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三)+震驚

扯了這麼久,我們回到正題,蔣仁溫看到了這份“死劾”甚是驚訝,對於這份奏摺,是真是假,誰也拿不準,這不只是關乎一個藩王的問題,現在已經上升到了關乎國家未來領導人的高度了。所以沒有人敢隨便就下斷定。但是這件事卻讓閩江王感到異常震驚,這件事不是已經完全被解決了嗎,知情人都已經被封口了,不會有錯啊,那麼消息是怎麼泄露出來的呢?

但閩江王依舊不慌,因爲勝利的天平已經向他傾斜了,而江陵王卻慌了神,這對他可是不小的打擊,這可是事實,如果不採取措施,那麼皇位就真的雞飛蛋打了。但是似乎是天不助他,就在江陵王準備採取措施的時候,江陵王就收到了給他的另一份大禮——刺史劉亮彈劾江陵王縱容世子殺人,江陵王不上報。當江陵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一點吐了血,因爲這位劉亮刺史,原則上說是江陵王陣營裡的人,他是——江陵的刺史。自己人彈劾自己,只有兩個情況,一,這位可愛的刺史是一位大公無私的人物,他充分體現了在朝爲官六親不認的理念原則,俗話說應該接近腦子進水的程度了吧;二,那就是江陵王被人包抄了,換句容易理解的話說——江陵王的人被策反了,成了別人在江陵王身邊的臥底。如果這個第二個原因是江陵王想的話,那就應該恭喜他,換成今天,應該說他中了一個500萬的大獎。事實上的確是這樣的,這位刺史早已經被閩江王買通了,事實上,江陵王不用太悲傷,在他未來的路上,他還將中兩個超級500萬大獎,而其他的幾十萬的大獎完全可以忽略——因爲太多了!

當然,這只是開始,每次暴風雨之前,總會刮點讓人愜意的小風,然後零星滴下讓人甚是感到浪漫的雨點,這時你要是再不,把你淋到底沒商量。這句話放到江陵王身上就是——如果你再不主動退出,玩殘你,沒商量。但是江陵王沒有醒悟,他依然堅持着反抗,以他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進行着看似有用實際卻沒用的鬥爭。第二天,在朝堂上,23位高級官員一開始就彈劾江陵王,罪名與之前相同。這讓江陵王甚是驚訝,一時間手足無措,也讓那些受江陵王指示準備進行反擊的大臣們頓時不知如何是好。當然按照經驗來說,暴風雨從來不是一陣的,通常是一陣接一陣,所以江陵王不用急,暴風雨還沒完。接下來,13位高級官員聯名奏報,說江陵王此事既是真事,那麼江陵王應該避嫌,不應該登大寶稱帝,因此請立閩江王爲帝,這13位高級官員聯名啓奏完畢,朝堂上支持聲音響成了一片!

完了!一敗塗地了!皇位就這樣跟我失之交臂了嗎?不!不可能,他閩江王有什麼資格跟我競爭,我纔是真正的真名天子。其實江陵王沒有想到,有時候任何事都是可以轉換的,其實皇帝這個事吧,並沒有什麼真名天命啥的,只要你坐在上那個椅子,披上那個黃褂,你就是皇帝了。但是江陵王是死不認輸的主,他相信他會將局勢搬回來,只要我登上皇位,試問天下人,誰敢不從!

可是真的那麼完美了嗎?沒有任何的漏洞嗎。其實江陵王沒有去想,他那麼急匆匆來到京城然後就開始各種活動,而比他先到的閩江王卻很鎮定,這是閩江王不想要帝位的原因嗎?顯然不是,閩江王比誰都想要這個帝位,但是爲何閩江王會如此的鎮定呢?

震驚

正當江陵王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手下卻密報給他一個消息。“周安已經上奏摺給皇后,希望皇后能主持大局立閩江王爲帝!”

江陵王震驚了,只要他腦子還沒被水覆蓋,他就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周安背叛了他!”“混賬!畜生本王要親手殺了他!”江陵王轉身,將桌子狠狠地推翻,江陵王不知道爲什麼,爲什麼周安會背叛他。周安是何須人也,在爭帝位的時候周安可是據理力爭支持江陵王,即便情況多麼險惡周安依然堅守在江陵王的身邊,爲江陵王的帝位與閩江王陣營的人拼命鬥爭。江陵王實在想不到,也想不通,爲什麼他身邊的人都紛紛拋棄他加盟閩江王,閩江王給他們的好處比他給的多嗎?前途!就是前途!江陵王慢慢醒悟出來,他們都在爲自己的前途考慮,可是跟我江陵王又怎麼沒有前途呢,那個知府替我擺平了我兒子殺人的事,辦的乾淨利落,我給了他一個刺史的職位,這個還不是好前途嗎?再說跟我江陵王幹下去,天下早晚是我江陵王的,到時候他們作爲有功之臣必是位極人臣,不比跟着閩江王好嗎?

慢着!他們都去投靠了閩江王,江陵王思索着,覺得跟着閩江王比我有前途,那麼這豈不意味着閩江王贏定了嗎!不行!絕對不行!天下、皇位是我江陵王的,又怎麼能讓給他閩江王!他只能匍匐在我的腳下山呼萬歲,稱臣。我絕不能讓他登基稱!

江陵王找來了隨身侍衛常斡,前面我們說過,這個常斡不是一般人,既是江陵王府長史還是江陵王的貼身侍衛,可以說是江陵王身邊的得力助手。這個常斡不愛說話,做事十分沉穩,遇事不慌。而且武功了得,可以說是文武雙全,是難得的一個人才,江陵王相信,即便那麼多人背叛了他,他仍相信,只要有常斡在,他還是能搬回一局的,即便他做不成帝王他也會不能讓閩江王成爲皇帝,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如果閩江王做了皇帝,他還能朝廷有一席之地嗎。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殺了江陵王,以絕後患,他當不當皇帝無所謂,事到如今,破釜沉舟吧!

