第157章 遠遁第91章 辭婚第104章 驚覺第138章 故人第224章逼宮第167章 見鬼第130章 施虐第115章 替嫁第171章 傾吐第119章 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