他跟常斡密謀,一方面他吩咐常斡派幾個得力殺手潛入閩江王駐地,然後趁閩江王不注意殺了閩江王以絕後患,另一面,他還找來了一個人,李忠。這個人並沒有多少名氣,但他有一個身份就是,他是一個將領,當然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他是江陵王陣營裡面的人。大燕國兵馬所有權在將領手裡,只是發兵權在中央兵部手裡,兵部當然不會輕易給李忠發兵令了,但是事已至此,江陵王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他要求李忠帶領兵馬支援常斡刺殺閩江王的那些人,並且跟顧全帶領的那5000精兵和周安帶領的京城戍衛隊抗衡,只要李忠能打敗顧全和周安,他完全就可以全殲閩江王的人,然後發動兵變登基稱帝,挾持皇后頒佈懿旨說閩江王謀反。這些他都跟常斡密謀了一番,常斡也表示只要這樣做,天下非江陵王莫屬。但就在此時江陵王猶豫了,他想這麼做,他想快點稱帝,但是這麼做風險太大了,自己不是一個人,畢竟全江陵王府上上下下都可能會因此而落難。常斡在準備刺殺閩江王的時候,一個黑衣人來見李忠,這個人李忠很熟悉,他給他帶了一條口諭——江陵王命李忠立馬去軍營調集兵馬。行動!因爲京郊大營在顧全手裡管着,他如果去調兵,顧全肯定知道,到時候就打草驚蛇了。於是他只好轉到東大營調兵,燕國在京城分佈了三個大營,京郊大營、東大營、西大營,這三個大營主要是用來維護京都安全的,當然有戰事的時候他們也承擔作戰任務。

關鍵我們說過,調兵的話需要調兵令啊。但是其實這位李將軍手裡沒有調兵令,一時間沒辦法了。但是方法只要想總會有的。李忠將軍到軍營裡然後召集人馬,當大家問他的時候他慷慨激昂的說:“先帝駕崩,江陵王和閩江王共爭奪帝位,但是閩江王卻使陰招,意圖謀反殺閩江王逼宮迫使皇后將皇帝位傳給他,如今朝廷已經被閩江王控制了,我奉皇后口諭和江陵王口諭前來調兵靖難平叛,大家快拿起武器跟我去啊,去的有賞!”大家一聽有賞,還管什麼,大家抄起兵器就跟李忠向京城進發。李忠這一招呼,他不知道,竟然招呼了6000餘人,這些人大大多於戍衛京城的士兵,京城危險!

相比李忠先生的行爲,常斡先生做的有點不地道了就。李忠先生不管做的對不對但是對得起他名字裡面的那個忠字,但是這位常斡先生做的·····怎麼形容呢,不過也對得起他的名字了——常斡——經常換窩。說到這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接下來發生什麼了,如果您還沒猜出來,那請讓我爲您揭曉這個謎底——常斡背叛了江陵王!常斡出了門拐了個彎然後直接進了閩江王的駐地,將江陵王的計劃托盤而出!

爭儲(一)皇帝駕崩疑惑(二)意外(二)(一)皇帝駕崩(一)皇帝駕崩爭儲意外(一)皇帝駕崩選擇(二)爭儲危急意外爭儲疑惑(二)疑惑(三)意外選擇(二)意外爭儲疑惑(三)意外(二)意外(三)+震驚意外意外(三)+震驚疑惑(三)疑惑(二)意外疑惑(二)選擇(二)選擇(二)疑惑(二)疑惑(二)意外(二)疑惑(一)選擇疑惑(三)前奏選擇意外(二)(一)皇帝駕崩疑惑(二)危急意外(二)疑惑(三)(一)皇帝駕崩疑惑(二)意外(一)皇帝駕崩選擇疑惑(二)爭儲前奏疑惑(三)選擇意外(二)疑惑(一)疑惑(二)疑惑(二)選擇(二)疑惑(一)疑惑(三)選擇意外(二)意外(三)+震驚選擇選擇危急疑惑(二)選擇(二)疑惑(一)危急選擇(二)爭儲意外(三)+震驚爭儲(一)皇帝駕崩意外前奏意外(三)+震驚選擇(二)(一)皇帝駕崩疑惑(三)疑惑(三)選擇意外(三)+震驚意外前奏意外(三)+震驚
爭儲(一)皇帝駕崩疑惑(二)意外(二)(一)皇帝駕崩(一)皇帝駕崩爭儲意外(一)皇帝駕崩選擇(二)爭儲危急意外爭儲疑惑(二)疑惑(三)意外選擇(二)意外爭儲疑惑(三)意外(二)意外(三)+震驚意外意外(三)+震驚疑惑(三)疑惑(二)意外疑惑(二)選擇(二)選擇(二)疑惑(二)疑惑(二)意外(二)疑惑(一)選擇疑惑(三)前奏選擇意外(二)(一)皇帝駕崩疑惑(二)危急意外(二)疑惑(三)(一)皇帝駕崩疑惑(二)意外(一)皇帝駕崩選擇疑惑(二)爭儲前奏疑惑(三)選擇意外(二)疑惑(一)疑惑(二)疑惑(二)選擇(二)疑惑(一)疑惑(三)選擇意外(二)意外(三)+震驚選擇選擇危急疑惑(二)選擇(二)疑惑(一)危急選擇(二)爭儲意外(三)+震驚爭儲(一)皇帝駕崩意外前奏意外(三)+震驚選擇(二)(一)皇帝駕崩疑惑(三)疑惑(三)選擇意外(三)+震驚意外前奏意外(三)+震驚